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8 茶馆(节选)示范一等奖创新教案茶馆(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当代话剧特点,理清并归纳概括本剧剧情。 2.品味剧中“响嘣儿脆”的京味语言特色。 3.体会人物语言切合身份、性格与情境的特点,欣赏面貌各异的人物形象。 4.把握本剧主题、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体会人物语言切合身份、性格与情境的特点,欣赏面貌各异的人物形象。 2.把握本剧主题、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语言切合身份、性格与情境的特点,欣赏面貌各异的人物形象。 2.把握本剧主题、独特的结构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2、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作者身份: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代表作品:他以小说、剧作和曲艺著称于世,在散文、诗歌、杂文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生写下多部长篇小说,70多部(篇)中短篇小说,30多部剧作,近20部译著等。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有茶馆龙须沟。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离婚鼓书
3、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方珍珠等。 创作特点: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老舍的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老舍的作品从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中汲取和提炼文学语言,娴熟地运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老舍的作品具有大众化、 通俗性、 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 三、文体知识 话剧: 话剧是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在中国是一种年轻的戏剧样式,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文明戏。五四运动后欧洲戏剧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白话剧”。1928年由戏剧
4、家洪深提议定名“话剧”。著名的话剧有雷雨日出屈原茶馆等。 四、背景内容 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来展示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作品通过描写富于北京风俗特点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市井百态,写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堪称当代话剧的典范。 全剧分三幕,分别截取了旧中国三个时代的横断面,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社会现状。课文选取的是该剧第一幕,主要通过众多角色的对话,自然形成戏剧冲突,展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有条不紊,张弛有致。 五、朗读感知 1.以分角色的方式朗读全文。 2.文脉梳理。 ( 第一幕描写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
5、后的时代,在表面看似生意兴隆的裕泰茶馆里,却笼罩着一种凄惨、冷酷的气氛。破产农民康六被迫将十五岁的女儿卖给宫里的太监庞总管;正直、爱国的常四爷因为说了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进监狱;一心想办实业的维新资本家秦仲义和卫道的顽固派庞太监唇枪舌剑。第一幕暗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扩大,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流氓地痞横行霸道,农民生活痛苦不堪,正直的爱国者惨遭镇压等。 ) 参考答案斗嘴被抓 六、文本探究 任务一把握戏剧冲突 1第一幕里有哪些冲突 这些冲突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 (1)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 (2)刘麻子和康
6、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3)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冲突: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4)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灭亡的命运。 2既然秦仲义与常四爷对社会现状的认识一致,那二人的冲突又说明什么呢? 秦仲义:在秦仲义看来,常四爷的施善举动是治标不治本的无谓行为,没有见识。 常四爷:在常四爷看来,像秦仲义这样的实业家虽有雄心但不免冷血,理想太大而不切实际。 冲突:二人在救国方向、路线
7、和目标上存在分歧,思想矛盾。 3请谈一谈秦仲义与庞太监的斗嘴谁更胜一筹,为什么? 表面看是庞太监占上风,其实并未真正击败对手,对手主动弃权不是认输而是不屑。 秦仲义:以退为进,嘴上自谦,但心中自负,没有输掉气势。 庞太监:明强实弱,对秦仲义虽恨却也无可奈何甚至不得不畏惧三分,只能逞一时口舌之快,所以他愤愤不平,对手已经走远了,还要射上一箭,捞足面子,感叹“年头真是改了”。 4“秦庞斗嘴”让一直噤若寒蝉的茶客忍不住谈起国事来,在“茶客议论”的四人对话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状呢? (1)茶客胆小怯懦,冷血无情,无聊乏味,苟且偷生。对变法不主张,对变法者不同情,以为他们是乱打乱闹捣鬼,扰乱他们的生活
8、秩序,侧面反映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即脱离群众。 (2)茶客目光短浅,懒惰颓废,只要铁杆庄稼保住,哪怕被克扣一大半也不愿反抗,更不愿奋斗。他们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寄生哲学,认为维新派主张“自谋生计”是心眼狠毒的表现,变法革命是无法唤醒这帮愚昧麻木、自私颓丧的群众,而大清国的覆亡也是必然。 任务二赏析人物形象(以王利发与常四爷为例) 5试分析茶馆老板王利发这一人物形象。 (1)八面玲珑,谨小慎微。他为生计,时时处处都很用心思,他总是“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 (2)明哲保身,唯恐引火烧身。宋恩子、吴祥子抓住“大清国要完”的话头要抓常四爷,松二爷从旁说情,说:“王掌柜知道:我们都是地
9、道老好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利发也不出头,缄默无言。 (3)自私,生怕茶馆里出岔子。他知道宋恩子、吴祥子是侦缉,当常四爷声称“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王利发就示意:“说话请留点神!”几个有“铁杆庄稼”的茶客议论谭嗣同问斩,王利发就去劝阻:“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 (4)善于应酬。他跟房主秦仲义说话,或者是顺着说,讨好人家,或者是把求人家的话说成人家就有这份好心,巧于周旋。 6面对二德子的无端挑衅,常四爷做出了怎样的反应?体现常四爷怎样的人物形象? 常四爷不屑一顾地加以嘲讽二德子等人不务正业、欺内惧外的奴才嘴脸;常四爷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慨以及官府不闻不问态度的批判;反映当时面对洋人势力的入侵,国
10、内却一盘散沙的社会现状。 体现常四爷是一个有正义感、敢作敢为、不甘受奴役的人物形象,同时表现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7面对乡下卖儿卖女的惨状,常四爷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常四爷对贫苦人民:十分关心但又深为困惑。 常四爷对说媒拉纤人:十分痛恨。 常四爷对国家现状:深表忧虑。 说明了帝国主义迫害和清政府腐败竟到如此严重地步。 任务三鉴赏戏剧语言 8如何理解马五爷“我还有事,再见!”的含意? (1)划清界限:马五爷表面客气,实则趾高气扬,充分显示出假洋鬼子神气十足的傲慢劲。 (2)以壮声威:说再见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借用从洋人那学来的虚伪的习惯用语。 9“秦庞斗嘴”的语言尤为精彩,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潜台词
11、,试分析这段对话,读出每句话的弦外之音。 (1)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秦仲义听出敌意,先是礼数周到喊一声“庞老爷”,继而假装关心庞老爷的心情状态,表面是应酬和讨好,实则暗讽。 “这两天”背后是说你只是暂时安稳,前些日子你也有惶惶然的时候,不要太得意,高兴得太早。 (2)“那还用说吗?天下太平了”“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那还用说吗?”:庞太监自然听出其中含意,尤感不爽,开口谈国事,一个“那还用说吗?”表示应答和回击,派头十足,以谭嗣同问斩一事炫耀保守派的胜利。 “天下太平了”:意即我不仅是这两天安顿,以后我都安顿。 “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随后又提出警告,开始
12、放狠话,言外之意是谁敢支持维新派,谭嗣同就是下场,你秦仲义小心着点。 (3)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接受了警告,但不服软,不畏惧,意即你不用威胁我,同时,一方面是知道变法掉脑袋但还讲维新,表示他的坚定立场。 另一方面是早就知道自上而下的变法长不了,还是认为实业救国才是良策,不吃庞太监的含沙射影,让庞有点悻悻然,因为变法的失败没影响秦仲义发财。 (4)您聪明,二爷,要不然您怎么发财呢! 第一回合不分伯仲,庞太监见警告无效,退一步寻求新的攻击点,以经济实力为借口发动进攻。 意即你不老老实实学聪明点,你那点财产怕是都不保,以个人利益为恐吓点。 10作者为何在第一幕结尾处加上一句“将!你完啦!”? (1)
13、这句是作者有意加在结尾,和“大清国要完”一句遥相呼应,振聋发聩。 (2)一语三关,既指棋局,又暗示受害者命运,还象征腐朽的清王朝。 (3)是其他两幕的隐形结尾,也达到老舍“埋葬三个旧时代”的创作目的。 11本剧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人物的台词高度个性化。 (1)茶馆第一幕写的时间是清代末年,人物语言有时代色彩。茶馆中的人物是北京人,人物语言有北京话的特点。 (2)茶馆中人物众多,每个人台词不多而个性各异,人物语言有精练之至而异彩纷呈的特点。 例如常四爷与松二爷个性不同,面对二德子寻衅,他俩的台词是这样的: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 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
14、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 来,坐下喝一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一个硬,一个软,相比之下,个性鲜明。 任务四把握戏剧结构和主题 12曹禺评价茶馆第一幕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你怎样理解这一评价? (1)茶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老舍首先放弃了扭结核心戏剧事件的编剧老规矩,不追求编织完整的情节故事,而是以刻画人物,广泛反映社会风貌为目标。 “设法使每个角色都说他们自己的事,可是又与时代发生关系”,“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这样的编剧方法,是属于散文化的编剧法,这在老舍是个创举。 “画卷式”结构: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剧中人物活动都是截
15、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每一幕体现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矛盾,从广阔的生活横断面上把纷繁复杂的矛盾接触点构成舞台形象,若续若断;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2)茶馆第一幕要表现什么样的社会情状? 参考老舍谈茶馆 老舍在谈茶馆一文中说:“那时候的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侵略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滚滚而来(包括大量鸦片烟),弄得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见此情形,就想变变法,改改良,劝皇帝维新。也有的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反把维新派的头脑杀了几个,把改良的办法一概打倒。戏中的第一幕,正说的是顽固派得势以后,连太监都想娶老婆了,而
16、乡下人依然卖儿卖女,特务们也更加厉害了,随便抓人问罪。” 七、拓展延伸 第二幕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的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主要上场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王淑芬、刘麻子、唐铁嘴、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李三、康顺子等。小茶馆展现出一幅兵荒马乱、日益衰败的社会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拉皮条的刘麻子被稀里糊涂砍了头;两个逃兵想合娶一个老婆;茶馆生意清淡,面积缩小,苦心经营,试图改良,“改良”后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就接二连三来敲诈勒索,宋恩子、吴祥子摇身一变又成了军阀的走狗。 第三幕 抗战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
17、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攀谈。小刘麻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包办满汉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霸占。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街上的阳
18、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八、布置作业 正在读高三的张钧博同学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初中时的班主任李老师。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师生对话。 要求:可以有合理的想象;运用语言描写,想象人物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用最少的语言表现人物。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写作示例】张钧博发现李老师后,轻轻地喊了声:“李老师。” 李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 “我是张钧博呀,是您以前的学生。” “张钧博你是那个捣蛋鬼呀?!” “对呀。”张钧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李老师上下仔细地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 “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 “高三学习挺辛苦吧?” “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张钧博调皮地说。 “不错,小伙子,好好学,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说着,李老师欣慰地笑了。 1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