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P-31 S-32 Cl-35.5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1空气的主要组成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将它们按照体积分数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3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相关信息,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
2、序数为7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D氮气的化学式为N2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620世纪初,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形成的是混合物7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
3、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8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晶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 38B. 50 C. 88 D. 126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B. 凡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 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10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A在化
4、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B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C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D这是一个化合反应11下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D滴加少量液体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 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13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即使澄清、透明的废水,工厂也不可将其直接排入河中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不利1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
5、,造成中毒的气体是A氧气 B一氧化碳 C氮气 D二氧化碳1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6下列各图中“ ”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17下列关于Na、Na+ 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核电荷数相等 核外电子数相等 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质量几乎相等 质子数相等 Na+比Na稳定A B C D18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
6、00 mL分子间有间隔B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物质的种类决定反应的剧烈程度 19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色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20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以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1
7、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防止读数误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D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22下表列出了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定质量的活性炭所能吸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气体H2N2O2CO2Cl2气体的沸点/2521961837834被吸附体积/mL4.5113597494 A气体的沸点越低,越易被吸附 B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易被吸附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气体的
8、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23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24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少数不法厂家向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了二甲醚(C2H6O),二甲醚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造成腐蚀,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关于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氧化物 B每个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25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
9、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l64,则RO2的化学式为A CO2 B C1O2 C SO2 D NO226下列各种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NaClO4 BHCl CNaClO DClO227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28关于“3CO2”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三个碳原子和六个氧原子表示三个二氧
10、化碳分子 表示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分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32 碳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为38A B C D29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A B C D 30. 原煤(含硫元素)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 和SO2。若测得CO、CO2、和S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SO2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30 C50 D70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 填空题(共31分)31(10分)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1)按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 ”表示氧原子)。2个汞原子化学符号(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 。构成氯化钠的微
11、粒是 (填化学符号)。(3)下列有关原子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原子不可再分 C电子带负电 D原子核带正电E原子核体积很小,核外有相对很大的空间 F电子的质量比原子核的质量大(4)在玻璃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冰糖,在杯子的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消失了,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请通过这一现象,推测分子具有的性质: ; 。(5)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若它们构成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有氧化物生成 B反应前后各种微粒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12、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D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微观信息是 (答出一点即可)。32(10分)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1)自来水、蒸馏水、海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2)下图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气体的气体是 (填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实验和两个变化中最本质的区别是 。试管a试管b电解水蒸发水(3)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中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对应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对应的作用是 。
13、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沉淀过滤 D蒸馏(4)小刚在实验时发现一些燃烧实验常在容器中放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试回答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水的主要作用是: A B C 实验A集气瓶中的水: ; 实验B量筒中的水: ; 实验C集气瓶中的水: 。33(6分)碳及碳的氧化物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差异,是因为 。(2)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将小块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 将石墨用于制作电极;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上述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填序号)除以外,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 。(3)干冰
14、的物质类型不属于 。(填序号)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4)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一氧化碳燃烧时火焰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5分)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J能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稀盐酸EABDF的溶液+L的溶液白色浑浊MJ+ Gr点燃(1)写出符号B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 。(2)装有M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受热分解
15、:_; DJ的反应:_;M中加入稀盐酸:_。三、 实验题(共29分)35(11分)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可选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4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 。36(8分)根据下图所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A中倒入适量水后,迅速拧紧软塑料瓶的瓶盖并振荡,实验现象是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A装置反应后的液体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做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的性质。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2的家庭小实验。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但对图2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17、 ;小聪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通过实验,证明小聪的看法是正确的,他们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你认为茶杯变黑的可能原因是_。由上述实验得到启发:从意外失火的高楼中逃生的正确方法是_(填序号)。用毛巾捂住口鼻 低头弯腰沿墙迅速移向门外 打开窗户跳出37(10分)化学课上,同学们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相关的探究。【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钠和水。【假设与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
18、、O2、CO2、水蒸气等。【设计方案并实验】实验I:定性检验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O2和水蒸气。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_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_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实验II:定量测定呼出的气体中N2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止水夹af。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 mL。收集500 mL气体。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
19、全部排出。_,D中液体为475 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D中的液体部分进入C中,D中剩余液体为400 mL。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且氮气的体积分数为_%。 【实验反思】(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 (填字母序号)。A不能与白磷发生反应 B难溶于水 C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E无色无味的气体 F相同条件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2)若上述实验所测N2的体积分数偏大,结合实验具体情况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四、计算题(共10分) (请写出计算过程)38(5分) 媒体近日报
20、道:某些方便面遭到增塑剂(化学式为C10H10O4)污染,长期摄入增塑剂可引起血液系统损害。计算:(1)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增塑剂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增塑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9(5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某些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害物质,如油炸食品中常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NO)。(1)丙烯酰胺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2)丙烯酰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卫生部建议,每天丙烯酰胺的摄入量不多于1g/kg体重(kg)。50 g珍珍牌薯片中含丙烯酰胺150g。若你的体重为50 kg,你每天最多吃这种薯片 g。-北京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度
21、第一学期初三化学10月月考试题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DCCDDAD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ABBBCDDB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DDABABCCB第II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31(10分,每空1分)(1)3O 2Hg 2 O2(2)离子 Na+ 、Cl- (3)CDE(4)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5)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32(10分,每空1分)通电(1)蒸馏水 AC(2)O2
22、2H2O 2H2 + O2 中只是水分子的间隙变大,中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 (3)B A(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展示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33(6分,每空1分)(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 。 灭火等高温(3)A 点燃(4)3CO + Fe2O3 = 2Fe + 3CO2(5)2CO + O2 = 2CO234(5分,每空1分)(1)二氧化锰。(2)白色固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无色气泡产生。点燃(3)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C + O2 = CO2 CaCO3+ 2HCl = CaCl2 + CO2+ H2O三、实验题3
23、5(11分,每空1分)(1)酒精灯(错字扣分) (2)2H2O2 2H2O + O2 B O2不易溶于水 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已满。(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f d b e c a (4)BC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证明气体已满。 否,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外阻止反应持续发生。36(8分,每空1分)(1)瓶子变瘪 溶液变红 H2O + CO2 = H2CO3(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三点答全得分) 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密度大会下沉 蜡烛燃烧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蜡烛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
24、了炭黑 37(10分,每空1分)实验1:主要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的蜡烛逐渐熄灭, 玻璃片上有白雾出现。实验2:实验现象:A中的液体部分进入B中,B中的气体全部进入C中,C中液体部分进入D中;实验结论及解释:CO2 + 2NaOH = Na2CO3 + H2O点燃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实验结论及解释:4P + 5O2 2P2O5 ;实验结论及解释:80% 。【实验反思】(1)A、B、C、D ;(2)白磷用量不足。四、计算题(共5分)38(5分)(1)194(1分)(2)12:1(2分)(3)33.0%(2分,过程1分、结果1分)39(5分)(1) C:H:N:O=3:5:1:1 (1分) (2)m(C:H:N:O)= 36:5:14:16 (2分) (3)16.7(2分,过程1分、结果1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