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wi点击播放视频展示题目展示题目展示展示形式形式展示展示位置位置展示展示小组小组点评补点评补充小组充小组 文中的诗眼是什么?一二句选取了哪些意象?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板演前黑板12组2组三四句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演前黑板34组4组五六句“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口述前黑板56组6组最后的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主人公有怎样的“情”?板演前黑板78组8组1 1.运用不同颜色笔圈画出运用不同颜色笔圈画出重点、难点、疑惑点重点、难点、疑惑点 。2.2.生生讨论,生生互评
2、,生生讨论,生生互评,如有质疑、驳斥、补充另如有质疑、驳斥、补充另加加3 3分。分。小组展示要求小组展示要求:2 2人配合人配合(B B展示,展示,A A讲解),时间讲解),时间2 2分钟书写工整,声音洪亮,分钟书写工整,声音洪亮,讲解清楚,知识点准确。讲解清楚,知识点准确。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诗歌鉴赏方法回顾置身诗境,缘景明请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鉴赏、领悟模拟场景演绎(默剧)模拟场景演绎(默剧)深情并茂,把握动作、神态等细节。可使用道具。限时:1分钟。2.找意象,品意境依景物,析感
3、情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渡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长满芳草。这两句诗有哪些意象?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意象 联想“芙蓉”“兰泽”“芳草”轻松欢快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
4、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了莲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你从“远道”一词品出什么?设问。“乐”衬“哀”荷塘月色黯然销魂黯然销魂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还顾望旧乡的人是男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女子所想(悬想法)虚写天各一方 忧伤难遣漂泊异乡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致终老。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
5、有“终老”之“忧伤”。难点突破观背景,抓主旨;主题说: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多维解读: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1、失志
6、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这首诗怎样诵读更有情味?试着读一读。女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男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合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妙笔巧对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冷与热浓与淡动与静盛装与素颜比 较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意象)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