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一一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二二 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三三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认知模式的差别可能表现在思维活动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方面。一一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 “无领域依附无领域依附”文化的人们具备更强的把某一组成部分从其整体中分离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较强的解决具体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能把某些组成成分从环境中离析出来并在具体环境中加以解决。“领域依附领域依附”文化的人们具备
2、更强的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具有较强的统摄整体问题统摄整体问题的能力,能领悟事物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的、内在的有机联系。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1.1.整体思维的特征整体思维的特征 东方人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著称于世,也是中国文化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属于“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 直觉的整体性直觉的整体性。整体地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不依靠逻辑思维推理,而是讲究思维中断时的突然领悟,即灵感或顿悟。和谐的辩证性
3、和谐的辩证性。善于发现事物的对立,并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以达到整体系统之平衡;善于把握对立面中的统一、统一中的对立,以达到和谐。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分析思维的特征分析思维的特征 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这是一种“无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加以分门别类,把复杂现象和事物分解为具体细节或简单要素,然后深入考察各部分、各细节、各要素在整体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联系,从而了解其特殊本质。美国人强调以经验和事实为依据,看重观察和分析的方式,热衷于搜集资料和数据,是典型的“归纳法
4、”和“实证主义”。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3.3.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差异表现很多,举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差异表现很多,举例)中医与西医中医与西医 中国传统国画与西方传统油画中国传统国画与西方传统油画 中西方饮食中西方饮食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1.1.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 (二)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二)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具象思维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和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抽象思维抽象思维(逻
5、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思维的形式,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途径加以系统化、精确化,并形成相关体系。从本质上看,不同民族都具有这两种思维方式,但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侧重和选择。从总体上看,传统中国文化思维具有较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化思维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中国人的思维偏重具象性:中国人的思维偏重具象性:以“实”形式表示“虚”概念,以具体形象表达抽象内容。逻辑性联系可以不很明显,只要有相关性,就可建立联想。通常不需准确定义的概念、严格程序的推理,象征意味浓,思维的结果
6、也以整体性感悟为归宿,不必条分缕析,追求精确。西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性:西方人的思维偏重抽象性:以第二信号(语言、文字、数字、符号)作为思想或思维的工具;以各种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形式;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系统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 反映在语言特征上表现出的不同倾向是:汉语重语义;英语重结构。汉语形象化、隐喻性较强;英语抽象化、逻辑性较强。比如荀况劝学与培根论求知都论述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态度,但说理的方式截然
7、不同。劝学多用比喻论证和正反论证,不直接点明主旨,读后仔细思考,意义深刻;论求知用的是陈述分析法,以冷静的逻辑论证阐明主题,条分缕析,说服力强。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3.3.两种思维方式在文字上的表现两种思维方式在文字上的表现 世界上的文字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西方文字属于表音文字系统,拼音字母与语言中的声音单位(音素或音节)相联系,以形标音,是线性文字。西方文字的这种特点是西方人重抽象思维的必然结果。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字形与语言中的意义单位(语素)相联系,以形写意,而且形、音、义三位
8、一体,是平面型文字。汉字的这种特点是中国人重具象思维的必然结果。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定势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化的、过于忽略细节的、过于夸大某种信念的认知方式。定势往往带有既定的信念和情感。定势对跨文化交际有直接影响。二二 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一)民族中心主义与定势偏见(一)民族中心主义与定势偏见1.1.定势与偏见定势与偏见 偏见偏见是对事实调查之前就已形成了的判断,或不成熟的评价。一般来讲,它是一种对某一群体的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
9、。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并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对不同群体成员持有敌意,因为对方的存在威胁着本群体利益;对不同群体持有反感,但通常自己不承认有偏见;与不同群体人相处时产生“不自在”感,回避或不愿与其接触。偏 见 在 人 际 交 际 中 的 表 现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 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自尊、民族优越感的极端心态所产生的一种定势与偏见;指某个民族把自己视为世界
10、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对立起来。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古代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很强的民族中心主义,这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产物。古代中国之所以叫做“华夏”,因为这是大国之号;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称谓前都要冠以“大”字。同时古代中国又把那些非华夏文化的民族称之为夷、戎、蛮、狄。事实上,其他民族和国家亦然。西方这种民族中心主义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古希腊人使用“野蛮人”来称呼世界上其他民族;英国人把本初子午线确定在
11、伦敦附近的格林尼治,画地图时也把欧洲视为世界的中心。美国人则以“新世界”的中心自居。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1.1.“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的消极影响(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 民 族 中 心 主 义 对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危 害 第一,关于自己文化的一些信条形成了某种社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狭隘的、排外的狭隘的、排外的。第二,一般都把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归入某种特定的文化定式某种特定的文化定式。第三,首先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正常的、自然的,再将其他文化与自己的文化进
12、行比较,结果是抬高自己的文化,贬低别人的文化抬高自己的文化,贬低别人的文化。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很大,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交际距离。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交际的方方面面,包括说话人对对方的蔑视态度,以及说话人说话的内容、速度、口气等。交际距离是难以直接测量的,但又是人们非常敏感地能感觉到的。也就是说,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对交际距离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某些言语手段的知觉和对非言语手段的领悟,说话人的轻蔑态度往往溢于言表,反感情绪难以掩饰。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
13、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交 际 距 离 实 际 上 是 交 际 中 产 生 障 碍 的 心 理 距 离 (1)漠不关心的距离:漠不关心的距离:对不同文化群体成员漠不关心,或麻木不仁,缺乏敏感性;(2)回避交往的距离:回避交往的距离:有意识地回避或限制与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交往;(3)蔑视反感的距离:蔑视反感的距离:对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反感或敌意,或表现出一种蔑视的态度;(4)心理补偿的距离:心理补偿的距离:当不同文化群体发生灾难、遭受损失时,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
14、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态度的积极态度 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文化相对主义”。任何文化都是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却没有优劣之分。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该文化自身的准则去理解和评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只能用对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其行为。事实证明降低民族中心主义所带来的弊端的有效途径是创造机会,加强不同文化群体的接触。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信。对西方文化的适度了解只会
15、促进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只会让他们对目的语深层文化有更多了解,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实现。我们应客观分析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打破思维定势,既不全盘接受,也不一概否定既不全盘接受,也不一概否定,引导学生对外国文化持正确的态度,消除传统的偏见。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心理环境指人这一主体对客体环境的认知、态度以及如何利用环境等心理状态。从跨文化交际来说,集中体现在“隐私”这一概念。从本质上来看,隐私是人们允许接触某一自我或群体的选择性的控制机制。这样隐私就成了一种与人交往的选择性控制机制,它制约着我们与谁
16、交往和不与谁交往,制约着我们在什么时候以及什么地方与人交往,制约着我们同别人交往到什么程度。三三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一)群体领域和个人领域(一)群体领域和个人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一种“家”的文化,个人的存在价值与“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中国人的隐私存在于群体与群体之间,大都属于群体内部的秘密,具有很强的集体功利性。维护隐私的目的是为了协调不同群体之间以及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是崇尚集体主义的表现。这种隐私观的外化表现就是“墙”,“围墙心态”是中国文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说到底
17、,中国人这种传统的崇尚群体隐私的心态是集体或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1.1.中国文化的群体隐私观中国文化的群体隐私观 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西方文化的个体隐私观西方文化的个体隐私观 西方文化中的隐私一般是关于个人的信息,以及个体认为与社会伦理道德不相符合的想法和事情,是个体价值利益的体现。维护隐私是尊重个性和人权,是崇尚个人主义的表现。在社会中,他们是独立的;在单位中,他们也是独立的;在家中,他们仍然是独立的。为此他们需要构筑自己个人的领域。美国人崇尚空间,通过空间来构成个人领域,以调节与别人的交往。他们
18、的界限意识十分敏感,他们需要一段空间距离来保护自己周围那块无形无影的领地。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涉及个人隐私,中西方的差异特别明显,并产生了关于“社会社会关心关心”和“隐私侵犯隐私侵犯”的冲突。(二)社会关心和隐私侵犯(二)社会关心和隐私侵犯1.1.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在中国,所谓个人的隐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心。人们不经允许可以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
19、人们可以事先不打招呼突然到朋友家串门,领导可以在任何时候去下属家看望 人们喜欢议论别人,不少人喜欢传递“小道消息”。议论者从未有侵犯别人隐私的感觉,“侵犯隐私者”也会安全无恙,因为法律上没有侵犯隐私的明文规定。因此在中国的人际关系处理中最怕的是“众口铄金”、“人言可畏”。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 在美国文化中,年龄、工资、日记、私人信件、宗教信仰、家庭关系无不被看成隐私。隐私权在个人取向的社会中被视为是合法的、合理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人们的安全需求。美国人非常崇尚“私有”这个词,他们拥有私人汽车、私人房间、
20、私人电话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时间表安排活动,不必顾忌别人他们与谁交朋友、与谁相好、与谁结婚等都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哪怕父母亲都不过问,而且这些私事受到法律保护。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2.2.中西方隐私调节的方式中西方隐私调节的方式 中国人常把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憎好恶以及个人态度等)视为隐私,对隐私的处理是采用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态度深深地埋在心里,不暴露出来,以适应群体取向或达到社会和谐。美国人则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他们通过关闭的门来保护自己,一旦门被关上,就自动传递出“请勿打扰”的信息。或者他们会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没有任何熟人,以保持自己的独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