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 化李新科李新科主讲教师:李新科主讲教师:李新科服饰民俗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产物;作为精神文化,它又是人们政治、宗教、哲学、伦理、审美等观念的结晶。服饰民俗是一个地区生活风尚的表征,服、饰结合的民俗,既指衣饰,也含穿着者的行为和文化习惯。1、服饰及构成、服饰及构成 服饰的种类服饰的种类类 型内 容衣着用不同质料如棉、麻、丝绸、毛纺、化纤、皮革制作的衣、袍、裤、裙、帽、袜、鞋等各种附加的装饰物头发的装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装饰物如耳环、耳坠;颈部的装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装饰物如胸针、腰佩;手臂装饰物如臂钏、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如脚铃等对人体自
2、身的装饰物梳各种发式、画眉、描唇、染指甲、镶牙、染牙、缠足、纹面、纹身等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各种佩刀、腰刀、弩弓;各种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袋;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背兜等2、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服饰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服饰由最初的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下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这时期服饰的特点是: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很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第二阶段,服饰除用遮身蔽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如游牧民族多穿宽大长袍,以便于骑马放牧,并保护腰
3、腿不受风寒。水乡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随着家族制度、社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而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有所显示。黄色衣服是皇家的标志,紫色衣服是达官贵人的标志,灰色、蓝色衣服成了贫民百姓的标志。第四阶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3.服饰的种类(服饰的种类(p)2.季节服饰季节服饰 中国传统服饰还有四季之分,北方天气温差中国传统服饰还有四季之分,北方天气温差大,常以单、夹、棉、皮相区别,不按季节穿大,常以单、夹、棉、皮相区别,不按季节穿戴,就会在民俗风尚上受到种种压力,或预示戴,
4、就会在民俗风尚上受到种种压力,或预示着各种变故。着各种变故。(1 1)藏族)藏族 藏族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藏族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藏族地区出产的一种羊毛织品,可做床毯、衣服等)或哗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品,可做床毯、衣服等)或哗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的彩色横条“帮典帮典”,风格独特。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
5、,风格独特。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围裙围裙”料和红、蓝、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藏靴主要有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藏靴主要有“松巴鞋松巴鞋”和和“嘎洛鞋嘎洛鞋”。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拍摄民族:藏族 头系珍珠、珊瑚“巴珠”(一种饰品),戴珍珠伞帽,是旧时贵族妇女在盛大庆典中的装扮,现在已很
6、难见到了。拍摄地点:中国拍摄民族:藏族 藏族服饰(2)苗族)苗族 苗族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裙子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苗家人以牛为图腾,银饰也做成了牛角的形式。拍摄地点:中国贵州拍摄民族:苗族(3)瑶族瑶族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
7、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瑶族服饰的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的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节日盛装:一排瑶族少女着装相同,从中可以看出这瑶族服装的特点:着重装饰在袖口、裤脚、衣裙摆、头巾带。服装主色调为藏蓝色。拍摄地点:中国广西拍摄民族:瑶族(4)彝族彝族 彝族服饰款式繁多,一般男女上衣右开襟、紧身,袖口、领口、襟边都绣有彩色花边。身披羊毛织成的斗篷“擦尔瓦”,颜色多为黑色或羊毛本色。下装男女有所不同,男子又
8、有3种不同大小的裤脚,最大的达到2米,最小的仅能包住脚颈。女子下装为“其长曳地”的百招裙,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布料连接起来的,缝合处粘贴花边,绚丽多姿,十分漂亮。男子蓄发堆舍于头顶,再缠数丈长的包头帕,把前面缠裹成尖堆状,斜插额前的头帕外,做成勇武的“英雄结”,左耳戴缀有红丝线的红黄大耳珠,不留胡须。妇女包绣花头帕,喜戴耳坠、手铜、戒指、领花等金银饰物。融于大自然的彝族服饰,宛如朵朵盛开的山花。拍摄地点:中国四川省凉山州拍摄民族:彝族凉山彝族服饰按地域划分为义诺式、圣乍式、所地式三大类。服饰的质地、款式、饰品纹样各有特色。衣料以自制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多用传统的红、黄、黑三色。日常生活一般不穿新
9、衣服,如婚丧、祭祀、集市、过年、火把节等聚会才穿。每到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场上的服饰色彩纷呈,充分展示出彝族人民在款式设计、色彩搭配、纹样选择等方面的审美观。所以说火把节是凉山彝族服饰的赛衣节。(5)侗族)侗族 侗族男子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3种,下着长裤,裹绑腿。缠头布为3米长的亮布,两端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图形。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他银质饰物。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侗
10、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侗族服饰(6)纳西族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并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的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缀以圆形花片。双肩各有一个大的,背上并列7个小的,分别象征日、月、星辰,表示披星戴月勤劳不息,恶鬼不敢近前。纳西族纳西族(7)傣族)傣族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
11、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喜欢留长发,并挽髻于顶,插上梳子或鲜花,典雅大方;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傣族服饰傣族服饰(8)回族)回族 回族由于散居的原因,在服饰上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圆帽,也有戴黑色的,最初是作礼拜时戴,现在已成为民族标志,平日也随处可见。回族妇女习惯戴披肩
12、盖头,只把脸露在外面,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的颜色有所不同,姑娘用绿色的,中年用青色的,老年用白色的。回族服饰4、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服饰民俗的文化内涵(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儒家思想在我国各民族中占居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我国各民族中占居重要地位。儒家重礼仪伦常,重视孝行。中国的宗教信仰儒家重礼仪伦常,重视孝行。中国的宗教信仰最突出的特点是祖先崇拜。这种社会意识在服最突出的特点是祖先崇拜。这种社会意识在服饰民俗中有很突出的表现:在人生礼仪中,最饰民俗中有很突出的表现: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大
13、礼仪产生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宗敬祖观念。(2)求吉心理)求吉心理 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重要方面。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重要方面。比如,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来源于雄鸡鸣叫吓走比如,彝族妇女戴的鸡冠帽,来源于雄鸡鸣叫吓走恶魔的传说,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避邪,缀饰帽上恶魔的传说,认为戴这种帽子可以避邪,缀饰帽上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
14、光明的大小银泡,则是头顶月亮星星的象征,以示光明永在,幸福长存。永在,幸福长存。(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服饰是其民族的自我意识表现在许多方面,服饰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中一个重要方面。因为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穿着同一种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视觉符号,穿着同一种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调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调同一民族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同一民族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4)
15、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服饰还十分敏感地反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历史上实行明治维新的日本人和推行洋务运动的我国清朝官吏之间关于服饰问题的一场争论,就很能说明问题。日本明治维新之后,不仅接受西方的科学技术,还同时改穿西装。对此,推行洋务运动的李鸿章很不以为然,他坚持穿清代朝服,其理论根据是“易其器而不易其道”。这场争论,实际表明了对于按受西方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的两种态度:一种是比较彻底的革新;一种是在维持旧体制旧观念基础上的修修补补。二、中国历代服饰文化二、中国历代服饰文化(一)多姿多彩的史前服饰1.植物的皮叶、动物的毛皮或鸟类的羽毛2.织布做衣。主要原料是麻和葛。玉项饰
16、良渚文化马家窑出土彩陶盆上的舞蹈纹(二)、夏商时期服制的初步形成 最引人注目的是服饰上的贵贱分化越来越明显,服饰已经被逐渐列入“礼制”的范畴。尚书载帝王衣服上绣的花纹共有12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日、月、星辰:光明 山:万人仰望 龙:应变 华虫:文采宗彝:一种祭祀用的礼器,象征忠孝藻:洁净 火:光明 粉米:滋养万民黼:决断、黻:明辨 商代贵族在衣服的质地、款式、色彩和佩戴饰品上都商代贵族在衣服的质地、款式、色彩和佩戴饰品上都比较奢华。在一些王墓和贵族墓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织比较奢华。在一些王墓和贵族墓中,发现了大量的丝织品和装饰品。品和装饰品。殷墟出土玉人(
17、三)、西周时期的冕服制度和服饰习俗 周代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服饰制度,使服饰成为周代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服饰制度,使服饰成为“昭名昭名分,辨等威分,辨等威”的工具。的工具。冕服是周代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之一。主要由冕服是周代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之一。主要由冕冠、冕服、佩饰附件三部分组成。冕冠是周代礼冠中冕冠、冕服、佩饰附件三部分组成。冕冠是周代礼冠中最尊贵的一种。最尊贵的一种。天子(五彩十二玉)、公、侯、卿、大夫天子(五彩十二玉)、公、侯、卿、大夫后世帝王冠冕图周代的冠礼周代的冠礼 周代的孩童一般都是垂发至眉,并且两边梳周代的孩童一般都是垂发至眉,并且两边梳“两髦两髦”,或把两髦扎束成两个形状
18、像角的发,或把两髦扎束成两个形状像角的发结,叫结,叫“总角总角”。而到了成年时候,要把头发。而到了成年时候,要把头发在头顶上盘成髻形,女子主要是用笄把头发插在头顶上盘成髻形,女子主要是用笄把头发插定,男子则是戴冠,用笄把冠和髻一起固定起定,男子则是戴冠,用笄把冠和髻一起固定起来。男子戴冠的时候要专门举行一个仪式,这来。男子戴冠的时候要专门举行一个仪式,这就是作为礼之开始的就是作为礼之开始的“冠礼冠礼”。这个从墓中出土的玉人,是西周的贵族男子,戴着一顶方帽,穿着窄袖衣服,可以看出他的腹前加了一条韍。这是商周时代的典型服装,腹围前加了一条上窄下宽像斧,形的装饰物,就是韍。(四)、锐意进取的春秋战国
19、服饰1.用于防御的盔类头衣逐渐增多,称用于防御的盔类头衣逐渐增多,称为胄为胄2.传统的上衣下裳的习俗仍然流行。传统的上衣下裳的习俗仍然流行。白狐裘白狐裘 孟尝君孟尝君 皮之不存,毛将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附3.深衣的出现。深衣是将原来不相连深衣的出现。深衣是将原来不相连属的衣与裳连在一起,长至脚踝处,属的衣与裳连在一起,长至脚踝处,为当时诸侯、大夫、士人平日闲居所为当时诸侯、大夫、士人平日闲居所穿的常服。穿的常服。青铜盔青铜盔帽帽4.胡服。胡服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指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他们常年在马背上生活,为适服饰,他们常年在马背上生活,为适于骑马,多穿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于骑马,
20、多穿紧身窄袖的短衣、裤和皮靴。春秋战国之际,北方游牧民族皮靴。春秋战国之际,北方游牧民族常南下中原骚扰,深受胡骑骚扰之苦,常南下中原骚扰,深受胡骑骚扰之苦,中原官兵身穿长袍,甲胄笨重、结扎中原官兵身穿长袍,甲胄笨重、结扎繁琐的装束又不便骑马,由此限制了繁琐的装束又不便骑马,由此限制了中原骑兵的发展。出于军事目的,赵中原骑兵的发展。出于军事目的,赵武灵王率先引进胡服,提倡武灵王率先引进胡服,提倡“胡服以胡服以习骑射习骑射”。5.佩玉。以玉比德,望玉观人。佩玉。以玉比德,望玉观人。龙纹玉玦龙纹玉玦 春秋春秋(五)、端庄朴重的秦汉服饰 1.秦始皇尚黑色。秦始皇尚黑色。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
21、段,秦汉时代,在中国服色是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也就是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秦朝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国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规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男服服饰秦的服色应是沿袭战国时代的习惯。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2.汉代初年服饰较简朴。汉代初年服饰较简朴。3.巾和帻是汉代的首服。巾和帻是汉代的首服。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
22、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羽扇纶巾,谈笑间,灰飞烟灭。灰飞烟灭。4.汉代的服装主要有深衣、袍、单衣等。汉代的服装主要有深衣、袍、单衣等。5.女子服饰:襦和下裙女子服饰:襦和下裙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6.女子头饰:步摇和巾帼女子头饰:步摇和巾帼(六)、褒衣博带、民族融合的魏晋南北朝服饰 魏晋风度,流行宽袖大衫。魏晋风度,流行宽袖大衫。服饰崇尚素雅,贬斥俗丽。服饰崇尚素雅,贬斥俗丽。北魏彩绘女俑,其穿着己全是汉人服式。(七)、雍容富丽、大国气象的隋唐服饰戴幞头、穿圆领袍衫的唐太宗戴幞头、穿圆领袍衫的唐太宗 幞头,是一种包头的幞头,是一种包头的软件,它有四条带子其软件,它有四条带子其中有两条系于脑后,自中有
23、两条系于脑后,自然垂下,另外两条反系然垂下,另外两条反系头上,曲折附顶。头上,曲折附顶。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的主要服装。袍衫上的纹饰和颜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的主要服装。袍衫上的纹饰和颜色成为区别等级的手段。唐高宗时候定黄色袍为皇帝专用。色成为区别等级的手段。唐高宗时候定黄色袍为皇帝专用。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用朱红,六、七品用绿色,八、三品以上为紫色,五品以上用朱红,六、七品用绿色,八、九品用青色。九品用青色。唐唐簪花仕簪花仕女图女图中的中的贵妇,服饰贵妇,服饰华丽。唐代华丽。唐代女性服饰以女性服饰以宽松肥大为宽松肥大为主。主。唐捣练图中的妇女,衣装宽松,显得体态丰满。唐太宗(八)、保守规范、质
24、朴娟秀的宋代服饰幞头的多样化,有直脚、曲脚、幞头的多样化,有直脚、曲脚、交脚、朝天脚、顺风脚等。交脚、朝天脚、顺风脚等。司马光像司马光像赵匡胤像赵匡胤像宋代文人士大夫中还流行古代的幅巾。宋代文人士大夫中还流行古代的幅巾。岳飞像岳飞像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穿着交领宜身宽袖的长衫,头上戴的帽子就是东坡巾。清明上河图局部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中的官吏、商图中的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者民都穿交领长袍或者圆领襴衫,头戴幞头圆领襴衫,头戴幞头或巾子,下身穿长裤,或巾子,下身穿长裤,足蹬靴履。普通劳动足蹬靴履。普通劳动者从担夫、商贩到农者从担夫、商贩到农民、船夫等,大都身民
25、、船夫等,大都身穿短襦,下身穿裤,穿短襦,下身穿裤,头戴巾帕,赤脚穿草头戴巾帕,赤脚穿草鞋或麻鞋。鞋或麻鞋。(九)、元朝的民族特色服饰 元代的生活习俗带有浓郁的草原风情。“逐水草而徙”的蒙古人,穿的是“胡服胡帽”,衣物大多是用皮革、毛毡制作而成。元世祖出猎元世祖出猎元世祖皇后彻伯 元世祖皇后彻伯 元成宗元成宗(十)、艳丽堂皇的明代服饰 明代的专制制度体现在服明代的专制制度体现在服饰上就是皇帝的各种服装复杂饰上就是皇帝的各种服装复杂且充满威严感。皇帝的常服用且充满威严感。皇帝的常服用黄色的绫罗制成,上面绣有团黄色的绫罗制成,上面绣有团龙纹,十二章纹。官员的常服龙纹,十二章纹。官员的常服上还有体现
26、职务等级的上还有体现职务等级的“补补子子”。补子是两块边长。补子是两块边长40-5040-50厘米的正方形织锦,上面织有厘米的正方形织锦,上面织有各种动物为主的图案。各种动物为主的图案。明太祖 明朝的读书人,都穿着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宽大长衣的男子。明朝妇女平日穿着短衫长裙,也就是襦裙,腰上系着绸带。一品文官补子一品文官补子五品文官补子五品文官补子九品文官补子九品文官补子一品武官补子一品武官补子五品武官补子五品武官补子九品武官补子九品武官补子(十一)、繁缛华贵的清代服饰清代暖帽 清代的礼帽分暖清代的礼帽分暖帽和凉帽,一个是帽和凉帽,一个是八月到来年的二月八月到来年的二月戴的
27、,一个是三月戴的,一个是三月到八月之间戴的。到八月之间戴的。顶珠和花翎是区别顶珠和花翎是区别品级高低的标志。品级高低的标志。摘去某人的顶戴花摘去某人的顶戴花翎就是免去官职。翎就是免去官职。关天培像长袍马褂是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饰。马褂是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褂子,长度只到腰际,本来是北方人在骑马时穿的,满人统一中国后,不乘马的人也穿起马褂,渐渐流行起来。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坎肩又叫马甲。清朝妇女所穿的花盆式的高底鞋。清赭红石榴团花夏袍。清朱红缎彩绣女褂。清朱红缎盘金女褂。清藏青缎盘金龙短褂。清黑缎镶花女褂。清暗花紫绸彩绣女褂。清红绸百褶裙。清紫纱套袖旗袍。清石绿彩
28、绣女旗袍。穿袄裙的妇女穿袄裙的妇女旗髻旗髻 两把头两把头旗髻旗髻 大拉翘大拉翘2、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2、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近现代汉族服饰的变化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我国的封建帝王统 治。男子服饰上的变革首先是“剪辫子革命”,其次是在长衫队列里,加进了中西合壁的中山服。女子服饰仍流行旗袍,青年学生中流行短衣短裙。中山装 建国以后,中山装、西裤取代长衫,成为城市男装建国以后,中山装、西裤取代长衫,成为城市男装的主流,但在农村,对襟小褂仍是较普遍的服装。的主流,但在农村,对襟小褂仍是较普遍的服装。5050年年代后期,我国与苏联外交关
29、系较好,称为社会主义阵营代后期,我国与苏联外交关系较好,称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受苏联服饰的影响,女装中曾一度盛行大的兄弟国家,受苏联服饰的影响,女装中曾一度盛行大翻领、双拼扣的翻领、双拼扣的“列宁装列宁装”,“布拉机布拉机”即连衣裙也受即连衣裙也受到城市妇女的青睐,成为流行不衰的夏季服装式样。文到城市妇女的青睐,成为流行不衰的夏季服装式样。文革期间,服饰单一,男女一般都穿军服或蓝灰黑服装,革期间,服饰单一,男女一般都穿军服或蓝灰黑服装,是我国历史上服饰的大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是我国历史上服饰的大倒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接触增多,外来文化的浸透,对我国服饰界其他国家
30、的接触增多,外来文化的浸透,对我国服饰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装、夹克衫取代了五六十年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西装、夹克衫取代了五六十年代的中山装,高跟鞋也走遍全中国。当今服装款式各色代的中山装,高跟鞋也走遍全中国。当今服装款式各色各样,尤其是女装,花样翻新,变化之快,是过去几十各样,尤其是女装,花样翻新,变化之快,是过去几十年未曾有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服饰文化。年未曾有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服饰文化。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1、影响服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服饰民俗有哪些文化内涵?3、汉族服饰的演变过程。自测题自测题1、服饰习俗产生的第一要因是()。A遮羞 B装饰 C保护 D炫耀2、中国汉族服饰流变轨迹是:A袍一胡服一上衣下裳 B上衣下裳一胡服一袍C胡服一上衣下裳一袍 D.上衣下裳一袍一胡服3、旗袍作为中餐厅的“国服”,请分析利与弊。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