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新教材一、新教材“新新”在哪里?在哪里?二、教材的单元解读二、教材的单元解读三、需关注的几个问题三、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四、具体教学建议四、具体教学建议目目 录录民族关系发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展和社会变化化一、教材的一、教材的“新新”在哪里?在哪里?经济重心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关系的发展新的单元名称新的单元名称旧的单元名称旧的单元名称1.国家版图:国家版图: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版图最大版图最大2.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3.经经 济济
2、: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4.对外关系对外关系:中外交通发达,:中外交通发达,丝绸之路达到鼎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盛时期5.文文 化:化: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纷呈彩纷呈 6.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如何看待社会的变化如何看待社会的变化新版教材对课时的调整:7变8第第6 6课北宋的政治课北宋的政治第第7 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并立第第8 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第9 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第10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建立
3、第第1111课课 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统治第第12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和文化第第13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与中外交通第第8 8课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和战第第9 9课课 南宋和金的对峙南宋和金的对峙第第1010课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第第1111课课 宋朝的社会生活宋朝的社会生活第第1212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朝的建立第第1313、1414课课 宋元文化宋元文化新版教材对课时的调整:第第6 6课北宋的政治课北宋的政治第第7 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第第8 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金与
4、南宋的对峙第第9 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第第10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建立第第1111课课 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统治第第12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第13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交通1个子目变成个子目变成1课课1课变成课变成3课课1课变成课变成2课课3课变成课变成2课课第第6 6课北宋课北宋的政治的政治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轻武的武的特点。特点。第第7 7课课 辽辽、西夏西夏与与北北宋宋的并立的并立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第第8
5、 8课金与南宋的对课金与南宋的对峙峙了解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及北宋;知道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宋偏安。第第9 9课宋代经济的发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展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课程结构与课标对应:严格遵守课标课程结构与课标对应:严格遵守课标第第1010课蒙古族课蒙古族的的兴起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与元朝的建立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第第1111课课 元朝的统治元
6、朝的统治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第第1212课宋元时期课宋元时期的的都市都市和文化和文化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了解宋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的流行。第第1313课宋元课宋元时期的时期的科技科技与中外交通与中外交通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世界文明文明发展的贡献。发展的贡献。表述“新”说法课课 名名教材表述的变化教材表述的变化第
7、第6 6课北课北宋的政治宋的政治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度,皇权大大加强第第10课蒙古课蒙古族的兴起与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元朝的建立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元朝建立后,继续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继续展开抗元斗争。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
8、面,为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表述“新”说法第第11课课 元朝的元朝的统治统治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的王朝国性统一的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对边疆管辖的方式: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元朝对边疆管辖的方式: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第第13课课宋元时宋元时期的科期的科技与中技与中外交通外交通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进入鼎
9、盛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10、一、新教材“新”在哪里?二、教材二、教材的单元解读的单元解读三、需关注的几个问题四、具体教学建议宏观的单元认识宏观的单元认识延续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延续中国古代史发展的整体脉络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索,是中古代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索,是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国古代史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主体内容。最重要的主体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了解中国古代国家历史发展的具体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演进,还要掌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
11、的重体趋势,使学生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形成国家认同。要性,形成国家认同。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并立名称名称时时间间民民族族建立者建立者都城都城西夏西夏辽辽916916年年契丹族契丹族耶律阿保机耶律阿保机上京上京临潢府临潢府北宋北宋960960年年汉族汉族赵匡胤赵匡胤开封(东京)开封(东京)10381038年年 党项族党项族元昊元昊兴庆府兴庆府 国家的大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使是割据时国家的大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即使是割据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走向。期,也孕育着统一的走向。如何理解如何理解“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立”,“并立并立”
12、与与“分立分立”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并立并立”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分立分立”的含义中有一种分化、分离的倾向,与三国的含义中有一种分化、分离的倾向,与三国两晋南北朝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前半段的历史情况相符,两晋南北朝特别是这个时期的前半段的历史情况相符,而且,虽然有隋唐的统一,但隋唐的统一中仍包含着而且,虽然有隋唐的统一,但隋唐的统一中仍包含着相当严重的相当严重的“分立分立”倾向,所以才有藩镇割据,有五倾向,所以才有藩镇割据,有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辽、宋、西夏、金承五代十国而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辽、宋、西夏、金承五代十国而来,开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的蝉联局面,虽然是分庭来,开元明清三个统一王
13、朝的蝉联局面,虽然是分庭抗礼,但实际上已处于更大的统一发展的过程中了。抗礼,但实际上已处于更大的统一发展的过程中了。课标课标用用“并立并立”,这个概念既符合当时的实际状,这个概念既符合当时的实际状况,又没有表示继续分裂的意思况,又没有表示继续分裂的意思(三)情感三)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价值观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
14、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心和自豪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辽宋夏金元辽宋夏金元“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关系的发展”魏晋南魏晋南北朝的北朝的“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主题的联系和区别?主题的联系和
15、区别?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民族融合,这个主题却是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民族融合,这个主题却是“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关系的发展”,显然,两个主题是有差异的。,显然,两个主题是有差异的。差异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于前者的融合,结果是在差异在哪里呢?关键就在于前者的融合,结果是在直接直接统治区域内融合成了一个民族,那就是隋唐时统治区域内融合成了一个民族,那就是隋唐时期的汉族;期的汉族;而后者的发展结果是而后者的发展结果是多个民族并存和共多个民族并存和共同发展,在直接统治区域内出现了汉蒙回藏等多个同发展,在直接统治区域内出现了汉蒙回藏等多个民族,民族,当然,在南北朝的融合中不是没有共存,宋当然,在南北朝的
16、融合中不是没有共存,宋元时期的发展中也不是没有融合,只不过各自的主元时期的发展中也不是没有融合,只不过各自的主流不同,一个主流是融合,一个主流是发展罢了流不同,一个主流是融合,一个主流是发展罢了1.1.政权并立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政权并立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 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相互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相互妥协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妥协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互相的沟通与了解,随后中原先进的进了民族交往和互相的沟通与了解,随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边境地区扩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生产方式逐步向边境地区扩展,使
17、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进行交换,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进行交换,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2.2.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促进民族融合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促进民族融合 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内各民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居互相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族回族回族。延续:民族关系的发展延续:民族关系的发展增加:新
18、史实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增加:新史实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第第7 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契丹族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党项族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辽宋和战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增加:知识拓展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增加:知识拓展体现民族关系的发展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宋与辽、西夏的互市 “榷场”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金朝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作为一个命
19、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简单的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统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换一个角度而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换一个角度而言,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历史共同体,其形成言,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历史共同体,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何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如何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基本释义基本释义方式方式民族交往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以民族接触为条件,是两个或民族交往以民族接触为条
20、件,是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多个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战争、民族迁徙等战争、民族迁徙等民族交流民族交流民族交流以民族交往为基础,是民族之民族交流以民族交往为基础,是民族之间物质与人文等多方面的相互呈现与互间物质与人文等多方面的相互呈现与互通,既包括物的层面交流,也包含文化、通,既包括物的层面交流,也包含文化、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交流政治(制度学习等)、经济政治(制度学习等)、经济(互市榷场等)、文化(民族(互市榷场等)、文化(民族文字、器物等)文字、器物等)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以民族不断交流为前提,是各民族交融以民族不断交流为前提,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21、等各方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融汇贯通,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面的融汇贯通,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有你的状态,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结果求和最终结果狭义:通婚、联姻(血缘上,狭义:通婚、联姻(血缘上,典型案例:回族的形成)典型案例:回族的形成)广义:中华民族广义:中华民族三者关系三者关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交往是形式和基础,交流是内容及拓展,交融是本质、目的,三个层面层往是形式和基础,交流是内容及拓展,交融是本质、目的,三个层面层层递进、不可分割
22、、不能替代。层递进、不可分割、不能替代。中华大地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促进了各民族流动的内向性。不中华大地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促进了各民族流动的内向性。不同的生存环境、综合资源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计方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的生存环境、综合资源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计方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基本释义基本释义方式方式民民族族交交往往民族交往以民族交往以民族接触
23、民族接触为条件,是为条件,是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过程战争、民族迁徙战争、民族迁徙等等民民族族交交流流民族交流以民族交往为基础,是民族交流以民族交往为基础,是民族之间民族之间物质与人文物质与人文等多方面的等多方面的相互呈现与互通,既包括物的层相互呈现与互通,既包括物的层面交流,也包含文化、思想与精面交流,也包含文化、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交流神层面的交流政治(制度学习政治(制度学习等)、经济(互等)、经济(互市榷场等)、文市榷场等)、文化(民族文字、化(民族文字、器物等)器物等)民民族族交交融融民族交融以民族不断交流为前提,民族交融以民族不断交流为前提,是各民族
24、在政治、经济、文化、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融汇贯通,是一社会等各方面的融汇贯通,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和最是民族交往交流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结果终结果狭义:通婚、联狭义:通婚、联姻(血缘上,典姻(血缘上,典型案例:回族的型案例:回族的形成)形成)广义:中华民族广义:中华民族三三者者关关系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交往是形式和基础交往是形式和基础,交流是内容及拓展,交融是本质、目的,交流是内容及拓展,交融是本质、目的,三三个层面
25、层层递进、不可分割、不能替代。个层面层层递进、不可分割、不能替代。中华大地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促进中华大地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促进了各民族流动的内向性。不同的生存环境、了各民族流动的内向性。不同的生存环境、综合资源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计方式。作为综合资源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生计方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多民族拼盘,而是一个有机的多民族统一体,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华民族的有机性来源于各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的中华民族的地理范围地理范围就是从
26、就是从18世纪世纪50年代到年代到19世纪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年代鸦片战争以前这个时期的中国版图作为我们历史时期的中国的范围。所谓历史时期的中国,就以此为范围。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不管是几百年也好,几千年也好,在这个范围之内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活动的民族,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民族;在这个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围之内所建立的政权,我们都认为是中国史上的政权。简单的回答就是这样。超出了这个范围,那就不是中国简单的回答就是这样。超出了
27、这个范围,那就不是中国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国的政权了的民族了,也不是中国的政权了。谭其骧在谭其骧在“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上的发言(1981)嘉庆二十嘉庆二十五年地图五年地图(1820年)年)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1.1.宋辽之间的战争宋辽之间的战争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和平相处和平相处和交往和交往2.2.宋夏之间的战争宋夏之间的战争宋夏和议宋夏和议和平相处和平相处和交往和交往3.3.南宋与金的战争南宋与金的战争宋金和议宋金和议和平相处和平相处和交往和交往 战战 和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国疆域的演变发展中国疆域的演变发
28、展 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历史上中国的疆域,不仅包括历代中央王朝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或汉族政权控制的疆域,也包括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朝版图的各地方和少数民族政权的疆域,包括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数民族活动的地区。在在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方面,教材讲述了方面,教材讲述了对西藏、新疆、对西藏、新疆、东北、西南等地区;对东北、西南等地区;对台湾以及钓鱼岛、南海诸台湾以及钓鱼岛、南海诸岛等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岛等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管辖的手段和意义。以及中央政府进行有效管辖的手段
29、和意义。2.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领土主权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国家领土主权的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明确的意识,包括国土和海疆意识。明确国家国家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和领土神圣不可侵犯,领土完整、领土完整、国国家统一是祖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家统一是祖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北逾阴山北逾阴山东尽辽左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南越海表西极流沙西极流沙琉琉 球球澎澎 湖湖课标要求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西藏在该图中的位置。课标要求阅读元朝疆域图,观察西藏在该图中的位置。琉琉 球球澎澎 湖湖教材中的问题思考:阅读元朝疆域图,与汉唐时教材中的问题思考:阅读元朝疆域图,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
30、朝疆域有什么拓展?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疆域有什么拓展?如何阅读和比较疆域?如何从疆域判断朝代?如何从疆域判断朝代?(1)国家统一、民族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这六幅地图的重要保证。这六幅地图中哪四幅地图是中国历史中哪四幅地图是中国历史上的统一王朝,请你按时上的统一王朝,请你按时序写出这四个朝代名称,序写出这四个朝代名称,并写出判断理由(并写出判断理由(4分)分)(2 2)北京是一个历史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名城,在四幅图中均四幅图中均有出现,它的历史名有出现,它的历史名称分别是称分别是:宣政院印2.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措施:蒙古统治者
31、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2)意义: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名称时间时间发明者发明者 传播传播 意义意义造纸术造纸术 西汉西汉劳动人劳动人民民东传朝、日西经阿东传朝、日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世界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的传播活字印活字印刷术刷术 北宋北宋 毕昇毕昇 东传朝、日,
32、西传东传朝、日,西传非、欧非、欧经济、省时,经济、省时,促进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传播指南针指南针北宋北宋末年末年 南宋时,阿拉伯人南宋时,阿拉伯人学会使用学会使用为远洋航行提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火药唐朝唐朝炼丹家炼丹家元朝经阿拉伯人传元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社会式,推动社会变革变革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宋元时期的科技宋元时期的科技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时期时期代表作代表作史书史书司马光司马光北宋北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编年体通编年体通史史宋词宋词苏轼苏轼北宋北宋李清照李清照两宋之两宋之间间辛弃疾辛弃疾南宋南宋元曲元曲关汉卿关汉卿元朝元朝窦娥冤窦娥冤知识结构
33、知识结构宋元时期的文化宋元时期的文化 会挽雕弓如满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射天狼。苏轼苏轼生当作人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李清照李清照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辛弃疾 寄语搓背人,今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寄语搓背人,今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苏轼苏轼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李清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34、火阑珊处。辛弃疾辛弃疾世俗生活世俗生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比较唐宋绘画比较唐宋绘画步辇图步辇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先秦先秦 秦汉秦汉 唐唐 宋宋 元元 明清明清 楚辞楚辞 汉赋汉赋 唐诗唐诗 宋词宋词 元曲元曲 小说小说汉代长安城汉代长安城唐代长安城唐代长安城宋代东京宋代东京封建经济发展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一定深深的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一定深深的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灿烂的宋元文化出现的原因灿烂的宋元文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宋代文化气氛的形成,与文官政治有关,但实际成果材料三:宋代文化气氛的形成,与文官政治有关,但实际成果又远远超越了政治。文化气氛是一种
35、处处渗透的精神契约,渗透又远远超越了政治。文化气氛是一种处处渗透的精神契约,渗透到细处,可以使绘画灵秀,使书法雅致,甚至使市民娱乐也抖擞到细处,可以使绘画灵秀,使书法雅致,甚至使市民娱乐也抖擞起来。起来。摘自摘自 余秋雨中国文脉余秋雨中国文脉 材料一:宋朝的财政收入是七千多万两,这个记录直到清朝材料一:宋朝的财政收入是七千多万两,这个记录直到清朝巅峰时才打破,不过那已经过了七八百年了,宋的军事成就不巅峰时才打破,不过那已经过了七八百年了,宋的军事成就不怎么样,经济成就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而经济的繁荣必然会为怎么样,经济成就绝对是空前绝后的。而经济的繁荣必然会为文化的昌盛奠定基础文化的昌盛奠定基础
36、。摘自互联网摘自互联网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材料二: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也丰富起来文化也丰富起来。摘自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摘自人教版七年级教科书 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宋朝重文轻武的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宋朝科举特点,宋朝科举制度范围的扩大制度范围的扩大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的壮大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对外关系与中外交流东西方的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中国在此东西方的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中国在此时仍处在先进地位。时仍处在先进地位。地域上也包括从陆路地域上也包括从陆路到海洋,中华文明通过陆路、海路向外传到海洋,中华文明通过陆路、海路向外传播。(以丝
37、绸之路、四大发明为代表)中播。(以丝绸之路、四大发明为代表)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也向外国输出。马国的医药、文化典籍也向外国输出。马可可波罗到中国。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丰波罗到中国。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富了中国文化。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与探究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2)宋元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发达的中外交通u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u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
38、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发达的中外交通 材料:“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 意思:海外贸易利润最丰厚,如果经营得当,可以获得上百万的收入。说明宋朝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学习与探究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政府的什么态度?陆路交通鸡鸣驿u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u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u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海路交通1.宋代的海路形成了许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
39、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2.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3.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学习与探究 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说说南宋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1.宋朝时期,广州、泉州是文明世界的大商港;2.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及东非海岸。学习与探究 宋朝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是什么?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发达,为海外贸易发展
40、奠定物质基础。2.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3.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航海技术,除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能够进行远洋航行。4.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极性。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外交通海上:贸易频繁陆上:驿站发达三、本单元的注意问题三、本单元的注意问题1.区分民族分立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区分民族分立和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格局2.重文轻武与北宋政治重文轻武与北宋政治3.有关回族的形成再次增加有关回族的形成再次增加4.岳飞的岳飞的“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依据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依据学情,完成教学任务。学情,完成教学任务。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2.依据依据 课标而不是讲课标课标而不是讲课标本单元的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建议1.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本单元整体教学难度较大2.对课标的整体认识对课标的整体认识3.注重历史的细节注重历史的细节4.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谢谢!谢谢!同学们再见,下课休同学们再见,下课休息息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