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关系。3.当物距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实像;当物距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10 分钟训练
2、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f10 cm C.f20 cm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3.(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图3-3-1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
3、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4.(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图3-3-2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5.(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
4、焰能在光屏上成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移。 图3-3-36.(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透镜的焦距。7.(2010江苏宿迁模拟)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3-4(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 cm处,如图3-3-4(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的虚像。图3-3-4快乐时光急中生智我报名参加了口才训练班。第一天上课时,老师要
5、我们先行自我介绍,并说明参加训练班的动机。轮到我发言时:“噢”半晌接不下去,最后终于冲口而出:“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口才训练班了吧!”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2.(2010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6、(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3.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5.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
7、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6.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
8、暗8.(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9.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 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10.(2010福建莆田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
9、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图3-3-7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1)_ _ _ _ _ ;(2)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3-3-8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在B点位置放的是_,在C点位置放的是_。 图3-3-813.(2010广西柳州课改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
10、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在第5次实验中,从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一侧放大的像。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与像距的变化为(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思路解析:由于f=10 cm,当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
11、像且像距在10 cm到20 cm之间,当u=2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像距为20 cm,即像由缩小到等大,像距由10 cm到20 cm之间变为20 cm。 答案:B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关系。思路解析: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答案:大 倒立 小于 大于物的尺寸3.当物距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实像;当物距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思路解析:对于一个确定的凸透镜,
12、焦距是唯一的,成像的情况只取决于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远近。 答案:大小 虚实 正倒 位置 焦距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 )A.10 cmf10 cm C.f20 cm思路解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2倍焦距,即u2f。本题中有20 cm2f,解不等式得:f10 cm。 答案:C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
13、.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思路解析:它是由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而成的。从室内通过”猫眼”向室外观看,可以看到室外正立缩小的景象,能看到较大的范围情况;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才会看到较大的范围,凹透镜应在外边,两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C3.(2010天津模拟)如图3-3-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 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图3-3-1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路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知道
14、,当f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CD错。 答案:A4.(2010江苏连云港模拟)如图3-3-2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则( )图3-3-2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思路解析:由题意可知u30 cm,u2f,求出焦距f15 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
15、度为30 cm处,此物距变为10 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即成虚像。 答案:D5.(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移。 图3-3-3思路解析:本实验应将蜡烛、光屏和凸透镜调整到同一高度;若像变大,应减小物距,蜡烛向右移。 答案:降低光屏的高度 倒 右6.(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
16、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透镜的焦距。思路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变化规律是: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都能成实像,且像距也在大于焦距的范围内。若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向焦点靠近,则像逐渐远离透镜,且逐渐放大;若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像逐渐向凸透镜移动,接近焦点,且逐渐缩小。所以,题中应先后填上“远离”和“小于”。 答案:远离 小于7.(2010江苏宿迁模拟)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3-4(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 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 cm处,如图3-3-4(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的虚像。图3-3-4答案:
17、4 cm(估测3.5 cm4.5 cm)正立放大快乐时光急中生智我报名参加了口才训练班。第一天上课时,老师要我们先行自我介绍,并说明参加训练班的动机。轮到我发言时:“噢”半晌接不下去,最后终于冲口而出:“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口才训练班了吧!”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有一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 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1.思路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2倍焦点以外运动时,所成的像始终为倒立、缩
18、小的实像,但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答案:C2.(2010山东滨州模拟)张晨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3-3-5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3-3-5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思路解析:烛焰在d点时,位于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选项错误。答案:D3.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 cm B
19、.一定小于9 cmC.一定在10 cm到8 cm之间 D.一定在9 cm到10 cm之间思路解析: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即f18 cm2f 综合 解得9 cmf10 cm。答案:D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思路解析:根据题意当u=12 cm时成放大的实像、u=7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可
20、得出:f12 cm2f,7 cmf,解该不等式组可得7 cmf12 cm。而14 cm不在这个范围内。答案:D5.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思路解析:从条件“当u=30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可得:f30 cm2f,即15 cmf30 cm。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即物体在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6.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
21、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思路解析:在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中,当物体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像的位置也随之移动,像与物是朝同一方向移动的。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之外移向凸透镜时,像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且像变大;当物体离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时,像也接近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像继续变大;当物继续移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像变为虚像,像仍变大;当物继续靠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像继续变大,所以A正确。答案:A7.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
22、形成的像是(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思路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物体射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无论透镜多大都能成像,只是镜面小一些,透光量少些,像暗淡一些,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尽管题中条件是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不透光,物体仍能够由它的下半部分透光成像,并且能够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会聚在光屏上的光会少一些,像变暗,应选D.答案:D8.(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
23、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思路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题干可知,点燃的蜡烛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2倍焦距而大于1倍焦距。如果在像的位置上放物体,那么物距就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像在2倍焦距以外,且一定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BCD错,A正确。答案:A9.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图3-3-6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 B.比实物短,且A端
24、比B端粗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思路解析:因为u2f所以fv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像AB比物体AB短,这样就排除了CD的正确性。又因A与B两点相比,B点物距小,其像距大,像也变大,故B端的像比A端的像A要粗些。 答案:A10.(2010福建莆田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图3-3-7思路解析:由题意知uf成虚像,观察者的眼睛应在蜡烛的异侧通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B。 答案:B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透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
25、写出实验步骤。(1)_ _ _ _ _ ;(2)_。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思路解析:太阳距我们无穷远,可看成是平行光线,平行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量出从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便是焦距。由于实验很粗略,因此误差大。答案:(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焦点 (2)量出焦距 简单易行、误差大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3-3-8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在B点位置放的是_,在C点位置放的是_。图3-3-8思路解析:屏上成的像是实像,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答案:光屏 凸透镜 蜡烛13.(2010广西柳州课改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13015缩小倒22020等大倒31435放大倒410/不成像/58/放大正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在第5次实验中,从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一侧放大的像。答案:(1)同一高度(2)物距大于焦距时像是倒立的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 光屏 蜡烛9 / 9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