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常考知识点引导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心理学常考知识点,欢迎阅读!1.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和阶段性(2)定向性和顺序性(3)不平衡性:劳伦兹指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4)差异性童年期(小学生),少年期(
2、初中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经验向理论转化)个体成长的两个高峰期:幼儿期和少年期2.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12):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27):自我中心性,思维片面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转,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运算,思维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教学启示:(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苏联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两种水平(1)儿童现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的儿童心理金额给的发展水平。(2)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启示:教
3、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走到新的水平。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与支持和知道,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完成最终任务。4.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其他的性有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婴儿期)(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学前期)(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学龄期)
4、(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初中生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岁以后)(成年晚期)1.学习定义: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分类:(1)按学习主体分: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2)学习结果加涅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3)学习意识阿瑟雷伯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4)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我国学习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道德品质和行
5、为习惯的学习三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接派学习理论)(1)经典型条件作用(小狗):巴普诺夫和华生,通过条件作用建立刺激反应(SR),规律有习得、消退、泛化与分化(2)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教育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3.学习的三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迷箱):人和动物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和操作性行为(不与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做出的随意性反应。正强化: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
6、应频率。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程序教学: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应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育启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L)提供理论支持。(4)班杜拉的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记忆)、复现(产生动作)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强化分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2.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3.自我强化: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3.认知派学习理论:(1)格式塔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科勒的黑猩猩实验。第一,从学习的结果来看
7、,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从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首先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期望是托尔曼的核心概念)(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教学目的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学习法:发现法(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与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是对立的):学习的分类:在学习方式上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内容上分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以符号为代表
8、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过程。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有意义学习材料本身),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曾宪的引导性学习材料。(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工程是个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况、操作、反馈八个阶段。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中心模式又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老师是“助产士”“催化剂”人本主义对新课改的启示:罗杰斯主张课程“以学生为中心”,应培养“完整的人”。持有一
9、种动态的评价。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核心:只是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学生观: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教育启示:(1)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2)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1.学习动机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内驱力,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成分)和学习期待(诱因)学习动机分类:(
10、1)根据诱因: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支配下行为更持久)(2)根据动机意义:高尚的学习动机和低级的学习动机(3)根据动机作用时间: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和远景的间接学习动机(4)根据作用大小: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学习动机(5)根据学业成绩动机,奥苏贝尔分:认识内驱力(为了获得知识),自我提高内驱力(赢得地位和自尊心),附属内驱力(家长教师的赞许)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任务中,学习效率岁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
11、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3.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斯金纳提出,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2)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马斯洛提出,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提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50的任务最有可能选择。(4)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分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
12、可控制和不可控制识记:能力和工作难度是稳定的,能力、努力程度、身心状况是内在,努力程度是可控制,其他都是不可控制(5)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实施启发式教学。(兴起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核心的成分)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反馈。合理运用
13、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5.学习策略定义: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习策略特点:操作性和监控性有机统一(最基本特点);外显性和内隐性有机统一;主动性和迁移性有机统一。学习策略的分类:(一)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多形式的复习(2)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形象联想法,谐音联想法,首字连词法,位置记忆法);做笔记(较为普遍的方法);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3)组织策略: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主题纲要法和符号纲要法)列提纲 利用图形 利用表格(二)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设定目标(
14、2)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3)调节策略:及时发现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良好的学习环境(3)努力管理策略:激发自己的动机,正确归因,自我奖励(4)学业求助策略:向别人求助询问学习策略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6.学习迁移定义: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类型:(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正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分: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来学习产生影响(举一反三)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况水平分:水平迁移:又称横向迁移,自下而上,即下位较低层次对较高层次影响。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自上而下,即上位较高层次对较低层次产生影响。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