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2.“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诗人初离蜀地,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3.赏析第二句中“入” 和“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连用的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点出秋夜行船之快。4.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你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
2、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寻常:经常。几度,多次。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直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2.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3. “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落花”一词有什么寓意?“落花”一词寓意很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叹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所展现的画面。我登高远望,望向我遥远的故乡,想必故园的菊花,虽然主人不在,但一定也不负秋阳,在一片战后的残垣断壁之间竞相绽放。2.结合“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一句,分析题目中“思”字的内涵。 “思”即“思念”, “思”不只表达了作者对遥远故乡的思念,也表达了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早日平定战乱的渴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1.赏析“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一夜”和“尽”的表达效果。“一夜
4、”是指征人无时不在望乡,此从时间上说;“尽”是“全、都”的意思,是指征人无人不在望乡,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有着不尽的乡愁。全句抒写了成边将士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全诗抒发了征人浓烈的思乡怀亲、满心的哀愁的思想感情。3.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月色比作秋霜,营造了一个荒凉、严寒、凄冷的环境,将边地生活的孤苦展现出来,为下文表现征人思乡巧妙地设定了情境。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 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的妙处?“排”,推开之意,形象地
5、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冲破白云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2. 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邀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运用反衬手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时空交错,虚实相应,用来日相聚的欢乐反衬今夜离别的愁苦,使抒情更加强烈。2. 这首
6、诗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觉得有何作用?请赏析。第一个“巴山夜雨”是实写,渲染凄清寂寥的情调;第二个“巴山夜雨”是虚写,是诗人想象与妻子团圆,突出重逢的温馨和愉悦之情。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寂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渴望团聚的心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成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 老病常常会令人自哀,但作者却不自哀,原因是什么?作者有一颗无私的爱国之心。2.请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作简要的赏析。一语双关,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
7、冰河的梦境和成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七年级下册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长啸。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拟人,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表达
8、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试赏析诗中“暗”“满”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触动听者的思乡之情;“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逢入京使
9、 岑参故园东望路湿湿,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园东里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表现的画面。东望故园,长路浸漫,亲人远隔,不禁泪雨滂沱,打湿双袖。2.赏析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人不说旅途艰辛,不说回家无期,万千思念尽在一声“传语”中。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3.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表达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赏析“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
10、作雪飞”。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描写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行列,呈现出一派暮春的生机勃勃景象。表达了诗人珍惜光阴、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的人生态度。2.“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字用得很好,请简析其妙处。 “斗”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竟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和悲凉的景象。2.如何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运
11、用曲笔,这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讽刺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当朝统治者的愤慨。3.“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中的“犹唱”字意味深长,请作简要赏析。“犹唱”是还在唱的意思。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面上是对歌女不顾时局安危,依旧演奏靡靡之音的埋怨,实则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对不知亡国之恨统治者者的愤慨,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效果。贾生 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全诗采用怎样的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采
12、用借古讽今(或先扬后抑)的写法,借贾谊的遭遇,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离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2.“可怜夜半虚前席”一句中的“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皇帝殷切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而是鬼神之事,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顾百姓苍生的批判以及嘲讽,同时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1.这首诗中“赚”字用得很巧妙,请作简要分析。“赚”字写出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实际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2.这首诗揭示了一个什么哲理?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对前进
13、道路上的困难有充分的估计,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请谈一谈“家家”这一叠词运用的作用。“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隐约写出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的妙处。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下意识敲棋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描写,生动而含蓄的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怅惘与无奈。3.第二句描绘了处处蛙声,运用了什么手法?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运用了“以动衬静”(衬托或反衬)的手法,通过热闹的蛙声,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14、,表现了诗人的寂寞与无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说说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女主人独赏美景的孤寂;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的无奈;对丈夫(亲人、心上人)深切的思念之情。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横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赏析:老骥伏析,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运用比喻,写出了曹操虽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业,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赠从弟
15、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霍凝寒?松柏有本性。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用了衬托手法(或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傲雪凌霜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表明了自己坚贞的志向,并勉励从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3. 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
16、战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1.“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作用:这些环境描写衬托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2.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3.请描述诗句“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中的“妻子”的形象。诗中的妻子与儿女“寄身于草野”,他们衣不蔽体、蓬头垢脸、与世隔绝,过着像野人一样粗俗艰苦的生活。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17、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处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3.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
18、:“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透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简要赏析“惊起沙禽掠岸飞”。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衬托出西湖的幽静,表现出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悦闲适之情。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
19、,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1.上阙通过哪些景色描写来营造意境的?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词人独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无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魄心情。2.“中原乱,簪樱散,几时收”一句中“簪樱”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借代,代指达官贵人,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渴望收复河山,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之情。3.“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借物抒情,读来催人泪下,请简要赏析。运用拟人手法,作者乞求西风把自己悲伤的新吹过大江,
20、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表达了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之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词人早年生活无忧无虑,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自然的感情。2. 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八年级下册式微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1.这首诗运用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成重章叠
21、句,营造了特别的氛围,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的同情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阀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与恋人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从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切。2.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2、诗歌前两节运用了心理描写,以假设的语气对男子失约的原因进行猜测,以强烈的反问表达了女子思念心上人却不能见到的调怅失落心理,爱之深、责之切,跃然纸上最后一节“挑兮达兮”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女子城门徘徊、张望的行为,表达了她对心上人急切的盼望、思念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辅”字形象地写出三秦大地辅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意境开阔。“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属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什么能成为诗歌中的
23、不朽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一扫送别诗伤感、低沉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真挚不变的情谊,以及诗人开朗乐观、豁达豪迈的情怀。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示例一: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示例二:“蒸”从视觉角度写出洞庭湖上雾气弥漫之态,“撼”与出
24、波涛汹涌的状态,化静为动,写出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博大气势。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用典,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得到举荐而从政的心愿。3.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空有报国之志,却是报国无门,渴望有人引荐的思想感情,也委婉地表达了诗人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苦衷。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请对“山光悦耳鸟性,潭影空人心”从表现的内容上或表达的情感上赏析。曲径幽静,花木掩映,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
25、杂念顿消。或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达远离世俗,融入自然的情感。2. 诗歌尾联中“万籁此都寂”与“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诗人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以悠长的钟声反衬寺院的安静,表达了诗人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3.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悦”“空”两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悦”“空”两字是此联诗的诗眼,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顿时涤除。“悦”既有鸟儿的欢悦,也有诗人从山光潭影中感受到的欢愉之情;“空”既写出了后禅院景之幽静,更表达出了诗人超脱尘俗的情感。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26、萧萧班马鸣。1.请将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远远望去,青翠的山恋静静地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好一幅动静相生、寥廓秀丽的图景。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同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浮云”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3.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离别时挥手告别的动作表现了依依惜别的心情;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的表达效果。孤蓬是运用比喻的
27、手法,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万里漂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或:形象地描写了友人今后孤苦无依,行迹无定的凄惨生活。)5.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友人就像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他会漂泊到何处呢?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那么徐缓,恋恋不舍地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离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句描写孤鸿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栖息,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
28、,度过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2. 请简析词的上阙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氛围?词的上阙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悲凉)的氛围。3. 赏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通过描绘缺月、疏桐、漏断等景物,渲染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寂寞清冷的世界,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上阙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断桥、黄昏、风雨。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已是黄昏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
29、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寂的意境。2.请赏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梅自喻,表达了作者虽历经艰辛,但不会趋炎附势,仍会坚守节操、立志报国的决心。3.“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九年级上册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联系全诗赏析此句。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因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
30、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思念家乡,思念(或牵挂)战乱中流散的含弟(或家人);盼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愿望。3.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感情: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独”意为“孤独”,表现了他对贾谊的景仰之情和落寞之感;“空”字渲染了物是人
31、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二者共同营造出悲凉伤感的意境氛围。2.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领联通过对“人去后”、“日斜时”的“秋草”、“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3.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4.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贾谊和屈原遭遇的同情和自己被贬遭遇的愤满之情,也包含对统治者的不满。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阳路八干。
3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江边!1.请赏析颈联“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横”“拥”这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横奏岭,雪堵塞蓝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2. 这首诗的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直抒胸臆,虽然年老遭贬,为了革除弊事,诗人仍不考虑衰朽之身不顾惜余生,表达诗人为国效力、无愿无悔、甘于奉献的精神。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描绘了一幅关山险恶,白雪茫茫的景象。浓云笼罩着秦岭,回望长安,我不知道家在哪
33、里。大雪拥塞蓝关,前路被阻断,连马也霸不前。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和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之情。4. 请从写作手法、表达内容和感情等角度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或对比),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的忧愤之情。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2.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在旅店听见鸡叫声,起身时天上晓月还没有落下,然而板桥上早已有行人留下的结了霜的足迹。这两
34、句诗写景,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了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赏析“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2.分析诗歌传达的感情。抒发了作者思乡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3. 首句诗人以一个“愁”字领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人表达的“愁”。
35、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点名离别的季节;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烘托了人物离别时悲痛心情。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姬成灰泪始干”。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达了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和对恋人浓烈的思念之情。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3.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第一个“难”是困难,
36、第二个“难”是难受,低回婉转的两个“难”字的连用,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湿得分外的深沉与缠绵。4.全诗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全诗抒发了诗人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愿望的追求。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陵塘。倚东风、家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莱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倚东风、豪兴徜徉”一句流露了诗人的什么情感?悠闲惬意、闲适自在。对农村景色的喜爱、陶醉。2.白描手法的运用使本诗用语朴素流畅,有自然之美,试举一例赏析。示例一:“有桃花红”三句,
37、“红、白、黄三种不同色彩的春花相互映衬,语言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写出了春满小园的欣欣向荣;示例二:“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现中,“啼、舞、忙“营造一幅莺歌燕舞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简洁朴实却生动传神。3. 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记述自己的一次兴致勃勃的春游,展示了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境界,体现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两句中的“愁”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这两句中“愁的含义不尽相同。“强说”一
38、句中的“愁“指无病呻吟的闲愁;“而今”一句中的“愁”指忧国伤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2.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这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愁苦无法言说的无奈,深刻地表现了作者这种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3.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4.古人素以秋愁为一体,辛弃疾却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请说说该句中蕴含的感情。“却道天凉好个秋”,好一个凉爽的秋天,这是反话正说,是心中之愁无法言表的反映。暗含了诗人遭受弹劾罢职的忧愁和苦闷,同时亦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及对南宋朝廷的讽刺和不满。九年级下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39、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赏析上片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外貌描写或夸张,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2.谈谈你对下片末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理解。一语双关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呼应。“风雨”二字,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
40、和人生险途。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3. 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4.请从炼字的角度,任选“何妨吟啸且徐行”中的一个词语赏析。示例一:“何妨”是不妨的意思,二字透出一点俏皮,写诗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的情景,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表现诗人的悠闲自在豁达。示例二:“吟啸”是高声吟咏的意思,写诗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的情景,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表现诗人的悠闲自在豁达。示例三:“徐行”是慢步走的意思,写出诗人在风雨中仍然舒徐行步的情景,呼应小序
41、“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表现诗人的悠闲自在豁达。5.有人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诗是作者生平的写照,请结合苏轼的经历简要分析。诗句描绘的是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的无所畏惧的形象;表现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旷达情怀。这正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打击,一贬再贬;但在精神上,他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1.上阙使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诗人选取了午桥、流水、月影
42、、杏花、笛声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恬静欢愉的夜晚宴饮图景。2.试分析这首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回忆往昔好友欢聚宴饮而生的欢乐闲适之情。对北宋灭亡国家沦陷的悲痛;颠沛流离、漂泊生活的孤独寂寞。试图派遣想要看破世情而产生的旷达悠远(或避世消极)之情。3.“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月光无声无息映在流水上,并随流水悄悄地流逝,写出了环境的明净、幽美、清寂、静谧的特点。寄托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既有对欢乐易逝的感慨,又有年华盛事悄然而逝、一去不复返的伤感。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
43、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1.“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运用了想象、象征的手法。作者幻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洒向人间的月光会更多;形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白发欺人”的感叹,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俯瞰山河”表达了对故国家园的萦念。“斫去桂婆娑”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入侵中原的外敌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清纳兰性德身向云山那
44、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1.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所展现的画面。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山的方向前行,凛冽的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嘴鸣声。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2.赏析“北风吹断马嘶声”一句的表达效果。“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3.谈谈你对这首词末句“古今幽恨几时平”的理解。这是这首词的主旨句,抒发了出塞远行的“幽恨”之情,是纳兰对浩渺的宇亩,纷繁的人生以及无
45、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南安军 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此归”的原因。抗元战败,壮志未酬,被捕归来。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将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论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3.联系你读过的过零丁洋,说说“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4.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被捕后的悲痛;壮志难酬的悲愤;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心;对国家
46、的热爱;誓不投降、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别云间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1.你是如何理解题目中的“别”的?这里的“别”是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一个“别”奠定感情的基调。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饱含诗人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3.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运用典故,抒发了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满之情。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只见草萧疏,水萦纤,至今遗恨迷烟树”的景象。再不见昔日家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