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 自信力 了吗 鲁迅 ?且介亭杂文 鲁迅是谁? 鲁迅( 1881 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 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学习目标 理解掌握批驳谬论的方法; 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于 九一八事变 日本。说到日本,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中国以后面临的最大威胁恐怕就来自日本!回顾中日历史,与其说是一衣带水,倒不如说是 “ 一衣带血 ” 更为贴切。 3000万同胞的死,永远是我们民族无法磨灭的伤疤。可如今,在我们对日本以德抱怨,对历史问题 “ 宽大处理 ” 的同时( 1972年,我国政府为了
2、中日 “ 友好 ” 和邦交正常化而宣布放弃 5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而中国在日本人眼中,却成了 “ 亚洲新列强 ” , “ 大和民族的祸患 ” 。日本右翼政党多次叫嚣: “ 日本掌握的是亚洲霸权,这两个国家(中日)非打一仗不可。 洛阳解放军 150医院和 8410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说:“ 日本利用基因技术以知名化妆品和食品为主要的媒体来试图改变我们中国人的基因。 ” 小小一支日产 “ SK-II”口红卖价人民币 3千多的,还标榜华丽 只限出口到中国。可谁料到里面却特意藏有剧毒成分 能使我们后代的身体免疫力不断的衰弱。至于日本商品,你若知道索尼、三菱重工、本田等企业曾经至现在一直是日本 “
3、自卫队 ”军火(包括化学武器)的生产商的话,你难道还会为拥有日本货而自豪吗?想想惨死在日本化学武器之下的同胞们,这根本就是耻辱!抗战期间的一首小诗,叫做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给我感触很深: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 那么敌人杀死了我们 / 还要用刺刀指着我们的骨头说 / 看哪,这是奴隶! 创设情景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 30年代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选自 大公报 1934年 8月 24日的 社论 时代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 1934年 9月 25日,正是“九 一八”事变三周年后。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他们这样做只能瓦解斗志,甘做亡国奴。鲁迅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而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