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O、S、As 三种元素比较,正确的是()A 电负性:O S As,原子半径:O S AsB 电负性:O S As,原子半径:O S AsC 电负性:O S S AsD 电负性:O S As,原子半径:O S As2.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 R的最高正价为3价B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C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 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3.以下原子能产生发射光谱的是()A 1s22s1B
2、1s22s22p1C 1s22s12p2D 1s22s22p34.元素X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1)如下:则元素X的常见价态是()A 1B 2C 3D 6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X、Y 元素的金属性XY,A错;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NO,B错;据题意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C错;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D对。6.【答案】A【解析】轨道能量决定于电子层、轨道类型,而与电子云的伸展方向、电子的自
3、旋状态无关。7.【答案】D【解析】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得,a应为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因为a、b、d同周期,b元素显1价,故b应为Na;又因c显3价,则c应为氮或磷,但d为第三周期元素,且c与d同主族,故d应为磷,c应为氮元素。将a、b、c、d四种元素代入分析即可解答。8.【答案】D【解析】2px、2py、2pz所表示的是同一电子层中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其能量相同。2px、2py、2pz的电子云,原子轨道都是纺锤形的,都是轴对称图形。在空间伸展方向上不同,D项正确。9.【答案】C【解析】电子是微观粒子,其运动规律不符合经典力学理论,与行星的运动规律不相同,电子的运动是无序的,没有固定轨道,
4、A错误;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而不是能量低的电子只能在s轨道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只在f轨道上运动,B错误;电子云的半径取决于能层的大小,能层(电子层)序数越大,电子云的半径也就越大,同样,s电子云的半径也越大,C正确;依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原子的原子核外不可能有任何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伸展方向和电子的自旋状态可能不同,D错误。10.【答案】C【解析】电子结构为ns2np3的原子,p轨道半充满,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电子结构为ns2np6的原子,p轨道全充满,为稳定状态,不易失去电子;B,C选项相比,电子结构为
5、ns2np4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p轨道达到半充满稳定状态,更容易失去电子。11.【答案】C【解析】A当碱金属及其盐在火焰上灼烧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了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将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与电子跃迁有关,故A错误;B节日里燃放的焰火是原子的发射光谱,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故B错误;C金属导线可以导电是由于金属电子在通电后作定向移动,与电子跃迁无关,故C正确;D电子跃迁产生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关性即入射光与辐射光的相位相同,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在物质中反复进行,并且能用
6、其他方式不断补充因物质产生光子而损失的能量,那么产生的光就是激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故D错误。12.【答案】A【解析】光气分子中C,O,Cl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的顺序是。电子式为:即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而B,C,D中,氟原子能形成一个共价键,满足8电子结构,但它们分子中的硫、氙、硼原子都不能满足8电子结构。13.【答案】C【解析】元素周期表族与列的关系表由表分析可知,第3列为B族;第18列为0族;第14列为A族;第8列为第族。14.【答案】C【解析】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B均依次减小,D中半径增大顺序Mg、Na、Ca、K。15
7、.【答案】B【解析】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为相同n而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为:nsnpndnf,n不同时的能量高低:2s3s4s 2p3p4p;不同层不同能级ns(n2)f(n1)dnp,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A由以上分析可知相同能层不同能级的电子能量E(3d)E(3s),但不存在3f,故A错误;B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电子能量(n2)f(n1)dnp,所以E(6p)E(5d)E(4f),故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应为E(3d)E(4s)E(3p),故C错误;D不同能层相同能级的电子能量E(4f)E(5
8、s)E(4s),故D错误;16.【答案】(1)镁条和铝条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红;(2);(3)Mg2+2NH3H2O=Mg(OH)2+2NH4+;Al3+3NH3H2O=Al(OH)3+3NH4+;(4)H2S不稳定,加热分解成H2和S,S为黄色固体;弱于【解析】(1)Mg、Al为活泼金属,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2)Mg的金属性较Al强,易与水或酸反应,可通过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3)氨水呈弱碱性,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氨水至过量都产生难溶于水的物质,生成的虽然具有两性,但不溶于弱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Mg2+2NH
9、3H2O=Mg(OH)2+2NH4+;Al3+3NH3H2O=Al(OH)3+3NH4+,(4)S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H2S不稳定,加热分解成H2和S,S为黄色固体,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Cl。17.【答案】(2)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3)因镁条能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是碱,遇酚酞变红,所以会看到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变成红色,反应为:Mg+2H2O=Mg(OH)2+H2;因氯气能将硫离子氧化为硫:S2+Cl2=2Cl+S,硫不溶于水,为淡黄色,所以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B F A C D E;(4)2Na+
10、2H2O2Na+2OH+H2;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沉淀溶解;(5)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解析】2)该试验加水加热至沸腾,则需要酒精灯,该试验涉及滴加溶液,则需胶头滴管,Na与水在小烧杯中进行;(3)因镁条能和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氧化镁是碱,遇酚酞变红,所以会看到镁条表面有大量气泡,溶液变成红色,反应为:Mg+2H2O=Mg(OH)2+H2;因氯气能将硫离子氧化为硫:S2+Cl2=2Cl+S,硫不溶于水,为淡黄色,所以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发生反应2Na+2H2O=2Na+2OH+H2,因钠的密度比水小,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氢
11、氧化钠遇酚酞变红,同时反应放热,所以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因镁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发生反应2Al+6H+=2Al3+3H2,铝能与盐酸反应,较镁不活泼,所以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A1Cl3与NaOH反应生成A1(OH)3,A1(OH)3具有两性,能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所以先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4)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1Cl3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氢氧化铝与氢
12、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所以沉淀又消失;(5)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而非金属逐渐增强;18.【答案】(1)Ne3s23p5(2)3s23p5(3)(4)(5)(6)19K:Ar4s1,24Cr:Ar3d54s1,29Cu:Ar3d104s1【解析】(1)(5)主要考查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电子式、轨道表示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常用化学用语概念的区别。(6)第四周期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4s1,此时3s、3p应已填满,3d轨道可能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即其电子排布式为Ar4s1,Ar3d54s1,Ar3d104s1。19.【答案】16;16;18;3;VIA;H2SO420.【答案】(1)强负弱正 (2)NaNHSHI【解析】(2)所给物质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关系为NaH、NH、SO、HS、ICl,其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