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81.26KB ,
文档编号:5545454      下载积分:19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54545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2.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2.docx

1、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二4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版曹冲称象教案一、文本教学解读曹冲称象是一个历史故事。讲述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赞扬其聪慧过人。课文趣味性强, 既可以图文结合, 识写生字, 也可以用来训练学生读好故事、讲好故事, 学习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学会思维转化、替代。1.识写生字。课文有14个生字要求会读,10个要求会写。称、秤:2个字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只是声调不同,要注意区别。柱、杆、根:3个字都是形声字,右边“主、干、艮”是声旁,表读音,左边形旁表义,都与“木”有关。认读“砍、止”等字, 宜将字音、字形和字源结合起来。借助拼音

2、, 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根据字形, 指导学生查找资料, 弄清字义。例如:砍, “石”代表刀斧, “欠”表示被刀斧劈后缺少一块。止, 本义为脚趾, 文中指到画线的地方结束。认读“曹、员、议论、重、量、线”等字词, 可以借助课文插图, 读一读生字, 认一认曹操和官员, 想一想官员如何议论大象重量, 议论如何称象。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议论”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并能大致了解“议论”的本义都是“言字旁”, 表示说话有意义, 有条理。识写“称、做、底、秤、站、然、柱、杆、岁、船”10个字, 在读准字音和理解意思的基础上, 整体观察9个生字字形, 找出左右结构的字:称、做、秤、站、柱、杆、船。注意观察左窄右

3、宽的字:做。书写时注意左边偏旁要窄瘦些。余下5字基本是左右相当。识写“底、然、岁”3个字, 可以分别讲明结构, 一要发现共同点, “底”的上下两点, “然”的四点底中的第三点, “岁”的下面一点都在聚中线上。二要逐个关注:“然”字教师要范写并提示四点底要托住上半部分, “岁”字上下之间的占格、位置关系, “底”要重点示范讲解, 广字头要写正, 被包围部分的斜钩要略长。2.朗读课文。在读正确、连贯的基础上, 重点指导对话朗读:一是读好文中的三个问句“象这么大, 到底有多重呢?”“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读出疑问的语气。其中, 要突出语气词“呢”和关键词“

4、到底”“谁有”等, 重在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加以体会和感悟。二是读好曹冲说的话。曹冲的话言简意赅, 条理清楚。开头一句总述, 后面几句极为连贯, 把称象办法说得清楚明白。文中长句子要注意停顿、断句, 要一句一句示范、训练, 读出重音, 让别人听得清楚明白。这里, 也可以采取跟读的方式, 如, 教师读:把大象, 生读:赶到一艘大船上以此类推。3.迁移运用。课文把曹冲称象的办法及步骤讲述得十分清楚, 适合训练学生复述, 学习有条理地说话。两个副词的运用既精准又情感丰富。“才”字表现了曹冲的智慧, “到底”表现了人们想知道大象重量的迫切心情。以上训练可以通过借助插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进行。

5、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4个生字, 会写10个生字。2.能把课文读正确、连贯。3.能学会复述称象办法, 能用“才、到底”练习说话。4.能借助图文阅读, 体会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进而能明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需要学会转化思维。教学重点: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14个生字, 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 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之处。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 认读字词, 认识事物1.认读“曹、称、秤、重量”。(1)认识曹冲:出示课题曹冲称象。谁来读课题?了解曹冲做的

6、事情:称象。要点:曹冲是历史名人曹操的儿子。(2)认识重量:你还见过谁称什么?一称, 就知道了重量, 你的重量是多少?要点:“称”是后鼻音。2.认读“柱、杆、根”。(1)认识大象:出示大象图片, 读好量词短语:一堵墙 四根柱子 一杆大秤。要点:读准字音, 节奏停顿在“一堵、四根、一杆”后面。3.认读“官员、议论”。提示:活动展开, 层层推进, 通过官员的话认识、理解什么是“议论”, 通过学生讨论, 明白这就叫“议论”。4.认读“砍、线、止”。(1)说说你认识哪个字?请你读读这个字, 也可领着大家读一读。(2)这个字由哪几部分组成,猜一猜这个字的意思。谁能用这个字组一个词?要点:“止”,独体字,

7、表示停止。文中指到画线的地方为止。5.巩固识字。教师出示生字组成词语的卡片,让学生再次认读词语。要点:可以把“秤、称”“杆、柱、根”反复出示,比较辨别。也可以猜猜几个字的意思。板块二 朗读课文,正确连贯1.教读问句。(1)出示问句:“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2)自由练读,发现其中的共同点,都是问句。(3)尝试练读。要点:语气词,要读得轻而短。(4)示范朗读。要点:句子中间的要点要读重音,例如“多重、谁有办法、谁有”等。2.教读长句。(1)出示长句:“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

8、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2)自由练读。引导发现语言特点。提示:这两句话是曹冲讲述称象的办法,虽然是人物语言,但没有提示语,也是叙述性的语气,语调也较平缓。为了让别人听得清楚,每句话中要注意重音的把握。(3)范读指导。要点:可以把朗读要点放在重音上,如:“赶到、下沉、沿着、画、再、赶上、装、下沉”等词语。3.比赛朗读。要点:(1)看谁突出重音,读出疑问语气。(2)看谁突出重音,把称象办法读得清楚明白。板块三 图文阅读,交流复述1.排一排。(1)出示课后习题: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给下面内容排序。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2)自由

9、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3)尝试正确排列并校对。提示:正确排列后多种形式反复朗读。2.演一演。(1)创设情境:一天,吴国使臣来到魏国,看到大象,使臣问曹操:“听说你们已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能让我见识一下这杆大秤吗?”曹操说不用秤来称。使臣惊呼:“不用秤来称,真是稀奇,那该怎么称呢?”曹操说出了称象的办法。使臣问:“这个主意是谁想出来的?”曹操说是自已才七岁的儿子曹冲。使臣问:“曹冲的主意谁都没试过,你怎么就能马上答应下来呢?”曹操说出了理由。(2)设置角色:教师做吴国使臣,学生做曹操。(3)情境表演。学生说出曹操没有说具体的话。(4)师生点评。要点:目的在于复述称象的过程,区别两种称象办法,再认

10、识曹冲的智慧。板块四 迁移运用,练习说话1.学用“才”字。(1)出示两句话:“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和“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2)指名两名学生对比着读。(3)读了这两句,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前一句给你什么感觉?(4)出示句子:“写完这么多作业,他花了十分钟。”如果在句中加入“才”字,意思有什么不一样?(“写完这么多作业,他才花了十分钟。”夸赞的语气)要点:“才”表示“刚刚”的意思,是感叹曹冲人虽小,但办法好,“才”字用在句中,赞叹曹冲智慧过人。2.学用“到底”。(1)出示两句话:“大象到底有多重?”和“大象有多重?”(2)比较两句话的不同。(3)练习说话:一生说一句话,另一生加上“到底”一词

11、,如一生说“明天有多热?”另一生说“明天到底有多热?”提示:“到底”表示疑问程度深,大象很重。板块五 整体观照,学写汉字1.整体观察,区分结构。(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生字中多数是左右结构的字。(2)发现构字规律后提示书写要领,必要时示范书写“做”。(3)练习书写这几个字:称、做、秤、站、柱、杆、船。2.范写“底”,学写“然、岁”。(1)教师引导发现这几个字的结构。(2)突出“底”,发现其上下两点均在竖中线上,提示其撇和斜勾的舒展。(3)示范“然”,强调四点底的四点方向不同。(4)“岁”字提示注意结构比例和点的位置。提示:以学生书写练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3.展示评价,适时指导。二年级上册

12、语文教学设计 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习曹冲勤于动脑的精神。教材分析:课文主要讲了才7岁的曹冲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通过与官员的对比衬托出曹冲聪明过人。故事告诉我们,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多动脑筋,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避免枯燥的教材分析,借助多媒体的图片帮助理解,在学生充分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13、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朗读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时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通过送卡片的小游戏来复习词语(老师随机把词卡送给学生,拿词卡的学生把词语读出来)柱子 称象 秤杆 果然学生读到“称象、秤杆”这两个词语时,提醒学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书空这两个字。(巩固生字)(以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老师刚才送你们词卡小礼物,有人也给曹操送了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还记得是什么啊?生:大象。问: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师引导:又又。曹操很想知道这头大象

14、的重量,都有谁想出了称象的办法?生:官员、曹冲。师:你们上节课学得真不错,老师也很想知道是怎样的办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讲授新课、官员称象的办法让学生先找出官员称象的办法,然后请一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师:官员的方法好吗?生:不好。师:曹操听后是怎样的态度啊?生:曹操听了直摇头。师:你们能表演一下曹操听了官员办法后的表现吗?(学生表演)师评价师:曹操听了直摇头说明什么呀?生:对官员们的办法不满意。师:这个时候谁想出办法了?生:曹冲。2、曹冲称象的办法师:大家快来看看他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把曹冲的办法画在书上。(生读书画批)师:谁来给我们读一读?

15、生:“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1) 学生先齐读,再自由读。(思考问题:曹冲称象的步骤有哪些?)(2)先同桌间讨论,再指名回答称象步骤。(3)指名一生(小老师)一边讲,一边点击课件中曹冲称象的步骤。(4)练一练:曹冲称象的的步骤给下面内容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a.赶象上船 b.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c.在船舷做记号 d.称石头的重量(5)这部分内容有些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用上这几个词来说一句话。生练习后,指

16、名发言。(在理解、朗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有条理地表达,突破课文重难点。)(6)师生接读:师:先把大象赶到(生读)师:看船身(生读)师:就沿着水面(生读)师:再把大象(生读)师:装到船下沉到(生读)师:然后(生读)师: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曹冲称象的办法,他的方法好还是官员的办法好?生:曹冲的好。(7)小组讨论:文中提到两种称象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学会倾听与合作的能力。)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好吗?生:好。师: 曹操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认为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齐读第五自然段,然后讲解“果然”这一词,说明曹冲的方法很好

17、,他很聪明。(同时讲生字“然”,让学生说说写“然”字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把该字写两次)3、曹操不同态度的对比对比曹操先后不同的态度: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要求学生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通过这一对比让学生懂得曹冲的聪明)师:曹冲真的好聪明哦,而那时他只有几岁啊?生:七岁。曹冲是一个才7岁的孩子,一个“才”字说明什么?生:说明曹冲当时很小师:把“才”去掉可以吗?生:不可以。师:如果让你换个词你会用什么?生:“刚刚”、“只有”然后引导学生朗读,突出“才”师:就是这么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却想出了大人们都想不出的好办法。如果你是曹操你会对曹冲说点什么?生1:儿子

18、你真聪明师:如果你是在场的官员你又会怎么说?生2:这个小孩子真聪明,比我们都强。师:如果曹冲来到这儿,你想对曹冲说点什么?生3:你真棒,我真佩服你!生4:你真聪明。生5:你太聪明了。生6:你怎么那么聪明呀!生7: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我应该向你学习。三、总结小朋友,我们学了课文知道曹冲能想出称象的办法,是因为他遇事爱动脑筋思考,以后我们也要多动脑筋思考,做个聪明的孩子。四、板书:曹冲称象官员:造 . 砍曹冲:赶 画 赶 装 称曹冲称象课后反思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孩子们多读,特别是重点的句子、段落,让孩子们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曹冲称象过程时,用图片演示称象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

19、象的步骤。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让小老师边讲边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抓住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理解曹冲称象的几个步骤。学生对这一难点基本上突破了,加强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和口头表达潜力,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应增加一些小实验,让学生模仿曹冲称象的过程动手称称物品的重量,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还较少,应多激励、表扬学生,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每一次教学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进取,让学生在我的课堂学有所获,让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 4 曹冲称象 人教(部编

20、版)第三单元 儿童生活儿童时期的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更是一段欢快流动的过程,是一种体验人生、感悟自然的过程,是真情的种子发芽的过程,是关爱的花蕾含苞待放的过程。启蒙时期的儿童,天真纯净得如一泓清泉。他们有着聪明的才智,也有着丰富的情感:家人之间的至爱亲情,对爸爸的无限思念,对妈妈的无限爱意。孩子有着孩子的视角,孩子有着孩子的故事。用心感受,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借

21、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着重训练学生通过提取相关信息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分类具体内容内容简说教学要点课时安排课文曹冲称象这篇经典的历史故事,采用对比的方法记叙了称象的全过程,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2课时玲玲的画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把弄脏的画改成了一幅美丽、有趣的画。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2课时一封信本文记叙了主人公露西想念在国外工作的爸爸,给爸爸写信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着温暖的亲情。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22、,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2课时妈妈睡了本文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的情景,引导学生透过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体会母子之间的关爱之情。通过关键词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2课时口语交际做手工介绍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学会按顺序进行表达,提高表达能力。能按顺序介绍制作过程;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1课时语文园地三识字加油站以9组词语激发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的欲望。认识11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积累好词佳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想象画面,背诵古诗;阅

23、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2课时字词句运用区别形近字;会用“一边一边”造句。写话写一写自己喜爱的玩具。展示台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词句。日积月累背诵古诗小儿垂钓。我爱阅读阅读王二小这个故事,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迹。4曹冲称象文本分析:本文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相关内容改写,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小时候想出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的故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课文配有1幅插图,是曹冲在岸上指挥,人们按照他的方法,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画线的

24、场景。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还要避免理论的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

25、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课时安排:2课时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起因。3.会用“一边一边”说话,体会“到底”一词表达的意思。1.认读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曹冲称象的起因和方法。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测量工具“秤”。导语:同学们,看,这是哪里呀?(课件出示菜场、超市的人员给顾客称东西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秤”)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物品。你同妈

26、妈去菜场买菜,去超市买水果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用秤称一下重量。我们如今使用的大都是电子秤,但是在电子秤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延续了数千年的称重工具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图。(出示一杆秤的图片)预设:课件出示关于秤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秤杆、秤砣”等词语,注意读准翘舌音“秤”。2.出示谜语并猜出谜底,板书课题,导入本课学习。四条大腿粗又圆,两把长刀硬又尖。全身披挂银盔甲,后面甩根细皮鞭。(谜底:大象)(1)板书课题:曹冲称象。学生齐读,提出质疑。预设:曹冲为什么要称象?他是怎么称象的?(2)认识“曹”和“称”字。“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

27、”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禾”,右边是“尔”。(3)区分“秤”与“称”字,让学生说说这两个字的区别。指导:“称”与“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木旁,学生容易混淆误读。可以让学生通过组词、看图的方式,在语境中加深印象,巩固读音。(4)简单了解曹操和曹冲。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冲(196208)字仓舒,东汉末年人,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主读文,探究识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用部首

28、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查出后多读几遍。(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识记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组成四人学习小组,学习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巡视指导。2.读下列词语, 读准加拼音的汉字。冲 象 员 树 画 止 到 法 月立 只 后 四 子 一 3.汇报交流识记生字情况。(1)用各种识字方法识字。同偏旁的字。木字旁:“根”“柱”“杆”。课件出示树根、柱子、木质栏杆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关注木字旁识记生字。注意“杆”是个多音字,在“枪杆、一杆秤、杠杆”里读n,在“旗杆、栏杆、标杆”里读n。言字旁:“议”“论”。课件播放学生课堂小组讨论的小视频,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再现理解“议论”的含义。这两个字的意思相近,

29、构成词语“议论”,表示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加一加、减一减识字。砍石+欠 员口+贝 柱木+主 称=秤-平+尔站立+占 岁山+夕 止正-一 杆=秆-禾+木比一比识字。“重”和“量”:这是一组字形相近的生字,两个字中都有“里”字。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一些东西的重量,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字谜识字:“上”多一竖。(止)(2)交流其他识字方法。4.出示生字,学生以开火车读、同桌赛读、小组赛读、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指导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1)学生观察字形,交流书写要点;教师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底半包围结构,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小,斜钩要拉长一些,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点不能漏写。站立字旁的

30、提要写得短,右下边的“口”要写得稍大一些。船舟字旁的提要写得短,注意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竖弯不带钩。然四点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开适当的间距,首尾两点稍大一些,右上“犬”字的最后一点不能漏写。(2)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教师提醒学生在写字时要正确握笔,姿势正确,做到“一尺、一寸、一拳头”。预设: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应多渠道、多方式地引导学生写字、识字、学词,使识字、写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把学生牵引到学习状态以后,教师还要巧妙地过渡到写字教学中,如生字记得牢,肯定也能写得工整、端正;请你当当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怎样才能把字

31、写得工整、端正,让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自由读课文。过渡:曹冲为什么要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曹冲用什么方法称象?同学们在上课前提出的问题,都是我们读课文要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大家轻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2.学生交流读书情况,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故事中有曹操、曹冲、官员们这些人物。)3.教师引导,教学生初步认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过渡: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一般来说,一个故事都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

32、起因;再就是故事发展的经过,也就是过程;最后是故事的结果。同学们已经将课文读过几遍了,那现在能和老师一起分一分吗?这篇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写称象的(生答:起因);第二部分是第3、4自然段,写称象的(生答:经过);第三部分是第5自然段,写称象的(生答:结果)。4.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把课文分成了三个部分。首先啊,我们要来看看故事的起因,大象是哪里来的?为什么要称象呢?(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大象是哪里来的?有哪些人去看大象?(大象是别人送给曹操的;看大象的人有曹操、曹冲和官员们。)(2)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学生用横线画出文

33、中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3)交流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出示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思考: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学生画一画大象的样子,教师课件出示大象的各种图片,感受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指导朗读:“又高又大”要重读,表现大象的特点。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大象的耳朵、鼻子分别像什么:_像_,_像_。(4)交流句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理解“一边一边”的含义,并用“一

34、边一边”练习说话。预设:教师可问学生:官员们看象、议论象是先后进行的,还是同时进行的?学生能回答出是同时进行的,再告诉学生当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时,就可以用关联词“一边一边”。课件出示下面一组句子,引导学生交流、理解“到底”的意思。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小结:第2句中的“到底”表示深究的意思,说明官员们对大象的体重都非常好奇,表达效果比第1句好。学生讨论当时的场面应该是怎样的,小组合作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当时的场面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官员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大象的体型、重量,既吃惊,又好奇。)小结:这么一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官员们十分好奇。他们的议论被曹操听到了,于是他让大家想出称象的办法,大

35、家想出来了吗?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1.摘抄本课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2.通过对比,体会“才”字表达的意思。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能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和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巩固生字词,学生读一读。过渡:上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知道了大概内容,学习了生字词语,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词语)曹冲 称象 官员 议论 重量 砍树 画线 停止到底 岁月 站立 船只 果

36、然 四根 柱子 一杆大秤2.读读语段,指名写出生字,教师点评。七十多的王大爷划着小,靠岸卖莲蓬。他在船头,大声吆喝着:“卖莲蓬啰,刚刚采摘的嫩莲蓬!”岸边的一棵大树下,有人正在乘凉,听到吆喝声走了过来,挑了一些莲蓬。王大爷拿出一 ,仔细地了,后告诉顾客:“这些莲蓬有两斤,就收你15块钱吧!”3.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并说一说为什么要称象。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过渡:上节课,我们知道曹操得到了一头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很好奇,我们也很好奇: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看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一)看看官员们的笨办法。1.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学生们一边听,一边想

37、:官员们的称象办法是什么?2.4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指导:曹操的话,要带着疑问的语气来读;官员的第一句话,要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官员的第二句话,要用反问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中的“直摇头”要重读,说明曹操很不赞同官员们的办法。3.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官员们的办法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称象。这个办法不可行,一方面,需要先造大秤,难度很大;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大秤,也没人能提得起来。(板书:官员们造大秤)4.请一个小组分角色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其他学生点评他们演得好不好。(二)看看曹冲的妙办法。过渡:官员们砍大树做秤杆来称象的办法

38、不行,曹冲的办法呢?我们来看一看。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反复地多读几遍,直到熟练为止。出示一组句子进行对比,学生读一读,体会情感、语气上的区别。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预设:教师可以试着故意问一名同学:“你今年几岁?”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回答:“哦,你才八岁。”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的“才”是什么意思呢?可见“才”能加强语气,这里的“才”显示出了学生的年龄小。而课文中的“才”也突出了曹冲的年龄之小,略带惊讶、夸赞的语气。2.结合课后题第二题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分为四步。再然后)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曹冲称象的步骤,学生交流。(1)步骤:赶象

39、上船在船舷上画线赶象上岸装石头,船身下沉至画线处称出石头的重量。预设:描述时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动词,如“赶、画、装、称”等。可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再说说称象的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说说图上描绘的是称象的哪一个步骤。把大象( )到船上,看船身下( )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 )一条线。再把大家( )上岸,往船上( )石头,( )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2)交流:为什么要在船舷上画线?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4.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称象的过程。之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在语境中巩固生字“线”和“止”,再指名说,师

40、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提示:说话时可用上“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三)称象结果。1.对比学习。看看曹操的不同反应,说说哪个方法好。(1)在文中找出曹操面对不同方法的反应,读一读,注意朗读语气。还可以分角色演一演当时的情景。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预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直”“微笑”来体会曹操的态度。理解“直”时,可让学生试着把“直”换成其他词语,想象曹操不停摇头的神情,可见他非常不赞同官员们的想法。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出曹操对官员们办法的不满意,对曹冲办法的欣赏和赞同。(2)把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对比来看,说说自己的看法。示例:曹冲的

41、办法要好得多。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毫发无损。这足以说明曹冲才智过人。2.提问。哪句话表明曹冲的办法有用?(最后一句话。)“果然”有什么效果?(证明曹冲的办法切实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更突出了曹冲的聪明。)结合全文,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三、拓展延伸,思维创新1.当堂做实验,验证曹冲的办法。(机动,有条件的可以做)一名学生说称象步骤,另一名学生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课前先准备好装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秤、笔等,让一名学生根据曹冲的办法来说怎么做,另一名学生根据说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步骤:将玩具象放在水

42、中的小木船上沿着水面在小木船上画线拿出玩具象,往小木船上装小石块让小木船下沉到画线处取出小石块,用秤称其重量。2.引导学生大胆思考:在古时候有限的条件下,你们还有更好的称象方法吗?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思考新方法,也可以完善曹冲的方法。过渡: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们也跟他年纪差不多,大家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既简便又不伤害大象。预设:(1)创新的方法。课件展示学生们玩的游戏(滑滑梯、荡秋千、玩跷跷板等),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因此受到启发。可以用“跷跷板”的方法称象。找一块巨大的木板或石板,做一个类似跷跷板的工具,一边让大象站上去,在另一边放上石头,等跷跷板完全

43、平衡时就可以称石头的重量了。(其他学生可质疑:大象重量太大,如何找那么坚固而大的木板或石板?另外,如何保证大象能乖乖地站在木板或石板上?)(2)改进的方法。想一想:曹冲称象的过程中哪个步骤可以改进?讨论交流,设计多种改进方法,如将石头换成人,这样不用搬石头,可节省人力。(其他学生可质疑:称石头的秤比较好找,但能称人的重量的秤不好找,这是不是又制造了一个麻烦?)3.学生交流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结:只有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板书:会观察爱动脑)四、课堂回顾,作业设计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内容。小结:七岁的曹冲竟然想出了许多大人都想不出来的好主意,可

44、真聪明啊!其实,曹冲的聪明,在于他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生活中,我们遇到难题时,是不是偶尔也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那些火花啊,可不是凭空产生的,非得我们勤加思考不可。希望大家都能像曹冲一样,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今天的知识大家都掌握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一首小诗,巩固一些字词,回顾一下方法吧!身体像堵墙,腿像四根柱。站在大象前,官员来议论。到底有多重?砍树做秤杆。谁能提得动?七岁曹冲解。先赶象上船,画上吃水线。再赶象上岸,用船来做秤。装石到线止,称石知象重。照着说法做,果然知重量。学习小曹冲,勤想又敢说。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砍大树 以船代秤造大秤 官员 PK 曹冲 谁提得起 以石

45、代象拓展延伸,创新思维(教学重点)师:请大家再读一读第4自然段,然后动脑筋想一想,还有没有比小曹冲称象的办法更好的呢?(生面面相觑,想不出来)师:石头可以用其他更容易装载的东西替换吗?或许还可以用更先进、更厉害的东西来称大象。生1:可以用泥沙来替换石头,搬泥沙比搬石头容易多啦!生2:可以用木头来替换石头。生3:可以用其他动物来替换石头。师:用什么动物替换石头呢?生1:牛啊,羊啊之类的。生2:可以用人来替换石头,而且人还可以走上岸,不用搬来搬去,最方便了。(师让大家给学生送上热烈的掌声)师:你是怎么想到的?生:我有时候会和妈妈一起去称一称体重,看我有没有变重,我就从这里想到了这个办法。师:你真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聪明孩子啊!生:老师,我不是在想称象的办法,而是大象这么大,可是课本里画的那艘船很小呀,大象会不会沉下去被淹死呢?(师立刻表扬他观察仔细,把问题抛向同学们)师:你们觉得船小吗?请再仔细观察。(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最后都一致认为船是小了一点儿)师:难道是课本弄错了?也有可能哦!你们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值得表扬。刚才同学能看到别人没有留心到的,老师也没有留心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多学习他这种仔细观察,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学习精神,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表扬他!赏析:这个教学片段,教师和学生在平等融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