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姓名:刘凯工作单位:黄陂区罗汉中学学科年级:八年级物理教材版本: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声音是我们在生活中交流的方式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最普遍的物理现象之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是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是“声现象”的基础,学生只有先掌握好这节内容,才能够学号后面的内容。学好“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知识,是学好“声现象”的基础。教材比较注意科学的编排内容,把物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通过示例图片,身边的例子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物理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物理有一种亲切感,觉得物理就在他们身边,教材
2、中还把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兴趣。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知识的学习有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回声。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
3、的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声现象这章对学生来说是新内容,对声音的了解只有生活经验,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很多认识不全面,对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不会总结规律。教学本节时可以让学生先预习,可安排几个简单的实验并附带几个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一、 引入新课 通过一段视频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随即让大家提出自己心中关于声音的疑问,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从这些疑问的解答中引出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剩下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查找解答。通过对日常生活
4、中常见的发声物体的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归纳法猜测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振动,随后引导学生用实验来证实猜想。进行下面几个实验来验证猜想: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2.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3.敲击一下音叉,观察现象,用手扶着音叉,观察有什么变化;4.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看到什么现象;与学生一起完成填空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做实验记录的规范。实验1:拨动拉紧的橡皮筋时, 你听到声音了吗? _ 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_实验2:用两只手指轻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你发现什么现象?_实验3:敲击一下音叉,_听到声音,发现音叉_。用手扶住音叉,音叉停止振动, 还能听见声音吗? _。实验4
5、: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看到什么现象? _。由这个实验让学生看到:物体发出声音时都在振动,振动停止时,发声也停止。二、 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由实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on)产生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介绍物理名词:声源声音的源头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强调正在发声。通过简单的flash回答课本上“蝈蝈是怎么发声的?”这个问题,加深学生对“振动产生声音”这个观点的理解。介绍小知识,一些动物是怎么发出声音的蜜蜂: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鸟:靠的是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青蛙:靠的气囊的振动发声的。蝉: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
6、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响尾蛇:尾巴上坚硬的皮肤形成一个空腔,摇动尾巴时,空气一进一出引起空腔振动,就发出一阵阵类似溪流的水声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鸣叫声,增加互动。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发出声音也是依靠不同器官的“振动”产生的。讲解人们如何记录和保存声音的,让学生了解一些小知识,增加课堂知识的丰富性,并让学生了解:记录声音实际是记录物体发声时的振动规律。2. 声音的传播 通过“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只能借助无线电”这个事实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月球上的人们不能够直接交谈?将学生的思路往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上引导。通过对比,地球上存在的哪些东西是月球上没有的
7、?这些东西中哪些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通过一步一步的交流和探讨,引导学生注意声音传播中空气是否存在着重要作用,立即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实验验证分析总结的习惯。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手机)。通过手机做实验,可以增加趣味性。在实验中,与学生一起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 能否听到闹铃声? 闹铃是否振动?_,实验现象2:抽出空气时,闹铃声有什么变化? _, 闹铃是否振动?_;实验现象3: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后,闹铃声有什么变化? _, 闹铃是否振动?_;实验分析:a. 闹铃始终在振动,说明闹铃始终在发出声音;b. 当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慢慢抽去时,
8、我们听到闹铃发出的声音逐渐减小,说明这个过程中,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逐渐变小;c. 综合以上两点,说明空气在声音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验结论:空气在声音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即提出问题:声音在空气中是怎么传播的呢?通过flash演示做出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想一想:其它物质是否也能传播声音?通过举例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液体或是固体传播。生活实例、flash演示。引出介质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对波的传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称为这种波的介质(medium)。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我们把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声波的介质(或传声的介质)。它可
9、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3. 声速由人们不是同时看到和听到烟花炸开的现象引出结论,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需要一段时间。提出问题:声音传播到我们耳朵有多快呢?回答:我们用声速描述声音传播的快慢。从前面学过的速度公式做类比,得出声速的公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吗?通过flash和书中小资料讲解,让学生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各不相同,并且引导学生从书上给出的表格中找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越高,速度越快。4. 回声播放一段人教社录制关于回声的视频,
10、让学生将回声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引出回声的概念: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障碍物(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将会发生反射,我们把反射回来的声波叫做回声(echo)。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听到回声需要什么条件,并初步知道有关回声的应用题应该如何解答。知识拓展讲解回声的应用:1. 利用回声探测仪(声呐)测定海洋的深度,经过发展后也广泛应用与军事和经济领域;2. 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通过探头接收地下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3. 装修房屋时,考虑回声的影响,以获得适量的混响,提高室内的音质;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科学世界,与学生讨论,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三、新课总结声音的产生:声
11、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声波;真空不能传播声波,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传播声波的介质;声速:v固体v液体v气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越高,速度越快;回声及回声的应用四、课堂练习例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动_ ,人耳能听到的鼓声,是由_鼓皮_的振动而产生,停止敲击后立即用手轻触鼓面发现它在_振动_,按住鼓面则_停止_发声。例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会被吓走,这说明( B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例3:汽车以15m/s 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
12、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假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解:s1v声t 340m/s4s1360ms2v车t 15m/s4s60m汽车到高山的距离BC 650m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650m。【作业】必做题: P31 3、4、5;选做题:查找资料,说一说我们人类是怎么发出声音的。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演示声音的产生实验并提问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能力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用水平测试题对进行评价七、教学板书【板书设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