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汇编08农业(2011全国新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答案】C【解析】本
2、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解题时要根据材料,结合巴西、美国、中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分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 )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答案】D【解析】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
3、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A【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2011全国卷大纲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
4、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和判读图像能力以及对描述气候特征的正确思路和表达。某种气候的特征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气温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三个方向描述,降水从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三个方面描述。结合所有季风气候共同特征,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看图说话就好。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答案】(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
5、渐低【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区域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方法的掌握程度,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不高。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思路: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弯曲和延伸方向、疏密程度、河流的流向、海陆分布特点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势特征(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起伏大小、可能的地质灾害等。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应该为平原,再根据图中河流(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小,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
6、;便于浸沤黄麻。【分析】本题整体难度不大,主要知识点是考查水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科学、规范、简炼的表达能力。也是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课标理念。从图中可看出黄麻产地主要集中在恒河三角洲(也可说恒河三角洲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网密布,根据气候图可得出水量丰和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可提供航运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可得出水量丰富利于浸沤黄麻得到原料。本道题的设问和标准答案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水网密”不属于水文条件,而是水系条件。将“水文条件”改为“水资源条件”似
7、乎更好些。39材料二 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分析】本小题考查考生农业区位分析能力和材料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农业自然区位一般包括: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地形(广阔平坦、复杂多样等)、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等)、水源等,准确获取文字材料和图像中的信息,抓住区域位置(河西走廊)的区域特征,准确而全面的分析显得尤其重要。从文字材料中的:“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推出地形广阔平坦而且海拔较高(平均海拔2
8、300)、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另外根据图中甲区域位置可知有祁连山冰雪融水和河流提供灌溉和山地抬升作用使山地降水较多。【答案】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地形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合牧草生长。(2011北京卷)(空缺)(2011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回答3-5题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解析】3.D 本题是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统
9、计坐标的判读。A点所示省区在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出A的迁出率大于迁入率,其净迁移率约为4.7%,以迁出为主。说明当地最有可以是经济落后造成的。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95-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解析】4.D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殊地区的区域特征。根据题意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应该位于青藏地区,其在1954年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说明该地是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2011四川卷)36(36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10、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6分)(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解析】该题以变态的区域北起中亚经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过青藏高原过横断山区到中南半岛,东部甘肃的河西走廊、渭河平
11、原、华北平原(乌鲁木齐、兰州、郑州、武汉等城市),综合考查了地势的变化、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航空运输、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等知识点。 图中地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南北降低,从两地的气温年变化中看出:冬季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大,在塔里木盆地地广人稀,城市距离远,沙漠广布,适宜发展航空运输,在郑州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交通便利,地处中原,信息、资金等条件优越,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答案】 36.(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较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
12、内无高大山脉,且多睛天,少云雾,有利于飞机飞行。(3)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2分);位于东部人口密集区,粮食消费量大(2分);地处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城)交通运输便利(2分);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2分)。(4)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2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2分)。在青藏高原边缘形成丰富的降水(2分),在青藏高原西北部降水稀少(2分)。(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2分),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2分)。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2分),粮食作物小麦
13、为主,经济作物棉花(2分)。【点评答案】图示区域过大影响学生对图形的阅读和把握,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值得商榷,是坑学生;。夏季西风带北移,南部边缘移出高原,使得高原经常受到从伊朗移动过来的副热带高压的作用天气晴好;而青藏高原夏季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大于地表释放的热量,且地面比热小,因此这些多余的热量便加热了位于高原上空的自由大气,使得在对流层顶部形成了南亚高压,南亚高压是对流层顶最强大的高压,具有热力性质,位于南亚高压底部附近的印度西部地区,由于地表为沙漠,比热更小,加上高层幅散作用,形成了印度低压。如果没有青藏高原夏季加热上层大气的作用,印度低压中心会移到高原且强度却远小于现
14、在,也就形不成东亚季风。(7月陆地低压中心,不是在印度半岛,而是在印度西部沙漠地区)(2011上海卷1)(十一)读下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的农业战略格局。26.图1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 ;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 农产品主产区;水稻生长可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 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27.比较长径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28.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
15、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答案】26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华南27主产区长江流域河套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水田农业旱作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利方面地势较低;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土壤较肥沃(任答两点即可)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任答两点即可)不利方面容易发生旱、涝灾害气候干旱,降水不足;多风沙、盐碱地28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雪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
16、生活和灌溉水源。(2011广东卷)41.(28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 图(图10)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1)。(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 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
17、,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1)从图中来看吧,直接可以读出流向,石羊河流入腾格里沙漠,没有注入海洋,故为内流河,(2)从图中来看,即可得出相关的答案,(3)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石羊河在我国的河西走廊,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4)石羊河的问题是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农业要从节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等。【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 内流河 没有流入海洋 (2)久 湖沼 湿 现代为沙,古代为湖沼 (3)温度大陆性气候 荒漠化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 发展喷灌,滴灌等以节约用水 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等(2
18、011山东卷1)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表1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4002.149416.00乙1684.36732.48丙29504.2312478.50丁10361.801864.80A印度、日本、中国、泰国 B印度、泰国、中国、日本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表格的判读分析能力及亚洲四国区域特征的掌握。中国、泰国、印度、日本四国中,印度耕地面积最大,日本耕地面积最小;由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日本精耕细作,单产水平最高,我国近年一直
19、致力于农业科技发展,单产水平也较高,近年水稻产量一直 居于世界前列。(2011山东卷1)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野外考察(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6分)(2)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3)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5分)室内分析(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
20、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表3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解析】本题考查对图像信息的获取解读分析能力及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1)题中R地的气温特点要通过对比两地气候资料图分析得出,对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要结合R地位置和地形分析;(2)题中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时,关键要从其位置可知该山脉主要受来自于西部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分析(3)题时应结合大盐湖的位置和所给小资料内容,从水循环环节入手分析。(4)题综合性较强,分析时应结合加利福
21、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的区域特征完成,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要从地形、光照、热量、降水、水源、土壤等角度选择分析。【答案】26.(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海陆位置;地形(谷地)。(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少雨,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只有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给分)(4)(2011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
22、(如图7所示)。(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 (6分)【答案】矛盾:城镇用地(非农业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依据: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山区面积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2011海南卷)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68题。6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7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3、8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甘 B新 C藏 D滇(2011福建卷)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完成l2题。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选C。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答案】B【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
24、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2011 安徽卷)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27-28题。27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此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答案】A【解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的重点,同时也看出安徽卷对于水循环之类的问题是情有独钟,2012年的高考复习必须继续予以高度重视。本题组题干的信息呈现了大面积(比例)的湖泊,显然有很强的干扰作用,实际上,辽宁的水稻也是
25、不少的。但这里强调的是“辽宁西北部”这一位置,处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的宏观背景,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节水”成了关键,土地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28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答案】C【解析】图示区域为辽宁西北部某地,降水量较少,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蔗基鱼塘主要适宜在降水量大的珠三角地区,水稻种植适宜分布在南方,该区域草地资源少,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2011浙江卷1)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
26、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B、 C、 D、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土壤盐碱化 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 C、 D、【答案】5D 6A【解析】考查的知识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大量引用河水导致的环境问题。解题思路: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因此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种植业除了小麦还有牧
27、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所以排除,答案选D。6、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排除,牧草生长不良。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答案选A。【附注】:澳大利亚小麦绝大部分供出口之用,D选项作物流向箭头粗细似乎有误。(2011江苏卷)图12为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为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
28、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答案】B C【解析】从图12可知,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不相同。24.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B.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 未利用地增加【答案】AC【解析】读图13可知,居民点及独立工矿、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建设用地增加了,退耕还林效果显著。林地增加,导致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土地减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