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109KB ,
文档编号:5644662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64466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4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4页).doc

1、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专题一“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一、心理发展及其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 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 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1心理适应阶段2全面发展阶段3职业定向阶段 (二)大学生的的认知特征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韦克斯勒:智力发展的顶峰约在2025 岁2.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期

2、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4.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日本:1922 岁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三、大学生的情意特点(一)大学生的需要特征 1.大学生的需要种类和特点 全面发展的需要 支持性的学习环境的需要 经济支持的需要 2.大学生的需要发展特点 复合性、强烈性、矛盾性、易变性、时代性 (二)大学生的动机特征1.大学生的动机发展特点 (1)多样性和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2)发展性和迟滞性并存(3)动机的冲突性明显(4)动机的隐蔽性增加(5)动机的差异性加剧2.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是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原因和内部动力(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学习动机的多元化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

3、习动机的社会性学习动机的职业化(三)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 1. 人生目的崇高远大,具体可行,务实求真2. 人生价值选择正确合理,积极进取3. 人生态度积极健康,幸福与苦恼都与理想实现密切相关 (四)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1. 价值观标准趋向务实化和功利化2. 价值观认识存在矛盾性和局限性3. 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层次化4. 主体意识增强与个人主义倾向明显5. 政治意识呈弱化趋势6. 人生态度积极与消极并存(五)大学生的情感特征1. 丰富性和狭隘性2. 稳定性和波动性3. 强烈性和细腻性4. 外显性和内隐性(六)大学生的意志特征1. 自觉性普遍提高,但还存在惰性2. 理智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3

4、. 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 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伴有依赖性5. 果断性增强,但带有冲动性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及其结构自我意识(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结构(4种说法)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知情意) (2)个人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 (3)躯体我、社会我和精神我 :詹姆斯 (4)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 自我认识的主动性和深刻性 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特点 敏感性、深刻性、丰富性和波动性 大

5、学生自我控制的特点 自我设计的高标准 强烈的独立意向和反叛倾向 自我控制能力仍有待于提高五、大学生智力差异与教育(一)智力及其理论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2.智力三元论3.智力多元论(二)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1.大学生的智力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智力的类型差异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2.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1)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2)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六、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一)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 大学生的气质千差万别,它是由人的先天素质决定的。 气质无好坏之分,均有优缺点。 气质也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二)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

6、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与气质不同,性格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并且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 对于外向型的学生 应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应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 应培养他们深沉稳重的性格特征。 应提醒他们注意约束自己的行为。 对于内向型的学生 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 应帮助他们克服羞怯心理。 应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应让他们学会赞美别人。七、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一)性别及其差异 (1)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总体水平上不存在差异 (2)男性和女性的智力在分布上存在差异 (3)男性和女性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有自己的智力优势。 (二)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 1.改变错误的性别刻板

7、观念:男强女弱 2.“因性施教”,实施两性补充教育3.利用性别差异,促进交往,营造“异性效应” 专题二“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一、 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一)高校教师角色与角色期待 角色:源于戏剧舞台用语。 它可以定义为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 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与责任。角色期待:又称角色规范,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 5.平等中的“首席”。 6.科学家或思想家。 7.终身学习者。 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二)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压力与调适 教

8、师职业角色压力主要来源于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 1.高校教师的角色冲突 同时扮演的几个角色之间冲突:教学、研究 2.高校教师的角色超载 高校教师因为缺少时间、 精力或资源, 无力实现角色要求 角色调适 教师:调整对所从事职业的角色认识,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服务者。 管理部门:澄清对教师这一角色的定位。如在教师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上,教师是服务对象;在教师与社会的关系上,教师是引领者与主动适应者。(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角色形成的三阶段 1.认知阶段 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形成规范的认识和了解 2.认同阶段 教师亲身体验接受高校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 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

9、己的行为。 3.信念形成阶段 将高校教师角色中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二、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 (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 1.高校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 (1)专业知识(如一杯水与一桶水) (2)组织教材的能力(如概括化、系统化) (3)言语表达能力(如陈景润) (4)组织教学的能力(如计划、方法、气氛) (5)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力(如现代媒体) (二)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 1.教师的情感特征 (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2)对学生满怀期望:“期望效应” (3)教师的情操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2.教师的意志品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 (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10、 (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 自制、 耐心和坚持性。 (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三)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 1.成熟的自我意识 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求实精神、献身精神、人梯精神 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 4.富有创新精神 5.良好的性格 三、 高校教师的威信(一)影响高校教师威信的因素 客观因素 最主要的是社会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主观因素 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必需因素 2.良好的道德品质基本条件 3.教师的仪表、 生活作风和习惯必要条件 4.师生平等交往也有重要影响 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有较大影响 (二)高校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 1.教师要

11、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教师要言行一致, 做学生的楷模。四、高校教师的成长 (一)教师职业成长理论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二)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及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 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差异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 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12、三)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 1.系统的理论学习 2.课堂教学观摩 3.微型教学实践 4.教学决策训练专题三“学习理论及应用” 一、学习的概念与分类(一)广义的学习与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 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的学习: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二)奥苏伯尔有关学习的分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实质是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 发现学习:发现创造,构建起一定的经验结构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之间的联系。 机械学习:即在学习所得经验之间并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二、大学生学习的特

13、点(一)总的特点:广博性、专精性、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 总的特点 广博性 专精性 自主性 能动性 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 大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性(二)其他特点: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方法特点 1.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成才是大学生学习的首要动机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占据重要地位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性别差异 女生的成就动机低于男生;且惧怕失败。 2.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特点 3.大学生学习方法特点 三、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学习的实质是刺激(如食物)与刺激(如铃声)之间的联结,又称 S-S

14、 学习。 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的反复结合,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过程。泛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不仅条件刺激会引起条件反应,与条件刺激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条件反应。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消退: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 条件反应就会逐渐削弱,最后消失。(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学习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即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联结的过程。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 膝跳反射) 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三)桑代克的

15、“联结试误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2)学习的本质是尝试与错误。 (3)动物学习是盲目的,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一切行为都由S-R反射构成。心理学家的任务就在于给予确定刺激并观察学习者的行为,从而探究学习规律。 条件反射分两类: 应答性条件反射: 强调刺激(食物)对引起期望反应的重要性; 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反应(操作)及结果的重要性。四、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1)学习是顿悟的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3)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要以意识为中介(二)托

16、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 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期待的获得,而非习惯的形成。 3.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 4.外部强化并非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1.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提倡发现学习法 (四)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略(太复杂了,估计不考)五、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一)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专题四“认知心理与知识学习”一、大学生认知的特点(一)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 (二)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黃金期(三)思维发展处于成熟

17、期 (四)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二、大学生的知识获得(一)大学生知识的表征 (二)大学生知识的获得(三)大学生知识的保持 (四)大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三、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的培养(一)大学生思维的特点 (二)大学生问题解决的特点(三)大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专题五“德育与心理健康”一 德育概论(一)品德概述 (二)大学生品德的培养二 心理健康概论(一)心理健康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三)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专题六“激励与管理”一、激励概述(一)激励的概念 (二)激励的作用二、需要与动机(一)激励的基础人的需要 (二)激励机制人的动机(三)成就动机理论三、激励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18、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状态型激励理论四、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一)按需激励 (二)目标激励 (三)强化激励(四)成功激励 (五)公平激励 (六)归因激励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要点第一部分:基本概念与知识1、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2、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广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3、挫折是指人

19、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 4、成就动机 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5、归因归因,即归结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6、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7、认知-发现说 认知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

20、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提倡发现学习法 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认知-发现说对教学的启示 不论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 8、人格障碍 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9、需要 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10、从众 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

21、人的行为方式。 11、定势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1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3、心理冲突 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14、动机斗争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斗争 15、气质类型学(估计不重要)四种基本气质是:因血液占优势而形成的多血质;因粘液占优势而形成的粘液质;因黄胆汁占优势而

22、形成的胆汁质;因黑胆汗水占优势而形成的抑郁质。16、激励的要素 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包括诱因)是激励的四大基本要素。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 包括 认知因素、动机因素和人格因素等方面。 19、搞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 1角色改变 2。教学反馈 3。现场指导20、知识的分类1.根据知识的意义,可以将知识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2根据知识的表征形式,可以分为陈述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 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能被人用语言来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

23、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 可以归结为“6W”: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在什么地方)、when(在什么时候)、how(怎么样)。 程序性知识(如技能、技巧、策略): 并不停留在人们仅能说说而已的状态, 它是关于人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去做某事(how to do something)的知识。 22、人格的基本特征 1.独特性。 “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2.稳定性。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3.整体性。 气质性格等密不可分。 4.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的人特有的。 5.功能性。 人格对个体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23、记忆的分类 内容的分类:形象记忆型、抽象记忆型、情

24、绪记忆型和动作记忆型感知器官的分类:听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肤觉记忆、混合记忆保持时间的分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意识类型的分类: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1动机与行为关系的复杂性2 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复杂性3 动机与行为效率25、教师威信的变化 客观因素:社会变迁、学生发展等 主观因素:知识面、生活态度、教育教学技能等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或降低,决定教师威信的变化方教师威信逐渐降低甚至丧失 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求知欲弱。 思想保守, 因循守旧, 固步自封。 随年龄增加教育观念变得消极, 教育态度变得冷淡。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1)感知知

25、识 设立明确的目的,让知识的感知过程更清晰 合理地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让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使感知更迅速、 更完善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的成效(2)理解知识 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材料的感性程度以及与经验的相关程度 丰富学生有关经验和感性材料 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建立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概念的关键特征 突出关键特征 学习态度 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27、有效教学的理念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思想。 有效教学的理念(P390) (1)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关注教学效益(投入产出比)。 (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 (4

26、)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5)有效的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28、教学反思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 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 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重视课中反思, 积极调控教学。 2.写好反思记录,加强经验积累。批注式、后续式、日记式 3.潜心研究学生,尝试调整反思。 4.认真参加听课, 注意扬长避短。第二部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及培养。 P22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一)情境因素:1、刺激模式 2、问题的信息量 3、问题的具体性(二)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1)问题表征 (2)知识 (3)生活经验 (4)定势 (5)功能固着 2、情绪

27、与动机因素:(1)情绪 (2)动机 3、人格因素:(1)智力水平 (2)人格特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一)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二)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三)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四)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提出假设(五)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六)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七)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2、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P197(一)组织有效的复习1 及时复习2 多样化复习3 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4 阅读和尝试回忆交替进行5 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6 合理分配记忆材料(二)利用外部记忆的手段(三)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3、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培养。P257影响因素:(一) 遗传

28、因素1 通过素质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2 通过气质类型影响人格发展,并进而影响品德发展。3 通过性别影响品德发展。(二)环境和教育1 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1)家庭气氛(2)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期望(3)家长的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2 学校环境和教育的影响(1)学校德育(2)校风和班风(3)教师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及自身的开模作用3 社会环境的影响(1)社会风气(2)民族文化(三)主观因素道德行为的培养: P272道德行为的特点:(1)自觉性 (2)独立性 (3) 稳定性道德行为培养:(1)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2)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

29、 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实践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 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通过各种有益活动使学生在有意练习中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 注意校正不良的行为习惯。4、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在大学生激励中的应用。P362含义: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功能 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对自我效能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估,都会带来麻烦。 决定人对活动的努力和坚持性:自我效能感越高,付出努力会越多,坚持时间会越长。 影响人对困难的态度:高自我效能感者,在困难面前愿意接受挑战。 影响人同环境互动时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在解决困难问题时,高自我效能感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低自我效能

30、感者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高自我效能感者会将注意力聚焦于环境上,低自我效能感者思维会停留在自身不足上 。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高自我效能感为目标。5、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P29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1理想化和现实感的心理冲突(1)轻松感和压抑感的矛盾(2)独立感和依赖感的矛盾(3)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2 交往与闭锁的心理冲突3 性生理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心理冲突6、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适应心理问题2情绪心理问题(1)忧郁(2)焦虑(3)嫉妒3自我认知问题(1)自卑(2)自负(3)虚荣4人际关系问题(1)人际关系不适(2)社交不良(3)心灵封闭5 恋爱心理问题(1)爱情的困惑(2)失恋的困扰6性心理问题7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90后独生子女(2)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3)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7、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P306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4 提高大学生的挫折耐受力8、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P3051. 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2. 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外界事物,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外部环境3. 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4. 正确看待压力5. 合理宣泄情绪6. 对青春期和性成熟状态的良好适应。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