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鸿门宴复习导学案高三语文 2014.09【基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写出通假字并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8.因击沛公于坐/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写出古义)1.沛公居山东时 古: 。 今:省份名。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将军战河北 古: 今:省份名。4.臣战河南 古: 今:省份名。5.约为婚姻 古: 今:男
2、女结为夫妻关系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古: 今:详细地讲述。7.于是 古: 今:表顺承8.再 古: 今:第二次三、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4.幸 妇女无所幸。故幸来告良。5.去 相去四十里。脱身独去。6.若 若入前为寿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讵能若是乎(东莱博议)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乃令张良留谢。2.辞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听之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8.于 贪于财货长于臣。复得见将军于此。7.然 沛公默然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然,籍何以至此9. 如 固不如也(比得上)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好像
3、)沛公起如厕(往)10.且 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且焉置土石?11. 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为之奈何?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今者有小人之言。珍宝尽有之。四、词类活用(勾画出有活用现象的词,并写出用法和意义)1. :1) 沛公军霸上。 ( )2) 沛公欲王关中。 ( )3) 范增数目项王。 ( )4) 籍吏民,封府库。( )5) 刑人如恐不胜。 ( )6) 道芷阳间行。 ( )7)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2. :素善留侯张良。( )3. :1) 项伯杀人,臣活之 ( )2)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3) 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 交戟之卫士欲止
4、不内。( )5) 拔剑撞而破之 ( )4. :1)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3)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4) 头发上指。( )5)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5. 大礼不辞小让( )五、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固定结构(解释下列固定结构)1) 无所: 如“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2) 奈何: 如“为之奈何?”3) 孰与: 如“孰与君少长?”4) 所以: 如“所以遣将守关者”。5) 为所: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6) 无以(无以): 如“军中无以为乐”。7) 有以: 如“项王未有以应”。8) 何为: 如“何辞为?”七、文
5、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1. :1) 此天子气也。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 亚父者,范增也。4)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6)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7) 此亡秦之续耳2. :1) 沛公军霸上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 欲呼张良与俱去。4) 毋从俱死也。5) 奉厄酒为寿。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7) 加彘肩上。8) 项王受璧,置之坐上。9) 竖子,不足与谋10)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3. :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2) 吾属今为之虏。3) 珍宝尽有之(被占有)4. :1) 具告以事2) 长于臣3) 因击沛公于坐4)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5)
6、 沛公欲王于关中6) 得复见将军于此5 :1) 不然,籍何以至此?2) 客何为者?3) 大王来何操?4) 沛公安在?八、翻译下列句子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4、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5、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因击沛公于座,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9、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10、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九、成语
7、(仿照第一例,写出成语并解释)1.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2. 劳苦而功高如此( )解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3.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解释 4.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解释 十、名句填空(1)今者项庄拔剑舞,_。(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_,天下皆叛之。(3)_,大礼不辞小让。【习题巩固】一、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卮酒(zh)刀俎(z)杯杓(sho)B参乘(shn) 瞋目(zhn) 美姬 (j)C鲰生(zu
8、) 左尹(y) 戮力(l)D玉玦(ju) 隔阂(h) 披帷(wi)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距关,毋内诸侯 因击沛公于坐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范增数目项王令将军与臣有郤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皆为龙虎,成五采 张良出,要项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毫毛不敢有所近 AB C D3下列句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拔剑撞而破之 B秦时与臣游C此其志不在小 D常以身翼蔽沛公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旦日飨士卒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 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
9、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 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6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大王来何操 B亚父者,范增也C得复见将军于此 D若属皆且为所虏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
10、。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
11、,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 葬:埋葬。B愿沛公且
12、留壁 壁:营垒,军营。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啖:吃,这里是以利引诱的意思。D不如因其解击之 解:通“懈”,松懈。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沛公之从洛阳南出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C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D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扣舷而歌之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张良运筹帷幄的一组是()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A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
13、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B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取得大胜。C张良足智多谋。败峣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D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11翻译下面的句子。(1)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3)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文言虚词练习(四)
14、因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罔不因势象形。变法者因时而化。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不如因而厚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拔刀斫前奏案。相如因持璧却立于今无会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蒙故业,因遗策。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二、下列加点的“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 B.不如因而厚遇之 C.左右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 E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F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三、判断“因”在文中的意义
15、。1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2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3因。其常4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5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6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7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8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9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10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四、小结反思文言虚词练习(五)为一、解释各句中“为”的意义以及用法。1、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3、君家妇难为。4、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5、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7、为国以
16、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8、古人以俭为美德。9、霓为衣兮风为马。10、士大夫多予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11、君既为府吏。12、十七为君妇。13、自名为鸳鸯/冥有鱼,其名为鲲14、始尔未为久。15、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1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7、非为织作迟。18、为秦宫人。19、为仲卿母所遣/若属皆且为所虏。20、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1、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2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何辞为23、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24、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5、公为我献之/阿母为汝求26、为击破沛公军。27、慎勿为妇死。28、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如姬为公子泣
17、。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 三、判断“为”在文中的意义。“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至理,当3为世人言之,切勿使之4为巫所惑。巫者,以诡5为业,其所6为皆7为利也。故8为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9为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10为?(荀子天论)鸿门宴答案一、1.D解析:A项,“卮”应
18、读“zh”;B项,“瞋”应读“chn”;C项,“尹”应读“yn”。2D解析:“距”通“拒”,“内”通“纳”;“坐”通“座”;“倍”通“背”;“郤”通“隙”;“采”通“彩”;“要”通“邀”;“蚤”通“早”。3B4D解析:A项,“河北”“河南”古义分别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为”河北省”“河南省”。B项,“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项,“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程度副词”。D项,古今都为“士兵”。5D解析:D项,均为“接纳”。A项前者为“放弃”,后者为“放置”;B项前者为“辞谢”,后者为“感谢”;C项前者为“坐下”,后者为“座位”。
19、6A解析:B项为判断句;C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为被动句。二、7.A解析:A项,“葬”这里指厚葬。8C解析:A项“之”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以”均为介词,表示对象,译为“率领、带领”。C项“与”前者是介词,表示对象,译为“和、同”;后者是连词,表示并列,也译为“和、同”。D项“而”均表示修饰,不译。9C解析:是说在沛公出 的时候,张良所采取的行动,是说张良平时的做法。10B解析:“让沛公带兵攻击”不对,张良没有这样特别安排。只是提出了“趁敌方松懈而攻打”的建议。11(1)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2)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
20、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3)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与我共建功业呢?参考译文: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NF199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
21、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
22、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黥布是楚军的猛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固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
23、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文言虚词练习(四)因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依照、根据
24、”;3、4句“依靠、凭借”;5、6句“趁着,趁此”;7句“通过,经由”;8、9句“因为,由于”;10、11句“于是,就;”;12句“原因,缘由,机缘”;13句“根据”;14、15句“沿袭,继续”。二、AC (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连词,因而 F通过) 三、1、 介词,可译为根据2、 动词,可译为沿袭3、 名词,可译为原因4、 介词,可译为趁着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6、 介词,可译为凭借7、 介词,可译为经由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9、 介词,可译为因为10、连词,可译为因为【译文:按照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授予他官职,不因为门第高低来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的规定,这就是曹操
25、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因。曹操常常趁人不备,采用偷袭的办法攻打别人,例如乌巢焚粮一战。这一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乘胜追击,攻破了袁绍大军,取得了官渡一战的大捷,这也是凭借许攸的力量而获得的,这一过程犹如由干枯的树木变成茂密的树木一样。途径袁绍之墓,曹操还让人带路到墓前祭拜,他的度量难道是常人能比的吗?】文言虚词练习(五)为一、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名词,作为、政绩;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 3动词,做、干;45动词,制作;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7动词,治理;810动词,当作、作为;1112动词,身为、成为;13动词,叫做;14动词,算作;15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16-17动词,是;18动词,成为;1920介词,表被动;21助词,表诘问;22语气助词,呢;2324动词,帮助;2526介词,替、给;27介词,为了;28介词,向、对;29连词,因为。二、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 三、1、 介词,可译为因为2、 动词,可译为是3、 介词,可译为对、向4、 介词,可译为被5、 动词,可译为作为6、 动词,可译为做7、 介词,可译为为了8、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9、 介词,可译为替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11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