1、幼儿初到新环境一定会焦虑,爸妈可在学校多陪他一下,放学后多问一些学校的事情,帮助孩子适应。进入团体生活要有社会人际能力,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安全感。一般会鼓励家长,等到孩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要,甚至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如上厕所、吃饭,再让孩子上学。不过现代大多是双薪家庭,很多孩子一、两岁就得上幼儿园,这时期的宝宝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很容易在团体中受到感染。把两岁的孩子送去上学,等于是把一只小羊丢到狼群中,很残忍。所以一般建议等到孩子四岁、抵抗力好一点再送去上学,否则大人就要有心理准备,通常得花上半年的时间,接受孩子每周大小感冒不断。做好准备,上学更轻松孩子在婴儿及学步儿时期,需要与主要照顾者建立
2、良好的安全依附关系,爸妈唯有敏锐响应孩子的需要,宝宝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到了两、三岁以后,孩子自然就会想往外探索,也有可能吵着要上学。从情绪发展的角度来看,孩子去上学多会出现适应期以及对陌生人的焦虑感,有必要提前进行心理准备:调整作息、帮孩子准备自己的小书包、带他到学校走走、拜访幼儿园老师,以熟悉学校的环境与设备。幼幼班及小班的两、三岁孩子,仍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则会开始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进入团体生活,会产生我想和别人做得一样好的想法。所以,在家里不好好吃饭的孩子,通常到了幼儿园后,为获取同学认同,就会乖乖坐着吃饭。若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可以替孩子创造环境,让他提早懂得
3、和同龄的孩子互动。比如几个家庭同时出游或互访的经验,都属于社会的互动与人际的练习,也可帮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多给鼓励,帮助孩子适应一般来说,孩子实际上学后会有适应期,这段期间需克服两大重点:情绪与作息的调整。通常作息不稳定的孩子,会以黏人的方式来获得安全感,适应时间会拉得长一点。但即使作息很正常,幼儿初到新环境一定会焦虑,可能哭着不想爸妈离开,这就称为分离焦虑。孩子刚开始上学,爸妈可在学校多陪他一下,绝对不可以偷跑。如果爸妈要离开,一定要说再见,并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会来接他,而且最好提早一点到。孩子放学后,爸妈不要问:你有没有想我?孩子被这么一问,会不知道该如何响应才符合父母的期待。爸妈可以问一些学校里有趣的事,例如交了什么朋友、吃什么点心?当孩子发现上学的有趣,也对父母有了信心,独立性会逐渐增加,更乐于探索世界。如何克服分离焦虑?不是每个孩子上学都会哭,有些孩子却可以哭上一年半载。每个孩子的适应状况不同,平均大概会哭两、三个星期左右。想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家长可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先陪着孩子在教室上课一个星期,并渐进式的拉开与孩子的空间距离。一开始,妈妈可坐在孩子旁边,然后慢慢挪到教室后面、外面,再拉到校园的某个角落;孩子想看妈妈的时候,妈妈可以过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