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36.50KB ,
文档编号:5624739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624739.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福建XX大学2021年2月课程考试《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208(DOC 15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XX大学2021年2月课程考试《德育论》作业考核试题208(DOC 15页).doc

1、德育论A卷试题答案在最后一、 单选(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_1_去之,_2_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A.庶民;君子B.君子;庶民2.伦理是以人性、_1_、人与人之间的正的关系为基准(相对于邪的关系),显现人在宇宙或者世界上的一切关系,以及这些关系遵循的_2_,还有关于人性和这些关系的知识。A.人伦结构;道理和规则B.物性;道理和规则C.人伦结构;制度D.物性;制度3.伦理学,说得最直白一点,当然是研究伦理的学问,它是讨论人的存在、生存、生活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现实性,以及人性的_1_变成_2_的学问。伦理学的最大话题是人

2、的幸福。伦理学具有浓烈的思辨意义,因为伦理主要是针对心性结构、人伦秩序进行逻辑上的融通与交合。A.有限性;现实性B.无限可能性;现实性C.有限性;合理性D.有限性;无限可能限性4.伦理学的最高追求是_1_。A.幸福 B.快乐 C.正义 D.良心5.近亲不能结婚,那么,同类能不能相食,_1_;异类不能不能性交,_2_。个人没有生命处置权利。A.能;不能B.不能;能C.能;能D.不能;不能6.佛家说,世界生灭变化,分为成、住、坏、_1_四劫。A、灭;B、空;C、劫;D、生7.道德指个人和人类在行道过程中,内心对道的体认,这个体认就是人的内在品质,使人与道一体化,而这种_1_,显现在人与周围的一切_

3、2_之中。道既是本体论的,又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学的。A.关系;内在的品质B.体认;事物C.内在的品质;关系D.事物;体认8.在中国人的概念中,道德是_1_,也叫良知,是人性中先天的善。道德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很高的_2_。A.修养;良心B.善良;责任C.责任;善良D.良心;修养9.西方的道德概念,集中在几个话题上:理性,只有理性才能体认道德;最高道德即最高_1_,那就是上帝或者神,上帝或者神才是_2_;道德在于人的自由、精神与意志。A.良心;真理B.真理;善C.道德本体;真理D.善;道德本体10.一般说来,当代“伦理”概念蕴涵着西方文化的_1_、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涵着更多的

4、东方文化的_2_、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A.理性;情性B.理性;德性C.理性;智慧D.理性;知识二、 多选(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1.北宋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_1_。为往圣继_1_,为万世开太平。A.立德B.立命C.绝业D.绝学12. 孟子曰:“人皆有_。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_,非人也;无_,非人也;无_,非人也;无_,非人也。A不忍人之心;B恻隐之心;C羞恶之心;D辞让

5、之心;是非之心13. 孟子曰:“恻隐之心,_之端也;羞恶之心,_之端也;辞让之心,_之端也;是非之心,_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A 仁;B 义;C 礼;D 智14.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_,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_,人皆有之。”A恻隐之心;B羞恶之心;C恭敬之心;D是非之心15.本课程认为,生活与世界是人生命中本来就有的,是人_1_,不是_2_A.带着世界走B

6、.跟着世界走C.世界带着人走D.世界跟着人走16.幸福是生命中固有的_1_,教育只是把幸福_2_。A.爱欲B.物欲C.引导出来D.灌输进去17.教育_1_创造新生活,只是把人灵魂中固有的生活_2_。A.能B.不能C.引导出来D.灌输进去18.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由近及远地设计”的儿童的生活,不是立体,是一个_1_甚至_2_。A.平面B.线段C.圆形D.正方形19.秦兵马俑,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出土于我国西安以东30多千米的临潼。俑,是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人形制作的一种_,是代替活人殉葬的_,兵马俑即_。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人俑群。A随葬品;B陪葬品;C制成战车、战

7、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D 兵器。20.秦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带有主观性和写意性的特征,这是_。在艺术技巧方面,有概括、有夸张,塑完以后再通体彩绘,把原雕、浮雕结合起来。武士的表情相当个性化,不但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征与_十分接近。A写实主义作风;B浪漫主义作风;C现代的陕西人;D现代的北京人。三、 判断(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1.鲁洁先生说:“德育所涉及的是人的灵魂、精神中最深沉的部分。”22.班华先生说:“德育即育德”23.这门道德教育,是基于“德性与文化”的学科。24.当代中国儿童处于双重断裂:伦理断裂与生计断裂。25.五伦

8、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26.“政治正确”的支持者倾向采用“中立语言”(inclusive language)、“文明语”(civility)来形容政治正确。反对者则认为政治正确属贬义词,与假道学、过度敏感、斤斤计较的意义近似。27.我们衡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道德,主要就是看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关系,特别是衡量个人与自己、个人与自己周围的关系,尤其是个人与政府、个人与国家的关系。28.个人不能自己处置自己的生命,因为个人的生命权不属于自己,是属于人类的,所以,人是不能自杀的。宗教认为,生命是神(上帝)的选择,是神(上帝)的权利。29.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9、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0.爱因斯坦的话已经作为政治信条刻在了政府大楼上:“国家是为人而设立的,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1.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有三个人的巨大塑像,请说出这三大塑像的名字与各自代表的意喻。32.“三纲五常”指什么?33.宗教上有许多伦理上的绝对禁忌,佛教的“五戒”指哪五戒?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34.请论述德性的一般意思与德性的分类德育论答题纸:注意:请全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不得分!一、单选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0、)12345678910AABADBBBDA二、多选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121314151617181920BDABCDABCDABCDACACBCACABCAC三、判断题(或,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222324252627282930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31.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有三个人的巨大塑像,请说出这三大塑像的名字与各自代表的意喻。答:美国最高法院的门楣上有三个人的巨大塑像:中间是希伯来人摩西,代表天意或宗教。左边是孔子,代表人伦或道德。右边是梭伦,古希腊的改革家,代表政治或法律。32.“三纲五常”指什么?答:三纲:君为臣纲,父为

11、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纲”在此处是做表率的意思。三纲五常(纲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为历代儒客尊崇,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约等同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 妇妇”之说。三纲”即礼纬.含文嘉中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也就是所谓的“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33.宗教上有许多伦理上的绝对禁忌,佛教的“五戒”指哪五戒?答:五戒是五条戒律或行为准则。中国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杀生,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

12、语,五不饮酒。五戒,是佛门四众弟子的基本戒,;论出家在家皆须受持。五、论述题(共1题,每题20分,共20分)34.请论述德性的一般意思与德性的分类答;德性的意思:道德品性。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在人类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德性常常是以德性项目的形式出现的。当德性进入伦理学的视野以后,伦理学家们基于对德性的本性及其项目的反思,提出一些德性项目并进一步对德性进行分类,将不同的德性项目纳入不同的类型。从伦理学的意义上看,德性的项目与德性的分类是紧密相联的。一、德性项目的含义琳达扎格则波斯基在描述德性的特征时指出德性是一种优秀;德性是一个人的深层特性;这些在历史上的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以大量的德性名目表现出来

13、的性质,事实上就是德性。”这是说,德性这种品质的性质会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体现为不同的德性项目。德性项目(简称为“德目”),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些德性要求。它们既是人们判断和评价德性的标准,也是人们进行德性培育(包括德性教育和德性修养)的根据。德目一般都是以名词的形式出现的,而且都是肯定性的、正面的,而不是否定性的,如“公正”。虽然德目在字面上并没有明显的德性要求,但实际上隐含着德性的要求,可以说是德性原则。人们通常把“善良”、“正直”、“诚实、守信”等看作是德目,这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德目。它们更多地体现在不同的人群中,不同的人群有不尽相同的日常生活德目。如古希腊荷马时代有所谓“

14、英雄的德性(德目)”,中国过去武林中有“武德”日本武士有体现武士道精神的德目。古希腊的“四德目”或“四主德”,中国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学者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公认的德目进行概括后所形成的成组的德目。日常生活德目是人们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自发形成并得到普遍认可的。对于这样的德目,我们可称之为“常识性德目”常识性德目有四个主要特点:一是形成的自发性。常识性德目一般不是通过教育和修养,而是通过道德环境的熏染自发形成的。人来到世间后在环境以及道德舆论的影响下,会通过耳湾目染不自觉地接受并自发形成一些德目。对这种德目,人们通常是没有经过认真反思和批判的。人们形成这些德目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很大程度

15、上是“随大流”二是认同的普遍性。在相同的道德环境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该道德环墙中流行的德目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地认同它们。确的目的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随大流”二是认同的普遍性。在相同的道德环境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该道德环境中流行的德目司空见惯,自然而然地认同它们。三是含义的模糊性。常识性德目通常是没有经过学者认真梳理和提炼的,其含义比较模糊,因而彼此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二、对德性的不同划分伦理学家对德性进行分类,最初可能是出于对德目进行分类的需要,但后来则是因为他们发现,从理论上将德性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更有助于人们对德性及德目的了解和掌握。在伦理思想史上,古代对德性进行过分类的伦理学家有柏拉图、亚

16、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柏拉图在欧梯弗罗篇和普罗塔哥拉篇中讨论过五种德性,即智慧、勇敢、节制、公正和虔敬,但在国家篇(即理想国)中则从国家和个人相统一 的角度只讨论了四种德性, 即智慧、勇 敢、节制和公正(参见柏拉图,第144、157页),这是后来人们广 泛谈论的古希腊的“四主德”。产格说来,柏拉图这里的讨论并不是对德性的划分”,而是从个人的灵魂结构和国家的等级结构的四个相应部分及其功能讨论的。但是,他的这种划分为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进行划分奠定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一种德性的分类。亚里士多德着眼于幸福来研究德性及其分类“由 于幸福是灵魂合乎完满德性的一种活动, 那

17、么我们现在就把德性作为我们探讨的对象。这样之后我们也就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幸福了。”(亚里士多德,第71页) 他认为,人的心灵有两个部分:非理性的部分和理性的的部分,“但非 理性的部分在某种程度上是听从理性的劝告的”。(同上,第73页)如果非理性的部分也看作是理性的话,那么理性的部分可一分为二:一部分是理性本身,另一部分则是对理性的服从。亚里士多德就是依据对灵魂的这种划分将德性分为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他把纯粹科学、智力和实践智慧看作是理智的德性,而把慷慨和完善的自我调控看作是道德的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智的德性大多是通过教育培养起来的,因而需要经验和时间:而道德的德性则是来自于习惯。“德性

18、既非出于本性,也非违反本性,但自然给予我们以获得德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由习惯而得到完善的。”在两类德性的关系上,理智的德性必须凭借理性,而道德的德性则要借助意志;理智的德性高于道德的德性。道德的德性可以使人获得幸福。但所获得的幸福不是最大的幸福:只有理智的德性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奥古斯丁关于德性的分类,是对柏拉图的“四主德”进行神学的改造并加以补充完成。他根据自己的神学观点对希腊人所崇尚的“四主德”进行了解释,认为这四种德性如果不以爱上帝作为前提,就不具有道德意义,他在“四主德”的基础上补充了信仰、希望和爱这三种德性,形成了中世纪流行的人的“七主德”。“七主德”的首德是爱,爱是指对上帝的爱

19、:只有爱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他对爱给子了满腔热忱的歌颂,认为爱是最高的德性,是一切德性之源,是惟一能占领和充满永恒的东西。世界上如果没有爱,就没有了一切,爱使人变得圣洁,使人变得虚诚:圣洁使人高尚,虚诚使人骂信。托马斯阿玺那基本上继承了奥古斯丁的思想,不过利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资源给子了更具有哲学意义的论证。他从人同时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公民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的德性和神学的德性。自然的德性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上,包括自我保存、追求幸福、生养后代、同情别人一观点出发,认为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的德性和神学的德性。自然的德性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之上,包括自我保

20、存、追求幸福、生养后代、同情别人等。如果人能公正地、审慎地、刚毅地和节制地追求这些东西,他就获得了自然德性,这些自然德性既是理智的德性,也是实践的德性:它们只有经过训练、教育和培养才能养成,自然德性是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达到完善(获得幸福)的准则:但只具各这四种自然德性尚不能达到至善至福,还需要另一些超自然的神学德性,即信仰、希望和爱,这三种神学德性表现出人对上帝的依赖和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在他看来,获得了自然德性,人可以获得尘世的幸福:而获得了神学的德性,则可以达到永恒的至福,尽管这种至福只有来世才能实现,有的学者将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和中世纪哲学家对德性的分类综合起来,认为德性可以划分为三类

21、,即道德的德性、理智的德性和神学的德性。这种观点将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关于德性划分的主要观点综合起来,有助于一般人了解德性的类型。还有学者根据亚里士多德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的观点,主张将德性划分为非道德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以上几种德性的古典划分虽然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这就是着眼于德性的指向性,或者说着眼于人生存的目的,来对德性进行划分。卡思林赫金斯认为,除了积极的德性之外还有消极的德性,针对当代伦理 学普遍关注积极的德性而忽视消极的德性的情况,他提出应 当重视消极的德性。在他看来,尽管对于伦理学而言德性包括许多积极的方面,但它们并不能涵盖整个德性的领域。许多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德性的讨论强调德性的积极方面,而忽视了亚洲思想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些德性范畴,赫金斯则将这些德性范畴称为“消极的德性”。消极的德性以人放弃心灵的某整活动或状态为其特征。一个人消极地有德性是培育内在的平静和放松控制自己的结果,这种德性的典型德目就是庄子的“无为”。在庄子看来,德性既不是理性主义的,亦不是压制的,也不是通过成为有良心的而获得的,“不如说,它算作是一种人的整个存在的健康,一种与使一个人能消遥和完全无所作为的环境达到的平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