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过程过程:一一.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1.1.亚历山大远征亚历山大远征希腊城市底比希腊城市底比斯被夷为平地斯被夷为平地腓尼基名城腓尼基名城推罗大屠杀推罗大屠杀波斯波利斯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遭到劫掠破坏性破坏性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影响影响:中亚大量当地中亚大量当地居民或被屠杀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或被强制迁移1.1.亚历山大远征亚历山大远征埃及埃及文明文明希腊希腊文明文明
2、两河流域两河流域文明文明印度印度文明文明积极性积极性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希腊化时代”到来影响影响:1.1.亚历山大远征亚历山大远征 亚历山大东征开创的希腊化文化,是希腊文化与古埃及、巴比伦甚至古印度以及其他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汇合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化大交流。并不是说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希腊文化与外地文化毫不接触,而是说这次文化交汇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成果之巨前所未有。杨巨平杨巨平“希腊文化希腊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大汇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交流大汇合 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之女亚历山大与大流士三世之女结婚结婚油画油画亚历山大大帝和波鲁斯亚历山大大帝和波
3、鲁斯穿着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穿着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笼笼络络上上层层联联姻姻沿用沿用当地当地制度制度接受接受当地当地礼仪礼仪统治政策: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政权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人自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穿波斯服装,推广波斯礼仪;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因袭旧制 巩固统治)“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空间角度)“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前334年)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前30年)之间大约300
4、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时间角度)亚历山大确实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仿效希腊”。描绘这一时代的一个很恰当的说法就是,它是把希腊的文化和思想传播到东方非希腊世界的一个时代。美美 杰克逊杰克逊JJ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斯皮瓦格尔著,董仲瑜等译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上 2.“2.“希腊化世界希腊化世界”与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一一.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表现的表现 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促进民族之间的交融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
5、市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从印度返回后,亚历山大就着手以混合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为军团的方法重组军队。亚历山大还采纳了波斯人的服饰。亚历山大采取了一项非常大手笔的文化融合举措。这时亚历山大娶了大流士的女儿为妻(亚历山大的另一位妻子
6、是巴克特里亚公主克罗珊娜);由他主持让9000名士兵娶东方妇女为妻子。这就是著名的“东西方联姻”。英英J.M.J.M.罗伯茨罗伯茨 O.A.O.A.维斯塔德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企鹅全球史:古典时代缓和与被征服者的关系缓和与被征服者的关系一一.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2.“2.“希腊化世界希腊化世界”与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个希腊人与一个埃及妇女发生冲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腊人身上,而且拒绝道歉。这个希腊人写信给托勒密埃及的国王控告说:国王啊,我请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请不要坐视一个埃及女人这样无理地侮辱我,我是一个希腊人,一个外地人。
7、摘译自摘译自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恩泰克塞伊斯莎草纸文献英文版英文版这这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本是一场平常的民间纠纷,但这个希腊人为什么特别强调自己的希腊人和对方的埃及人身份?在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逐渐融合融合,他们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成为希腊化各国的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统治阶级。这这个人强调自己是希腊人,对方是埃及人,个人强调自己是希腊人,对方是埃及人,意在强调自己是统治者,对方是意在强调自己是统治者,对方是被统被统治者治者,试图试图获国王的有利获国王的有利判决
8、。判决。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都城,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埃及亚历山大城埃及亚历山大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表现的表现 促使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促使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一一.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2.“2.“希腊化世界希腊化世界”与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表现的表现 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一一.亚历山大远
9、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2.“2.“希腊化世界希腊化世界”与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文化=古希腊文化?“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表现的表现 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一一.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2.“2.“希腊化世界希腊化世界”与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希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交流交融;希腊文化的中心东移;文学、科学多领域繁荣发展;西亚、北非文化保持长期影响。蒙古
10、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二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蒙古西征(1313世纪世纪)12191219年年灭掉花刺子模,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1235-12421235-1242年,年,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建立。
11、金帐汗国(钦察汗国)建立。1313世纪中叶,世纪中叶,以西亚地区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为目标,攻占巴格达。伊利伊利汗国建立。汗国建立。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第二次西征(拔都)第二次西征(拔都)第三次西征(旭烈兀)第三次西征(旭烈兀)过程过程:三三次西征次西征 四大汗国四大汗国对世界: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传教士、马可波罗、列班扫马)蒙古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对蒙古: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形成了四大汗国)西征影响西征影响 “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
12、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法国学者麦撒法国学者麦撒西迁:西迁: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 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东迁:东迁: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区,被称为“色目人色目人”;形成新的民族形成新的民族回族(纲要上回族(纲要上p58p58)P65【思考点】: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中亚和西亚: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后来又逐渐恢复。中亚、西亚地区受到蒙
13、古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大批色目人进入中国,促进了多民族交融。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的了解有明显进步。西征之后,亚欧大陆再也没有其他国家、政权、部落来阻拦交通,于是商路畅通无阻。加上蒙古大规模建设驿站,使得东西方的交流更加方便了。“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远征与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远征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西征蒙古西征东西方交流东西方交流古古代代战战争争与与地地域域文文化化的的演演变变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