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5课。本课活动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经过评价与改进后尝试让“小喷泉”喷得更高。本课共由5个环节组成。环节1“任务”,思考小喷泉的工作原理,提出制作小喷泉的任务。环节2“设计”是让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小喷泉的方案。环节3“制作”是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环节4“测试”中让学生测试小喷泉的使用效果。环节5“评价与改进”是对经过测试的小喷泉
2、进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改进小喷泉。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20、21课有关于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热胀冷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通过观察“小喷泉”的使用而找到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动手操作,尤其是想这一类的小制作,能制作一个能喷出水的“小喷泉”,他们的主动性会更加高。由于学生不知道气体热胀冷缩的效果比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要好,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小制作中只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设计中不会特别考虑容器中水量的多少才合适。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是较差,本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期间可能会多次使用热水,对热水的使用可能还是会不那么注意
3、。三、教学策略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设计与制作的任务,激发对如何制作一个“小喷泉”产生兴趣。通过学生的制作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设计、讨论、交流、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等环节,学生能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制作出一个“小喷泉”。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设计与制作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的环节,自制出一个“小喷泉”。四、教学目标1.会
4、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喷泉。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3.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4.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调整。5.在观察或交流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想法、草图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教学难点:根据设计“小喷泉”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定方案。六、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学具准备:大塑料瓶、小塑料瓶、小玻璃瓶、粗细不同的塑料管、橡皮泥、水槽、热水。七、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设置情境:实验室里,两个小朋友正在利用实验器材做小喷泉的实验。问题:能利用
5、其它材料制作“小喷泉”吗?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任务:设计和自制一个“小喷泉”。(二)活动探究1.环节1:任务 提出: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可以做小制作。交流:可以做什么小制作。任务: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 2.环节2:设计问题:先要进行设计,考虑哪些因素?交流:从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如何设计,如:选择什么材料、多大的瓶子做容器?选择什么粗细的材料做喷管?瓶子里的水要有多少?浇的水要有多热?评价:根据学生是否有依据地设计进行评价。要求:在学生活动手册内完成设计方案。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构思制定设计方案。汇报:不同小组的设计方案。3.环节3:制作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4.环节4:测试要求:用热水对制作好的“小喷泉”进行效果的测试,仔细观察测试结果。注意不要被热水烫伤。汇报:不同小组轮流进行测试的展示。5.环节5:评价与改进提出:利用学生活动手册的评价表,从多方面对“小喷泉”进行评价。交流:对“小喷泉”进行评价。要求:根据评价,发现问题,继续反复测试、评价和改进,让“小喷泉”喷得更高。活动:分组对“小喷泉”的装置进行继续改进 。八、板书设计第22课 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成品评价与改进测试制作设计任务 制作“小喷泉” 考虑因素 发现问题后改进 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