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制定者: 审核者:高一语文组 使用时间:19年11月说明:本学案以新课程学案为主,参考其他资料编写目的是方便师生使用,绝无抄袭之意。非常感谢原作者!第一课时亦写亦画图结构,且范且引明概念 (一)导读内容“重刊序言”“后记”“附录”及前3章(“乡土本色”“文字乡”“再论文字下乡”)(二)导读过程1.数趣导入师生对“春节回乡潮”“北漂”等社会现象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题。2.三个任务任务一:略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学术范围、成书目的。任务二:浏览“目录”,了解此书基本内容或概念。任务三:略读“附录”,了解作者的学术经历,明确作者对自己学
2、术研究的评价,以及此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使用 MintMaster软件绘制“如何阅读学术类著作”的思维导图,并介绍快速、有效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或者教师示范在笔记本上绘制思维导图。3.两个活动活动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图画前3章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章主旨,并分析3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3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或作用。通过师生讨论,总结如下:第1章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区,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第3幸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前3章的联系:乡土社会
3、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前3章在全书的地位或作用:前3章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活动二:学生阅读前3章,理解“乡土社会”这一概念。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师生讨论并总结如下:理解概念首先应抓位论点句归纳推断;然后通过引用材料理解概念:再者借助对比概念参照比较;最后还应该采用演绎证法反思检查概念的完整性、准确性等。例如:“从基层上看去,中国杜会是乡土性的。”(论点句)“从基层上看去”,言下之意,“步土性”只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并且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并非仅仅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可见,从空间上看,“乡土社会”不仅包括农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
4、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一一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步土杜会的特征之一,(引用材料)。此则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新“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化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对比概念)可见,从时间维度上看与”乡土社会”相对应的应该是“现代社会”。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
5、(演绎佐证)所以“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其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方面特征,而前3章关于“乡土社会”念的阐述仅仅只包含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部分特征,因此,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界定需要完善补充。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1.作者把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请圈出“乡土性”特点的语句,概括其特色。提示:“乡土性”有三方面特点: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不流动性。其三,熟人社会。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特点,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之间的社会,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
6、的自由。2.阅读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二章,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提示:作者认为,提倡文字下乡,首先要考虑语言和文字的基础。语言是在具有相同经验或相似环境的群体所使用一种用声音表达的象征体系,目的是为了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文字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阻隔情况下,双方约定好代表意义的一种记号。而中国乡土社会由于土地的不流动性,导致了人们的历世不移。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定型的社会,彼此相互熟悉,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这个社会中,语言是足够传情达意和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也即是说,在中国乡土社会,文字有时候是多余的。本文重点在
7、于阐述面对面交流的乡土社会没有文字需要,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字下乡等同于简单的文字普及。文字下乡,从字面意思理解即城里人将乡下人不了解的知识带到乡村之中,以期改变乡下人愚昧贫穷的状态。但是,文字下乡更多的在于提倡将先进的现代文明如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等传播到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实质是提倡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学习。中国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在不流动的中国乡土社会中,虽然世代地口耳相传、言传身教能够记录和传播大多数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并不能保证这种传播方式能够完整地记录和保存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而文字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三)布置下一课时的阅
8、读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活动1.阅读内容阅读48章。2.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精读重点段落,理解核心概念,总结归纳“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的内涵,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活动一:从用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绘制48章的思维导图,看看48章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活动二:任选这五章中一章,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活动三:任选这五章中一章,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第二课时研讨分组促思维,精读示范品语言(一)导读内容第4-8章(”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二)导读过程1.一个任务任务:两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分享本组用思维导图形式总结出的“差序格局
9、”与“团体格局”概念内涵。(见下图)2.三个活动活动一:学习小组的代表,分享本组绘制48的思维导图及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师生讨论,学生代表分别说出分类结果及分类原因,具体如下:第一种分类方式:4、5章为一组,从群己关系看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是差序格局,维持私人道德;6、7章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社群特点是事业社群;8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道德规范特点是礼治杜会。第二种分类方式:4、5、6、7章为一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导致了思想上大家维系私人的道德,社群上是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社群,情感上男女有别;8章为一组,礼治社会有放保障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第三种分类方式:4章为一组,5、6、7、8章
10、为一组,其中5、6、7、8章都是国绕第4章差序移局展开论证的。第四种分类方式就是每一章都羊独成为一组,当然,还可以把5章不分组、合成一组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活动二:某学习小组成员分析第5章维系看私人的道德所引用文字与所阐述观点的关系。师生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如下:引用的材料是为了论证相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借助浅易的引用文字理解观点,或者紧扣观点句去理解雅致精深的引文。活动三:想一想,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本立而道生。”其
11、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唐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波纹的性质通过这一活动,师生达成共识如下: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性;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但也存在比喻不够贴切的弊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但是也增加了理解难度;鉴赏语言我们应该其备
12、辩证思维。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1.基层村镇的法律意识是什么状态?请你选择一个村镇调查点,调研后,对中国“法律下乡”提出几点好的建议。提示:加强对基层管理干部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部分乡镇领导认识不充分,一些乡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认为法制宣传教育是“软任务”,消极应付,导致法制宣传教育流于形式。要对村基层管理干部普遍进行法律知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和自学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宣讲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QQ、微信、手机报等新的传播方式为载体,以“法律故事进万家”活动为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法治观念。落实
13、属地原则,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化,农民从业结构多样化和居住分散化,使得过去一贯的集中教育方式难以奏效,这也给宣教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参照对流动人员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务工经商人员由所在的乡镇负责组织他们集中学习法律常识,提供法律援助,依法维护自身权利。2. 礼治秩序中提到很多美国人认为“无政府”是社会理想的状态。这里“无政府”的含义是什么?你觉得“无政府”状态会不会引发社会混乱?提示:“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没有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超国家权威,所以国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独立和生存,美国人崇尚自由平等,所以有很多美国人渴望“无政府”
14、状态。但如果国家处于“无政府”的状态,也就表示着无秩序,以及没有基础的社会保障,这样的地区极有可能是适者生存的地方,也就是没有法治,一切都是以武力来衡量的,所以如果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大多数国家会引发社会混乱,仅少数国家才可以稳定发展。(三)布置下一课时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活动1.阅读内容阅读911章。2.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归纳“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概念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比较能力。活动一:分析911章,用一句话说明这三章与本书标题乡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活动二:想一想:“法律”与“规则”分别是哪一种秩序的产物?二者有什么区别?第三课时对比研读习方法,
15、你言我语看联系(一)导读内容第911章(“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二)导读过程1.一个任务任务:两个学习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用思维导图形式总结的“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的概念内涵。必须指出的是,这一课时的总结概念内涵,区别于第二课时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的二维对比。这一任务促使学生多维对比,尝试画出三维对比的思维导图,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乡土社会。2.两个活动活动一:联系本书已经阅读过的内容,分析911章,用一句话说明这三章与本书标题乡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师生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如下:这三章是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联系前八章所读内容很容易发现:第
16、13章是从经济、文化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48章是从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而这三章(第911章)是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一、第二课时重在提升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第三课时的这一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活动二:举例说明“法律”“规则”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哪一种秩序的产物?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如下:法律”是法治秩序的产物,“规则”是礼治秩序的产物。这一活动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同时,对比归纳分析也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巩固。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1.乡土社会对法律运转有什么意义?提示:现在
17、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的范围里,它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循的规则。所以个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在这种情形下自然不发生道德问题了。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的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地存留在广大民间,也因之使现代司法不能彻底推行。现行法的原则是从西洋搬过来的,和旧的伦理观念相差很
18、大。在乡间,普通人还是害怕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那些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从此却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从乡间的调解而告到司法处去。在理论上这是好现象。因为这样才能破坏原有的乡土社会的传统,使中国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事实上,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间发生了很特殊的副作用,它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是并不能建立起法治秩序。重要的还得看人们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说,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2. 在“无讼”章节,作者提出,既然是礼治社会,那么礼就不仅仅是礼貌,不懂礼简直就是个道德问题,如果有官司非打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
19、人破坏了规矩。中国乡土社会的理想是没有法律和政治的,因为一切都按照祖先留下来的规矩进行,政府的统治以教化为主,“苛政猛于虎”;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生儿自有父母教化他们适应这些规矩。这就实现了“无为而治”的理想。对此,你怎么看?提示:在乡村,很少有争端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家务纠纷或者两家发生了争执,一般都是找村里能说会道的“明礼人”来“评理”。很少有人想到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打官司被认为是“丢人”的,不管你有理还是无理。但时过境迁,当今这个时代,随着人口大规模的流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已经远远跳出了家庭的范围。人与人之间、人与团体之间、人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愈发密切。随之,矛盾和问题也
20、更加突出。我们需要按照既有的法律、法规来行事,有了矛盾和纠纷必须依靠法律来解决,以此最大程度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打官司已不再是丢人的事,这已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重要途径。而“无为而治”只能是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来存在。(三)布置下一课时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活动1.阅读内容阅读1214章。2.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一:联系全书,填写对比概念表格,促使运用对比的方法把握整本书的概念。任务二: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或自己做过的调查,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学习委员创建微信群,共享所有文章。活动一:各学习小组通过讨论,总结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并准备好分享
21、的文字、图片资料。活动二:各学习小组查找语文常谈人间词话时间简史相关资料,做好阅读推荐准备。第四课时群策群力比概念,追古溯今承文化(一)导读内容第1214章(“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二)导读过程任务一:联系全书,填写对比概念表格。师生共同讨论,完成“对比概念表格”的填写如下:(注:括号内为填写内容)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刻画其他社会体系或社会关系的对比概念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借助语言的社会)借助文字的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维系着人民的宪法)(小家族)家庭男女有别(男女求同)(礼治秩序、道德秩序)法治秩序、道德秩序(调解体系)司法诉讼体系(无为政治)
22、有为政治(教化的权力、横暴的权力、同意的权力)同意的权力、横暴的权力血缘社会(地缘社会)名实分离(名实一致)通过对比概念,进一步加强学生比对分析的能力。关注 “问题”,学以致用1.阅读名实的分离血缘和地缘从欲望到需要三章。思考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逐渐在缩小,乡土性也逐渐淡化了,“乡土”观念日渐式微,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你对振兴乡村,有哪些好的建议?请分享出来。提示:城市的繁华对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的确很有吸引力,因为年轻,视野不够开阔,经历也不够丰富,为了生活、梦想、为了心中那一份向往来到了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机遇。远离家乡,
23、可逼得自己实践理想的职业规划,激发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远离家乡与“记住乡愁”并不矛盾,关键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恰到好处地处理好这个矛盾,乡土城镇化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建议:转变生产方式,完善公共服务等,让人们就地城镇化;珍视历史遗存,转向提升品质、注重人性的内聚式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小镇经济,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归宿感。2. 在最后一节“从欲望到需要”中,作者认为“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还举了北方人爱吃大蒜为例,这不是遗传的,而是从小养成的。文化对欲望有着筛选的作用,“自觉的欲望是文化的命令”。对此,你怎么看?提示:从某个角度来看,人的欲望的确是受一定文化
24、习惯的影响,即有一定的“文化事实”。“生于斯,长于斯”,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这种观点在乡土社会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在那种社会形态下,相对固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会沿袭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但在当今“地球村”的大背景下,人的欲望有很多的共性,这些共性的欲望与文化的关联性要弱很多。例如,“发展、合作、共赢”这个主题,是全世界的共同欲望,即使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不例外。所以说,文中的观点要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辩证看待。任务二:联系现实,以“乡土中国的今天”为题,分析“乡土中国”一词的变迁,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以演讲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文章或心得。这一活动从学生呈现的演讲内容来看有以下特点:大部分学生能联系社会现实,结合思想观念、经济模式等去阐述“乡土中国”在现代社会的留存与变化,但是很少同学能对相应的文化内涵进行辩证性分析。部分学生存在不能理论联系现实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热点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而分析其中隐含的有关“乡土社会”的思想。活动一:学习小组代表分享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并展示相关文字、图片资料。(略)活动二:学习小组代表介绍语文常谈人间词话时间简史等学术类著作。这一活动旨在促使学生明确学术类著作阅读的共同方法了解作者、梳理目录、借助评价、理清结构、研读语言等。同时,教师也应强调各著作的个性阅读方式。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