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过程和方法: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
2、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对他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鲁迅的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二、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叙述线索。思考下列问题:(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2)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师生互动交流,探究文意。明确:(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
3、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2)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无不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文章开头写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即便是去往仙台途中记忆深刻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体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的原因做非同寻常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不怀民族偏见,
4、真诚地帮助中国学生;最后,作者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三、研读文本,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2学生根据阅读的整体感知,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任选角度概括人物形象。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教师引导、提示:(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3思考研讨:(1)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精神品格?(2)“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5、学生交流研讨结果,教师明确:(1)文中选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主动关心“我”的学习,认真为“我”添改讲义。“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这些表现了藤野先生自始至终认真负责的精神。为“我”改正解剖图。体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关心解剖实习。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一直关心“我”的学习,一直惦记着“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这件事表现了他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
6、精神。(2)“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笔耕不辍,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4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文章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复习1回忆文章的叙事线索。2作者通过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二、品读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情感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7、”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感情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诸多复杂心绪包含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2)句中的“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2学生集体诵读第五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为”替代吗?为什么?(2)“居然
8、睡安稳了”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教师点拨:(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的语气词“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语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心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思。(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地睡安稳了,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3学生自读课文第二十四至三十一段,合作探究:(1)怎样
9、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何尝”是什么意思?(4)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促使作者作出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人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
10、出于偏见而武断地下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的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心生悲哀。所以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企盼祖国强盛的愿望。(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地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
11、麻木的中国人。(4)匿名信事件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了在遭受屈辱后极为心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了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下使自己的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4.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十八段,教师点拨: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再继续写些为正人
12、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三、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争论颇为激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意,谈谈自己的看法。(1)课文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的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教师提
13、供参考意见如下:较倾向于第(1)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为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理由:第一,散文叙述的焦点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恰如结尾处点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而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从全文的结构看,全文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也正因全文饱含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第三,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
14、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写信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你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1936年鲁迅又向来到上海的增田涉打听藤野的近况,可见其怀念之情。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作者离开仙台时,不仅对藤野先生说了谎,而且以后再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走了之后,杳无消息。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这种做法?你有更好的做法吗?甲生:我赞同作者的做法。原来“我”的意愿是学医,为祖国服务,救助人民;现在“我”发现
15、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只有唤醒麻木的人民。为了安慰藤野先生,说了谎也是善意的;回国以后“我”的境况很“无聊”,说出来只会让藤野先生失望,不说为好。乙生:我不赞同作者的做法。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告诉他,我想,藤野先生一定会支持作者的。而且作者谎也没有说好,藤野先生很失望“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而且神情凄然。从赠照、题字和叮嘱作者寄照、通信来看,藤野先生对师生友情很珍视,而作者竟然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五、课堂小结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同时也镌刻在读者的心中。六、布置作业1课下阅读朝花夕拾。2借鉴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的写法,写一写“我的同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