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基础运用】专题西城区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组织同学参加有关故宫博物院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1.同学了解了故宫博物院春节期间举办的特色活动后,在校刊上作了如下介绍。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4分)春节期间的紫禁城,道道宫门张( )着年画和春联,长廊悬挂着各色宫灯,观众只要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故宫博物院于今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开始举办主题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的展览,还原了昔日皇宫过年的情景,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充满年味的紫禁城。本次展览采用了多种手段,力求让文物鲜活起来。首先,改变了展品“排队”的
2、摆放方式,让文物的呈现变得更加立体,如书画和器物对照摆放、更多使用复原式陈列等。其次,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第三,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让观众真正参与进来。这些手段,还原了清代宫廷庆贺春节的盛况,让文物不仅像原来那样孤立僵化地摆放,还能够与其他文物一起构成鲜活完整的历史情态。在真切的历史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物的温度,感受到千百年以来中国人对新年的祈( )盼,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张(帖) 祈盼(q) B. 张(贴) 祈盼(q)C. 张(贴) 祈盼(q) D. 张(帖) 祈盼(q)(2)文中第句的
3、标点符号和第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2分)标点符号修改: 关联词语修改: 2.同学查到一些故宫收藏书法作品的资料。以下是三幅清代书法作品及相关赏评,从中可以看出清人继承传统而又有所融合发展的特点。阅读这些资料,回答(1)-(3)题。(共6分)何焯桃源行诗轴工谨端秀而又劲健舒朗张廷济临史颂鼎铭轴苍古质朴而又灵动自如郑簠七言诗轴端庄雅逸而又稳重沉实(1)这几幅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 B. C. D. (2)第幅作品取材于唐代诗人王维的桃源行,你还曾读过他的诗作 。“桃源”这一素材来源于桃花源记,其作者是东晋著名文学家 (作者名)
4、。(2分) (3)下面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他的书法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发展创新。仿照前面清代书法作品的赏评形式,用一个四字词语将这幅作品的赏评补充完整。(2分) 米芾苕溪诗卷 而又欹侧险劲3.“一九二九不出手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九九歌,反映了中国民间数“九”过冬的习俗。右图是同学查找到的故宫展出的消寒图,上面有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从冬至日开始,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的顺序,每日涂写一画,写完一个字,即过完一“九”,待九九八十一天把九个字全部涂完,冬天也就过去了。根据上述介绍,结合笔顺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 “一九”的第六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
5、是竖B. “三九”的第五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捺C. “八九”的第二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撇D. “九九”的第七天消寒图中应该填写的笔画是横4.有同学搜集了很多故宫中的对联,但是弄混了两组对联。请从下面四个语句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的顺序抄写在答题卡上。(2分)淑气到华轩梅芬绽玉 晴窗挹翠山傍五云多 紫阁宜春花开千树丽 春风生广殿柳色垂金上联: 下联: 一、基础运用1.阅读文字,完成(1)(2)题。(1)C(2)标点符号修改:修改为“”关联词语修改:“不仅还”,改为“不但不反而”或者“不是而是”2.阅读资料,回答(1)(3)题(1)D(2) 示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
6、使安西山居秋暝 陶渊明(3)示例:舒展自如、微向左倾、落笔迅疾均可3.判断题答案:B4.请选出正确的上下联上联: 下联:或者上联: 下联:延庆区2019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意大利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学校“语文社团”开展了以“习大大意大利之行”为主题的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1.下面是文学编辑为活动撰写的开篇词,请你阅读文段,完成-小题。(共10分)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个伟大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渊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让远隔万里的中国和古罗马联系在一起:汉朝曾派使者甘英寻找“大秦”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 地理学家庞波尼乌斯多次提到“丝绸之
7、国”;马可波罗用他的游记在西方世界掀起了历史上第一次“中国热”,为一代代友好使者所追随。进入当代,沿着古人友好交往的足迹,中意关系不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197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大利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两国始终密切合作、相互信任,建立了不同国家互利共赢的典范。【甲】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写道:“友谊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志同道合的结果。”【乙】中意友谊扎根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之中,凝结在深厚的战略互信之中,体现在丰富的务实合作之中,传承于密切的文化交流之中。中意两国牢固的传统友谊历久弥新,成为双边关系快速稳定发展的坚实支柱。【丙】回首50年,中意关系深耕厚植、硕果
8、累累;展望新时期,中意合作欣欣向荣、前景广阔。【丁】中国人民期待着同友好的意大利人民携手努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培育更加艳丽的花朵,让中意友谊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1)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渊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折” 历久弥新:填满 硕果累累(li) B. 渊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 历久弥新:更加 硕果累累(1i) C. 源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 历久弥新:更加 硕果累累(li) D源远流长 “世”字第二笔是“竖折” 历久弥新:填满 硕果累累(1i) (2)文中第段 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 , 、 B ; 、 C, , D; ,(3)文中第
9、段画直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答: (4)对文中段画波浪线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句引用意大利著名作家的话,强调中意友谊建立在志同道合的基础之上。B. 【乙】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表明了中意友谊基础牢固。C【丙】句句式整齐,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中意两国50年友谊的丰硕成果。D【丁】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中意友谊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前景更加美好。(5)请你为文段选择恰当的标题(2分)A东西交往传佳话 中意友谊续新篇 B中欧交朋友 合作立典范C改革开放谋发展 文化交流代代传 D. 世界和平稳定 经济繁荣发展2.下面是书法小组搜集到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
10、题。(3分)马可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他的游记让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郎世宁是意大利人,是清代宫廷画家,他的作品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他们二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1)下图是马可波罗游记译本的封面,书名所用字体出现顺序较早的是(1分)A B (2) 下面是郎世宁所绘名马图和他题在图上的诗句,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 一项是(2分)注:题诗内容“玉花照夜今无种,枥上追风亦不传。想见真龙如此笔,蒺藜沙晚草迷川。”(宋代 黄庭坚)A.用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草书,展现名马的独绝气质。B.笔画连绵如行云流水的草书,与名马的灵动天性相得益彰。C.笔画连绵如行云
11、流水的行书,与名马的灵动天性相得益彰。D.用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行书,展现名马的独绝气质。一、基础运用(共13分)1 (1)答案: C 评分标准: 2分。选错不得分。(2)答案: B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3)答案示例:两国始终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树立了不同国家互利共赢的典范。 评分标准:2分。相互信任、密切合作,先信任再密切合作,顺序修改正确得1分;树立典范,不能建立,搭配正确得1分。(4)答案:C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5)答案:A 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2. (1)答案:A 评分标准:1分。A封面题目字体为楷书,B封面题目字体为行书,楷书字体出现早于行书。(2)答案:
12、C评分标准:2分。选错不得分。石景山区一、基础运用(共16分)五月是我校的“行为规范月”,各年级都将以“习惯养成”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作为初三年级的学长,请你参与初一年级的筹备工作,完成以下任务。(共16分)1在准备启动仪式的发言稿时,主持人遇到了有关字词的问题,请为他提供帮助,完成题。(共4分)好习惯对人意义深远,但习惯培养并非一蹴而就,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方能成功。关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 。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 千里。”以此告诫后人: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的行
13、为并长期坚持,形成自然。“好习惯,益终身”,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给加点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锲(qi)而不舍 “惯”字的第二笔是:竖B锲(q)而不舍 “惯”字的第二笔是:点C锲(qi)而不舍 “惯”字的第六笔是:竖D锲(q)而不舍 “惯”字的第六笔是:横结合语境,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和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真知灼见 致 B真知灼见 至C远见卓识 至 D远见卓识 致2一班同学正在制作展板,说明名人的成就与习惯之间的关系,请帮助他们完善展板,完成题。(共6分)【甲】他少年时发愤读书,日夜苦读,每每只在傍晚才吃一点东西,常常合衣而睡。在经年累
14、月的刻苦学习中,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并以古仁人为榜样,立下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是北宋的一代名臣。此外,他在文坛也享有盛誉,有【丙】传世。【乙】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在创作【丁】龙须沟等小说和戏剧时,为了更好地展现老北京独特的风土人情,走路、吃饭都在思考,常常为了一个字绞尽脑汁。他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写4000字,完不成决不收工。他的生活极有规律,简直像个陀螺,而写作是其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展板【甲】【乙】两处依次标注出姓名。(2分)【甲】: 【乙】: 在展板【丙】【丁】两处依次补充作品,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丙】范文正公集 【丁】彷徨B【丙】天净
15、沙秋思 【丁】屈原C【丙】醉翁亭记 【丁】骆驼祥子D【丙】渔家傲秋思 【丁】四世同堂展板的最后一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修改: 3二班同学针对大家希望提高写作能力的愿望,准备用一段文字探究写作与习惯的关系。请你参与材料的搜集整理,完成题。(共4分)契诃夫喜欢通过描摹人物的“习惯”来描写人。他塑造的木匠叶里扎洛夫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他判断每个人和每样东西的时候总是从结实着眼:看看是不是需要修理。他在饭桌边坐下来以前,先试了好几把椅子,看它们结实不结实。”契诃夫就是这样来写人的,他笔下的人大都囿于自己的生活,【甲】,周围的世界一片黑暗。契诃夫就站在黑暗中,凝视着他们的愚蠢和精明、他
16、们的忧愁和恐慌、他们的坏心眼和好心肠。他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多是自然之作【乙】习惯之举。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入恰当内容,将契诃夫的背景资料补充完整。(2分)契诃夫是 国短篇小说巨匠,他塑造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成为了 的代名词。在文段【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语句和标点,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 【乙】逗号B【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 【乙】顿号C【甲】仿佛在空白的画卷中涂抹绚烂的色彩 【乙】逗号D【甲】仿佛处在只有烛光能照见的那一小片光影之中 【乙】顿号4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取了四幅
17、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陶渊明拟古九首帖李白上阳台帖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毛泽东七律长征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D从七律长征豪迈开张的草书中,可以感受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一、基础运用(共16分)1C(2分。选C得2分,选A或B得1分,选D不得分。)B(2分。选B得2分,选A或C得1分,选D不得分。)2【甲】范仲淹 【乙】老舍(2分。每空1分。)D(2分。选D得2分,选A或C得1分,选B不得分。)示例:他的
18、生活极有规律,简直像个钟摆,而写作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2分。每处1分。)3俄 见风使舵者(2分。每空1分。)D(2分。选D得2分,选A或B得1分,选C不得分。)4A(2分)密云区一、 基础运用(共12分)学校举行“感受春节文化”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1. 阅读学校网站上的一段文字,完成-题。(共6分)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春节”只是上个世纪初才兴起的说法。古代传统中,这个节日被称为元旦、新正、新元、元日等。民国时期,引进公历,“春节”这一概念逐渐被提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19、多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直至正月十五或正月十九结束。春节,述说着中国人对“回家”的执着。沉甸甸的行囊满载着游子对亲人的思念和回家的甜蜜。团圆饭摆上餐桌,全家人围坐桌边,三代或四代同堂,笑谈着过往、来年,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在丰富味蕾的同时,享受的是浓浓的情。春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诗词的吟咏,“李逵元夜闹东京”是古典小说的描绘。而贴春联、守岁、拜年送福等带有强烈仪式感的习俗,更寄y( )着人们共同的祈愿,涵养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作者王安石是 代文学家,“元夜闹东京”出自 (作者)著的水浒传。(2分)文段中
20、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和括号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祈 (q) “引” 的第二笔是“一” 喻 B. 祈 (q) “引” 的第二笔是“” 喻C.祈 (q) “引” 的第二笔是“一” 寓 D. 祈 (q) “引” 的第二笔是“” 寓在第二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作为对这一段的总结。(2分)答: 2.“民俗组”的同学对灯谜很感兴趣。请你阅读他们提供的知识,选出对图片中灯谜设计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先看:灯谜设计小知识。会意法:按谜面文字所表明的意义设计。例如:“跨赤兔,走千里。(打一元杂剧家)”谜底是“马致远”。“鼓掌。(打一字)”谜底是“拿”,扣“合手”之意。离合法。按汉字笔划结构
21、的分解、组合来设计。例如:“一半甜,一半辣。(打一字)”谜底是“辞”。“甜”字的一半取“舌”,“辣”字的一半取“辛”,合为“辞”。 武松艺非凡(打三字神话人物)残月入云端 ) (打一字) 重逢(打一字)左边缺一半右边空一半 (打一字) 注:四条灯谜的谜底分别为缸 观 二郎神 层A. 为会意 为离合 B. 为会意 为离合C. 为会意 为离合 D. 为会意 为离合3下面是“中国年走向世界”小组发在微信群的文段节选,其中修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丰富多元的年俗展览、造型各异的中国彩灯、壮观璀璨的焰火表演欢欢喜喜的“中国红”将来自东方的祝福带给世界。春节,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节日。(排比)B
22、.赏花灯舞瑞狮鼓声阵阵,写春联贴福字喜气洋洋。如果不看一张张金发碧眼的西方面孔,你或许会以为自己正在逛中国的某一处庙会。(对偶)C.在纽约,糖画展示让林肯中心的大厅里排起了长队。蝴蝶在炫耀舞姿,蟋蟀正准备战斗,飞龙将要凌空而去,凤凰则在那儿孤芳自赏一件件作品晶莹剔透,栩栩如生。(拟人 排比) D.在新加坡,炫目的焰火表演照亮了整个滨海湾。花朵状的,飞龙状的,流星状的五彩斑斓,千姿百态,把夜空装点得犹如一幅清雅绝尘的年画。(比喻) 4.“博物馆里过大年”小组为大家推荐了两幅书法作品。下面介绍有误的一项是(2分) 宣示表选帖 伯远帖A.钟繇的宣示表是小楷作品,结体宽博,主笔横画通常写的较长,纵有行
23、横无列,古雅质朴。B.宣示表是初期的楷书,改变了隶书蚕头雁尾的笔画特征,但字形略呈扁方,尚存隶意。C. 与宣示表相比,伯远帖笔画相对简省,增加了牵丝映带。可见,行书由楷书演化而来,行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形成了草书。D. 王珣的伯远帖是行书作品,行笔自然流畅,疏密得当,顾盼照应,秀丽俊雅,灵气十足。一、 基础运用(共12分)1. (2分)宋 施耐庵 C(2分) (2分)(每个要点1分)要点:扣住“亲情(回家或团圆)”,扣住“文化”。2.D(2分)3.D (2分)4.C(2分)房山区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在房山区霞云岭乡王家台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祭扫,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
24、4题。1.在同学们搜集到的介绍王家台烈士陵园的资料中有下面一段话,请阅读文字后,完成(1)-(2)题。(共4分)陵园位于霞云岭乡王家台村。陵园内长眠着抗日战争时牺牲在这里的五十多位革命烈士,四周碑墙上镌刻着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1175名房山籍烈士的英名。陵园下方是汗青湖,湖水靛蓝(深蓝色),辉映着苍山绿松,寓意革命烈士名垂青史,万古流芳。陵园西面不远处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堂上村。(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镌(jun) 垂的第三笔是横B. 镌(jun) 垂的第三笔是竖C. 镌(jun) 垂的第三笔是竖D. 镌(jun)
25、 垂的第三笔是横(2)陵园牌楼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2分)上联: 赋,血沃太行 ;下联: 酬,歌扬华夏党旗红。A.青春 群山青 壮志 B.壮志 烽火烈 青春C.壮志 群山青 青春 D.青春 烽火烈 壮志 2.祭扫烈士墓时,工作人员为同学们讲述了“老帽山六壮士”的事迹。请阅读下面文字后,完成第(1)-(3)题。(共4分)1942年4月中旬,日伪军3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向我县政府所在地十渡村进犯。为掩护县政府机关和群众转移,我冀中10分区9团某排在老帽山一带设伏阻击。我军在近20米的高崖上凭险据守,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就在战
26、士们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准备撤离的时候,敌人突然从背后【甲】上来,我伏击战士腹背受敌。战士们边打边撤,14名战士壮烈牺牲。最后剩下的6名战士,在【乙】之后,抱枪跳崖,英勇献身。英雄们的故事,使同学生们深受感动。张同学说,可以用毛主席给刘胡兰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评价“老帽山六壮士”的英雄事迹;王同学说,用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也可以;李同学说,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要好一些;赵同学说,还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合适。(1)【甲】【乙】两处选词填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甲】 包围 【乙】弹尽粮绝B.【甲】 包抄 【乙】弹尽粮绝C.
27、【甲】 包抄 【乙】弹药耗尽D.【甲】 包围 【乙】弹药耗尽(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 )(填朝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句。(1分)(3)四位同学对英雄们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1分)A.张同学 B.王同学 C.李同学 D.赵同学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发言稿,请阅读文字后,完成(1)-(2)题。(共4分)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一天要追忆逝去的亲人,祭奠家族的祖先,在对逝者的哀思中审视生命的价值。今天我们将血缘亲情拓展开,使之转化为对为国牺牲的先烈们的缅怀。学校组织我们在这一天祭扫烈士陵园,就是希望我们将对“英雄”的认识上升到“家国”。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理解了清
28、明节的内涵,追忆先人,更要善待生者,慎终追远,更好继往前行。(1)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结合上面的文字加以改正。(2分)(2)文中画线句有两处标点错误,请改正。(2分)4.活动结束后,书法小组的同学准备用隶书来书写“雄”字。他们找来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临摹,请你观察这些作品,完成(1)-(2)题。(共2分) 【甲】柳公权书 【乙】赵孟頫书 【丙】曾纪泽书 【丁】曹全碑 【戊】孙过庭书(1) 上面书法作品中属于隶书的是( ) (1分)A. 【甲】 B.【乙】 C.【丙】 D.【丁】 E.【戊】(2)下列选项中属于隶书字体特点的是( )(1分)A.形体齐整,笔画圆转 B.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29、.结构简省,笔画连绵D.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E.有断有连,浓淡相融1.(共4分)(1)B(2分)(2)D(2分)2.(共4分)(1)C(2分)(2)宋代(或南宋)(1分)(3)B(1分)3.(共4分)(1)示例:学校组织我们在这一天祭扫烈士陵园,就是希望我们将对“家”的认识上升到“家国”。(2分)(2)示例一: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理解了清明节的内涵追忆先人,更要善待生者;慎终追远,更好继往前行。示例二: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理解了清明节的内涵:追忆先人,更要善待生者;慎终追远,更好继往前行。(2分)4.(共2分)(1)D(1分)(2)B(1分)平谷区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了迎接“第21届平谷桃花
30、节”,初三(1)班组织了“芳菲四月醉美平谷”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共15分)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活动中的发言稿。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共7分)当江南的花信风吻别小桥流水(人们把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抚过白墙黛瓦的时候,我们家乡平谷漫山遍野的花摩拳擦掌地要整装待发了!听,柔软的东风吹起了震天的唢呐,它唤醒了那些在枝头沉睡整整一个冬天。于是在北京城东北的方向,一团团或白或粉、或红或紫的祥云腾空而起。在平原、在山冈、在湖边、在河畔,一场极为【盛】大的花事开始了!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当你在如潮的小金山桃花海中穿行的时候,一股股难以摹状、难以言
31、说的情感在心头剧烈地腾挪翻转着。那一朵朵淡雅精致的花,也许是从两千多年前诗经的四字方阵中采摘来的;那一簇簇虬劲有力的枝,也许是从一千多年前全唐诗抑扬顿挫的平仄中嫁接来的;那一株株参差错落的树,也许是从三百多年前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中移植来的其实当桃花还在睡梦中呓语的时候,北寨的杏花就早已静静地坐在梳妆台前了。 “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它就那般在巷陌村落间浅浅地笑着,就那般在山谷溪涧中款款地行走着。它儒雅,因为 ;它慈悲,因为 ;它吉祥,因为 。它从远古洪荒中走来,不浓不烈;它从岁月深处走来,不悲不喜。(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 】内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冈(gng
32、) “盛”字的第5笔是:丶B. 山冈(gng) “盛”字的第5笔是:丿C. 山冈(gng) “盛”字的第5笔是:丶D.山冈(gng) “盛”字的第5笔是:丿(2)第一段文字中第一句话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标点符号修改: 句子修改: (3)根据语意,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它曾经在唐朝新科进士游宴的杏园里驻足【乙】它曾经在三国时董奉行医的杏林间停留 【丙】它曾经在孔夫子讲学的杏坛旁伫立A. 【丙】【乙】【甲】 B. 【乙】【甲】【丙】C. 【丙】【甲】【乙】 D. 【甲】【乙】【丙】2.书法小组的同学们为大
33、家准备了四幅有关桃花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共6分)【甲】 【乙】 【丙】 【丁】 杜甫 王维 苏轼 作者 江畔独步寻花 田园乐 惠崇春江晚景 作品 注:乙所选诗句为“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1)【丁】书法作品中的语句出自 (作者)写的 (作品)。(2分)(2)根据汉字书体的演变历程,这四幅书法正确的排序是 (2分)(3)下面对这四幅书法作品书体的辨析和内容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为楷书,形体方正、结构简省,作者抓住“ 一簇开无主” 的桃花, 频用“ 红” 字, 极力形容;叠说“ 爱” 字, 以示可爱。表现诗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B.【乙】为篆书,酣
34、畅淋漓、雍容典雅。诗句以雨滴点染桃花,突出春色的朦胧迷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C.【丙】为行书,笔画连绵、潇洒飘逸。诗句仅用桃花绽放、江暖鸭嬉,就勾勒出了晚春江景的优美画境,暗示出这是一个萌动的春天,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D.【丁】为隶书,一波三折、蚕头燕尾,此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泽艳丽的桃林美景图:碧草如茵、落红如雨,令人心驰神往。3.文学社成员准备了一副对联,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出示了上联,下面是同学们补写的下联。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上联:桃红杏白织锦绣徜徉花海下联: A. 乐美石奇凝瑞气感悟书法B. 音乐奇石凝瑞气感悟书法C. 乐美石奇凝瑞气沐浴书乡D.
35、 音乐奇石凝瑞气沐浴书乡一、 基础运用(共15分)1(1)答案B (2分) (2)标点符号修改:将小括号放到“花信风”后面句子修改:将第句中“震天”或“柔软”删去,(将“柔软”换成“浩荡”)结尾加上“花蕾”。 (共3分,标点1分,句子2分)(3)D(2分)2(1)答案:陶渊明 桃花源记 (共2分,每空1分) (2)【乙】【丁】【甲】【丙】(2分)(3)答案:D (2分)3答案:C(2分) 门头沟区一、基础运用(共15分)学校举行“走近苏轼”的主题活动。阅读下面相关的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1. 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擅长写行书、楷书。下面是同学们对苏轼的寒食帖的赏析,请选
36、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 字体方正稳健,用笔雄健有力,犹如铮铮铁骨。B. 字体古朴典雅,字形修长,笔画圆润。C. 字体大小参差,笔势高低起伏,痛快淋漓。D. 行文疏密有度,笔画连绵,如骤雨旋风。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发奋遍识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法”。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驾轻就熟。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也因此,苏轼一生著述甚丰。清末大学者王国维在【甲】文学小言【甲】中说:
37、“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乙】可见对苏轼评价之高。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见过暗红的赤壁,见过杭州的西湖;吃过黄州的猪肉,也吃过儋州的荔枝。读书是读有字之书,行路则是读无字之书。阅读山川河湖,阅读人情风貌,阅读一草一木。经历繁华,使人生变得厚重;走过世界,使心胸变得开阔。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权倾朝野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 ;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 ;弟弟苏辙受自己连累而一路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 ;朋友章惇强势逼人,因为党争对他落井下石,让他开始学会 ;密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
38、命的意义;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海南的土著,让他坚守传道的决心他们让苏轼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走过的路,使人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人心怀感恩, 懂得珍惜;读过的书,使人改变气质,沉淀智慧。(1)下列词语与文段中“强权”的“强”读音相同的一项是(2分)A. 倔强 B. 强迫 C.强劲 D.勉强 (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 “” 【乙】 。” B.【甲】 “” 【乙】 ”。C.【甲】 【乙】 。” D.【甲】 【乙】 ”。(3) 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风格 无奈 友情 宽厚B风骨 无常 亲情
39、 宽容C风格 无常 亲情 宽厚D风骨 无奈 友情 宽容(4)画线句作为全文总结句在结构安排方面欠考虑,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分)答: (5)活动中,同学们在留言簿上纷纷写下感受,不约而同地用到了苏轼诗文中的成语。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苏轼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B苏轼取得多方面的创作成就,自然山水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C苏轼虽然历经磨难,但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D苏轼的诗词既慷慨豪放,又饱含哲理和趣味,彰显了鲜活的生命力,堪比明日黄花。3. 苏轼不仅是诗文大家,在对联方面也造诣颇深。下面是苏轼的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舞袖翩翩, 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 撼 风雨寒。A影 声 云霄 B影 声 半天C声 影 云霄 D声 影 半天4. 王国维提到的“屈子、渊明、子美、子瞻”四位文学家, “子美”是 的字,“子瞻”是苏轼的字。(1分)1. C (2分) 2.(1)C (2分) (2)C (2分) (3)B (2分) (4) 读过的书,使人改变气质,沉淀智慧;走过的路,使人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人心怀感恩, 懂得珍惜。(2分) (5)D(2分)3B (2分)4杜甫 (1分)海淀区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