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0 中考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中考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 +解题技巧梳理,超详细!解题技巧梳理,超详细! 一、成长中的我(16 个考点) 考点 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 的烦恼, 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七下第 1 课 1. 青春期矛盾心理: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 2. 如何解决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可以通 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 移注意力, 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 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2、” 。 3. 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1)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想法是对自己不良感受的健康宣泄, 可以帮助我们冷静下来。 (2)参加体育活动:酐畅淋漓的体育活动 可以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化解烦恼。 (3)学习自我暗示:当遇到 麻烦时,暗示自己“一切都会过去” “这对我也是锻炼”等。这有助 于我们放松心情, 稳定情绪。 (4) 试试自我解嘲: 自嘲自己的相貌、 装束。甚至狼狈相,不仅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缓解情绪。 考点 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 七下第 4 课 1情绪的多样性、 复杂性 (1)情绪的基本类型: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 的,除了常见的喜、怒
3、、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 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影响情绪的因素: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 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 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青春期情绪特点:情绪反应强烈, 容易冲动; 情绪波动与固执; 情绪的细腻性; 情绪的闭锁性(掩 饰自己的情绪感受);情绪的表现性(表演痕迹)。 2情绪的作用 (1) 情绪作用神奇, 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 努力向上, 也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 (3) 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 过度的负面情绪可能危 害我们身心健康。 3如何管理情绪/如何调适情绪 (
4、1)善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积极 面对负面情绪; (2)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了解并接受自己的 情绪,学会恰当方式表达情绪; (3)学会合理调适情绪,掌握情绪 调节方法, 如改变认知评价、 转移注意、 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4) 帮助他人改善情绪,学会安慰他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如语言、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等。 考点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 确的学习观念。 七上第 2 课 九下第 6-1 1.学习点亮生命 (1)学习, 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 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学习, 打开了生命的视窗, 让我们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广阔、 更精彩;
5、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 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学习,带来了 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等等。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 学习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 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时, 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有辛苦。学习是一 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尽管抱有兴趣和 探索的欲望,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 力、耗费精力,遇到
6、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 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 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 收获学习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 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3. 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学会学习,需要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还意味着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 式达成目标. 考点 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主动锻炼 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心理承受力,养成勇于克 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 度。 七上第四单元 1挫折及其产生的原因 (1)挫折是指人们所遇
7、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主要 原因 自然因素: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和人祸,如地震、海 啸、沙尘暴等。社会因素:恐怖活动、战争等。人为因素:老师 教育方法不当、与同学关系不融洽等学校因素;家庭暴力、亲人亡故 等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及某 些生理缺陷带来的限制等。 2正确认识挫折 (1)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生活难免有 挫折; (2)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 应; (3)挫折既可以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获 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又会产生失落、焦虑、愤怒等负面的情绪感 受,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4)
8、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发掘生 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 3如何面对挫折?(面对挫折如何发掘生命力量) (1)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2)发挥生命里蕴含的 一定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3)发掘自身的生命力 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4)不排斥借助外力,学 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寻求帮助,获得支持与鼓励。 (培养幽默感、 关心帮助他人、培养某方面的兴趣等) 考点 5.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 积极接纳自我。 七上第 3 课 1. 如何认识自己? 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通过 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自我观察与分析、与他人比较; 通过他
9、人评 价来认识自己,保持理性心态,既不盲从,也不忽视。 2. 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要学会欣赏自 己。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3. 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接纳自己的全部,需要乐观的态度、勇气与 智慧;欣赏自己的独特,悦纳自己,不骄傲自大;扬长避短,主 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潜能;做更好的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带来 福祉。 4. 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 爱的领域; 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 的需要; 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考点 6.认识自
10、己生命的独特性, 珍爱生命, 知道基本的自救自护常识, 懂得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关系。 七上第四单元 1. 我们为什么要珍惜生命? 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 生命是大自然 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生命是属于我 们的自己的幸运。 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代替。 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儿到儿童再到 少年, 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生命是短暂的。 在实践的长河里, 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2.怎样爱护我们的身体? 关心身体状况,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珍视肉体生命,不做过激行为;增强安 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 方法;如遇火
11、灾、地震、交通事故、溺水等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 方法。 考点 7.体会生命的价值,懂得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 做起。 七上第四单元 1. 怎样的人生值得过?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路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 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 人生是值得过的。 2. 如何关切他人的生命? 设身处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当他人 需要时,主动热情伸出援助之手。 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 改变他人,消融冷漠,传递温暖。 3. 如何理解生命中的平凡与伟大? 历史上的伟大人物, 并不是生 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
12、和劳动,创造了比自 己有限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与伟人相比,更多的 人可能默默无闻。但是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 不放弃、不懈怠,为 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 就是在用认真、 勤劳、 矜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生命虽平凡,却也可时 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社会的、集体的、民族 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 出伟大。 考点 8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七下第 3-2 考点 9: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七下第 3-1 1. 认识自尊
13、 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 人歧视、侮辱。表现为知耻,尊重他人;看重人格;豁达, 对待议论和批评,能够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2. 学会自尊和尊重他人 (1)学会自尊: (2)学会尊重他人 3. 理解自信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 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 与坚持,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 机会与创造可能; 自强让我们更自信,勇敢尝试,不断进步,在 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 4. 理解自强 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不断克服自己 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自
14、强,要靠 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考点 10. 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能够分 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无) 1.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1)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行己有耻” 是青春探索的底线; (2) “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羞 恶之心”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 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在行动之前, 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解;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 (3)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 “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 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行己有耻”要求
15、我们 树立底线意识, 触碰道德地线的事情不做, 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行己有耻” 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 拒绝不良诱惑, 不断增强自控力。 (4)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 2. 如何认识“止于至善”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 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 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 德。 见贤思齐,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 量.“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 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
16、 为。 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 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 明。 考点 1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 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七下第 9 课 1. 法律的含义。 2. 法律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 征(显著特征) 。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 我国法律的本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 集中体现。 4. 法律的作用。 (1)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17、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 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 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 引、教育人向善。 (2)法律具有保护的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 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 的保护神。 5.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 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意义) (2)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 含义: 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内涵) (3)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 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不分民族
18、、种族、 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 限等) (权利义务平等) (4)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 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保护追究平等) 考点 12.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 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 的法律制裁。 八上第 5 课 1. 理解违法行为: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 是违法行为,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 法律制裁。 2. 违法行为类别 (1)违反法律的类别,法行为分为三类:民
19、事违 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2)照违法情节的轻重,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 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考点 1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 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会自我保护。 七下第 10 课 4. 凡是未满 18 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5.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6. 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 我保
20、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 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 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 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 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7. 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技能 (1)在生活中,我们会面对一些客观存 在、非人力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一些人为灾害。我们需要增强安 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 护方法。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 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 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
2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 侵害时,要及时需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 1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 强化程序 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八下第 3-2 1.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及 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 的工作人员,能够帮助我们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助我 们出主意,甚至替我们去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2)律师事务所: 律师是熟悉法律的专业人士。律师能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为我们 出主意、想办法,给我们当顾问,替我们
22、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 们还能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3)公正处:公证员能够 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 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 (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 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 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3.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 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 使用诉讼手段, 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考点 15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
23、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 展为违法犯罪,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八上第 5-2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 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 犯罪 区 别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 情节轻微 对社会危害性很大, 情节严重 触犯的法律法规 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 违反了刑 法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不用受刑罚处罚, 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受刑罚处罚 联系 都是违法行为,都违反了我国法律。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 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2. 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旷课、 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
24、具; 打架斗殴、 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参与赌博 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 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严重不 良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拦截殴打他 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 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偷窃;参与赌博,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 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3. 社会是复杂的。人是社会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 般违法与犯罪, 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个人道德水平
25、低、 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 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无数事实证明,许多违 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因此,青少年要从小树立 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4.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 (2)学校方面: (3) 社会方面: (4)个人方面: 5. 预防违法犯罪 我们要加强修养, 践行道德,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自 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 制力,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自觉 抵制不良诱惑。
26、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要从小事做起, 预防违法犯罪。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自觉遵纪守 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考点 16. 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增强对校园暴力等青少 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上第 5-2 1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 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类别 (1)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三类 民事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法规,应承担民事责任行为,比如欠债 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应当受 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
27、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 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法规,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 人的行为。 (2)按照违法情节的轻重, 违法行为可以分为两类 一般违 法行为:情节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包括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 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情节教严重,对社会危害性重大,即刑 事违法行为,也就是犯罪。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是违法行为中最严 重的一种。 3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 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对他人、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违法行为受到法律 的制裁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维护法律尊严、权威的 需要。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 裁
28、;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4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 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温馨提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 事违法性。 5.温馨提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温 馨提示: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 然后果。 6 刑罚的种类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法。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 受到法律的制裁。 (2)我国刑罚的种类: 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 管制、 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 互附加并用。 附加刑:罚金、
29、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附加 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 7.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 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 但并不意 味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 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 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 了生活中的“雷区” 。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 习气,自觉遵
30、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8.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 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 任。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 伤害的前提下, 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 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 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 卫者。 二、我与他人与集体(18 个考点) 考点 17体会父母为抚
31、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七上 第 7 课 1. 孝亲敬长的原因 2. 如何孝亲敬长 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如有不同见解,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倾听。与双亲 长辈保特亲近、 融洽的关系, 倾听他们的心声。 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 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 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感恩;了解双亲长辈的喜 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度的家务劳动,和家人一 起建设家庭,也是感恩。 考点 18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 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七上第 7 课 1. 亲子冲突
32、(1)原因:中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亲子间在心智、学识、 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存在差异。 (2)影响:亲子冲突难以避免,从某种意义上说,亲子冲突是亲子之 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但是,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具有消极作用, 容易伤害双方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3)对策(如何有效化解冲突) 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日常瞬 间;提升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如关注事实、把握时 机、选择方式等;尝试接纳和理解父母。 2.爱在家人间,如何让家更美好?(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家人间 需要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 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
33、题;(子女)我是 小小“黏合剂” ,帮助家人舒缓情绪,引导家人看优点,帮家人走出 “面子”困境。 3与父母平等沟通,调试“逆反”心理 4.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赞 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 母,交往起来无障碍。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考点 19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 长的意义。 七上第 4-5 课 考点 20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 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七下第 2 课 考点 21 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 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七上第 6
34、 课 1. 友谊的力量 (1)朋友影响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 (2)朋友见证我们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 朋友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 如何建立友谊/结交朋友? (1)开放自己,主动表达。敞开心扉, 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错过。 (2)持续行动,真诚待人。 (3)掌 握方法,如面带微笑、记住对方姓名等。 3. 如护/维持友谊? (1)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 (2) 学会尊重对方,把握界限和分寸; (3)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如保持 冷静、及时处理、换位思考等; (4)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 如何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
35、1)与异性交往,有利于我们了解异性 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与优秀品质; (2)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 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3)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 得当、举止得体(要遵循自然原则和适度原则) 。 5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1)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 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2)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 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3)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 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4)对待老师的 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 苦用心。 4. 如何与老师交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学生乐于学
36、习,老师 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良 好状态; (2)彼此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3)在平 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4) 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正确处理师 生矛盾。 5. 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化解与老师的冲突? (1) 自我反思, 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 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考点 22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 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八上第 4-2 考点 23理解
37、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 敢于竞争,善于合作。 七上第 4-2 考点 24 懂得诚信是一种可贵品质, 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 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信的人。 八上第 4-3 考点 25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 为善。 八上第 4-1 考点 26.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做到平等待人, 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 卑,不歧视他人。 七下第 9 课,八上第 4-1 1 礼貌/礼仪的重要性 2. 做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我们要态度谦 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
38、感人;谈吐文雅,不说脏话;与 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 人。 )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 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 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 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 3. 竞争与合作 (1)集体生活中合作与竞争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我们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2)正确看待 竞争。 (消除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集体成员间的和 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 现
39、。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成员间交流互 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 (3)要善于合作。 (在美好集体中, 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 4. 诚信的内涵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含义) (2)诚信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是一种道德规 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道德层面) (3)诚信是一项 民法原则。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 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法律层 面) 5. 诚信的重要
40、性 6. 践行诚信 (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 的诚信记录。 7. 正确理解平等待人 (1)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 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 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必须不容轻视。在法律地位上,我们 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法定的义务。 (2)平 等待人的要求 平等对待差异。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 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差异是我们尊重人、平等待 人、取长补短的现实基础。 平等对待弱势群体。他们在社会上处 于不利地位,平等权益容易受到侵害。我们应平等对待,自觉维护他 们的合法权
41、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考点 27.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 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 会团结的力量。 七下第 6-8 课 1. 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 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应 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坚持集体主义。 (3) 坚持集体主义, 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 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4)在 集体生活中,我们都应识大体、顾大局,慎重考虑、冷静选择适当处 理方式,不做有
42、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2. 如何做到与集体共成长? (1)在共建中尽责:自觉愿望、自主 行动,自主建设、自我管理;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民主拟订规 则, 推选组织机构; 发扬 “自治” 精神, 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2)在担当中成长:集体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从实 际出发, 各尽其能, 发挥所长; 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 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3)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学会接纳、理解和包 容他人;学会在不同中寻找共同,经历成长;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 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考点 28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强化守法意识、 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懂得正确行使
43、权利、自觉履行义 务。 八下第 3、4 课 考点 29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 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点 30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考点 3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考点 32懂得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 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考点 33知道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受法律保护。 考点 34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 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我与国家和社会(共 23 个考点) 考点35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
44、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做有正义感的人。 八下第 8 课 1.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 (1)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 容。 (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2. 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社会规 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3 自觉遵守规则 (1)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 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 自律。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 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 3. 我们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
45、突,我们要 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遇到不公平的 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采用合理合 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对 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 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 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4. 如何守护正义 (1)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 的大厦 (2)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 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 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
46、(3)司法维护正义。司法机关 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 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考点 36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 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九下第 1 课 考点 37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弘扬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 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上第 5 课 考点 38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 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1. 正确认识文化的多样性 (1) 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 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 激发新的活力。
47、(2)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 值,都有值得尊敬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呼唤人们正确 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 包容。 2.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多样化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 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 文明交流。 3. 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特点、影响力、如何传承 4. 中华统美德的内涵、特点、地位、如何弘扬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如何弘扬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重要性、如何践行 7. 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的关系、 如何提高民族文化认同 感、增强文化自信 1.
4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价值和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 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 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2. 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 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 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 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 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 传承发展。 5.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传承 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 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 6. 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 传,代代守护。 (2)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