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阅读心理实质与有效阅读教学第二中心小学 唐秋霞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活动则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大声或无声的)过渡。在这个过渡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要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和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思想变成读者自己的思想。因此,阅读是由感知、思考、评价、判断、想象、推理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但阅读又不光是心智行为,它还包括引起情感的反应,改善阅读者的态度和意志,对发展身心活力,调节情感起着影响的作用。要实现阅读过程,有赖于许多条件。首先,识字达到一定的自动
2、化(即熟练)的程度是必要的。其次,内容要符合读者的知识经验。否则,虽然认识一些个别的字也无法理解。一、阅读的心理作用1、发展作用。阅读有利于发展儿童和各种心理能力。首先是阅读能力,这是阅读本身的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段,复述,编拟提纲,以及概括段意。内容和中心思想等教学环节,也都是直接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的。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2、吸收作用。阅读的功用还在于使学生养成人生中依赖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吸收知识,开拓视野,使思维更具体、更充实,为解决新问题或证实新的解答提供依据。同时,阅读
3、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思维材料。正是为表达作了必不可少的心理准备。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理解的过程;写作是外化的表达,是运用的过程,人非生而知之,没“进”,也就没“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3、范型作用。阅读材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型。是模仿的榜样,对学生具有指导和启发的功用。模仿是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是学习过程中心理上的需要。教学上初步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常常从示范开始,然后是模仿,最后逐步达到熟练掌握的境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读不仅是写的基础,而且也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教学手段。4、记忆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字词比单个字词机械的重复,效率
4、高得多。这是因为阅读材料中通过上下文的联系信息量大,可提供较多的记线索的缘故。在学习的新材料中包含旧材料,在阅读中同时也复习了旧字词。根据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研究,每次复习都从新的角度使旧材料重现,比只要求简单地重复旧材料有效得多。5、感染作用。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有表情的范读以及学生自已的朗读吟诵,作者表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感染。便情感的激发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基础。所以阅读课上对学生情感的感染,美的陶冶,都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一)、阅读需要兴趣,兴趣源于已有的知识经验,逐步形成阅读的能力。以看图说话为开头,引导老师们以学生的身份,逐
5、步走进对“阅读”的理解阅读需要借助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文本文字、图片互相碰撞所产生的理解。由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需要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选择阅读文本,只有选对了文本,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而不是教师“想当然”地为学生选择几本书,甚至是带有“应试意识”的选择基本作文书来读,那样的阅读,除了耽误学生时间之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成长没有多大的好处,因为这些文本从老师的视角中来,于学生而言,更没有任何阅读兴趣可言。为此,我们还是需要细心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知识经验(并不是说同一学段的孩子,知识经验就是相同的),切实从孩子角
6、度出发,来选择他们喜欢的、能够激发学生思维与想象力,能够逐步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读物,以促进孩子们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二)、阅读不是作业。为了应试,我们往往喜欢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认为学生的阅读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在考试中能够取得高分。如果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的阅读活动往往会以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而宣告失败。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没错。但我们往往忽视了阅读是欣赏,是陶冶,是心灵的涵养,而写作不应成为阅读的唯一目标,它更是一种生成,一种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之后的“自然生成”。虽没有作业,但阅读应鼓励讨论和分享:在师生共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妨拿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阅
7、读的感想,阅读中关注的好句好段。如此,教师的示范作用会在学生心中生成一种影响,一种无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之间的讨论氛围会越来越浓厚,班级“阅读与研讨”的氛围也会逐步形成,学生也会慢慢爱上阅读。(三)、阅读需要过程,过程需要教师指导。1、联结与猜测:联结图书与儿童经验,猜测故事的内容。这样的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是很容易被激发的。2、观察与建构:观察故事插图,建构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依据学生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观察插图,想象故事,想象自己对故事的理解。3、阅读与反思:阅读故事文本,比较与“个人建构”的差异,并相互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完成了一个“编写比较”的过程,习作能力
8、其实是在慢慢形成的。4、拓展与创造:联系生活的其它方面,创编自己的故事。这样的创编,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如此,更不是教师在学生阅读后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发生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文本阅读之后,发生在学生的自主意愿之上。(四)、有效阅读教学的分类:1、分享阅读:这是一种“利用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阅读材料,配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校实施的一种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从“依赖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转变。这里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类似游戏”这个词语因为这说明了分享阅读不是“说教”,不是“独裁”,更不是教师或家长的一言堂。2、策略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阅读方法的自我养成。3、沉静阅读: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在读中欣赏,在读中思考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是参与者不是监督者;阅读没有任何外显的要求,特定的任务,但鼓励讨论与分享;阅读的时间应该是固定的每次1520分钟,每周至少两次;学生自主选择图书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带着兴趣,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走进自己感兴趣的阅读书目,加之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组织,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会逐步提升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