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进花的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花的世界,培养对花的兴趣,受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围绕“花”这一主题,开展了许多活动,并把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吧!2、先请各组组长介绍下你们的研究内容。各组长进行汇报。3、分组进行交流国花组:介绍牡丹的小常识、关于牡丹的诗歌、牡丹被定为国花的原因、牡丹传说故事、牡丹图片展各国国花组:介绍各个不同国家的国花资料市花组:介绍各个不同城市的市花传说故事组:介绍关于花的传说故事以及关于花的诗歌花的礼仪组:介绍关于花的歌曲以及关于花的礼仪知识作品组:展示同学们关于花的作品4评价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收获呢?你最喜欢哪一组的介绍?评价表班级姓名我最喜欢的介绍是(简单说说理由):我的收获:填写评价表5、小结本次活动我爱我家教学设计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田颖 对应的课标内容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
3、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渐渐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于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我个人认为“我爱我家”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交流,回忆
4、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学生事先需要和家长交流,所以可以说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 1.教师准备一。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您好: 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您挑选一个或者两个内容,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稍做准备后,将进行一次交流,学生会把您的回答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 题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生病 孩子惹祸
5、孩子得到夸奖 同学你好,在你的家人做好准备之后,请你准备好录音或摄像设备,提前请你试一试,注意不要出问题。 2.教师准备二。 动员及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准备好如何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不要把它简单地看成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更要与家长进行心灵的接触。 (2)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些营造气氛的方法。例如:在家长心情好并放松时,可以把儿时的照片拿出来一起看。 3.教学准备一。 调查学生状况。 甲班:全班31人,其中婚姻状况稳定的家庭22人,占71%,婚姻不稳定的家庭9人,占29%。在这9人中,有6人的家庭依然处于离异状态,这部分孩子绝大多数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人的家庭已经再婚,孩子
6、与继父生活在一起,1人是丧父。 乙班:全班30人,2人的家庭处于离异状态,1人为被收养,有2人虽然父母没有婚姻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孩子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1人与祖父母生活,1人与姨妈生活。 4.教学准备二。 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事先要听一听、看一看,挑选效果好、比较典型的在课堂上播放。这里的工作量比较大,注意兼顾各种家庭类型。 5.教学准备三。 事先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对于在课堂上比较害羞的学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这里给他(她)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扫描下来做成课件。 (二)学生准备 找一名学生准备丢丢的故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
7、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了这么多的照片,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我爱我家(屏幕) 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 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小结 我们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 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
8、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 活动二 “家”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 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讲家里的故事开始,先有学生讲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记录在黑板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小结 “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天然学校 经济物质来源 娱乐天地 身体健康 发展大本营 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
9、,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听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 老师提出两个问题: 1.丢丢有家吗? 2.丢丢的妈妈爱他吗? (板书)爱是一种责任。 这里出现丢丢的故事,目的一是为了反衬出“家”的温暖;目的二是为说明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家”概念的运用,学生刚才总结了“家”是什么,老师就让学生用结论来分析丢丢有没有“家”,这是承上。第二个问题是启下,由
10、学生自己分析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 链接与拓展 我们回到我们家庭中去,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也有责任。我们对于家庭做了哪些贡献? 家长对家庭: 我对家庭: 这里是一种责任教育,“家”是什么学生理解了,“爱”呢?怎样去理解“爱”,更深地去理解“爱”,应该认识到“爱”更是一种责任。本课小结(可含课后活动安排)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爱我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丢丢的故事感受了“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作业:写几句话送给父母,并附上教师对家长支持的感谢。 教师在最后把脉络理清
11、,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家”是什么?“爱”的含义是什么? 细节处理 整个课堂气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我个人感觉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 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
12、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注重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例如活动有展示照片、家里的故事、头脑风暴以及比喻自己的家等活动,老师在活动时不要只关注个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板书设计家是: 爱是一种责任(学生的观点) 家长对家庭:老师补充 我对家庭:我爱我家教学设计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田颖 对应的课标内容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
13、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渐渐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于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我
14、个人认为“我爱我家”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交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学生事先需要和家长交流,所以可以说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 1.教师准备一。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您好: 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您挑选
15、一个或者两个内容,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稍做准备后,将进行一次交流,学生会把您的回答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 题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生病 孩子惹祸 孩子得到夸奖 同学你好,在你的家人做好准备之后,请你准备好录音或摄像设备,提前请你试一试,注意不要出问题。 2.教师准备二。 动员及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准备好如何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不要把它简单地看成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更要与家长进行心灵的接触。 (2)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些营造气氛的方法。例如:在家长心情好并放松时,可以把儿时的照片
16、拿出来一起看。 3.教学准备一。 调查学生状况。 甲班:全班31人,其中婚姻状况稳定的家庭22人,占71%,婚姻不稳定的家庭9人,占29%。在这9人中,有6人的家庭依然处于离异状态,这部分孩子绝大多数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人的家庭已经再婚,孩子与继父生活在一起,1人是丧父。 乙班:全班30人,2人的家庭处于离异状态,1人为被收养,有2人虽然父母没有婚姻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孩子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1人与祖父母生活,1人与姨妈生活。 4.教学准备二。 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事先要听一听、看一看,挑选效果好、比较典型的在课堂上播放。这里的工作量比较大,注意兼顾各种家庭类型。 5.教学准备三
17、。 事先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对于在课堂上比较害羞的学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这里给他(她)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扫描下来做成课件。 (二)学生准备 找一名学生准备丢丢的故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了这么多的照片,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我爱我家(屏幕) 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
18、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小结 我们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 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 活动二 “家”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 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讲家里的故事开始,先有学生讲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
19、记录在黑板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小结 “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天然学校 经济物质来源 娱乐天地 身体健康 发展大本营 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听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 老师提出两个问题: 1.丢丢有家吗? 2.丢丢的妈妈爱他吗? (板书)爱是一种责任。 这里出现丢丢的故事,目的一是为了反衬出“家”的温暖;目的二是
20、为说明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家”概念的运用,学生刚才总结了“家”是什么,老师就让学生用结论来分析丢丢有没有“家”,这是承上。第二个问题是启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 链接与拓展 我们回到我们家庭中去,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也有责任。我们对于家庭做了哪些贡献? 家长对家庭: 我对家庭: 这里是一种责任教育,“家”是什么学生理解了,“爱”呢?怎样去理解“爱”,更深地去理解“爱”,应该认识到“爱”更是一种责任。本课小结(可含课后活动安排)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爱我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
21、,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丢丢的故事感受了“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作业:写几句话送给父母,并附上教师对家长支持的感谢。 教师在最后把脉络理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家”是什么?“爱”的含义是什么? 细节处理 整个课堂气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我个人感觉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 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
22、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注重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例如活动有展示照片、家里的故事、头脑风暴以及比喻自己的家等活动,老师在活动时不要只关注个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板书设计家是: 爱是一种责任(学生的观点) 家
23、长对家庭:老师补充 我对家庭:发展大本营我爱我家教学设计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田颖 对应的课标内容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情感,对于“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与家长沟通的能力,锻炼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这里渗透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我们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多
24、学生渐渐对家庭的认识出现错误,对于家长产生误解。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扭转这种错误的认识,并初步消除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误解。 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责任感不强的情况,他们认为在家庭中,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在家庭中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我个人认为“我爱我家”不仅是情感上的热爱,还有更深一层次,那就是还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难点在于使孩子真正作为家庭成员之一,认识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与家长做一次交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因为学生事先需要和家长交流,所以可以说我的课从学生与家长交流时就开始了。在课堂上的学习
25、不过是一种更深入的延展。 1.教师准备一。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您好: 我是思想品德课教师,我们即将学习关于家庭的话题,其中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责任以及感受家庭温暖的内容。这部分对于孩子很重要,所以特别需要您的帮助与支持。下面有几个题目供您选择,您挑选一个或者两个内容,然后告诉孩子,在他稍做准备后,将进行一次交流,学生会把您的回答带到我们的课堂上来。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谢谢。 题目: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她)的付出一定很多,有很多事情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孩子生病 孩子惹祸 孩子得到夸奖 同学你好,在你的家人做好准备之后,请你准备好录音或摄像设备,提前请你试一试,注意不要出问
26、题。 2.教师准备二。 动员及注意事项。 (1)学生应该准备好如何与家长进行一次交流,不要把它简单地看成一次老师交给的任务,更要与家长进行心灵的接触。 (2)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教给学生一些营造气氛的方法。例如:在家长心情好并放松时,可以把儿时的照片拿出来一起看。 3.教学准备一。 调查学生状况。 甲班:全班31人,其中婚姻状况稳定的家庭22人,占71%,婚姻不稳定的家庭9人,占29%。在这9人中,有6人的家庭依然处于离异状态,这部分孩子绝大多数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人的家庭已经再婚,孩子与继父生活在一起,1人是丧父。 乙班:全班30人,2人的家庭处于离异状态,1人为被收养,有2人虽然父母
27、没有婚姻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孩子没有与父母一起生活,1人与祖父母生活,1人与姨妈生活。 4.教学准备二。 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教师事先要听一听、看一看,挑选效果好、比较典型的在课堂上播放。这里的工作量比较大,注意兼顾各种家庭类型。 5.教学准备三。 事先收集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对于在课堂上比较害羞的学生,不爱发言的学生在这里给他(她)参与课堂的机会。教师扫描下来做成课件。 (二)学生准备 找一名学生准备丢丢的故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看一些照片,大家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看了这么多的照片,大家是否猜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话题了。对!就是“家”。我爱
28、我家(屏幕) 教师收集了学生小时候与家人的合影,要学生来分享家庭的温馨时刻。其中有教师自己的照片,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在每个“家”都发生了许多的故事,所以我们了解“家”,就从“家”里的故事说起。 在前面看照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其他感官,学生通过看与听的结合来感受“家”的温暖。小结 我们听了几个家庭的故事,其实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就到这里了。对于“家”,我们是不是有了更深的认识了呢? 教师在选取故事时要注意兼顾各种“家”的类型,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出来,这里需要一个交代,并承上启下。 活动二 “家”
29、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把你对“家”的认识概括出来。先由小组交流,而后再在课堂上发言。 关于对“家”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讲家里的故事开始,先有学生讲故事,进而提出问题:“家”是什么?这时运用头脑风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家”的认识呈现出来,学生的想法被记录在黑板上。而后教师做总结和提升。小结 “家”是:情感的栖息地 天然学校 经济物质来源 娱乐天地 身体健康 发展大本营 对于“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里老师的总结把学生零散的认识归纳在一起,使学生对“家”有了全面的认识。活动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是并不是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每个孩
30、子都是快乐的。下面我们听同学给我们讲一个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再回答。 老师提出两个问题: 1.丢丢有家吗? 2.丢丢的妈妈爱他吗? (板书)爱是一种责任。 这里出现丢丢的故事,目的一是为了反衬出“家”的温暖;目的二是为说明父母抚养孩子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规定,不履行抚养义务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老师有目的地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对“家”概念的运用,学生刚才总结了“家”是什么,老师就让学生用结论来分析丢丢有没有“家”,这是承上。第二个问题是启下,由学生自己分析出爱是什么?爱是一种责任。 链接与拓展 我们回到我们家庭中去,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对于家庭也有
31、责任。我们对于家庭做了哪些贡献? 家长对家庭: 我对家庭: 这里是一种责任教育,“家”是什么学生理解了,“爱”呢?怎样去理解“爱”,更深地去理解“爱”,应该认识到“爱”更是一种责任。本课小结(可含课后活动安排) 我们今天的题目是我爱我家,通过讲家里的故事,我们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过丢丢的故事感受了“爱”是一种责任。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不要忘记献上自己的一份爱,承担起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作业:写几句话送给父母,并附上教师对家长支持的感谢。 教师在最后把脉络理清,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明确,两方面的内容:“家”是什么?“爱”的含义是什么? 细节处理 整个课堂气
32、氛应该事先有一个定位,我个人感觉这节课应该让学生在比较温馨且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与感受,在教师设计活动中就要注意营造氛围。 我们教材中的家庭是指三口之家,这种定义过于简单,在实际的调查中,我发现在学生中有相当的比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的生活背景是不同的,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为了尊重差异,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说妈妈爸爸怎样怎样,而是要宽泛一些。在学生的家庭里可能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如果统称为家人,可能会更好,我们要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情感。本课的目的是要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家庭不仅不是幸福温暖的,而且是不幸的。 注重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和课下的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注意全体学生,尽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例如活动有展示照片、家里的故事、头脑风暴以及比喻自己的家等活动,老师在活动时不要只关注个别人,要让每个人都尽量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板书设计家是: 爱是一种责任(学生的观点) 家长对家庭:老师补充 我对家庭:发展大本营18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