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感知力的大小。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现象,自己设计实验,掌握转换法(微小力使物体形变的放大方法)的应用,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1认识力的概念,分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对力产生的效果会进行判断。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大头针、两根弹簧、篮球、小钢球、刻度尺、多媒体课件等。过程一、导入投影“神舟十一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遨游太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
2、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老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有关“力”字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与生活中所说的很多“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在物理学中,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用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
3、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学生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是否必须相互接触?(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学生实验),人推车(学生举例)小结:在这些力现象中,都涉及两个物体。(2)体育运动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实例中的力都与人有关,都伴随着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提问: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3)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货物(学生举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均是直接接触的。由此可见,没有人的参与,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提问: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
4、的作用呢?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学生举例)小结: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2活动一:体验力。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品互相设计并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看哪一组设计得又多又好,并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例手搬桌子手搬桌子1蚂蚁搬运食物蚂蚁搬运食物2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举起杠铃3牛拉犁牛拉犁4磁铁吸引大头针磁铁吸引大头针【说出你的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思考:(1)力不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2)力产生时两个物体不一定(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3归纳总结。以上现象的共同点:物体作用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
5、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击、吸引、举起、排斥等都是对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提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一个力必与两个物体有关,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体也一定有受力物体。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加深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如人用绳子提桶时,对于桶而言,谁是施力物体?是手还是绳子?5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出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感受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
6、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学生实验: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2)多媒体展示图片,举例说明。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箭射出前拉弓。(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进一步理解。通过学生实验回答: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的程度相同吗?明确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趣味小实验:拿出一面小镜子,将镜子放在处于向阳一面的桌子上,调整角度会发现有一束反射光线照射在墙壁上,当用手指叩击镜子附近的桌面时,墙壁上的光斑会发生什么
7、现象。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理解微小力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探究方法,理解转换法在学习中的应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时越来越慢,向下运动时越来越快;用多媒体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的方向。请学生说明其原因。(2)用图片进一步展示、说明,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3)归纳总结: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可认
8、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三、板书设计第1节力第1课时力及力的作用效果1力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学生对力有比较浅显的认识,但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第1节 力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通过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
9、果的影响。2通过屏幕展示、老师讲解、学生练习并及时纠正让学生掌握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归纳作图的注意事项和记忆口诀。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1对于抽象的概念,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和科学归纳,引导学生对现象和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2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1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作力的示意图。扳手、两块条形磁铁、两根弹簧、多媒体课件等。一、问题引入1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比一比:前后排的同
10、学之间进行掰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2让学生提出猜想: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3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第1课时中观察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图片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论证。(以踢足球为例)(1)踢球时,用的力越大,球飞得越远,说明什么?(2)对球施加不同方向的力,球向不同的方向运动,说明什么?(3)罚任意球时,脚接触球不同的部位,球飞出的弧线不同,说明什么?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扳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更容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
11、中间更容易把螺母拧紧。拧螺母时,顺时针转动可将螺母拧紧;逆时针转动可将螺母拧松。首先要注意选择力气悬殊的两名同学方便比较,其次要注意作用点要在同一位置。这个活动一是能较好地说明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是活跃课堂气氛,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没机会亲自试一试的同学课后可做一做。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大小、方向有关。2力的示意图。要想把一个力完整地表示出来,就要把力的三要素都要显示出来。在物理学上我们是怎样表示力的呢?下面请同学看课本“力的示意图”的相关内容,交流讨论力的示意图是如何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
12、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例题: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前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小组讨论:(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师生根据学生所画的情况进行纠正,强调并归纳作图步骤。画力的示意图步骤:(1)确定受力物体;(2)在受力物体上找到作用点;(3)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4)标出力的大小和单位。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以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用脚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1实验探究。演示实
13、验:(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把两块条形磁铁A、B固定在小车上,将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相互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同时释放两个磁铁。现象表明: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2)两根弹簧互相拉伸:两手分别拉两根弹簧的两端,两根弹簧另一端相连,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表明:一根弹簧对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根弹簧的力。学生实验:(1)用手拍桌子;(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受,分析原因。2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
14、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三、板书设计第1节力第2课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的相互性1力的三要素: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2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第2节弹力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
15、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严谨细致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橡皮泥、气球、橡皮筋、弹簧、刻度尺、木板、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思考: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
16、:弹性与塑性1活动: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1.用力压尺子,体会尺子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尺子的变化。实验2.用力拉橡皮筋,体会橡皮筋对手的作用力,松手后,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实验3.用力捏橡皮泥,有何感觉?松手后,有何变化?用力握白纸呢?问题:什么样的物体,在挤压时,会明显地感觉它对我们的手有作用力?2学生先动手实验,探究完毕,学生间进行交流,互相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共同性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观察并分析弹性和塑性的区别。演示实验:用力拉弹簧,弹簧会伸长,松手后,弹簧可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粗导线用力掰弯,松手后不能恢复原状。归纳总结:(1)
17、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筋、气球、弹簧等。(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粗导线等。探究点二:弹力活动: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活动: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后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
18、状吗?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互相接触;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问题拓展:当手用力挤压玻璃瓶时,玻璃瓶会发生形变吗?学生交流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讲述: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只是形变的明显程度不同。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可以很容易看到形状的改变;有的形变微小,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才可以观察到。如利用激光反射法演示坚硬桌面的微小形变(图1),利用细管中液面的升降显示硬玻璃瓶的形变(图2),都是把微小形变放大以利于观察。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或测量的实验方法,叫“微量放大法”,这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
19、一种重要方法。探究点三: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思考并表述: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吗?请提出猜想,并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一下。演示一:将弹簧挂在黑板上,此时弹簧不受外力,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原长。(用彩条显示“原长”)当弹簧受到拉力时,它的长度会怎样?演示二:把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上,此时,从弹簧上端到指针的距离叫弹簧的长度。(用彩条显示“总长”)请一学生指出哪一段是由于弹簧受到拉力而伸长的长度。(用彩条显示“伸长”)教师点拨:此时弹簧的总长减去弹簧的原长就是弹簧伸长的长度。当弹簧受到拉力增大时,它伸长的长度会怎样?教师做演示实验:分别在弹簧下挂1个、2个、3个
20、、4个完全一样的钩码,学生依次在下面的表格中记下弹簧受到的拉力和弹簧的各种长度。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产生弹力的大小和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探究点四: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展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学生用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结构、原理。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由弹簧、挂钩、指针、刻度盘组成。读一读:量程:05N量程:02.5N量程:010N分度值:0.2N 分度值:0.05N分度值:0.2N评一评:指出不当之处。(教师指点学
21、生回答)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感受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归纳并交流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先要轻轻拉挂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他阻碍;(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多媒体展示其他形式的测力计。让学生阅读“材料的力学性能”,了解材料还有哪些力学性能,它们
22、有哪些应用。活动:自制弹簧测力计。1小组制作完成后,请其中一组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组的制作过程。(意图:学生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2分组探究,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实验1.感受1N、2N、5N力的大小;实验2.用测力计拉小车在木板上匀速前进,读出拉力大小;实验3.测出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意图: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结构、使用方法的探究与认识,了解一般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的能力。)3作业。查阅资料或亲自调查,了解不同种类的弹簧秤并学会使用它们。三、板书设计第2节弹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力的相关知识,知
23、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挖掘,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生动形象的认知对象,从而有效地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测量力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探究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学生阅读说明书、观察构造、练习使用、交流总结等多种方式逐步获取,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获取
24、新知识的能力。第3节重力1认识重力,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重力的方向,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会画重力的示意图。4了解重力的由来。1通过学生无论如何向空中抛乒乓球,最终乒乓球都要落到地面的实验,让学生来认识重力。2通过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会用数学上描点、连线的方法,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坐标图。3学会用比值法、图像法处理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1通过身边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2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5、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以及学会利用Gmg的有关计算。画重力与质量的坐标图像。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泥、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瀑布美景。引导学生思考“水往低处流”的原因,从而引出课题重力。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重力的产生1观察现象:让学生观看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多媒体课件展示:苹果下落;雨中漫步),然后动手感受重力(上抛橡皮擦最终落回地面)。2提出问题: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你认为这些物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物体下落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讨论。3形成概念:在讨论中,学生很容易得出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
26、力。4拓展总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5活动:请同学们用一根细线拴住自己的橡皮按下图所示做实验,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出:橡皮做圆周运动时需要用力拉着,否则就会被甩出去。学生思考:月亮为什么绕地球转动?吊灯为什么把悬线拉得很紧?讲述:我们知道月亮在不停地绕着地球旋转,就像橡皮绕着你的手旋转一样,是因为地球吸引月球。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接着,设疑“假如没有重力,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讨论回答),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体现物理来源于
27、生活的新教学理念。探究点二:重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现在我们就来研究重力的三要素。1练习测量重力。提示学生参照课本P10图7.32,利用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练习测量钩码的重力(指导学生在自由状态下进行测量)。2探究影响重力的因素。(1)提出问题: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说说重力是否有大小?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地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可能有如下猜想:猜想一: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猜想二: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所受的
28、重力越大。(3)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个物理量可以怎么测量?在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补充自己的意见,形成如下实验方案:(通过课件展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钩码所受的重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一:测量一块橡皮泥(质量为200克)的重力,并改变其形状,测出三组数据。验证猜想二:测量一个钩码的重力,然后增加钩码的个数,测出三组数据。设计实验表格。(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教师在此期间,走到学生中去。一是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二是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三是对部分实验困难学生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不掉队,也
29、能顺利完成本实验。(要求学生把实验数据填入表中)(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引导各实验小组分别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实验小组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所测数据的特点,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进一步补充说明,关系式Gmg中各量的单位:G牛(N)、m千克(kg)、g牛/千克(N/kg),在地球表面附近,g9.8牛/千克,其物理意义: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同时说明:在利用关系式Gmg进行计算时,各物理量必须统一成国际单位。探究点三:重力的方向活动:(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30、。(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学生观察得出: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演示:(1)铅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2)铅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归纳:铅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活动:利用铅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让学生交流检查的结果和依据。学生领悟到:如果铅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铅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思考: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
31、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通过分析让学生说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球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指向地心的方向叫作“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作“向上”。探究点四:重心思考:粉笔盒里有许多粉笔头,取出其中一个,这个粉笔头受不受重力的作用?换另一粉笔头,它受不受重力的作用?里面的每个粉笔头都受重力的作用,整个粉笔盒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
32、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某一点,这个点叫作物体的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处。教师讲解: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把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到一点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一般质量分布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如粗细均匀直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处,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处。质量分布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二次悬挂法或寻找支点法找到。(学生动手找出不规则薄板的重心)教师演示:将一段均匀的直铁丝
33、,做成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不同的形状,用悬挂法寻找其重心的位置。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简单介绍一下不倒翁的原理,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为以后学习平衡的种类奠定基础。三、板书设计第3节重力1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由于学生刚接触到力,对于应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还是不太熟练,所以本节课应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第1节 牛
34、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2通过经历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能够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通过讨论、激励,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合作、交流。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学生了解物理规律认识的过程,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对小车实验的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是错
35、误的。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实验批驳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木块立即停止。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如推桌子),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继续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即木块的运动需要推力来维持。于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种观点是否就一定正确呢?演示:在桌面上推动木块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用力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分析:推力撤掉,还要向前运动,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符。分析:
36、木块从静止运动静止的两个过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这两个过程中力的作用是维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运动状态?二、新课教学探究点: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的贡献:理想实验。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阅读课本P17“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完整地看一遍实验内容。分组实验: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记下每次小车停下时的位置。实验记录:实验次数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离1毛巾最大最短2棉布较大较长3木板较小长推理光滑表面阻力为零无限长实验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1)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2)
37、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3)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4)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5)根据上面的实验及推理,还可以推理出什么结论?(6)推理:小车在光滑的(阻力为零)表面,将会怎样运动?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运动。多媒体展示:伽利略理想实验。笛卡尔的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老师:物体除了运动
38、,还有静止。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牛顿的补充:将保持静止状态。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笛卡尔和牛顿的补充,把两者进行一下概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呢?(对概括出来大致意思的同学给予鼓励。)介绍:牛顿抓住时机,概括总结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2定律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2)“一切”表示这个定律具有普遍性,没有例外。“不受外力”是本定律成立的条件,定律要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受外力,或者是合外力为零。“总保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只有
39、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两种可能,要改变这种状态,物体必须受力的作用。强调: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事实,再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不是直接的实验结论,但其中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回应课题引入实验):回想我们最开始的实验,有推力时木块运动,撤去推力后木块停下来,从表面现象得到的结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但这种现象是千真万确摆在我们面前的,我们如何用牛顿第一定律的观点正确地解释这个现象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交流。三、板书设计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1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困难在于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观念,认为物体之所以运动是因为力的作用。如推
40、一下物体,它就动,不再推它时,它便静止。为使学生摆脱这种错误观念,首先要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为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作出重要铺垫。其次,通过实验确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概念,再通过推理建立“不受力时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概念。2通过实验的比较、分析、综合、推理是本节课的核心,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推理方法的教育。在实验演示中,可通过设计不同的问题渗透研究方法。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1知道什么是惯性,认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解释惯性现象。培养和提高实验设计与操作、现象描述、总结归纳等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认识
4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惯性现象。1任何物体在任何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2正确解释惯性现象。3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纸板、水杯、多媒体课件、展示台、生鸡蛋和熟鸡蛋各一只、象棋子、钢尺等。一、情景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教师设疑: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维持了物体的运动呢?为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惯性”这个课题。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惯性演示实验1:迅速弹出鸡蛋下的硬纸板,鸡蛋会怎么样?演示实验2: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会怎么样?教师提问:(1)迅速弹出纸板的时候,鸡蛋为什么没有飞出,而是落进杯子?(2)为什么打出
42、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几个棋子能够保持原来的状态?以四人为小组,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积极展开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现象分析:因为鸡蛋原来是静止在硬纸板上的,当纸板飞出去时,鸡蛋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鸡蛋最后没有随硬纸板飞出去,而是掉进玻璃杯里。实验2现象分析:用尺子迅速打出较下面的棋子,上面的棋子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就会落在正下方。教师总结: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关于惯性的几点理解。多媒体课件展示对惯性的几点理解:(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43、,物体不论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惯性总是存在的。(3)惯性与是否受力无关,与速度大小无关。多媒体展示:乘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汽车转弯时,乘客向左(或向右)倾斜;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学生分析、解释看到的现象。(从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运动状态变化情况来分析)教师随时纠正不准确之处。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1教师先引出上节课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于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2教师利用表格对两者进行对照比较,并跟学生一起总结填写表格内容。多媒体展
44、示:惯性(性质)惯性定律(运动规律)两者的区别及联系:探究点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多媒体展示:动画演示以下两个实验:学生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学生大胆举手发言,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对此现象的分析结果。最后师生交流得出,分析惯性现象这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后,教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现象。现象(1)分析:木块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下部随车一起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向后倒。现象(2)分析:木块处于运动状态而小车突然停下时,木块下部随车一起停止运动,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向前倒。教师归纳总结: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1交
45、代研究对象初始状态;2物理过程(突然发生的情况);3研究对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状态。活动1: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教师拿两枚鸡蛋演示,学生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分析现象,学生举手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对此现象的分析结果。综合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因为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当我们转动鸡蛋后,蛋壳开始旋转,而鸡蛋里面的液体由于惯性的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生鸡蛋转起来比较慢!活动2:请学生列举惯性现象的实例并进行分析。如奔跑的人不易停下来;公共汽车在进站前几米处就关闭油门;用力甩手可将手上的水甩掉;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然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的后面等。三、板书设计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惯性及其应用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质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性质;而惯性定律则是一种运动规律4分析惯性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对于惯性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但由于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所以理解不深。因此,在上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学中紧扣物理学科的特点,突出实验教学,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实践动手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演示一些实验,化抽象为具体,由静到动,由易到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