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备】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6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设计理念】本篇是二年级上册第四组中的第五篇课文。它通过狐狸、小松鼠、小白兔、小猴子几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形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能品味到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才有发言权,不能道听途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为主导。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置各种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生活哲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教师范读学生想像故事情节等环节探究问题的实际;通过自导、自演课本剧,体验故事的趣味性。【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使
2、学生懂得做事情、看事情要亲自尝试,不能道听途说的道理。2、知识:学生综合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随文识字10个,会写8个字。3、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表演课本剧。【教具准备】1、小动物卡通卡及头饰。小红花、小金星等数个。2、识字桃形字卡。【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景2、启发谈话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这样一些小动物,大家请看(出示动物卡通贴在黑板上)这些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只小公鸡在和他们说什么呢?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就会明白了。出示课题17、酸的和甜的(板书
3、课题)边听边答,欣赏卡通进入课文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实践,初感课文内容1、试读2、互读3、分自然段读范读课文自读课文,查看生字表。提醒注意狸在狐狸一词中读轻声。齐读课文,巩固生字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奖励说得好的同学小红花)刚才文中有些字,我们还不能认识,没关系,我们还有同桌老师可以帮助你呢,得到别人的帮助以后,可别忘了,说声谢谢呀!小组同学一起读课文,讨论共有几个自然段。边读课文边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同桌一起读,边读边正音小组讨论后,分段读。互相帮助纠正错误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
4、地位三、合作交流共同体验1、发现问题讨论探究2、师生合作解决难点默读,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中的问题并划下来小组讨论找到的问题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随机提出本课的重难点。小动物们围绕什么问题在争论?他们个是什么观点?你认为谁说的对?为什么?(板书答案)学生默读课文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开动脑筋,积极发言,理清课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1、自读自悟2、表演课本剧课文大家都分析的很好,对各种动物朋友也都了解了,我们就带着对他们的不同看法,再读课文师生共同分析角色,狐狸狡猾,小松鼠、兔子老实轻信,小猴子聪
5、明敢尝试小组分角色朗读,评选解说员、导演、演员、评委。教师布置舞台,最后颁发小金星奖励获奖者重新读课文,体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集体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解说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进行快乐地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巩固上节课大家学得很好,认识了许多新字,还懂得了一个道理。现在,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出示识字卡接龙读。读卡片。巩固提高,使知识自然衔接。二、指导书写1、重点指导反犬旁2、练习写字3、同桌互评4、组词练习5、完成课后练习6、联系实际7、布置作业出示狐、狸、猴三个字,提问:还有哪些字是反犬旁?
6、寻找带有反犬旁字的规律。提醒学生注意反犬旁的书写笔顺,狐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爪,猴字不要写成侯要求先描红,再临写,最后在本子上练习。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巡视指导采用为生字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把可以和本课的生字组成词的字,出示在黑板上。指导学生观察本题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介绍资料。本课出自狐狸和葡萄一文中,简要介绍故事及寓意。提问,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和这个故事一样?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朋友听随教师空书反犬旁的笔顺。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书写同桌之间互相指出漂亮字和不规范的字并说明理由。为生字找朋友读句子,做比较体会迫不急待大口大口两个词在句中的作用。听故事,集体讨论。练
7、习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独立的写字能力,重视写字习惯的养成。语文教育的特点,最基本的就是品悟,即重感受、重咀嚼、重情韵、重意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恰当的提升。【附板书】17、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教学设计方案 篇2目标预设:1、识字13个,写字9个。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性情。4、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图片、字卡、实物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13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一、实验引入1、课前教师将盛有冰块与水的碗放进小盒,副食学生猜测。2、学生触摸后谈感觉。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魔盒的
8、碗里有水有冰,它们会发生变化吗?读读课文就知道了。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多读几遍。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用我们学过的方法记一记生字。4、汇报记忆生字情况。灾晶毁冷、冰、冲5、(出示生字生词卡片)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三、精读课文,理解朗读1、你最喜欢水的哪种变化,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教师相机指导朗读(1)课文中的我穿着白衣服、黑衣服、红袍子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2)我的变化奇特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3)我是怎么变成雨、雹子、雪花的?你能做做落打飘的动作吗?(4)教师引读:夏天的早晨,我在-秋天的早晨,我在-3、看完了我的变化,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9、一块儿读读课文,也可以加上动作。第二课时一、我是水孩子,我会变成什么?二、阅读理解1、引读课文:我的家在什么地方?我温和时做过哪些好事?暴躁时干过哪些坏事?2、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家还在哪儿?我的温和、暴躁表现还在什么地方?在生活中,我还能做哪些好事?又做过哪些坏事?3、了解水的性情后,你能读好课文吗?三、拓展性学习1、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讨论、交流。2、现代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只让水做好事,不让它做坏事?3、学生合作,小组调查研究,研究水的家:看年无们身边有哪些保护或破坏水资源的现象?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二、学习生字1、检查读生字。2、检查读课文1)、出
10、示生字,齐读2)、小组讨论学习(1)看看哪些字比较容易记?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2)哪些字比较难记?讨论你怎样记住它们?(3)汇报结果3、师做重点强调4、自由练习每个字写4个。三、巩固练习。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课标要求: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能够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学习方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习过程:合作讨论的过程降水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小组探究的过程据图分析世界降水分布的规
11、律个别探究的过程根据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认识降水的复杂性(变化与分布)。认识人工降雨的必要性,并初步了解其方法。2.学习任务利用教材及课件提供的材料和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了解降水的形成、季节的变化和分布,同时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人工降雨的相关知识以及世界上形态各异的雨雪,进而激发学习兴趣。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能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了解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2.学习难点:降水的形成条件突破该难点的方法,通过媒体提供的支持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问题探究情景,归纳出降水的形成条件。
12、三、教学对象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较浓,热情也高,思维活跃,对录像、动画、图片等资料信息很感兴趣,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具有良好的协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四、教学媒体阐述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资源类型: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学习情境类型真实情境问题性情境师生交互情境(二)学习情境与过程设计1.设置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常州地区在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以什么天气为主?这种天气通常又称什么?多媒体环境下的师生讨论:降水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降水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学生个别探究:绘制降水柱状图;学生小组讨论:世界降水的分布规
13、律;2.学习的拓展通过视频资料,了解人工降雨的方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雨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三)学习活动组织形式1.合作讨论:分成小组,对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与生活、生产的关系进行协作学习;2.个别探究:利用媒体提供的数据资料,绘制降水的柱状图;3.小组探究:根据地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六、学习评价设计测试形式:课堂上提问媒体展示习题学生自带的地理填充图册七、教学小结与反思通过对降水这一节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降水与生活、生产之间的重要关系;了解降水的季节变化;学会绘制降水柱状图;知道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平时生
14、活中的地理现象观察得不够深入,也不够细致,因此在表达时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是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我们慢慢培养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4第一课时一、讲讲空话故事,初步感知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很多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哪一篇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和你读后的感受么? 教师小结;像我们学过的课文,丑小鸭就是通过对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描述,告诉我们既要善待别人,又要正确对待自己;小鹿的玫瑰花是通过小鹿栽了一丛玫瑰花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些童话故事都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处世的道理,让大家受到教育。一般都把动物、植物等当作人来写。
15、 老师知道,爱读童话的孩子都有一颗好奇、纯真的心,学写童话则需要有想象力。今天就让我们开动脑筋,拿起笔来编写童话故事吧!二、说说童话故事,深入体会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请同学们先读读习作的要求,然后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2)你确定的“主人公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可以自编、也可以合编一集体创造)2教师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材料,确定好内容。(1)“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2)想象的“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3)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
16、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4)老师这里有一篇童话故事,想听吗?(苍蝇与蜜蜂模仿也是一种学习,老师愿你们在模仿中有创新。三、写写童话故事,动笔尝试下面,你们就开始动笔写吧,老师相信,你们就是最出色的童话大王。但是老师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故事的过程要写清楚,看谁编写得有趣。2语句要通顺。3写完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交流童话故事,相互提升当我们走进了童话世界,感受到了童话的无穷魅力时,真想一吐为快。1组内先交流一下自己编写的童话,互相听一听,评一评,看谁编得最有趣。2小组长推荐组内同学,读一下自己创编的童话,大家欣赏。3教师推荐几篇有代表性
17、的童话故事,和大家交流。(有目的地讲评)二、演演空话故事,加深感悟1小组内推选出“剧本”。2小组集体合作:自编、自导、自演。附:童话故事 苍蝇与蜜蜂 一天,苍蝇正在垃圾上,看见一只小蜜蜂采蜜回来。苍蝇气愤地对蜜蜂说:“这里的人真凶狠,千方百计要害我,用拍子打我,用毒药水喷我我决定搬家了。” 蜜蜂说:“这儿的人们并不像你讲得那样坏,他们待我很好,还替我造新的房子呢!原因是你不讲卫生,整天停在肮脏的东西上,专门去吃人们的食物,把细菌带到食物上,使人生病。” 苍蝇不服气,还想争辩。蜜蜂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你要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无论搬到哪里,都会遭到人们的驱逐和攻击。” 苍蝇听了这一番话,呆呆地站
18、着,无话可爸说。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一些近义词,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和提高观察、理解能力。2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神态,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
19、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借助课文明确观察图画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明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介绍教材中出现的油画,明确看图学文的目的。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1教师介绍油画作品:教材中出现的这幅油画,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它生动地表现了一群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结束之后的一场小足球赛。2明确看图学文的目的:学习“看图学文”这类课文,要求同学们把看图和学习课文相结合。通过看图,进一步培养我们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借助短文明
20、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浮现文字所描写的画面。3初读课文,纠正生字读音,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注意多音字读音:课文中出现了四个曾学习过的多音字,教师可以借初读课文提醒学生加以注意。如:“空地”的“空”,应读“kng”,不要读成“k#ng”的音;“要数那位大个子叔叔”的“数”,应读“sh(”,不要读成“sh)”的音;“蝴蝶结”的“结”应读“ji6”,不要读成“ji5”的音;“不相干”的“干”应读“g1n”不要读成“g4n”的音。课文中多次出现带儿化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正确。如:“这儿”“两拨儿”“小男孩儿”“小女孩儿”“快点儿”“那儿”“一块儿”。提醒学生注意课文中应该
21、读轻声的字音。如:“地方”“阵势”“小弟弟”“小妹妹”“大个子”“叔叔”“那个”“身子”“眼睛”。下面这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教师要注意纠正。如:“膝盖”的“膝”应读“x9”,不要读成“q9”;“前倾”的“倾”应读“q!ng”,不要读成“q9ng”;“往外”的“往”应读“w3ng”,不要读成“w4ng”;“津津有味”的“津津”应读“j9n”,不要读成“j9ng”。注意辨析以下字形:“踢”与“惕”;“亿”与“忆”;“磕”与“嗑”;“津”和“律”。理解词语: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包括生词)质疑,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如:“他们分成两拨儿,把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球门,就拉开阵势
22、赛起来”一句中的“阵势”一词,学生可能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字典里查一查“阵”字,它的意思是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阵势”的“势”的意思是表现出来的样子。现在,再把“阵势”一词放回到课文中,学生就不难理解了。这个词,原是指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用在课文中,就是双方相互对峙的紧张的场面的意思。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结合图画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警惕(t):对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时刻注意着。候补:等着替补缺额。闭目养神:闭着眼睛,修养精神。课文中把白狗人格化了。回忆(y):回想。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课文中指小足球赛踢得紧张、好看。欣赏:认为好;喜欢。课文里指看足球赛
23、的大个子叔叔坐在场边很有兴致地观看比赛。(二)初步看图,借助图画,再认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正确给课文划分结构段。1初步看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思考:从画面上看,这是一幅以景物为主,还是以人物为主的图画?(从画面上看,这是一幅以人物为主的图画。)画面上画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图画中画了一群孩子,还有一位叔叔。)他们在干什么?你从画面上哪些地方观察到的?(图画上的人物在看一场足球比赛。从画面上用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的球门和站在球门当中的小守门员,以及坐在一边的观众一致的目光里可以判断出画面上的人物在看一场足球比赛。)2初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叙述这场小足球赛的。引导学生理清课
24、文的层次结构,正确给课文分段。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这篇课文叙述的是图画中的场景。是放学以后的一场小足球赛。读一遍课文,想想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哪个自然段是讲守门员的,哪些自然段是讲观众的。(这篇课文一共5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是讲守门员的,第35自然段是讲观众的。)那么,课文第1自然段讲什么?(第1自然段介绍了环境场地、时间放学以后、人物“孩子们”和“小弟弟小妹妹”以及“大个子叔叔”、干什么赛足球)接着,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篇课文首先讲放学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这是文章的第1自然段。接着,介绍了守门员,这是文章的第2自然段。后面的3、4、5自然段介绍了观众的表现。你想一
25、想,这篇文章应该如何划分结构段呢?(这篇文章应该分三大段:第一段是课文的第1自然段,讲放学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第2段是第2自然段,介绍了小守门员;第三段是第35自然段,介绍了观众。)(三)小结。这一课是看图学文。我们在初步观察图画的基础上,又初读了课文。从画面中观察到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一件什么事。在初读课文以后,我们给课文划分了三大段。这三段,先讲放学以后,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接着介绍小守门员,之后重点介绍了观众的.表现。这个写作顺序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仔细看图,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二)学习按一定的顺
26、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观察图画,并展开想象;运用图文结合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借助神态、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三)做辨析近义词和造句的练习。二、教学重点、难点借助课文明确观察的顺序和重点;借助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文字所描写的画面。三、教学过程(一)从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明确作者观察的顺序和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1小足球赛这篇课文分了三大段来写的,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样划分的。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小足球赛这篇课文分了三大段来写。作者先介绍孩子们放学以后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的观众。接着,作者又写了小守门员
27、。最后,分3个自然段写了观众的表现。)2作者为什么先向我们介绍“孩子们放学以后在空地上赛足球,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这个内容,接着介绍“守门员”,最后才介绍“观众”的表现?(因为这是作者观察图画的顺序。作者是按照观察图画的顺序来安排他的写作顺序的。)3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仔细看图画,然后自由读课文,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观察的重点落在了哪儿?大家一起议一议。(课文是按照作者的观察顺序来安排层次结构的,我们又知道作者的写作顺序(层次结构)就是作者的观察顺序。课文详细地向我们介绍、描述了小守门员的表现,以及不同的观众的不同表现,因此,作者观察的重点应该落在“小守门员”和“观众”的表现上。)4强调观察的顺
28、序和重点:我们常常提到写文章要讲顺序,要抓住重点写具体。其实,观察图画也要讲顺序,要能从画面中观察到作者所要表现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理解图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小足球赛这篇课文,就是作者在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的基础上,抓住了画家所要表现的重点,用语言文字生动具体地给我们进行了描述。(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然后仔细观察图画,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一句话介绍了足球赛的环境,也就是地点?(“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好地方”,“好”在哪里
29、?看图画,想一想。(“空”字说明来往行人不多,没有车辆通过,从画面上看,附近没有大的建筑物妨碍踢球,这样的地方正是比较理想的简易足球场,所以,说它是“赛足球的好地方”。)2“他们分成两拨儿,把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球门,就拉开阵势赛起来。”你在画面上看到的是哪一拨儿?(画面上只反映了其中一拨儿的一个守门员、一个候补守门员。)“拉开阵势赛起来”中的“拉开阵势”是什么意思?看看图画,从画面中的哪一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可以看出来?(“阵势”,原是指军队作战时布置的局势,课文中,是双方相互对峙的紧张的场面的意思。“拉开阵势”就是紧张的小足球赛已经开始。从画面中小守门员叉开的两腿,手扶膝盖和专注的一双眼睛,可
30、以看出足球赛已经“拉开阵势”,比赛将非常紧张。)3看图,再读课文,从画面上看,都有哪些人来观看比赛?(有“小弟弟小妹妹”,还有“大个子叔叔”。)从文章中的哪几个词可以看出这场足球比赛很精彩?(“小弟弟小妹妹”是被“吸引”来了,“大个子叔叔也坐到场边”“欣赏”。)4看图,学习课文第二段。课文第二段(第2自然段)是作者重点观察“守门员”的一段。课文中,作者具体介绍了小守门员和后补守门员;图画里,“守门员”也是画家重点表现的画面中心人物。作者在重点观察的基础上,用语言文字是怎样表现的。读读这一段,看看作者抓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什么特点来突出这两个人物,表现球赛激烈的程度的?(作者抓住“守门
31、员”外貌、神态、动作和姿态等特点来突出这个人物的。)默读这一段,在文章里画出表现“守门员”外貌、神态、动作和姿态的词句。从这些词句中,我们能看出什么?(课文先讲他的外貌和神态。“留平头”显得格外精神。“警惕地注视”,表现他对对手严加防备,十分专注的神态。“分腿弯腰,上身前倾”,表现他随时准备扑救险球的姿势。)课文介绍了“守门员”外貌、神态、动作和姿态以后,为什么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是作者对画面中“守门员”的一种肯定吗?还是赞扬?怎么理解?(“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说明小守门员很称职,是作者对他的肯定和称赞。)课文接着介绍“候补守门员”。看看图画,作者怎么知道他是“候补守门员”?他
32、“一心想着快点儿让他上场,好显一显身手”,是作者根据画面上“候补守门员”的什么想象出来的?(作者从他的衣着、神态和站在守门员背后可以看出他是个“候补守门员”。作者根据他“腆着”肚子的动作,那急不可待、跃跃欲试的神情想象出来的。)5小结这一段:作者用精练的笔墨,把全场唯一的两个队员的天真可爱、忠于职守的形象,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和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6看图,学习第三段,根据老师所列出的表格,边思考问题,边讨论,然后把答案填写在表格里。第三段(第35自然段)讲观众观看足球赛的情形。看看图画,再读读这一段课文,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的?具体描述了几位观众的表现?他们分别是谁?每
33、一位观众的表情和形象一样吗?作者又抓住他们各自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观众的表现从侧面说明了什么?(头一句先总说观众的眼神:“都望着远处的场地”。接着,按照由中间到两边、从小孩到大人的顺序对观众作了具体描写。课文一共描述了七个孩子和一个大人(大个子叔叔),还附带讲了一条白狗的样子。所描写的人物表情和形象都不一样,分别抓住这些人物的特点写得既简明又具体。)“搂着小弟弟的红领巾可能来迟了,他坐在最边上,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局势的发展。”“局势的发展”指的是什么?“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其他观众全神贯注地看比赛,你是怎么知道的?(“局势的发展”指的是足球场上,比赛变化的情况。“全神贯注”是全部精神集中的
34、意思。从作者对其他观众的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中看出其他观众也在全神贯注的观看比赛。)在所有描写的观众里,哪一个观众最引人注目?(大个子叔叔)“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从“孩子们踢得太精彩了,也许引起了他小时候的回忆”结尾的这一句话,“精彩”是什么意思?可以知道“大个子叔叔”曾经是个足球行家,能把足球行家吸引,说明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场小足球赛十分精彩?(“津津有味”是有兴致、极感兴趣的意思。“精彩”是(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的意思。课文里形容小足球赛紧张、激烈、吸引人,能把“大个子叔叔”吸引,说明小足球赛水平很高,踢得精彩。全篇文章没有一词一句是对
35、比赛场面的描写,贯穿全文的内容除了对“守门员”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就是描写观众观看比赛时的动作和表情。可是,全篇文章却使读者经历了一场紧张激烈、精彩的小足球赛。)(三)总结课文:这篇看图学文“小足球赛”,反映的是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赛足球,小守门员警惕地注视着对方的场地,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大个子叔叔正在出神地观看这场比赛。配合本课的图画是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画面角度新颖,人物形象逼真。作者按照观察顺序来安排写作顺序,把看到画面上的内容生动形象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使我们借助课文,明确了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又凭借图画帮助我们在头脑中浮现出文字所描写的画面,从而产生联想,加深对图画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36、。(四)做辨析近义词和造句的练习。1辨析“注视”“望着”“盯着”三个词语。这三个词语都有“看”的意思,但词义有一些差别:“望”,有向远处看的意思;“注视”强调十分注意地看;“盯”,则指视线集中于一点地看。他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守门员和观众都(望着)远处的场地。戴红帽子的小女孩,眼睛(盯着)远处。他面带笑容,(看得)津津有味。这样用词,既准确传神,又避免了单调重复。2引导学生先理解“欣赏”和“津津有味”两个词语的意思,再造句。解释:“欣赏”一词有两种解释: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认为好,喜欢。“津津有味”是形容有滋味,有趣味。找出课文中带有“欣赏”和“津津有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它们
37、在句子中应该是什么意思。“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来了,路过的大个子叔叔也坐到场边,欣赏他们这场球赛。”这里的“欣赏”是认为好,喜欢的意思。“他面带微笑,看得津津有味”。意思应该是看得有滋味,有趣味。在生活中,什么事物是值得我们欣赏的?学生讨论之后用“欣赏”造句。(生活中,音乐、诗歌、戏剧、舞蹈、绘画、摄影、体育比赛等事物都值得我们欣赏。例句:周末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音乐厅欣赏音乐。)在生活中,当我们想表达看得有趣味,听得有趣味,吃得有滋味的时候,都可以用“津津有味”这个词。例句:这本书,我一气呵成地把它读完了,真是看得津津有味。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环节一:读课题。师:(看板书),请大家恭恭
38、敬敬地读课文题目,不错,去掉深字,再读;师:再加上深字读,你读出了什么?生1:真挚的爱。生2:事例中反映的感情深。师:带着感情,再次读题目师: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为什么慈母情深?生2:感情有多深?生3:为什么用深?解析:变换方式四次读课题,紧紧抓住深字做文章,实际上是为学习课文定调,让学生在进入文本之前初步感受慈母情深。教学环节二:预习检测,找到教学突破口师:请大家带着刚才的问题做一张练习(课前已发),填空。那里的噪声( ),我发现母亲的一双( )的眼睛,出示正确答案,学生校对,马上修改。请一生读这段文字。师:读得非常棒,这里面有一个怪字,对是龟字,齐读。刚才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正确。
39、师:谁见过龟裂的手?生:奶奶的手。师:有一个字写起来特别繁,我数过整整23笔。对,是攥字。请大家拿起手,用食指书写。师:记住的同学请把手攥紧。再次齐读这段话。师:鼻子一酸是什么感觉?生1:想哭。生2:伤心。师:不对啊?母亲给了我买书的钱,我应该怎么样呀?(学生答高兴)。而我却鼻子一酸,让学生读再读再次读。问:为什么呀?解析:1、预习是课前的事,检测在课堂上进行会更有效;2、每个年段在教学中都不能忘了当堂识字、写字的教学;3、鼻子一酸无疑是这堂课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突破口,课堂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教学的方向,找准了方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切手段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教学环节三:默读、找句子。让学
40、生打开课文,静静默读,哪些地方令我鼻子一酸,用笔划下来。(教师巡回观察,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师:划出一处、两处、三处及其以上的同学分别举手。师:刚才我发现一位同学和我们大家不太一样的,请XX来读你划的那句。解析:学生在课堂上有静心默读,圈点批注,用心思考的时间,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环节四: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一)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1、读。2、哪个词是重点?3、什么意思?欲什么意思?4、想想应该怎么读?师:震耳欲聋你会怎么想?(难受;烦躁;一刻读停不下来)把你们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读师:你们一刻都停不下来,而母亲停止过吗?(生答:没有)找出依据?生:大声的说话;大声的
41、喊母亲;师:大声喊告诉我们,噪音消失了吗?师引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继续找。生回答:争分夺秒;多的感叹号;母亲大声的问;旁边的喊;塞在,大声的说。共6个地方提醒我们这噪音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师:我进去了,噪声没有停止过,再次读:七八十台缝纫而这只是今天这一刻,昨天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明天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去年母亲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的读:七八十台缝纫设想:明年、后年、再后年,母亲又将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工作呢?读:七八十台缝纫师:孩子们,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回有什么滋味?生:难受;心酸;感动师:这是一份酸楚的感动。这么
42、多的感受,我的鼻子怎么不会一酸?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些句子能少吗?这大声喊能少吗?这就叫语文意识。解析: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体会、感受母亲的艰辛,母亲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我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2、引导学生在品读这句话时,老师对母亲工作的情景进行还原,设想母亲昨天,明天,去年,明年,后年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学生如身临其境,此情此景,我 的鼻子怎能不为之一酸,这种造境手法的巧妙运用,让学生有了现场感,再加上老师通过语言的魅力深情地对气氛进行渲染,多个来回的带读,学生对母亲生活的艰辛的感受便水到渠成。师:还有那些地方,那些文字让我鼻子一酸?(二)生回答,(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
43、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师:这句话有什么特别的吗?生1:里面连续用了三个我的母亲。生2:这句话是反过来说的。师:那正常怎么说?生: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师:对比着读,比较两句,第一句有什么感觉?生:强调;感情深;奇怪(表扬,有一双慧眼)。解析:1、教师善于深度挖掘教材,对语言极度敏感,才能捕捉到这种独特的写法;2、通过比照阅读,通过这组慢镜头,让母亲的影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清晰起来,让母亲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高大起来。师:这句话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让学生读慢读。师:作者这么慢是
44、让你们仔仔细细的看看母亲的脸。让学生闭上眼睛,师感情朗读(背的部分),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个瘦弱的背,疲惫的背,一个饱经风霜的母亲的背。师: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背不是这样的?是怎么样的?生:挺拔的;健康的师:闭上眼睛,继续看,(教师读脸的部分)睁开眼,你们看到母亲怎么样的脸?生:布满汗珠的脸;疲惫不堪的脸师:孩子们,这不是我母亲的脸,在我的印象中,我母亲的脸应该是怎么样的?生:光彩照人;光洁鲜亮师:闭上眼睛,(师读眼睛部分),孩子门,你们看到了目前怎么样的眼?生:无情的眼;充满血丝的眼师:孩子们,这不是我印象中母亲的眼,我母亲的眼应该是?生:炯炯有神;水灵灵师:然而这样的脸,这样的背,这样的眼我再也没有看到了,却看到了,读(这段话)(先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他;再调换,生读我的母亲,)师:作为儿子,不禁要问:母亲呀,你那挺拔的背,炯炯有神的眼,光彩照人的脸到哪里去了?生1:被繁忙的工作夺去了。生2:被我们吃掉了。师:看到母亲这样,你作为儿子,怎么能不鼻子一酸?再读。为了表达慈母情深,这个句子能少吗?这就是语文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