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徐州,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研制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B. 开发新能源,少用化石燃料C. 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 大量施用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将二氧化硫通入高锰酸钾稀溶液中,溶液褪色B.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浓硫酸,质量都会变大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3.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 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4. 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下来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 N(NO2)3属于氧化物B. 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组成C. 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D. 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5.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3、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1.67.20.5A. 反应后a物质为5.6gB. a和b是反应物,d与该反应无关C. 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D. c一定是化合物6.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技术B、化学与能源塑料、合金均属于合成材料用催化装置净化汽车尾气氢能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能源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与医药D、化学与生产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用干冰作冷藏运输中的致冷剂用烧碱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氮气用作食品包装填充气A. AB. BC. CD. D7.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甲的溶
4、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发生改变C. 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D. 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可得到90g甲溶液8.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 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C. CO2气体(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或氧化铁D. NaCl溶液(MgCl2)-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再用盐酸将滤液调至中性9. 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
5、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0.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电解水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 加水稀释KOH溶液D. 向两份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11.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常用洗洁精去除油污,其原理是_。(2)可用_(填试剂名称)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3)生活中降
6、低水的硬度常用_法;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_。(4)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_(填符号)。12. 以CuSO4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过程如图:(1)“沉淀”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_+CO2;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应选用_(填“BaCl2溶液”或“稀盐酸”)。(2)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是_。(3)“沉淀”时有少量3Cu(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质量分数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3. 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
7、出5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量系如图所示,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4.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已知A是白色难溶性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1)A的一种用途是_,B的化学式为_。(2)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探究题(本大
8、题共2小题,共21.0分)15. 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常选用B而不选用C,其主要原因是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_时,才开始收集。(3)实验室可以按照“C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CO2气体,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装置应盛放的试剂为_(填名称),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6. 某班学生对氯气的制取、性质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氯气(C12
9、)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探究一】制取氯气。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其中锰元素显+2价)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探究二】氯气的性质。(1)小明用甲图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I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II通入干燥的C12,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请回答: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_。小明认为,甲图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小颖补充做了一个实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该实验的有关步骤和
10、现象是_。(2)小星用乙图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I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II先_,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III将燃着的氢气缓缓伸入氯气瓶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苍白色火焰,此时D瓶口上方有大量的白雾,白雾是_;通过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新认识是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研制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B开发新能源,少用化石燃料,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做法正确,不合题意; D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11、D。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2.【答案】A【解析】解:A、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将二氧化硫通入高锰酸钾稀溶液中,溶液褪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盐酸、浓硫酸分别具有挥发性、吸水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浓硫酸,质量分别变小、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A、根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盐酸、浓硫酸分别具有挥发性、吸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3.【答案】B【解析】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
13、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构成物质的粒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A【解析】解:AN(NO2)3是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4x+(-2)6=0,x=+3,故错误; DN(NO2)3是由N(NO2)3分子构成的,
14、每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错误。 故选:A。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5.【答案】D【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减少了3.2g-1.6g=1.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6g;同理可以确定c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7.2g-4.0g=3.2g;d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
15、量守恒定律,a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2g-1.6g=1.6g,故待测的数值为6.4g-1.6g=4.8g。 A、反应后a物质为4.8g,故选项说法错误。 B、a、b是反应物,d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不知a、b的相对分子质量,无法确定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是c,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c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
16、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6.【答案】C【解析】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B还没有解决廉价生产氢气的问题,且氢气的密度小,具有可燃性,运输存储比较困难,所以氢能并没有广泛使用;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错误; C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所以可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干冰作冷藏运输中的致冷剂,故正确; D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和蓝矾,故错误。 故选:C。A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净化空气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氢
17、能的特点以及电池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7.【答案】C【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A错误; B、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从t3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发生改变,故B错误;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故C正确; 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50g水中加入40g的甲可得到70g甲溶液,故D错误。 故选:C。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
18、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解析】解:A、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19、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能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铜或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MgCl2能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再用盐酸将滤液调至中性,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
20、,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充分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此现象可说明铜和硝酸银没有发生反应,因为镁活动性大于铜,可知硝酸银只与镁发生反应,镁可能刚好完全反应,也可能镁过量,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银、铜,可能含有镁,而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硝酸银。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镁,故A错误;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铜,可能含镁,故B错误;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故C错误; D、滤液中一定含有
21、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D正确。 故选:D。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镁铜银,充分反应后,得到无色滤液,所以滤液中没有硝酸铜,两种金属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会先参与置换,反应结束后,不太活泼的金属再参与置换反应等知识进行分析。金属混合粉末放入盐溶液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发生反应,待活动性强的金属完全反应后活动性弱的金属开始反应。10.【答案】B【解析】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B加热一段时间后,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中锰元
22、素的质量分数增加,直到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 CKOH溶液显碱性,无论加多少水稀释仍显碱性,即pH7,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可知, 65 2 56 2 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质量需要的锌的质量大于铁,故错误。 故选:B。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分析。本题是一道图象题,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性质的掌握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不错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题目。11.【答案】乳化作
23、用 碘水(或碘酒) 煮沸 贫血 Na+、Cl-【解析】解:(1)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以洗洁精可以清除油污;故填:乳化作用; (2)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可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填:碘水(或碘酒); (3)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故填:煮沸;贫血; (4)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与氯离子;故填:Na+、Cl-。(1)根据除污的原理来分析; (2)根据淀粉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3)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4)根据溶液导电的原理来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要学
24、好化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12.【答案】Na2SO4 BaCl2溶液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偏小【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2个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硫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硫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SO4。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及判断是否在碱式碳酸铜表面附着硫酸钠,所以应选用的试剂的化学式为BaCl2溶液。 (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因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3)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沉淀”时有少量3Cu
25、(OH)22CuSO4生成,则产品中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偏少,则产品中铜元素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 (1)Na2SO4;BaCl2溶液;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3)偏小。(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及判断是否在碱式碳酸铜表面附着硫酸钠,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有一定难度,理解制备碱式碳酸铜的过程,掌握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答案】25【解析】解:根据图可以看出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
26、完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设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2NaOH+CuSO4=Na2SO4+Cu(OH)280 16025g16% 50gx=x=16%答:(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25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2)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根据图可以看出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时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4.【答案】建筑材料 CaCl2 CaO+H2O=Ca(OH)2【解析】解:(1)A
27、、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是白色难溶性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C,C常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D属于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转化成的B和碳酸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氯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一种用途是建筑材料,B的化学式为CaCl2; (2)由C转化为D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建筑材料(或补钙剂等),CaCl2; (2)CaO+H2O=Ca(OH)2。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28、A是白色难溶性固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所以A是碳酸钙,碳酸钙会转化成C,C常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D属于碱,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转化成的B和碳酸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B是氯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5.【答案】长颈漏斗 该反应放热会加快反应速率,B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 气泡连续不断均匀放出 CaCO3+2HCl=CaCl2+H2O+CO2 浓硫酸 a A 2NH4Cl+Ca(OH)2CaCl2+2NH3+2
29、H2O【解析】解:(1)甲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常选用B而不选用C,其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放热会加快反应速率,B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为了防止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当气泡连续不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F装置应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气体要和浓硫酸接触,应该长进短出,即从a端通入;(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条件是加热,适合选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
30、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该反应放热会加快反应速率,B装置能控制反应速率;气泡连续不断均匀放出;(3)CaCO3+2HCl=CaCl2+H2O+CO2;浓硫酸;a;(4)A;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1、。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16.【答案】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表述合理即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将少量盐酸滴在有色布条上,布条不褪色 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检验氢气的纯度 盐酸小液滴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或其其它合理答案)【解析】解:【探究一】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其中锰元素显
32、+2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探究二】(1)I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II通入干燥的C12,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表述合理即可)。氯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甲图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小颖补充做了一个实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需排除盐酸具有漂白性,可将少量盐酸滴在有色布条上,布条不褪色。(2)I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
33、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III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D瓶口上方有大量的白雾,是因为氯化氢与空气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由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或其它合理答案)。故答案为:【探究一】MnO2+4HCl(浓)MnCl2+Cl2+2H2O;【探究二】(1)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表述合理即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将少量盐酸滴在有色布条上,布条不褪色;(2)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检验氢
34、气的纯度;盐酸小液滴;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或其其它合理答案)。【探究一】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其中锰元素显+2价)和水,进行分析解答。【探究二】(1)根据I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II通入干燥的C12,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氯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实验要证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需排除盐酸具有漂白性,进行分析解答。(2)I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氢气,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III根据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探究的实验目的、掌握燃烧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