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86MB ,
文档编号:5650225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650225.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22页).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 22页).docx

1、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天体系统1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下列是天体的有(正确的在下面划线):陨星、流星、卫星、星际物质、流星体、彗星。2宇宙中相邻的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是有级别和层次的,其中级别最高的是总星系,它是目前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部分。4.二、太阳系1八颗行星分类2运动特征3结构特征:地球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4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回归周期为76年。三、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普通的原因是结构特征与类地行星相似,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一致。2地

2、球的特殊性是因为其有生命物质存在,而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包括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其中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四、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概念: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2能量分布: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维持地表温度,利于生物生长繁衍。(2)促进大气、水体运动和生命活动。(3)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五、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A层的黑子,B层的耀斑,其周期约

3、为11年,它们都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对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对大气:两极地区极夜时高空出现极光;(4)对气候:旱涝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2.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时。(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有太阳光照。

4、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2)昼夜交替成因:地球的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2产生时差(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2)地方时(3)时区与区时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4)日期界线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三、地球的公转1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恒星年。(3)速度:不管是角速度还是线速度,均是近日点(1月初)处最快,远日点(7月初)处最慢。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2)

5、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纬度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春分日秋分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并且越往北,昼越长。反则反之。(2)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冬至日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渐长。反则反之。(3)特殊变化:无论何日,赤道上昼夜长短相等。无论何地,二分日昼夜长短相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冬至日3四季的划分4五带的划分注意:五带是热量带,其界线是明确的。3.地球的圈层结构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

6、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2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将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三大类岩石的形成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举例岩石形成及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大理岩、板岩、片麻岩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2)上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属于外力作用的数码是。(填数码)(3)下图为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丙为沉积岩。甲为

7、岩浆、乙为岩浆岩、丁为变质岩。冷却凝固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4.地质作用与地貌一、内、外力作用比较引起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使地表趋于平坦二、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分类及成因(1)A.背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上拱起,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B向斜,判断理由:岩层向下弯曲,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C断层,判断理由:岩层不连续并有明显位移。(2

8、)图中岩层16的新老关系,依次为1、2、3、4、5、6(由老到新)。(3)A的地貌类型是背斜谷,其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谷地;B的地貌类型是向斜山,其形成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4)良好的储水构造是B,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是A,有泉水出露的是C,适合开挖隧道的是A。(填字母)2断层(1)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华山等。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如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2)工程建设中遇到断层应加固或避开。5.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太

9、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吸收;d.大气逆辐射。(2)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即图中的a。地面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即图中的bc。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大地,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即图中的d。2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在图中四条“=”上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答案画图略。(箭头呈顺时针)(2)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高低状况是甲乙丙丁。(3)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气压降低,气温降低。(4)在同一高度上,气压高,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低,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5)若图示区域甲为陆地,乙为海洋,此图显示为黑

10、夜(白天或黑夜)或冬季(冬季或夏季)的盛行风向。(6)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其中表示城区的是乙地。6.大气的水平运动及天气系统1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图示受力状况只受图中F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与F2地转偏向力的共同影响受图中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高空风)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近地面风)2.读“锋面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图中A为暖气团,其性质为温度较高、水汽较多,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B为冷气团,其性

11、质为温度较低,水汽较少,在其影响下天气特征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2)冷暖气团交汇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3)根据冷暖气团的势力对比可将锋分为三种类型:冷锋:冷气团势力大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冷气团运动方向一致。暖锋:冷气团势力小于(大于、小于)暖气团势力,锋面移动方向与暖气团运动方向大致一致。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主要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

12、,B表示低压。(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5)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风,B的南部吹偏西风。7.气压带、风带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回忆以下知识。(1)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A赤道低气压带,B东北信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盛行西风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F极地东风带,G极地高气压带。(2)写出下列三圈环流的名称: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8.季风环流读图1和图

13、2,回答相关问题。(1)图1代表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其仅存在于海洋之上,如北太平洋低压(阿留申低压)、北大西洋低压(冰岛低压)。(2)图2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判断理由是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仅存在于海洋之上,如夏威夷高压、北大西洋高压(亚速尔高压)。(3)图中风向D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A、B、C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填写下表。1月7月东亚季风A西北风C东南风南亚季风B东北风D西南风成

14、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5)图中A季风的性质是寒冷干燥,所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9.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1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影响因素(1)图中体现出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大气环流和洋流。(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4)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5)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缘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

15、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寒带略)热量带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布规律典型地区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交替明显南北纬10至南北纬20之间的大陆西岸和内部非洲中部、南美洲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和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北纬10至北纬25之间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撒哈拉沙

16、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日本南部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温带温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东北,日本北部和朝鲜半岛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干旱少雨南、北半球中纬度的大陆内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西欧3.气压带、风带及季风对气候的影响(1

17、)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2)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3)气团: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归纳如下: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

18、制;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东南季风或西南季风)控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控制;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4气候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1)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19、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背风坡)的影响。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5气候类型的判断(1)根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气候分布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2)根据气候特

20、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为:以高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6全球气候变化(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10.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读“水循环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1)在图中直线上添加箭头,完成水循环过程。(2)主要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1、,地下径流,下渗,蒸腾。(3)其中表示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有,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有,陆地内循环的环节有。(填序号)(4)人类活动对(填序号)环节影响最大,主要表现:改变时间分配规律修建水库;改变空间分布规律跨流域调水。二、洋流的性质与分布规律(1)洋流的性质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状况的影响。(3)洋流的分布规律环流系统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季风环流西风漂流海域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北印度

22、洋海域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域模式北半球南半球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1)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得该地更加温和湿润。处受加那利寒流影响,使得当地气候更加干燥少雨。(2)寒暖流交汇处会形成大的渔场,如图中;上升补偿流处也会形成大渔场,如图中。(3)和两处海域风浪较大的是,原因是处于盛行西风带内,西风漂流强大,且受陆地阻挡,风浪大。(4)最容易受冰山影响的是,原因是拉布拉多寒流可以把北冰洋的冰山带到此处。1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自然地理环境是由生物圈、大气

23、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生物。(3)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C,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A,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起净化作用的是B,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D。2整体性的表现(1)协调性: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2)制约性: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3)联系性:指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陆地自然带的形成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从赤

24、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12.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自然资源与人类读“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耗竭年限预测图”,回忆课本知识。(1)根据自然资源的概念,图1甲乙丙丁图例中,能恰当代表图2中各种物质的是乙。(2)图2中的各种资源都属于同一类型,即矿产资源。这种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地质时期,其数量是有限的,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与此相对的是可再生资源,例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3)矿产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受地质作用制约,金属矿分布在岩浆岩地区,煤炭和石油等分

25、布在沉积岩地区。气候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4)从图2可以看出,矿产可开采寿命与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消费增长率大的矿产,其开采寿命衰减得较快。事实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实现资源最优耗竭,减少浪费,延长其资源耗竭时间。(5)将自然资源的各个共性特征与其相对应的利用原则用直线连起来。分布的不平衡性A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资源间的联系性B加强科技攻关挖掘潜力,提高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数量上的有限性C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搞好资源调配利用的发展性D全面评估,注意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答案CDAB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气象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危害洪涝长时间、大量的降水且排水不畅夏秋季节多发,我国东部地区、世界上的季风气候区、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毁坏家园、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少降水,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枯死亡,工矿业等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台风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墨西哥湾等地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寒潮强冷空气入侵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半年强烈降温冻坏农作物,带来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第 22 页 共 22 页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