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38 ,大小:45.20MB ,
文档编号:5478577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478577.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Q123)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秦汉时期田赋秦朝: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汉朝: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施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丁赋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加倍。汉朝还征收财产税。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和戍卒三种徭役徭役的种类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食等;一个月;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两年;戍卒指到边塞屯戍;一年。口赋:7-14岁未成年人算赋:15-56成年人财产税:算缗、车船税、税民资

2、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1)隋朝:(2)唐朝:租庸调制:A.基础:B.内容:两税法A.原因:B.实施:C.内容: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针对21-59岁之间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定额代替定率税人向税田转变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

3、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 税 收 的 主 导 地 位,而 以 人 丁 为 基 础 的 税 收 制 度 逐 渐 退 出 了 历 史 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的影响积极性:简化税收名目,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现象;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货币

4、为主的征税方式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局限性:两税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现象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社会矛盾加剧。税人税地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3.宋元时期(1)宋代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募役法:因为徭役扰民严重,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募役法募役法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僧侣、官户等,也需要缴纳“助役

5、钱”。募役法使原来轮流充役的农民回乡务农,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官府也因此增加了财政收入。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3.宋元时期(2)元代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征丁税、地税,在南方征夏税、秋粮。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按户等征收丝和银两。科差元朝政府在其统治的北方地区实行的赋税制度之一。元代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南北方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是税粮和科差。科差分为丝料、包银、俸钞三项,都是以户为单位征收的。至元世祖时,此税税额稳定,包括:丝料每二户出丝二斤,交纳有封地的封主;包银,每户纳银(钞)四两。攻占江南后,为维持统治稳定,南方沿袭南宋税制,但加收俸钞

6、,每户纳钞一两,用作官吏的俸禄。以户征“科差”,是过去封建王朝广征人头税制度的再现。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明清时期(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2)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3)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内容: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但赋税折银 征收,而且役也改为丁田共同承担,折成 银两,统一征收。B.政府所需的役,由政府从税银中拿出一 部分统一雇人。影响: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全球航路开辟商品货币化流程:清丈土地、量地计丁、赋役合并、折银征收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第一,

7、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包括甲役、力役、杂役、力差、银差等合并为一,化繁为简,“役归于地,计亩征收”,使赋役统一于田亩,随夏秋二税一起征收。第二,赋役合并,取消力役,役银编派由人丁和田亩分担。官府所需力役,由其出钱雇人应役,不得无偿征调。第三,纳税形态,按规定除少数地区仍征收实物外,其他地区的田赋一律课征白银。第四,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各州县赋役总额不得减少,徭役编审改为一年一次,当地官府可视具体情况将丁田分摊于纳税户。第五,地方献纳的土贡方物、上缴京库的岁需费用,以及本地存留,都悉数并在一条鞭法内课征。第六,各户根据官府发给的赋役清单,将赋役银直接上纳于县府,即课征方式由民收民解

8、改为官收官解。整理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特点:特点:赋役合一 化繁为简按亩征税 以银交纳 官收官解根据一条鞭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出一条鞭法的特点和意义。意义:改变了赋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简化赋役制度;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促进劳动力商品化。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放了生产力,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简化纳税项目,官收官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官员贪污腐败。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4.明清时期(4)清朝:“摊丁入亩”(地丁合一)内容:A.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B.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

9、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地银和丁银分别征收的弊端日益突出。由于人口增长快于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又不断集中到大地主手里,农民不断丧失土地,又要承担沉重的丁赋,所以无地农民被迫逃隐,既影响了国家税收,又造成社会不稳。张守军中国古代赋税与劳役康熙趋势趋势变化变化简化简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直至废除。人丁田亩两税法赋税品种由繁到简,税种减少。从田租、人头税、杂税简化为土地税等;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商业征收重税。繁简(两税法)(一条鞭法)征税方式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反映了封建社

10、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一条鞭法)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不定时定时(两税法)人身控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可以纳捐代役,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利于农业发展。服徭役代役(租庸调制)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关税的出现(1)含义:海关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起源:西周时期,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2.关税自主权的丧失(1)起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2)概况协定关税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

1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则进一步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把外国的“议允”提到突出的地位。由于最惠国条款的普遍推行,中国不取得每个国家的同意,就不能修改任何税则。影响:影响:根据这些条约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中国失去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1)提出: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

12、求关税自主的主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全国统一。在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程度的基础上,国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财税体制改革。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实施海关进出口税则,宣告了中国的关税自主。为了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提高本国出口产品竞争力1936年关税收入由1927年的10716万元提高到34290万元,增长达2.2倍,占中央财政收入达34.12%夏国祥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原因国家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国民政府急需巩固政权;国内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谋求关税自主,树立国家独立形象的需要;改革关税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二

13、、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3.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2)概况1927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要求关税自主。与美国签订中美关税条约,又陆续同意大利、英国等国缔结新约1930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定中美英签订新约结果:结果: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关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 正收回关税自主权。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维护了国家关税

14、主权,保护了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革开放前的制度创立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1985年强化法制化建设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了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1987年颁布具体法律中国海关标志海关相关法律法规二、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4.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演变此后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经数次修订完善,愈加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实

15、际,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始征税暂行条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收个人所得税。1936198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1914北洋政府制定所得税条例,其中包括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但并未实施。1949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个税专项扣除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

16、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

17、口税率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1 1(20212021山东高考山东高考77)1913192119131921年,中国年,中国海关税海关税征收额征收额受国际局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AABCD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B 3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

18、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A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B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C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D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D4蠲(juan)免是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地方民力对百姓应征赋税的免除。清朝的蠲免规定:凡拖欠赋税之民,与银谷食种之贷未收者,遇国家庆典,辄止勿责”。据此可知,蠲免政策旨在A减轻地方财政负担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遏制地方官员贪腐D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答案】B5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

19、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答案】B6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答案】D7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答案】A8清朝的“摊丁入亩”制度,标志着人头税的废除,是中国封建

20、社会的一次重大改革。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办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这一规定可能造成()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确立土地多寡为收税标准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D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答案】D9算赋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汉朝规定,“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惟贾人与奴婢倍算(即加倍征收算赋)”“人有产子者,勿算三岁”“年八十免二算(家中有八十岁以上老人,免除二个人的算赋)”。这些政策说明汉政府()A注重发挥赋税的社会功能B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利用赋税调节收入的分配D将“人文关怀”政策化【答案】A10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

21、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父母在,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答案】D11史载,隋唐时期关中地区的许多农民被迫贱卖菽票,然后去市场上以高价购买绢布等纺织品,用以缴纳官府的赋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当时关中地区()A集市贸易突破坊市界限B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改变C地方政府放松抑商政策D部分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答案】D12下表是有关清朝时期赋

22、役制度变化的情况,这一制度的变化 时期 内容清朝初期 地赋和丁赋是分别征收的康熙年间 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A使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加强B彻底解决了封建国家赋役征收不均现象C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农村出现大量隐瞒人口【答案】C13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认为,在明朝后期赋税改革推行后,“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农民必须出卖更多的产品以换取银两,这就大大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由此可知()A农副产品商品化有被迫现象B农民承受了官府沉重的剥削C赋税改革并未真正付诸实施D统一征

23、银影响农业生产时间【答案】A14“这一套复杂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地主需要现金来付税,也开始要求以现金来缴交田租,而这让佃农有更强烈的动机转向可换取现金的作物”。这一财务政策A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B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C沿袭了明朝的一条鞭法D体现出藏富于民的观念【答案】C15贞观十八年二月,唐太宗“幸灵口,遇村落,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太宗因忧授田不足便“诏雍州掌事,少田者复给”。这体现出A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B国家出现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C统治者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政府因地制宜地推行均田制度【答案】D16公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

24、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的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A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被消除B士族豪强势力削弱C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D土地兼并得到抑制【答案】C17唐朝前期推行租庸调制,以丁为单位,缴纳固定数额的谷物、布帛和代役税。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除征收谷物外,原来征收的布帛等实物改为折钱计征。这一转变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现了完全货币形式征收赋税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A18

25、明万历年间,逐渐“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清初,黄册已经极为罕见,而鱼鳞图册仍在通行,并且不断重新编制。由此可见当时A赋役征收由人户转向田地的趋势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增强C政府关注的重点由田地转向户籍D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答案】A19雍正时期摊丁入亩办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彻底废除人头税。这一规定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确立以各有土地多寡收税的标准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D客观上促进人口激增【答案】D20如表是隋唐时期成丁、入老年龄变化统计表。如表反映出当时A赋税的征收标准由人丁转向财产B国家对地方户籍管理高度重视C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D基层行政组织已无法有效运转【答案】C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