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课标分析: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就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接经验。教材分析: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了周长的概念以及长方形于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又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面积与面积单位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
2、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实践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本节课的难点是:对面积单位的理解。教学准备: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2个。课件:“面积和面积单位”课件一套。教法选择:新课标
3、指出:“数学数学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意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认为运用活动教学形式,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展示个性、积极参与、主动求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思维过度的。因此,本课我在学生学法指导上的创新是: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摸一摸、量一量、拼一拼、比一比、数一数、想一想等一系列认知活动,自主探究学习。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出示小动物
4、郊游图)小朋友,你们看,今天天气很好,小动物们都出来郊游了。小兔子还带着画板呢!瞧瞧它画的多漂亮啊!师:看到这幅画,老师有两个问题要问大家,如果小兔子要给云朵的外边框涂成红色,红色边框的总长是指什么呢?(教师将云朵外边框涂成红色,有意识的用鼠标在云朵外边框围一圈)生:周长。师:对,如果小兔子想给云朵边框内涂成白色,哪么白色的面应该有多大呢?(教师将云朵涂成白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面有关的知识,那就是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生1:想知道什么是面积?生2:想知道面积怎样算?生3:想知道面积单位有哪些?生4:想知道面积和周长有什么不同?师:同学们提的
5、问题都很好,很有价值,那我们就来解决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面积?(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自然引出课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认识面积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比如课本、讲桌、黑板等。这些物体都有表面,比如教师手上这个药盒(教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药盒)像这些面都是这个药盒的表面。(教师逐一摸药盒的表面)。今天我们要认识面积,就要从认识物体的表面开始。(教师板书:物体的表面)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感觉一下。(学生动手摸)再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桌的面(学生动手摸),再看看老师身后这块黑板的面,像这些书
6、的封面、课桌面、黑板面都是物体的表面,你还能举出一些物体的表面的例子吗?生1:文具盒的表面。生2;作业本的面。生3:投影仪幕布的表面。师:生活当中物体表面的例子很多,哪么这些面的大小怎样呢?(板书:大小)让我们来比比看。请同学们比一比书的封面和课桌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了书的封面要小一些,课桌面要大一些。师:我们再来比较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生:黑板面比课桌面大。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就说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将这句话板书完整,并让学生读一遍)师:像书的封面的大小就是书的封面的面积,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刚才通过比较,我们知
7、道课桌面比书的封面大,我们就说课桌面的面积比书的封面的面积大。你能像老师这样用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大或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小说一句话吗?生1: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桌面的面积大。生2:门面的面肌比书的封面的面积大。2、通过封闭图形感知面积。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图形,请大家看屏幕。(屏幕逐一出示5个平面图形) 师:请大家看这5个图形,第一排和第二排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排是封闭图形,第二排不是封闭图形。师;像这样的封闭图形就围成了一个面。(将第一排平面图形填上颜色)3、总结出“面积”的完整概念。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试着总结,然后看书,齐读概念)完善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
8、面积。(通过以上的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这三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总结出面积的概念,进一步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二)认识面积单位1、通过比较,引出必须统一标准的矛盾冲突。(1)课件出示两个长方形(一大一小很容易看出大小),学生说比较方法。教师及时总结板书:观察、测量、课件演示重叠法。(2)课件出示两个不容易看出大小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发现用眼睛不容易看出来,重叠也没办法。师::老师想了一种办法,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师演示用正方形摆的方法。(3)通过正方形大小相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比较和正方形大小不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比较引出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课件出示:师:用数正方形的
9、方法,你能很快说出这三个长方形的面积那个最大,哪个最小吗?(学生很快答出)师指着那个最大的长方形问:为什么你觉得它的面积最大?生:因为它的正方形最多。师:那大家认为正方形多的面积就大,对吗?生齐答:对。课件出示:师:现在老师来数数看,左边有六个,右边有九个,右边的图形面积比左边图形面积大,你们说老师说的对吗?生异口同声:不对。师:那为什么上边的能够比,而这个不行呢?生说理由。师:那如果要比较,这两个正方形要怎样呢?生:一样大。师:也就是说我们在比较面积大小时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这一环节教学,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到在测量或计算
10、平面图形的大小时,要用一个共同的面积单位,为面积单位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7374页内容。(课件出示4个问题: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3、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4、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检查自学情况:(1)通过学具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表象。师:通过学习,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你能从学具袋中很快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学生
11、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感觉1平方厘米的大小。并让学生找找手上的哪个部位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学生找出手指甲。再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手感觉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让学生找出身边1平方分米的例子。(2)通过教具认识“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师:认识了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平方米。先想一想1平方米有多大?用手比划一下。(学生比划)教师展示1平方米,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学生回答。(本环节的教学,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面积单位有哪些,找一找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看一看,建立初步的表象。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
12、,比划1平方米有多大,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三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这几种面积单位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区别,加强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巩固提高。1、书”做一做“1,练习251、2.2、实践作业:估计一下我们教师大约有多少平方米?你家的客厅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作业设计中我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三、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本节课收获。四、全课结束板书设计:面积和面积单位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13、。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课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和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概念。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动手摸面
14、,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正方形大小相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比较和正方形大小不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学生在观察、,测量、重叠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2. 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看到课题,主动提出问题;想办法比较正方形大小相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比较和正方形大小不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
15、上,用重叠法比较出大小相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面积的大小,却无法用这个方法准确比较正方形大小不同的一组图形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引导组织学生在比一比、数一数、说一说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3. 认识1平方米、1平方分米,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这些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估测,有利于学生对各面积单位概念的建立和估测能力的培养。总之,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