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743KB ,
文档编号:5603428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60342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武汉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17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武汉市-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DOC 17页).doc

1、武汉市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某古人类遗址3个关键词:“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该遗址所在位置是( )ABCD2迄今为止,考古学者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是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B汉代,华佗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C东汉时期的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D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东汉明帝时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

2、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关于“汉武”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A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真乃盖世英雄B他为了做皇帝杀了很多人,是历史罪人C他虽然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但是他为了加强统治,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因此过大于功D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5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A战乱频繁B徭役繁重C刑罚残酷D赋税沉重6甲、乙、丙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甲、乙、丙7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91年,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

3、65人(见下表)。导致该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汉武帝城阳赵国中山菑川河间济北齐国长沙代国广川鲁国胶东梁国衡山3324201711111111985311A大肆分封诸侯B地方广设郡县C实施“推恩令”D设立13个州部8制作年代尺,可以有效学习历史。牧野之战应当位下面年代尺的哪个位置?( )AABBCCDD9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A楚汉之争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春秋争霸10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B统一了度量衡C流通圆形方孔钱D实行车轨统一11史

4、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A世袭制的确立B禅让制的终结C华夏族的形成D夏朝的建立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1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A“无为而治”B“非攻”“节俭”C“以法治国”D“仁政治国”14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征求“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卫鞅就在

5、此时入秦。这段材料讲述了商鞅变法的A目的B性质C结果D影响1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和思想的活跃C社会的大变革D各国国君纷纷招贤纳士16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兽面纹方鼎D青铜爵17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所示,主要反映的是秦统一全国的A文字B货币C思想D度量衡18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BCD19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A酒器B

6、食器C乐器D礼器20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其中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21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被尊奉为华夏族祖先的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2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23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七国国君在葵丘结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并宣布说“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还特加

7、优惠,在接受胙(祭肉)时免于下拜,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这说明A齐国积极发动兼并战争B周王室力量大大衰微C齐采取了联横外交政策D周王室支持诸侯争霸24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25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启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材料:(经济基础)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为“百家争鸣

8、”的兴起奠定物质基础。如图,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1)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哪些?(思想创新)材料二:儒家是“百家争鸣”中的大宗。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出孔子在治理国家的主张是什么?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孔子在战国时期的继承人是哪位思想家?他有什么主张?(只需写一位人物及其主张)(影响深远)材料三: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4)材料中的“臣”是儒家在汉代的代表人物,他是谁?这句话反映了他的什么建议?从哪位皇帝开始,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

9、统思想?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学们现在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也要像汉武帝那样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汉武帝的有关知识。请回答:(1)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武帝采取此项措施产生什么影响?(2)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一项建议?(3)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什么钱币?(4)为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5)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行动?(6)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

10、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什么时期?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

11、个措施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哪个措施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3)材料二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4)依据材料三,说一说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29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之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尤其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这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摘编自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指什么?材料二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2)材料二中,周室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12、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怎样的社会局面?材料三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强烈要求打破有旧贵族时代控制军政大权的传统旧制,各诸侯国纷纷掀起了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这些改革进一步推动了东周社会向建立在个体农耕基础上的地主经济转型。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根据材料三,推动战国时期改革风潮的是哪一社会阶层?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什么?(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时代特征是什么?30中国古代制度不断改革。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二 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

13、的赋税收入,他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铜方量此外他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维基百科(1)依据材料一,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这项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4)结合所学知识,本次变法的影响是?启示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距今约3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因

14、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生活在距今三万年前,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懂得审美,会人工取火,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D选项符合题意;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选项不符合题意;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B选项不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学会采集、狩猎,懂得爱美。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河姆渡人生产生活

15、情况的史实,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3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广泛使用开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故A符合题意。B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西汉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蔡伦改进而不是发明造纸术。4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有名的皇帝,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A、B的评价均不全面,故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以汉武帝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对汉武帝的全面认识。掌握,汉武帝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

16、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中“天下苦秦久矣。”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忍受秦朝的暴政很久了,暗示是该结束的时候了。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 ,战乱频繁不属于秦朝的暴政,A符合题意;徭役繁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B不符合题意;刑罚残酷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赋税沉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是“天下苦秦”的原因,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题干中“天下苦秦”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

17、,致使大批农民脱离生产,田地荒芜。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农民无法生存下去。秦朝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族诛”“连坐”。6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故B符合题意;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时期,故甲表述错误;百家争鸣中的百家是指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政治思想派别,是虚指,而不是指100位思想家,故丙表述错误,排除含甲或丙的ACD,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7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

18、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65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增多的现象的原因是汉武帝时期接受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 将王国越分越小,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没有大肆分封诸侯,A不符合题意。BD项与题干“各诸侯王国王子封侯者达165人”无关,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是夏朝建立;选项B是商朝建立;选项D东周建立;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19、,“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都出自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项羽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项羽与刘邦决战与垓下,刘邦军队唱起楚歌,四面楚歌使项羽军队军心涣散,项羽大败,最终刘邦取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成语无关,排除。故选择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10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20、秦朝统一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题干材料“洞庭郡”的文字记载,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所以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郡县制无关,排除,故选A。11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符合题意。ABC项内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

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故选A。1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主张依法治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4A解析:A【解析】【详解】据题干“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可知,这段材料讲述了商鞅变法的目的。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

22、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A符合题意。BC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15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急剧变化,出现大变革,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个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如何治理国家。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

23、戊鼎和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也叫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7B解析:B【解析】【详解】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对于六国货币的废除,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标准货币,流通全国,B 符合题意;文字统一不符合材料中货币的信息,A不符合题意;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材料没有体现,C

24、不符合题意;图片中显示的是货币信息,不是度量衡,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说法错误。秦朝统一使用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在图片中能体现出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9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

25、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考查点:韩非。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D项符合题意。A项是孔子的主张,B项是老子的主张,C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ABC。故此题选择D。2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6、,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故B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涿鹿之战的重大影响,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涿鹿之战,炎黄联盟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22C解析:C【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

27、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德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3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周天子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这说明周王室力量大大衰微,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齐国积极发动兼并战争、齐采取了联横外交政策、周王室支持诸侯争霸,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2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8、,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派就战争和统治者如何统治人民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秦朝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春秋战国那种自由思索的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B。2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建立夏朝的是禹,约公元前2070年他建立夏朝,启是夏朝第二代君主,A项符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BCD项中的叙述均正确,故选A。二、综合题26(1)铁制农具和牛耕。(2)以德治国;“仁”(3)孟子,“仁政”; 荀子,

29、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4)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解析】【详解】(1解析:(1)铁制农具和牛耕。(2)以德治国;“仁”(3)孟子,“仁政”; 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4)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铁农具使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是铁制农具和牛耕。(2)根据材料二可知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

30、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4)根据材料三“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臣”是董仲舒;这是他给汉武帝提出的建议。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27(1)罢黜

31、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2)“推恩令”;(3)五铢钱;(4)地方设刺史;(5)派张骞出使西域;(6)鼎盛。【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解析:(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2)“推恩令”;(3)五铢钱;(4)地方设刺史;(5)派张骞出使西域;(6)鼎盛。【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思想上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采取此项措施把儒家思想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统治思想。(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主父偃提出了“推恩令”,成功的解决了王国问题,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3)依据所学知识

32、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强化监察制度,在地方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地方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8(1)富国强兵,秦孝公.(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解析:(1)富国

33、强兵,秦孝公.(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3)根据材料二“建立县

34、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根据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29(1)铁器或铁农具;牛耕。(2)周室衰微(地位下降);诸侯争霸。(3)地主阶级;富国强兵。(4)社会变革。【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尤其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出现解析:(1)铁器或铁农具;牛耕。(2)周室

35、衰微(地位下降);诸侯争霸。(3)地主阶级;富国强兵。(4)社会变革。【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尤其是春秋后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分别是指铁器或铁农具和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据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36、、晋始大,政由方伯。”及所学知可知,材料二中,周室衰微(地位下降)。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各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3)据材料三“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强烈要求打破有旧贵族时代控制军政大权的传统旧制,各诸侯国纷纷掀起了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可知,推动战国时期改革风潮的是地主阶级。据材料三“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强烈要求打破有旧贵族时代控制军政大权的传统旧制,各诸侯国纷纷掀起了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风潮”可知,这些改革的目的是富国

37、强兵。(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可知,社会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的时代特征。30(1)商鞅变法。公元前365年。秦孝公(2)统一度量衡(3)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解析:(1)商鞅变法。公元前365年。秦孝公(2)统一度量衡(3)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4)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启示:要改革,要创新【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

38、、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是指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2)依据材料二“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他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铜方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措施是指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3)结合所学知识,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4)依据材料一“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成功的启示是改革是强国之路,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应与时俱进,要改革,要创新。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