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河中石兽河中石兽 广州市文伟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广州市文伟中学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5课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学会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并依据语境解释、学会运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并依据语境解释 文言词语,初步读通浅显文言文。文言词语,初步读通浅显文言文。3、理解、理解“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道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2、1、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2、体会、体会“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的道理。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两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v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的两只石兽因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的两只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庙门,寻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庙门,寻找石兽,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只石兽是在找石兽,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两只石兽是在落水的上游还是下游,抑或是原地不动?落水的上游还是下游,抑或是原地不动?(学生纷纷发言)。你们说的对不对呢?今(学生纷纷发言)。你们说的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我们就一
3、起来学习河中石兽河中石兽一文,一文,一起去寻求答案吧。一起去寻求答案吧。纪昀纪昀,字字晓岚晓岚,清清代著代著名学者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生性诙谐风趣,任任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纂官总纂官,著有,著有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等。等。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文言笔记小说,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但于人事异闻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记述,内容相当广泛。同同曹曹雪芹雪芹之之红楼梦红楼梦、蒲、蒲松龄松龄之之聊斋志异聊斋志异并行海内,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读者。
4、1、检查预习。(检查读音)、检查预习。(检查读音)2、查缺补漏。(出示、查缺补漏。(出示“僧僧”、“曳曳”、“掷掷”等词,提问学生。)等词,提问学生。)3、分段朗读、分段朗读(男生(男生1、2段,女生第段,女生第3段,纠正读音)。段,纠正读音)。4、全班齐读。、全班齐读。1.检查预习检查预习(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文言词语)(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文言词语)2.小组学习小组学习(组内交流并互帮解决其他不懂的字词)(组内交流并互帮解决其他不懂的字词)3.全班研讨全班研讨(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向全班提问,(组内解决不了的词语,向全班提问,并请同学解答。)并请同学解答。)4.翻译全文。翻译全文。
5、小组派代表翻译。小组派代表翻译。(教师适时用教师适时用PPT演示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三演示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水流方向水流方向 河底沙层河底沙层1.石落水中石落水中2.水流方向改变水流方向改变3.水流冲蚀沙层水流冲蚀沙层4.沙坑出现沙坑出现5.石头倒入沙坑石头倒入沙坑了解了解文章的意思后,你们知道应该文章的意思后,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寻找石兽了吗?谁说对了呢?到哪里去寻找石兽了吗?谁说对了呢?明确:明确:“上游上游”,“老河兵老河兵”。1、通假字(颠)、通假字(颠)2、古今异义(物理、是、但)、古今异义(物理、是、但
6、)3、一词多义(之、于)、一词多义(之、于)1、继续归纳、继续归纳“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的“为为”字。字。(找出含有(找出含有“为为”字的句子,并解释字的句子,并解释“为为”字在该句中的意思)字在该句中的意思)2、复习重点文言字词,准备下节课的小测。、复习重点文言字词,准备下节课的小测。3、思考、思考“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的第一大题。的第一大题。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提问一词多义提问一词多义“为为”字的归纳字的归纳请生回答,并明确:请生回答,并明确:为:为:岂能岂能为为暴涨携之去暴涨携之去 (被)(被)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必于石下迎水外啮沙为为坎穴坎穴 (成为)(成为)小测小测10个文言词语解释(结
7、合个文言词语解释(结合“研讨与练习二研讨与练习二”)1、齐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齐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2、复述故事。、复述故事。探究探究1、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中几位人物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位置和理由是怎么样的?结果怎样位置和理由是怎么样的?结果怎样?(?(从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下表)中找出相关语句,完成下表)寻找的位置寻找的位置理由理由结果结果寺僧寺僧求之下流求之下流以为顺流下矣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寻十余里,无迹无迹 讲学家讲学家 求之地中求之地中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众服为确论(
8、实则找不(实则找不到)到)老河兵老河兵 当求之于当求之于上流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果得于数里外外 探究探究2、(、(“研讨与练习研讨与练习”一)一)(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
9、方法?方法?(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笑”,你怎么理解,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其中的意味?v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v明确:明确:(1)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v(2)讲学家的)讲学家的“笑笑”,是自以为是懂得,是自以为是懂得“物物理理”老河兵的老河兵的“笑笑”,则是因为,则是因为v如何理解庙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如何理解庙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个人物形象?明确: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明确: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虑不周虑不周讲学家讲学家;老河兵;老河兵v这个故事
10、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v1、从文中找到主旨句(齐读)、从文中找到主旨句(齐读)v2、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v你还知道哪些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闹出笑话的事例?与同学交流这类小故事。小故事。v如赵括的如赵括的“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等。等。v1.复习重点词、句的解释、翻译。复习重点词、句的解释、翻译。v2.完成同步练习卷。完成同步练习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