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第四章章 表演游戏表演游戏 一、表演游戏一、表演游戏概述概述(一)含义(一)含义 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再现文化作品的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比较 表演游戏与角色游戏的共同点都是扮演角色。(1)故事主题和情节来源上的差异 角色游戏主要来源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表演游戏主要来源于故事,包括文学作品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创编的故事。(2)故事结构性与规则要求上的差异 表演游戏要受到故事框架的限制和约束,角色游戏故事的结构性更具变换性。戏剧表演与表演游戏比较(1)表演游戏是幼儿自娱自乐的游戏。戏剧表演是一种演出,演给别
2、人看,必须要有观众;表演游戏即使没人看,幼儿也会兴致盎然地表演下去。(2)表演游戏是以文艺作品为依托的幼儿创造性表演 表演游戏与戏剧表演在表演上都依托文艺作品,但是戏剧表演严格按照文艺作品的情节表演,而表演游戏可以根据幼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喜好进行表演。为追求生动逼真的表演效果,教师必然在指导方式上倾向与采用示范、旁白、为追求生动逼真的表演效果,教师必然在指导方式上倾向与采用示范、旁白、手把手教等方式。对结果的重视和高控制的指导必然导致重视重复和模仿而手把手教等方式。对结果的重视和高控制的指导必然导致重视重复和模仿而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失去了游戏本来的面貌和原有的忽视幼儿的主
3、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失去了游戏本来的面貌和原有的价值。价值。(二)特点(二)特点 表演性表演性游戏性游戏性游戏性要先于表演性游戏性要先于表演性(三)类型(三)类型 利用各种材料辅助进行表演的形式,分类如下:1、桌面表演桌面表演 以个人游戏为主,如表演游戏“龟兔赛跑”2、木偶表演、木偶表演 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棍杖木偶和手指木偶 3、影子戏表演、影子戏表演 人影和手影;头饰和手饰影子戏;纸影和皮影戏 4、小舞台区表演、小舞台区表演 4平方米左右,配上一定的辅助材料(如头饰、丝巾等)。(四)功能(四)功能1、促进幼儿想象、创造和表演才能的发展。2、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3、激发幼儿对于文学
4、作品的兴趣和喜爱。4、丰富情绪体验,培养良好性格。5、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6、具有课程整合功能。二、表演游戏不同年龄班特点(一)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差异(一)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差异中班中班1、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但、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但进入游戏过程较慢进入游戏过程较慢,要经过一段无所,要经过一段无所事事或者嬉戏打闹的时间,才渐渐进入游戏的计划、协商阶段。事事或者嬉戏打闹的时间,才渐渐进入游戏的计划、协商阶段。2、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最终目的。目的性行、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最终目的。目的性行为(为(48%)明显少于大班(明显少于大班(78%),),嬉戏性强而目的性弱嬉戏性
5、强而目的性弱。3、一般性表现一般性表现占占87%,主要以动作(,主要以动作(57%)作为角色表现的手)作为角色表现的手段,较少运用语言、表情来表现角色。段,较少运用语言、表情来表现角色。嬉戏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多样化探究,为以后游戏内容和情多样化探究,为以后游戏内容和情节的丰富提供素材;节的丰富提供素材;同伴交往同伴交往有助于理解故事和合作游戏有助于理解故事和合作游戏一般性表现一般性表现是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必经过程,是幼儿独立开展表演游戏必经过程,为生动表现准备基础。教师不能忽视、省略、请示为生动表现准备基础。教师不能忽视、省略、请示甚至取消这个过程甚至取消这个过程幼儿很难完成从目的性角
6、色行为幼儿很难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嬉戏性角色行为-更高水平目的性角色水平的回归,也不能完成从一更高水平目的性角色水平的回归,也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般性表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这个特点说明教师的生动性表现的提升。这个特点说明教师的介入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介入和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大班大班1、目的性、计划性目的性、计划性嬉戏性角色行为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减少;游戏前就规则、情节、出场顺序进行协商;游戏中伙伴间的交游戏前就规则、情节、出场顺序进行协商;游戏中伙伴间的交往集中在动作和对白上;在演完一轮后,会协商跟换角色往集中在动作和对白上;在演完一轮后,会协商跟换角色2、具有一定的表现技
7、巧,、具有一定的表现技巧,生动性表现占生动性表现占35%,运用语言、动作、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塑造角色。经过反复游戏,生动性表现占表情等塑造角色。经过反复游戏,生动性表现占37%(二)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二)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发展过程的一般特点1、随着展开和时间延续,游戏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随着展开和时间延续,游戏目的性角色行为逐渐减少,嬉戏性角色行为逐步增加。(特殊性探究色行为逐步增加。(特殊性探究多样性探究),没有老师介入,多样性探究),没有老师介入,幼儿很难自己从嬉戏性角色向更高层次的目的性角色转变。幼儿很难自己从嬉戏性角色向更高层次的目的性角色转变
8、。2、以、以一般性表现一般性表现为主,没有教师介入,幼儿为主,没有教师介入,幼儿生动性表现生动性表现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在游戏过程中没有明显增加。3、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重要组成部分。、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重要组成部分。以真实身份与同伴进行交往(中:以真实身份与同伴进行交往(中:25%大:大:15%)围绕角色、规则、情节、材料、动作对白围绕角色、规则、情节、材料、动作对白角色:角色:头饰、角色认定和分配规则:规则:游戏开始、出场顺序、动作对白顺序情节:情节:故事序列、细节、内容材料:材料:材料使用、材料分配动作、对白:动作、对白:故事中出现的动作、对话三、表演游戏的指导昆虫怎样过冬.
9、doc(一)一)原则原则1、游戏性”先于“表演性”减少“立即示范”和“手把手教”等高控的指导策略。按照游戏自由、自主、愉悦等游戏特点,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游戏、协商磨合的时间与空间。2、在游戏过程中提升表演性幼儿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水平是如何提升的?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扮演怎样的角色?3、表演游戏与课程有机结合老虎的遭遇(二)组织1、选择适宜的作品角色个性鲜明、情节夸张有趣、动作性强、语言朗朗上口、对话重复小熊请客讲一讲、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 2、创设适合表演的游戏环境创设适合表演的游戏环境(1)舞台和布景(2)服饰和道具小、中、大班?3、促进幼儿表演技能的发展合理运用表演游戏
10、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合理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领域活动什么时候会运用到表演游戏?目的是什么?语言领域活动什么时候会运用到表演游戏?目的是什么?故事教学末端、开端和提问环节目的是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帮助幼儿模仿角色对话,记忆故事传统观念认为:“教”“模仿”,掌握静态的字、词、语法、句型表演游戏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表演游戏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新观念:是模仿与创造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有目的、有意义,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语言知识表演游戏中幼儿同伴间的讨论与协商为幼儿创设的真实的语言情境4、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发挥表演游戏的教育功能(三)不同
11、年龄班指导P32(四)指导方法(四)指导方法1、观察、观察日常活动中日常活动中随机观察随机观察,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以此为依据,敏锐发现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以此为依据,即使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即使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游戏中整班游戏中整班扫描式观察扫描式观察幼儿的表情、言行,无所事事的活动,判断空幼儿的表情、言行,无所事事的活动,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的需要;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的需要;游戏中重点的游戏中重点的个别观察,个别观察,注意小组幼儿和个别幼儿的特定需要,适时注意小组幼儿和个别幼儿的特定需要,适时适度提供帮助。适度提供帮助。2、提供材料、
12、提供材料 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的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在幼儿眼中,教师事先准备的精美的道具并不比他们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具更具吸引力,而制作道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丰富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不应为追求乐、蕴含丰富学习机会的一种活动。不应为追求“表演结果表演结果”或或节省时间而省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节省时间而省略这个颇具教育价值的环节。诸如纸、笔、盒子、木板这样的原始材料,可以为幼儿的探究提诸如纸、笔、盒子、木板这样的原始材料,可以为幼儿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3、组织讨论、组织讨论小组讨论与互相评议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和表演能力的提高及为有利。教师旨在促进幼儿反思的引导性提问十分重要:演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怎么办?教师不应扮演“裁判”的角色,应激发幼儿思考,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4、记录、记录记录什么?幼儿作品、搜集和使用的有关材料和物品、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言谈及行为表现图画、实物、照片、录音、录像、幻灯、文字说明等记录结果和过程、教师记录和幼儿记录结合作业:1、分组准备一个表演游戏,记录游戏发展全过程2、撰写一个表演游戏方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