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说明文知识点总结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一、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严谨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 因此说明文阅读其问题的设置大都能从文中找出,难度相对而
2、言较小。 二、说明文分类 (一)按说明对象、依据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例如:核舟记、恐龙。语文课本上的中国石拱桥海底世界、苏州园林看云识天气等等。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敬畏自然、大自然的语言。同程序说明文一样,写作事理说明文也需要遵遁三个原则;了解事理。可以通过亲自观察研究或是查阅资料来了解事物的道理。只有自己先弄懂了道理,才可能向别人介绍;安排写作顺序。事理说明文所遵循的首先是逻辑顺序(事物的因果、递进等关系),也就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逻辑顺序不但要运用在段落
3、关系上,句子之间也要按照这种顺序来写;选用合适使用方法。 (二)按语言风格分(说明语言的特色、说明语言的生动程度等) 平实性说明文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朴实简明,内容具体,切实使人读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学的各类教科书、技术信息资料、实验报告、说明书等。 文艺性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辅以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并常用借助一些修辞方法,形象化地介绍事物或阐述事理,使读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三)按说明特点分:自然科学说明文(如大自然的语言)社会科学说明文(如中国石拱桥) 三、说明文三要素 1.内容的严密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
4、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拥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四种: 1.总分式-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先总体的概括,再具体来说,最后再总结) (3)分-总。 2.并列式:文章各部
5、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4.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 递进结构的主要形式有: 现象-本质; 特点-用途; 原因-结果; 整体-部分; 主要-次要; 概括-具体。 五、说明顺序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
6、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一)逻辑顺序:逻辑顺序是常见的说明顺序之一。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
7、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说明的逻辑顺序,是指依据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说明内容先后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总是有主有次,有因有果,有一般的、有个别的,有普遍的、有特殊的,作者依据这些来安排说明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容易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说清楚,将繁复的内容介绍得有条不紊. 逻辑顺序主要分成12种-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从结果到原因、从次要到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具体到概括、从本质到现象、从一般到具体。 (二)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
8、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在文章中使用恰当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清楚,使读者一目了然,所以在文章时间顺序也是一种独特技巧。 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我们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并且还有梁衡的晋祠描写圣母殿-围廊-屋架-廊柱-屋顶
9、-泥塑;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所有顺序中最合理的顺序。空间顺序,按空间部位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这种顺序常用于对群体事物的说明。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结果原因)概括具体 主要次要 整体局部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季节:春冬 (时间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
10、)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答题模板:_顺序,先写.内容,后写.内容,从_(整体)到_(局部),是_顺序。 说明方法(一)定义 1.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使之浅显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2.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11、打了比方,体现了事物的特点) 说明文中,如果是为了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此时,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介绍该事物服务的)从这一角度说,比喻就是打比方。如苏州园林: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说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着眼在画意,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如说明文笑最后几段话(23-28)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笑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你是美的姐妹,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爱的伴侣笑
12、,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你是一种动力,推动工作与生产前进。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融洽的表现是作者用诗一样的优美语句讴歌笑,不属于说明或介绍笑的内容,所以,这几段文字只是运用了比喻修辞,而不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3.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13、。 5.作诠释: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6.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注:学校大多不提倡这个方法,文章中很少遇到。这种说明方法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资料: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
14、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1、引出说明对象;2、通过引用故事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引用诗歌使文章更有趣味性。 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依据。 (二)说明方法作用(说明方法大都是三个字)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
15、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引资料(引用)、作诠释、下定义、列(画)图表、摹状貌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举.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比较,突出强调了xx事物的xx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举.具体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引资料:引用.(看情况),说明了xx事物的xx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x事物的x特征,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作诠释:具体的解释说明了x事物的x特征,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6、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x事物的x特征,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下定义:准确揭示了xx事物的属性,使说明更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突出了xx事物的xx特征,使读者印象深刻。 说明文语言:1、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典型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这些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表程度限定:最、很、更、比较、相当、充分 表范围限定:基本、几乎、许多、主要、极个别、之一 表时间限定:当时、至今、常常 表强调:特别、仅、只、一定、至少 表猜测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估计、也许 考察方式: 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加点
17、词语能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为什么? 例子1:植物花香大多数有益于人类。 答:(1)“大多数”表限定(限定了范围)(2)表示大部分,并非全部,还有小部分花香不益于人类。(3)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例子2: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运用到几乎所有领域。(可否删除“几乎”一词?) 答:不能删去。“几乎”表限定,表示大部分,说明塑料应用十分广泛,但并非全部领域,去掉则变成全部领域,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1.表态:不能删。(问能不能时才写) 2.解词(什么上的限制)+代入解释句子。 3.若删去/若换成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18、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很少用到。生动性(句子用到打比方或修辞) 某词运用打比方(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四、段落能否调换:(1、3常见) 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们之间是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 2、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们之间是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所以不能调换。(常用于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 3、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照应上文中“.某句话.”他们之间是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实际,所以不能调换。 五、段落作用: 1、题目作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点名说明对象(说
19、明内容) 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从修辞入手。一般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作用是生动形象。 2、首段作用:(重点)考察方式: 文章开头为什么从.写起?简要说明第一段的作用? 开头几句有什么作用?第一段以.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篇介绍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板: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照应题目;、引出本文说明对象是.,说明这个对象的特征、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3、中间段作用:具体说明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增强上下文的关联性和前后逻辑关系。 4、尾段作用: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意义和功用;引人深思。(反问或疑问或省略号时)
20、提取信息及概括类(审题是关键;文中找关键词、句;找全) 例如: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围绕它说明哪些内容? 词语有何含义:本意+文中指代内容 七、结合文意,给本文加个标题。 (1)要点明说明对象;(2)要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3)要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八:本文所介绍的说明对象有什么特征优点危害等?/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依次介绍说明对象的?(1)可能在开头一段的尾句总说:(2)可能在中间每个大段的开头一句:(3)可能需要自己根据每段段意概括。 九:选择题:请选择出与原文意思不相符或意思相符的一项。 答题注意,还原到相关段落或句子认真阅读,仔细找出细微差距,注意一些限制性的词语,如“一般、个别
21、、很难、大约”等。 十: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十一:“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十二:判断对错。 要认真读原题,然后还原到文章中找到相关句子,看有无差异,这样的题一定要注意关键的词。比如:肯定或否定词,表范围的词(一部分或全部),表程度的词。 十三:阅读链接材料,联系文段,说说你的探究结果/发现等。 答题思路:阅读链接材料,找出与原文的链接点即共同点;(2)角度多样,按分答点。 十四:联系生活,列举
22、一个与本文相似的例子。 答题思路:(1)弄懂吃透文中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参照文中所举的例子;(3)打开思路,联系自己所见所闻。 十五:13、本文语言风格是准确/生动。请结合某某句简析。 准确的答题格式是:该句中某某词语有的意思,在程度/数量/范围/语气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动的答题格式是:(1)该句中某某词语使用了拟人修辞/该句使用了打比方(或引用:多指引诗文名句、谜语、俗语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十六:代词指代什么内容? 答题思路:(1)一般往代词所在的句子前边找,尽可能地摘录原词原句,或根据其概括。(2)找到后还要放入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读,检验是否合适。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