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八 人文景观导游 能力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掌握人文景观的讲解基本要领,能运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向游客准确传达美的信息。技能训练实训项目八:人文景观导游讲解 实训项目 人文景观讲解技能 实训要求 1 、能够结合湖南省博物馆具体景点,恰当组合使用人文景观基本讲解方法 2 、能够使用各种讲解方法,编写导游词 实训地点 湖南省博物馆 实训材料 1 、导游词卡片 2 、联系岳麓山景点 实训内容 与步骤 1 、学生分组,组织编写导游词 2 、选用适当方法进行讲解进行现场讲解 关联知识人文景观导游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导游宗教建筑导游 中国古代军事设施导游 园林导游 博物馆导游 一、人文景观的概念 人文景观
2、是指整个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所留下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它们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在内容、形式、结构、格调等方面都具有历史特点,同时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它既包括由形的事物同时也包括无形的精神,因此它涉及的面大、范围很广、类型也很多。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地方性和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活跃性,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民族状况、历史发展、文化艺术、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内容等,都可以构成人文景观。 二、人文景观的特点 1 历史的遗存性 人文景观是人类活动所留下的痕迹和实物,它的产生是历史发展进
3、程中必然与偶然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产生的。中国著名的长城的修筑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人文景观都具有时代的烙印。 提示 导游人员在带领游客参观游览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否则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是难以理解的。 2 地域性 文化的产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每一种人文景观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地域的痕迹。因此同一时期的人文景观,在不同的地区有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提示 导游人员在知识准备过程中,要八自然地理知识和文化常识有机结合起来。对所要介绍的景物要全面了解,同时要能与类似的典型景观或景物进行对比。例如介绍大理三塔中千寻塔的形状时,应与西安小雁塔对
4、比,首先证明它们同为唐塔,但其造型有明显的区别,进而显示了文化景观的地域特点。 3 继承性与流变性 人文景观的发展是随文化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它相适应的文化,并随其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有它历史的连续性,物质生产的连续性是文化历史连续的基础。 同时文化的发展又是一个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也在相互融合、交叉,因此从文化发展中产生的人文景观同样也在不断的变化。 提示 在导游人文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的继承性。典型的如中国古建筑景观,导游员要通过细微之处如斗拱、彩画等,讲清文化继承之所在,同时又要介绍清时代特征。 4 垄断性 人文景观实在特
5、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就其自身文化和观赏价值看,由于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传统文化不同,使各国、各地区的人文景观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也即具有垄断性。例如,中国的长城、兵马俑、北京故宫、埃及的金字塔等。 提示 通过垄断性的介绍,向游客介绍文物的价值所在,同时进行文物保护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人文景观导游的途径 1 把握人文景观的历史特征,讲解中突出时代特征 由于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在改造、利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因此,在导游讲解过程中,必须突出它的时代性。 2 紧扣 “ 人与环境 ” 的主题 现今保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往往都是人类所创造的
6、精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讲 “ 古 ” 论今,发挥人文景观的延续教育性。 3 突出文化内涵 每一类型的人文景观都包含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导游人员在实际导游过程中必须把景观所包含的、游客不可能直观看到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导游技巧和方法传导给游客。 二、人文景观导游讲解要领 1 强化知识性基础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文化内涵的延伸性。自然景观往往可以直观赏析,但人文景观却不能。要相对完整地了解一个人文景物,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因此,导游人员自己一定要具备丰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注重讲解的通俗性 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而游客旅游的目的并不是做学术的探索。因此导
7、游人员在实际导游过程中必须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以满足游客的需要。 3 有针对地讲解,做好充分的准备 游客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导游人员在实际导游之前,必须对游客的文化基础做全面的分析,找出文化的差异。 4 灵活运用导游方法 在前面所介绍的导游方法中,导游人员要根据所讲授景点的特色选择适合的导游方法。 5 突出景物地思想特征 导游人员地服务,其中很重要地一条就是教育功能,因此,在讲解中要能客观地介绍历史,并恰当地结合现实,做到借地发挥,有的放矢,把人文景观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充分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使游客的思想得到升华。 6 把握文人景观的审美特征 人文景观具有特殊的协调美、统一美、艺术美和创造美。
8、在导游过程中要全面把文化景观中所包容的内容介绍给游客。 民俗风情导游 民俗风情旅游对导游员的要求 (一)努力成为民俗学的 “ 专家 ” 导游在游客的心目中是 “ 万事通 ”“ 博学多才的杂家 ” 。而要作好民俗风情的专项导游,导游员除了是一个杂家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一位民俗学 “ 专家 ” 。这里所说的专家,不要求一定走向深刻,却希望逐渐走向广阔。 导游员以内感掌握的民族、民俗学内容主要建议如下: 民族或地方的简史;地理环境的特征与衣食住行的喜好;婚娶生丧的习尚、节日庆典的仪式、内容及传说;信仰崇拜的缘由;待人接物的禁忌;游娱竞技的规则及风物特产的状况等。尤其要注意学习有关民族或地方人们的服饰
9、、建筑、饮食、节庆和婚恋习俗方面的知识。因为它们的直观性,可参与性与神秘性直接导致了它们可能成为热点问题或问题焦点。 (二)适当了解民族语或方言 各民族和各地方的人们对自己的语言都寄予深厚的感情,一是会说哪怕仅仅是一点点当地的语言,能赢得当地人的友爱与亲近,得于工作的开展;同时民族语言和方言蕴含着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的 “ 灵性 ” ,了解民族语言和方言,有助于全面、生动地讲解民俗风情。 (三)熟悉重要政策,尊重当地民族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区域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明确规定,受法律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我国,由于大多数民族都有宗教信仰
10、,宗都影响较深,要解决好民族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在熟悉重要政策的前提下,要提醒游客尊重当地少数民族语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乡规民约。克服大民族主义,大地方主义和都市优越感。因为民族风情愈浓烈的地方,民族问题愈敏感,而大民族主义和都市优越感往往会刺激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 (四)掌握并灵活运用导游讲解方法和技巧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导游和专家们总结出了丰富的方法与技巧,目前我们的主要问题在于选择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作好民俗风情导游。 在为游客进行民族风情导游中,除灵活运用常规导游讲解方法如第五章提到的各类方法外,根据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点,在实际导游讲解服务中,应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更
11、有效的方法。 1. 借助声像资料法 由于民俗风情涉及内容的丰富多样性,而游客外出旅游和游览范围是有限的,有些民俗,如节日、婚恋习俗、葬仪等内容,有的只在固定时间发生,有些内容游客是无法直接参观或参与的。而这些内容又往往是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民俗风情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大量的旅游车都有较好的声像设备,因此在导游员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的图文声像资料对游客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 提示 导游员可在音像市场购买相关资料,或直接运用、或自己根据需要加以编辑;必要时导游人员也可在踩线时自己拍摄一些照片或录象,自己制作导游讲解的辅助材料。 2. 载歌载舞法 民俗风情中有一类对游客有特殊吸引力的内容,就是民
12、族歌舞。 人们都喜欢用歌舞的形式直接表达和展示民族文化、表现民族情感。 歌舞中往往能体现不同的民俗风情,同时游客又可以参与和体验民俗。因此导游员在进行民俗风情导游前应学会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歌舞,在导游过程中载歌载舞,或自己表演以达到强化、提升讲解内容的目的,或 导游员领唱领舞,带领游客参与民俗活动。我们把这种方法成为载歌载舞法。 提示 导游人员应熟悉单地各类经典民歌和民间舞蹈,不求精,但求会,还要善于为游客演示。同时要掌握歌、舞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3. 故事引导法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类别的传说、故事。许多的民俗风情都与传说故事有关。因此,载实际导游中,导游员应根据游客的兴趣和参观对象的情况,
13、精选特色鲜明、教育与娱乐内容并存的传说故事,借用曲艺演员表演的方式,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 当然,要想把一个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区)讲得全面,生动和精彩,仅用一、两中方法是不够的,要提高讲解服务的质量,让游客满意,导游员应载讲解方法上应做到灵活运用和融合贯通。 古建筑导游 一、单体古建筑的观赏程序及讲解 登台基: 引言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这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写下的佳句。玉砌就是白大理石砌筑的房屋阶基,也叫台基,而雕栏就是那阶基上的石栏杆,古代也叫钩栏。 发展历史 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厂只是利用天然条件构木为巢,入穴而居;巢居发展成了后世的干栏式 ( 架空 ) 建
14、筑;从穴居到钻出地面,在平地上起房子,我们的祖先化了 300 万年的时间。由房屋初出地面到夏代有了 20 厘米 高的台基基,大约又花了 2400 2800 年。殷代 “ 堂崇三尺 ” ,就是台基高三尺,又升到了 60 厘米 的高度。周代,台基的高度已成了显示人们尊贵的标志。天子的朝堂才可有九尺高的台基 ( 合现在的尺是 1 8 米 ) 。 春秋战国时代,台基不断加大加高,形成了台式建筑,成为建筑中的一个类型。它可以是祭神的坛 高高的秃顶平台,也可以是单座的有高台的建筑 台榭,更多的是发展成为许多建筑物都坐落在一个大高台上面的 “ 台 ” 。战国时代,台基的外侧面有了一些小立柱式的贴面装饰。汉代
15、,除了方台基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别的样式。 型态 台基高了,便要做栏杆,方能确保人行安全,一般用石作栏杆叫钩栏。这石钩栏的构造和雕刻都是从木栏杆演变而来。后世的钩栏向单一化和标准化发展,明清时代的钩栏只是在望柱之间嵌上一整块石雕栏板便算构成。望柱头多雕刻云纹,加工也比较简易。 台基面离外地面有一定高度,因此要做一些踏步 ( 宋代叫踏道,清代叫踏跺 ) 方能上去。皇宫的正殿则有三座台阶,中央的台阶叫陛,皇帝的尊称 “ 陛下 ” 即由此而来中央台阶的中央又多了一条陛石;上面雕刻着龙风云纹,那是帝后通行的红地 御路。有的高规格的殿堂,中央台阶也有安置这条 “ 御路 ” 的,以示尊贵。 随佛教的传入中国
16、古典建筑的台基也发生了变化一须弥座式的台基十分盛行, “ 须弥 ” 得名须弥山。最早的须弥座是在南北朝时代的石窟寺中的塔座和佛座上出现的。清代对须弥座的式样、尺度,比例、做法等都有规定,除了上面所说的座中央凹进部分亦叫束腰外,上下的弧面分别叫上枭、下枭 ( 通称为 枭 混 ) ,枭面都刻莲瓣 明清时代有一种叫 “ 八达马 ” 式的莲瓣十分肥厚,上枭上的线条叫上枋,下枭下的线条叫下枋,夹着的一些分条小线道叫皮条线。下枋下面落地部分的基石叫圭脚 ( 也叫龟脚 ) 。 观斗拱 : 引言 如果说,中国的古典建筑是一簇美丽的鲜花,那么这斗拱就是她的花蕊。 名称来历 斗拱是 “ 斗 ” 和 “ 拱 ” 的
17、复合合名词,是在一根短短的扁方横木端部挖成 “ 拱 ” 状,在拱顶装上一个 “ 斗 ” ,便成了斗供。完备的斗拱组件由斗、拱、昂、枋四种构件组合,但枋只是牵联相邻两座斗拱的加固杆件。斗拱本身则是由垂直和横向的小斗拱构件加上斜昂,一层一层作十字形迭交而成,形态纤丽,是一种在技术上非常先进的空间结构。 特点 唐代殿堂建筑中的斗棋非常雄大,您到了五台山,便可在南禅寺和佛光寺大殿中欣赏到它们的雄姿。宋、辽、金时代的斗拱也健壮可观;如太原晋祠的圣母殿、云南的曹溪寺大殿,宁波保国寺大殿,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的大殿、三圣殿,正定隆兴寺的摩尼殿都是宋辽金时代的作品,在这些殿中就可以看到宋式斗拱的卓晕英姿。 赏屋顶
18、: 引言 屋顶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三大构成因素之一,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渊源很早。 6000 多年以前的半坡人对于屋顶的处理就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 小资料 屋顶的几种主要形式: ( 1 )单坡,即普通的披水。 ( 2 )双坡,又可分硬山、悬山(都可以是三角形尖脊或卷棚形弧脊)、封火墙式(民间建筑用得最多)。 ( 3 )四坡,又可分为庑殿、歇山。歇山式屋顶也可以是三角形尖脊或卷棚形弧脊。 ( 4 )攒尖,由于平面的不同,又可分为三边、四边或多边(亦即三角、四角或多角)形攒尖、圆锥或氍包形攒尖和盔顶(一种四坡凹曲面,其状如头盔的攒尖顶)。 ( 5 )平顶,又可分为平屋顶、盎顶(即将屋脊平切了去
19、,造成一个顶部平台)。 ( 6 )弧面,又可分为囤顶、连续拱顶。 ( 7 )球面,即穹窿形屋顶,伊斯兰建筑多用之。 观赏 中国古典建筑屋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 曲。包含曲檐、曲脊、曲坡。这 “ 三曲 ” 使得屋顶的样式发生了多维的几何形态变化,从而构成了一个多曲线、面的空间曲态体系。 大屋顶,是中国古建筑的标志之一。古建筑上的 “ 大屋顶 ” 亦可将它看作为是扩张出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两点:一、防止雨水下流之急聚,二、避免因檐深而阻碍日光射进。至于说,屋顶出檐部分,为何又会出现有四角之檐的现象呢 ? 除了实际作用而外,则是美观的需要,其四角之檐的仰翻曲度犹如裙子展开,给人一种自然轻快的
20、印象。 小资料 北京天安门的城楼建筑,就是典型的重檐飞翘,观之雕梁画栋,黄瓦红墙,异常壮丽。 除了屋顶自身的变化外,建筑物平面组合也呈现复杂化,以及层高和层数的变化,使屋顶也成为多变化的多类型的组合体。 小资料 紫禁城的角楼:平面是十字形,十字形的阴角又凸出一角,就有了十二个角,第一层的屋顶为单坡 ( 即披檐 ) ,到了第二层,在四面凸出的十字上各做了一个歇山顶,到第三层 ( 顶层 ) ,平面变作了正方形,屋顶就成了四面出山的十字顶,这一座小小的望楼,上下各层的屋脊 ( 包括沿墙的围脊 ) ,加起来足足有 64 条之多,够使人眼花缭乱了;屋顶上还有许多锦上添花的饰件,五光十色。 配件介绍 在汉
21、代的明器和画像砖、石的纹样上可以看到,那时的屋顶,正脊、斜脊以至重檐的围脊转角处都有向外延伸,向上翘起的尖头形配件。南北朝时,这种 “ 尖头 ” 出现了向肉凹曲的态势,于是成了初期的鸱尾。 鸱 是海里的鱼虬,即有角的龙,它能激起水浪而降雨,鸱尾就是鸱的尾巴,带有防止火灾的象征性意义。最初它只是一个似像非像的龙尾巴。唐代叶以后,便多了一张大咀,咬着那条正脊。由于动物的前颚叫吻,所以卜些人又叫它鸱吻。宋代的鸱吻巳完全化作龙形,头顶上还插了一柄剑把。大型而又华丽的殿堂,正脊的中央部位还有一簇繁褥的装饰件,如日月、宝瓶、宝珠、三塔以至人物等,有的两侧面上有连续的浮雕或彩塑,你如到了太原晋祠圣母殿广不妨
22、留心观看一番,那一条正脊正是这样的典型作品。唐以后,鸱尾限于用在宫殿。 小蹲兽 ,自南北朝时,宫殿斜脊的下段明显低矮,成为岔脊,以免单调和平淡。到后来,在岔脊上还生出许多小蹲兽来,时间越后,件数越多,故宫太和殿的岔脊上就有 11 件蹲兽,最前面的是骑凤的仙人,向后依次为:龙、凤、狮、海马、天马、甲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等。 古建筑的等级 我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而建筑艺术在古代,也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古建筑的等级主要从屋顶、台基、面阔间数、斗拱、纹饰、柱色等方面来辨别,其中,屋顶的等级差别最为明显。 ( 1 )屋顶的式样:按等级次序有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此外,屋顶还有单
23、檐和重檐之分,重檐的屋顶大于单檐的。在这些屋面中,重檐庑殿式级别最高,依次而下是重檐歇山式、重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等。屋顶的兽是指宫殿四翼角的脊上塑着的蹲兽。兽越多级别越高,最多的有十一个兽。寺庙建筑上的兽多为奇数 ( 在字数上奇数表示清白 ) 。 ( 2 )台基级别的辨别简单:级数多的大于级数少的,白玉台基大于其它材料的;有围栏的大于无围栏的。 ( 3 )面阔间数: “ 间 ” 是指由四根柱子所组成的空间,而面阔间数是指横向阔的间数。十根柱子面阔九间,六根柱子面阔五间。间数越多级别越高,一般间数为奇数,九五间象征 “ 帝王之尊 ” 。 ( 4 )斗拱:
24、有斗拱的大于无斗拱的,斗拱多的大于斗拱少的。纹饰;龙纹大于动物纹,动物纹大于其他纹。 ( 5 )柱:金 ( 黄 ) 色大于红色大于黑色大于其他色。金 ( 黄 ) 色是尊贵色彩,在五行学说中代表中央方位。自唐代始,黄色被规定为皇室特用的色彩。 带领游客欣赏园林 入 “ 门 ” 、赏窗、行路、游廊、观亭、登山、玩石、戏水、赏植物 寺、宫观导游 佛教寺院导游: 佛寺导游 (一)游览讲解的主要内容概述 佛教寺院是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主要承载体,在游览佛教寺院的过程中,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至少应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 建筑艺术 佛教建筑分为寺庙艺术、石窟艺术和佛塔艺术。 引言 佛教寺庙是佛教徒供奉佛像的场
25、所,是佛教文化的实际载体和依托。今天的佛教寺庙已不仅仅是佛事活动的中心,寺庙以其有别于 “ 人界 ” 的 “ 神界 ” 环境和氛围,对许多旅游者具有独特强烈的吸引力而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设施和重要的风景名胜,成为人们游览参观的重要场所。 布局与游览线路 中国佛教寺庙的布局受窗同建筑的影响,其特点是中轴对称,以院为单位平面展开。常见的建筑有三门殿、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法堂、迦蓝殿、祖师殿、三圣殿、药师殿、观音殿、罗汉堂、戒坛殿、藏经楼、斋堂等。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佛寺在中国的分布极为广泛。 石窟是开凿于山石、岩壁间的洞窟,是佛教建筑最古的形式之一。中国佛教石窟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
26、人所瞩目。 小资料 中国著名的石窟: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石窟,森木赛姆石窟,伯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沟石窟、胜金口石窟,敦煌莫高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佛塔是埋葬佛骨的坟冢。佛塔的风格因中国境内有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之分而呈三大类:汉式塔、藏式塔(又称喇嘛塔)和缅寺塔。其功能一般有三种:一是真身舍利塔,埋藏舍利子而得名;二是 “ 法身舍利塔 ” ,法即佛法,也即佛经,表明有佛经卷本藏于塔中;三是墓塔,是为修行高深,功德圆满的历代高僧修建的坟墓。 经幢是刻有佛经、佛号或佛咒等内容地石柱(或石碑)。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佛教建筑物。经幢一般可分为幢座、幢
27、身、幢顶三部分,分别雕刻逐级累建而成。幢身多为八面体,上雕陀罗尼经、咒或佛像等。幢座和幢顶一般雕饰花卉、云纹等图案以及菩萨、佛像。华丽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小资料 中国古塔的类型 根据塔的空间建筑形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花塔、傣族塔等不同的种类。 ? 雕塑艺术 佛教雕塑主要是指寺院和石窟中雕刻、塑造的佛像,以及各种金、石、玉、陶等雕刻成的器皿等艺术品。是佛教艺术的集中体现。在佛教各类雕塑品中,佛教造像是最有艺术表现力、最吸引人的注意力和观赏兴趣的景观。 小资料 中国著名的佛像之最 最大的石刻佛像是四川乐山的乐山大佛。 1996 年与峨眉山一
28、起作为 “ 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最早的石刻佛像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上的摩崖石刻佛像。据专家考证,这批石刻佛像刻造于东汉时期,比敦煌石刻早 200 年。 最大的木雕弥勒像是北京雍和宫供奉的檀木大佛,整尊佛像有一颗完整的白檀香木雕制而成,是我国最大的一尊独木雕佛。 最高的青铜大佛是位于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的释迦牟尼坐像。最大的铸铜卧佛是北京海淀区卧佛寺的释迦牟尼涅槃像。 最大的石刻卧佛是四川潼南县马龙山的石刻卧佛。 最大的玉佛是上海静安寺的玉佛像。 ? 绘画艺术 佛教绘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壁画和帛画。佛教壁画是指在石窟的石壁或寺庙的墙壁上所作的画,故名壁画。一般有下列
29、几种:一是佛本生画;二是佛传故事画;三是因缘故事画 ;四是经变画;五是佛教感通故事画;六是佛教史迹故事画;七是尊像画。帛画是画在布上和丝织品上的画,起初多为墓中的殉葬品。现在能见到的汉地佛教帛画已不多。常见的是藏传佛教的帛画 唐卡。这是一种流行在藏传佛教中的宗教卷轴画。一般说的唐卡是指的卷轴绘画唐卡。 ? 音乐艺术 佛教音乐主要是用来渲染和加强宗教仪式的气氛和效果。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佛教音乐逐渐融历史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为一炉,形成了自己 “ 悠、和、淡、静 ” 的独特风格,以悠远柔和的形式来表现恬淡寂静的主题。 ? 文学、文字艺术 佛经是佛教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佛家典籍一般是指大
30、藏经,即汇集佛教一切经典成为一部书的总称。其内容主要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称为经藏、律藏和论藏。比较有艺术价值的是贝叶经和石刻经。贝叶经是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文。它不仅用来记载古代医学、星相学和语言学,还用来书写佛教的经文。石刻经是在石头上刻写的佛经。 小资料 我国著名的经石艺术 我国早期石刻经的代表作有山东泰山经石峪现存的金刚经,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河北响堂山的维摩诘经等。 北京房山云居寺房山石经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房山石经包容了佛经的经典要著,所刻佛经多为历代善本孤本,如著名的久已佚失不存的唐代钦定的开元大藏经和辽代契丹大藏经,都是当今绝世不传孤本。
31、尤为可贵的是,房山石经中还保存了六十余种各种大藏经没有收入的经典,如唐代密宗佛佛典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为唐代密宗留下的贵重文献。房山石经是研究佛教历史和典籍的及其重要的实物资料。绝大部分的石经镂刻技术精湛,书法秀丽严谨,不仅是宝贵文物,也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库之一。 (二)佛寺中的供奉对象介绍 ? 佛像:在游览寺院中常见的佛像有: ( 1 )释迦牟尼佛。亦称 “ 世尊 ” 、 “ 如来 ” 等,是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必须供奉的佛像。 ( 2 )过去七佛。即毗婆尸佛(胜观佛)、尸弃佛(最上佛)、毗舍婆佛(一切有佛)、拘楼孙佛(成就美妙佛)、拘那舍佛(金寂佛)、迦叶佛(饮光佛)和释迦牟尼佛。 (
32、 3 )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 “ 三世 ” 是佛教的说法,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说前世、现世、来世或前生、今生和来生等。横三世佛是指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婆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托佛。三尊塑像的排列一般是释迦牟尼佛居中,药师佛居其左侧,阿弥托佛居其右侧。 ( 4 )三世佛(亦称竖三世佛),是代表过去(前世、前生)、现在(现世、现生)、未来(来世、来生)三种时间世界的佛。即这三种佛在时间上是上下相连续的,故称为竖三世佛,即现在佛释迦牟尼,一般居中间,过去佛燃灯佛一般居左侧,未来佛弥勒佛一般居右侧。 ( 5 )东方三圣。药师佛、日光佛和月光佛合称 “ 东方三圣 ” 或 “
33、 药师三尊 ” 。 ( 6 )西方三圣。西方三圣指西方极乐世界德三位大圣人:教主阿弥陀佛,其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阿弥陀是 “ 无量 ” 德意思,所以阿 弥陀佛又叫 “ 无量佛 ” 。 ( 7 )三身佛。指释迦牟尼的三种佛身,即三种不同的像。三身指的法身、报身和应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 身 ” 除了体貌外还有 “ 聚积 ” 的含义,即由觉悟合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法身佛是毗卢遮那佛,报身佛是卢舍那佛,应身佛是释迦牟尼佛,又称化身佛。在佛殿里一般是法身佛居中,报身佛居左侧,应身佛居右侧。 ( 8 )五方佛。五方佛即中央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代表法
34、界体性智;东方香积世界得阿 佛,代表大圆镜智(金刚智);南方欢喜世界得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灌顶智);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莲花智);被方莲花世界得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密宗寺庙的大雄宝殿往往供奉这五位主尊佛。 ( 9 )欢喜佛。欢喜佛是佛家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 “ 欲天 ” 、 “ 爱神 ” ,多作男女二人裸身相抱状。密宗认为女性是供奉养物,她们是佛、菩萨等化身而来,用色欲调伏那些阻碍修法的魔障合无明,然后将其引渡到佛国。欢喜佛双身裸体,象征无前无挂、一尘不染、脱离了尘垢凡界。双体拥抱,男者代表智慧,女者代表禅定。 ? 菩萨像 菩萨是指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者,即 “ 上求
35、菩提(觉悟),下化有请(众生) ” 之人。菩萨的职责是帮助佛,用佛教的宗旨和教义解救在苦海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将他们 “ 度 ” 到极乐世界,了却一切烦恼。在中国佛教中,菩萨的影响远大于佛,亲近菩萨甚于亲近佛。 ( 1 )文殊菩萨。文殊专司佛的智慧,通常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 “ 理 ” 的右胁侍并列在佛的两旁。其塑像呈非男非女相。常见的文殊塑像头顶五髻(多为密宗造像),象征大日如来之五智;左手执莲花,莲花上安放一部般若经,象征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持宝剑,象征智慧如同金刚宝剑一般锐利,能够斩断群魔合一切无名烦恼。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 2 )普贤菩萨。中国佛教中常称 “ 普贤大士 ” ,
36、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与文殊并列在佛的两边。被认为专司佛的理德。在我国唐代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则为女身女相。普贤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 3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意为 “ 观自在 ” 、 “ 观世自在 ” 。唐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故称观音。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合称 “ 西方三圣 ” 。观音菩萨在中国的名气和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世音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省普陀山,被誉为 “ 海天佛国 ” 。观音的左侧是善财童子,右侧为龙女。 ( 4 )地藏菩萨。 “ 地 ” 指大地, “ 藏 ” 即储藏存在。 “ 地藏 ” 是
37、指他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地藏菩萨主要救度地狱中所有 “ 罪鬼 ” 。他的形象多呈现出家相,着比丘装,右手持锡杖,表示爱护众生,也表示戒修精严。左手持如意宝珠,表示满足众生的愿望。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被誉为 “ 仙城佛国 ” 。 ? 罗汉像 罗汉是梵语音译 “ 阿罗汉 ” 的简称,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佛教认为获得罗汉果即能断尽一切烦恼而进入涅槃境界,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 ( 1 )四大罗汉。据佛经说,佛陀在即将 “ 灭度 ” 之际,特别指派了四位大弟子要 “ 住世
38、不涅槃,流通我法 ” ,即住世间弘扬佛法。这四位住世的阿罗汉就是大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睺罗比丘( “ 比丘 ” 即和尚)。 ( 2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十六罗汉是由四大罗汉发展而来,常供奉于大雄宝殿的两侧。其民称是:骑鹿罗汉、喜庆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和看门罗汉。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进降龙罗汉和伏虎罗汉。 ( 3 )五百罗汉。罗汉的队伍不断壮大,后来竟有五百罗汉之多。其来历一般指释迦牟尼去世后参加第一次佛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至于五百罗汉中的其他人,
39、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没有名号记载。然而我国流传的五百罗汉都有名号,这在佛经中找不到根据。 ? 护法天神像 ( 1 )二十天。又叫二十诸天,为佛教护法神。它们的名称是:大梵天王、帝释尊天、 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金刚天王、摩酰首罗、散脂大将、大辩才天、大功德天、韦驮天神、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母神、摩利支天、日宫天子、月宫天子、婆竭龙王、阎摩罗王。二十诸天是它们的总称。 ( 2 )四大天王。是佛教里名气最大的神将,它们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其名称和形象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穿甲胄,手
40、中缠一龙;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 银鼠,北方多闻天王在印度神话中又是财富之神,故其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 ( 3 )托塔李天王。是由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 “ 分化 ” 出来的,经过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改造,四大天王中的多闻天王变成了 “ 托塔天王李靖。 ” 而李靖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唐初大将,精通兵法,在唐末被神化,成为神明,后来成为在民间由广泛影响的总率百万天兵的大元帅了。 ( 4 )韦托。在我国佛教寺院天王殿的正中供奉着两尊神像,正面是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的坐像,其背后则塑着一尊仪表端严、威武雄壮、手持金刚杵的武士装立像,这就是护法神
41、韦托。韦托像姿势一般由两种:一种双手合十(僧人所行礼节),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一种是一只手把杵拄地,另一支手插腰。前者表示接待寺,凡游僧到寺,皆供养;后者则相反,表示游僧不受欢迎。 ( 5 )关羽。关羽是中国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以忠义闻名,受到历代人民地敬仰。供奉关羽地庙,在民间称关帝庙。把关羽看作佛教地护法神(伽蓝神),这在佛典中找不到根据,来源于中国的一些民间传说。 ( 6 ) “ 哼哈二将 ” 。在寺院的山门殿里,殿门的两旁常立有两位金刚像,为鬼神力士之形,高二丈多,阴威凛然可畏,是寺院的 “ 门神爷 ” 。在我国民间,老百姓习惯将他们叫做 “ 哼哈二将 ” 。这种称呼来源于明代小说封神
42、演义。在我国有些地区,老百姓还将哼哈二将作为门神,过年时将门神画贴在大门上。 ( 7 )天龙八部。又叫 “ 龙神八部 ” ,是佛教故事中常说的鬼神的总称。即: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其中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统称天龙八部。 ? 神僧像 ( 1 )济公。南宋僧人道济,俗名李心远,世人称济公。最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来移往净慈寺,在此亡故。由于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疯如狂,被称 “ 济癫僧 ” 或 “ 济癫 ” 。其塑像多为身穿破衣,手执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塑得极为生动。从左面看,他 “ 愁眉苦脸 ” ;从右面看,他笑容满面,所谓 “ 春风满面 ” ;从正面看,他
43、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所谓 “ 半嗔半喜 ” 、 “ 啼笑皆非 ” 、 “ 哭笑不得 ” 。他的形象集喜怒哀乐于一身,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 ( 2 )疯僧。又叫风波和尚,与济公作为一对 “ 奇僧 ” 而引人注目,常被同时供奉,一 “ 疯 ” 一 “ 癫 ” ,趣味无穷。疯僧左手拿破扫帚,右手执吹火筒,蓬头垢面,口歪嘴斜,但两眼炯炯有神。关于疯僧,有 “ 疯僧扫秦 ” 的传说。这位敢于 “ 扫秦 ” 、伸张正义的疯僧被后人尊为罗汉,跻身于佛门殿堂受人供奉。 ( 3 )达摩。为菩提达摩的略称。达摩曾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相传因其面壁时间长久,面影身形摄入石中,衣褶仿佛全有,此石被称为 “ 面壁石 ”
44、 或 “ 影石 ” 。后来,达摩成了少林寺第二代方丈。人们把达摩提倡的坐禅壁观、顿悟成佛的方法成为禅学。达摩因此被尊为禅宗鼻祖,少林寺也因此而成为禅宗的祖庭。达摩在坐禅过程中为活动身体手脚,发明了所谓的 “ 罗汉拳 ” ,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一套享有盛名的少林拳。 ( 4 )寒山、拾得。拾中国佛教史上神秘而奇特得人物,是隐士、诗人、疯汉,也是高僧。寒山,又叫寒山子,是唐代诗僧。拾得从小是孤儿,相传是国清寺名僧丰干禅师在赤诚道中拾得,取名拾得。二人因造型古朴,形象逼真,惹人喜爱,被齐名被相提并称 “ 合和二仙 ” 。在民间年画中常常出现,象征和谐吉祥。 (三)佛教礼仪讲解 在游客游览寺院的过程
45、中,如果正巧遇佛教节日,寺内举行一些祭祀活动。这是导游人员可根据游客的兴趣做简单的佛教礼仪、礼俗介绍。 道教宫观导游: ? 宫观的起源 道教文化是中国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道教以 成仙得道、反璞归真为宗旨,认为高山是神仙所居,于是上山采药、炼丹、修身养性,以求羽化成仙。因此,许多旅游风景区(点)都得益于道教的传播而名扬天下,如古代道教有修道成仙之说或传说神仙居住之地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胜景都在风光雄奇秀丽的名山之中,至今仍是人们所向往的旅游景点。在中国的众多名山中都留下了道教文化的沉积。 (二)宫观的布局 宫观是道教敬神祭仙、修身养性
46、的场所。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称宫、观,规模小的则称道院。 宫观的大小没有定制,但有相对固定的建筑格局。除少数地形特殊的情况以外,典型的宫观都仿照宫廷布局,在南北中轴线上摆放主要建筑,在东西两侧安置附属设施,形成前、中、后一进一进依次伸展,每一进整体配合又相对独立的营造格局。其形式也大都是高脊飞檐,正大侧小,红楼绿瓦,绕以松柏。有些宫观依山傍岩,借助山势,逐层而上,层层迭迭,参差有别,形成居高俯视的气势。有些宫观建在皇城都市,与深院官衙为伴,与寺庙佛塔相傍,连片成垣,各显气派;有些宫观外观虽不起眼,但却可能受过皇封,得过敕命,保留有前代祖师传戒修道的圣迹,享受祖庭的声誉,这些是游客游览观赏的重点
47、。 宫观建筑的基本布局是:山门、 灵官殿 ( 或龙虎殿 ) 、 三清殿 ( 或天尊殿,祖师殿 ) 、纯阳殿 ( 或重阳殿、老君殿 ) 。 ? 道教供奉对象讲解 1 、尊神系列 ( 1 )三清 三清是指道教最高尊神的合称,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处于 “ 神中之神 ” 的至尊地位,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元始天尊是 “ 三清 ” 中的最高神;道德天尊在民间影响最大,这位尊神最早并不是神仙而是人,即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灵宝天尊是三清中排位第二的尊神。尽管其地位很高,但由于来历不是很清楚,影响比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要小的多。 ( 2 )四御 犹如人间的帝王有宰相辅佐一样,天界的三清尊神也有天神辅佐。这就是在道教尊神中地位仅次于 “ 三清 ” 的四位天帝 “ 四御 ” ,又称 “ 四辅 ” 。他们是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南极大帝和后土。 ( 3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大帝,是道教神系中赫赫有名的天界尊神。起源于古代星辰信仰 二十八星宿中地北方七宿玄武神。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