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石蜡熔化B. 车胎爆炸C. 玻璃破碎D. 纸张燃烧2.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NB. HeC. HD. 2O2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稀盐酸B. 空气C. 石灰石D. 二氧化锰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钙5. 如图是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B. 氮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 氮原子在化学变
2、化中易失去电子D. 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g6.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氮C. 一氧化碳D. 二氧化碳7. 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 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B. 增大氧气的密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8.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 汽油B. 煤C. 天然气D. 氢气9.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 利用风力发电B. 增加绿化面积C. 节约用水用电D.
3、 直接排放废气10. 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A. B. C. D. 11. 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A. 用作灯泡的填充气B. 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 用作粮食的保护气D. 用作制氨气的原料12.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图书档案起火,用泡沫CO2灭火器扑灭C. 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 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3.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A. 分子大,原子小B. 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要先构成分子后,再构成物质C.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D.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14. “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
4、(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4C. +5D. +715.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16. 从2H2+O2点燃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B. 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C. 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
5、水D. 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17.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 2H2O2MnO22H2O+O2B. CO+CuOCu+CO2C. C2H5OH+3O2点燃2CO2+3H2OD. S+O2点燃SO218.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A. 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软B. 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C. 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D. 对着干而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19.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
6、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火焰立即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20.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2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和b是反应物B. x=3.2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 d一定是催化剂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符号表示(1)2个硫原子_(2)5个氮分子_(3)n个氯离子_(4)碳酸分子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
7、0分)22. 尿素是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根据其化学式进行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2)6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_。23. 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12g157.6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4. 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源(1)目前人类使
8、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石油、天然气等,属于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等的过程叫石油的分馏,原理是根据各物质的_不同将热的原油进行分离,是_变化;(3)今年5月18日,南海“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CH4)试采成功,标志着中国的开采实力已处在世界前列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4)氢化镁(MgH2)固体可作为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选用氢化镁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_25.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2)在尘
9、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26. 实验室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应检查A装置的_;(2)在装置A中,应加入的药品名称是_和_,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装置B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其中的溶液是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
1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装置C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为_(化学性质),_(物理性质)27.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11、,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结论收集产物中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 _ 。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_。同学们又联想到老师提过氢气在氯气中也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_。答案和解
12、析1.【答案】D【解析】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车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废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B【解析】解:A、N不能表示物质,错误;B、He能表示一个氦原子,
13、氦元素和氦气这种物质,正确;C、H不能表示物质,错误;D、2O2表示的是2个氧分子,错误;故选:B。根据已有的符号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本题考查的是元素符号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答案】D【解析】解:A、稀盐酸是氯化氢气体和水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石灰石中有碳酸钙和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
14、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稀盐酸、空气、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答案】A【解析】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故选:A。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
15、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5.【答案】A【解析】解:A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氮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故正确;B由汉语名称“氮”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5,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变为稳定结构,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故选:A。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得失电子情况等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6.【答案】D【解析
16、】解:A、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氮属于有害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错误;C、一氧化碳属于有害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答案】A【解析】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17、 B、氧气的密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C、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故选:A。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火上浇油”的含义很丰富,本题要求用化学知识解释,只能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了。8.【答案】D【解析】解: A、汽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B、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故选项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
18、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根据氢气、天然气、煤、汽油燃烧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答案】D【解析】解:A、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B、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C、节约用水用电,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 D、直接排放废气,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
19、氧化氮等,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不相符合。 故选:D。根据题意,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结合各选项中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与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符合。环境污染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0.【答案】C【解析】解:A、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B、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C、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C正确;D、左物右码,且拿砝码用镊子,
20、不能直接用手拿,故D错。故选:C。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考虑;C、根据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11.【答案】B【解析】解: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粮食的保护气,也可用作制氨气的原料,但氧气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故选: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答案】A【解析】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法正确。 B、
21、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书籍,而不是泡沫CO2灭火器,所以说法错误。 C、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所以说法错误。 D、煤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是错误的。 故选:A。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 B、根据灭火器和种类和适用范围判断 C、根据防止损毁电器及触电的情况判断 D、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及防护措施判断“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解题时要注意燃
22、烧爆炸的条件和事故的防护措施等13.【答案】C【解析】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 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分子保持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保持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C。根据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14.【答案】A【解析】
23、解:铬元素化合价为+6价,氧元素显-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6)+(-2)4=0,则x=+2。 故选: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5.【答案】A【解析】解: A、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说法正确; 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说法错误; C、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反应物是两种单质,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24、,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A。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微观示意图,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与反应相关信息的正误,能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16.【答案】B【解析】解:A、反应前氢气和氧气中含有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反应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A正确; B、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氢气
25、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反应,故B错误; C、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份质量的水,故C正确; D、从以上方程式中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有4个,氧气有2个,反应后氢原子有4个,氧原子又2个,故D正确; 故选: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A和C是质量守恒的宏观说法,D是微观说法。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是在点燃条件下才可以发生,故B错误。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7.【答案】D【解析】解:A、2H2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CO+CuOCu+CO2
26、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4个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C、C2H5OH+3O22CO2+3H2O属于氧化反应,不属于4个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D、S+O2SO2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氧化反应等,要牢记
27、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8.【答案】D【解析】解:A、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B、寒冷的冬天,家中窗户的玻璃会出现好看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的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C、夏天清晨,花园绿地中草上有很多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的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D、对着一片干燥的玻璃吹气,玻璃片上出现一层水雾,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故选:D根据常见的空气的成分中的水蒸气的证明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中水蒸气的证明方法,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28、题的能力19.【答案】A【解析】解:A、由于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B、由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因此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故错误;C、由于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时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因此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石灰石和稀硫酸,而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故错误;D、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错误。故选:A。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主要有: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碳的
29、性质、检验、验满及实验室制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答案】C【解析】解: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质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14g-7.2g=6.8克,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还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3.2g+3.2g=6.4g,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A、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错误; B、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3.2g+3.2g=6.4g,x=6.4,错误;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D、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错误。 故选
30、: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a质量增加了10-6.4g=3.6克,是生成物;b质量减少了14g-7.2g=6.8克,是反应物;d质量不变,做催化剂或者是杂质。生成物还少3.2克,所以c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物质c的质量为3.2g+3.2g=6.4g,反应物是b,生成物是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从而可以解答。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仔细推敲,即可求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1.【答
31、案】2S;5N2;nCl-;H2CO3【解析】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硫原子表示为:2S。(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5个氮分子可表示为:5N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氯离子可表示为:nCl-。(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2、则碳酸分子可表示为:H2CO3。故答案为:(1)2S;(2)5N2;(3)nCl-;(4)H2CO3。(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
33、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答案】60;28g【解析】解:(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故填:60;(2)60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60g=28g;故填:28g。(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2)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34、问题的能力。23.【答案】4.4【解析】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x=10g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24.【答案】煤 不可再生 沸
35、点 物理 CH4+2O2点燃CO2+2H2O MgH2+2H2O=Mg(OH)2+2H2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无污染【解析】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填:天然气;不可再生;(2)根据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沸点;物理;(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4)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氢化镁作为能源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
36、用安全,无污染;故答案为:MgH2+2H2OMg(OH)2+2H2;携带方便,使用安全,无污染;(1)熟记常见的化石燃料及能源的分类;(2)根据分馏的原理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氢化镁的性质分析;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使人们迫切要求开发新能源25.【答案】2H2O2MnO22H2O+O2 2SO2+O2尘埃2SO3 Cu+2AgNO3=Cu(NO3)2+2Ag 2NaOH+CuSO4=Cu(OH)2+Na2SO4 Fe3O4+4CO高温3Fe+4CO2【解析】解:(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
37、生成水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4CO3Fe+4CO2;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2SO
38、2+O22SO3(3)Cu+2AgNO3=Cu(NO3)2+2Ag(4)2NaOH+CuSO4=Cu(OH)2+Na2SO4 (5)Fe3O4+4CO3Fe+4CO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判断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再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即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依据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同时要注意表明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26.【答案】气密性;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CaCO3+2HCl=CaCl2+H2O+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试液变红;H2O+CO2=H2
39、CO3;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解析】解:(1)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气密性(2)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故填: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表面有气泡冒出;CaCO3+2HCl=CaCl2+H2O+CO2;(3)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
40、=CaCO3+H2O;(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故答案为:试液变红;H2O+CO2=H2CO3;(5)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故填:两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1)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现象以及反应原理来分析;(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4)碳酸属于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而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5)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本题是
41、课本知识内容的再现,主要训练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熟练掌握程度,考查内容简单注重基础27.【答案】2Mg+O2点燃2MgO;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导致生成物收集不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解析】解:(1)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故填:2Mg+O22MgO。(2)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导致部分生成物氧化镁扩散到空气中。故填:大量的白烟弥漫到空气中,导致生成物收集不全。(3)【实验探究】氮化镁和水反应生成氨气等物质,氨气具
42、有刺激性气味,能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结论收集产物中黄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试纸由红色变蓝色。黄色固体是Mg3N2【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故填:氮气化学性质不如氧气活泼。镁能够在氮气中燃烧,氢气在氯气中也能够燃烧,因此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故填: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氨气能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物质的化学性质越活泼,越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第16页,共16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