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篇湖心亭看雪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是日更定矣古义:_今义:判断动词(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_ 今义:与“黑”相对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是金陵人,客此原意为客人,句中意为_大雪三日原意为很大的雪,句中意为_(2)名词作状语与余舟一芥原意为小草,句中意为_3一词多义更是日更定矣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二、句子翻译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_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三、综合分析辨析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叠用三个“与”,结合“一白”,仅仅几字,就勾勒出天连着云、云连着山、白茫茫一片的浑阔清远。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
2、”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下文喜遇知己,舟子感叹就是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C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似贬实褒,反衬出作者怀才不遇、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天涯遇知己,心中的愉悦化解了故国之思带来的淡淡愁绪。D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且静中有动,寂中有声,这是一篇立体感很强的游记散文。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从听觉的角度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严,反衬出作者冒寒看雪的雅趣。B文章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C文章用俭省的笔墨交代了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着重
3、记述赏雪的具体经过,突现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与统一。D作者以舟子喃喃之语收束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是一种很妙的正面描写。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写出了作者独赏雪景的悲凉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B“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通过听觉来写大雪后一片安静的恬淡情境。C“拉余同饮”的“拉”与“余强饮三大白”的“强”,都能体现湖中奇遇双方的喜悦。D文中的“痴”似傻非傻,这里指作者凌晨欣赏西湖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四、文意理解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
4、结构上有何作用?_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_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_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此句所表现的景色。_5“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而别”两句中“拉”和“强”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_6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_7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_8“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_9文章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_参考答案一、重点字词1(1)这(2)酒
5、杯2(1)客居下大雪(2)像小草一样的微小3计时单位副词,还二、句子翻译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全是白色。2我尽力喝下三大杯后才告辞。三、综合分析辨析1C2.D3.B四、文意理解1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描绘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2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埋伏笔。3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成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4连用三个“一”字,与
6、“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湖上映出的影子,只剩下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片小草叶般的小舟以及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影罢了。5“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6运用了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和豪爽。7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8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9委婉地传达出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