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被压扁的沙子 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说明文占了较大的比重,第二单元收录了多篇经典的说明文供学生学习。前两个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事物说明文,初步构建起了学习框架,本单元则着重于让学生学习事理说明文。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这类科普性的事理说明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自主交流对人类未解之谜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科学原理,学习阅读以论证为主的科普说明文 2.体会作者准确平实、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3.理清文章线索,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的
2、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善于联系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图片激趣 新课导入】 文题解读 “被压扁”是特征,说明对象是“被压扁的沙子”,指的是“斯石英”。标题交代了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和特质。 字词正音 铱 ( ) 二氧化硅 ( ) 衍射( ) 潮汐( ) 抵达( ) 劫难( ) 陨石( ) 膨胀( ) 追溯( ) 明确:y / u / yn / x / d / nn / yn / png zhng / s 词语解释 铱: 潮汐: 致密: 陨石: 膨胀: 熔化: 追溯: 明确:铱:一种稀有金属,银白色,质硬而脆,化学性质稳定。 潮汐:通常
3、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期涨落的现象。 致密:细致精密。 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长。 熔化: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词语对比 熔化融化溶化 融化:化学上指常温是液体的物质由固体变为液体。 溶化: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某固态物质,在另一种液态物质中分散成单个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 相同点:都有物质发生变化的意思 不同点:“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溶化”除了包含“熔化”的意思外,还有(固体)溶解的意思。
4、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对象:沙子(被压扁的沙子) 这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说明了外形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 2.文章对恐龙的灭绝提出了哪两种科学假说?请简要阐述。 明确:撞击说、火山说 3.什么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明确: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灭性的撞击。“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
5、原因。 火山说:“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4.作者认为哪一种学说正确呢? 明确:作者认为“撞击说”是正确的。 5.是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明确:(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又会变成沙子。” “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产生了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
6、力形成了斯石英。” 第三板块【再读课文 分析文本】 一、快速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金属铱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地球可能曾经遭到小行星或彗星的撞击。 2.我们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何现实意义?(用原文回答) 明确: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二、阅读全文,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4):提出恐龙灭绝灭绝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第二部分(5-17):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分析,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
7、出结论(逻辑顺序) 三、合作探究 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说明方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2.“一立方英
8、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作比较,强调被压扁的沙子普通的沙子重得多。 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作比较,列数字,进一步说明斯石英的性质。 4.“因此,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的沙子。”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斯石英变为普通的沙子的温度和时间。 5.“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
9、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斯石英的形成必须具备巨大的压力。 四、默读下列文段,品味语言特色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明确:语言幽默、风趣。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明确:“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10、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明确:“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完全肯定,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四板块【小组合作 思考探究】 1.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灭绝,说明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恐龙灭绝”这一文题在两篇文章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恐龙无处不有作者谈论恐龙灭绝,谈到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成为了作者文中的探讨主题,“被压扁的沙子”成了证据。 2.作者在文中留下了一些补充说明文字,试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有何作用。 “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
11、种撞击。” 明确: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虽然星体撞击地球极为罕见,但也确实发生过。作者这样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即非常纯的沙子。” 明确: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 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算得上“二氧化硅”,其他沙子都掺有杂质。 “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明确:这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第
12、五板块【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第六板块【布置作业 夯实基础】 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请你也来一次大胆的猜测,写一篇小短文证明你的观点。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揭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了解“板块构造学”的科学原理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体会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板块构造学”及恐龙灭绝原因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背景介绍 新课导入】 作者名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
13、著述颇丰,创作了近500部作品。曾获代表科幻世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机器人系列”、“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背景链接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为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不断地争论,有关恐龙灭绝的假说不断流出。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中受到启发,追寻恐龙灭绝原因,并将自己的发现写成了本文。 第二板块【预习检测 梳理字词】 字词正音 褶皱( ) 两栖( ) 骨骼( ) 鸟臀目( ) 携带( ) 覆盖( )
14、 明确:zh /q /g /tn /xi /f 词语解释 俯冲: 天衣无缝: 褶皱: 劫难: 膨胀: 追溯: 明确: 俯冲:(飞机等)以高速度和大角度向下飞。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 劫难:灾难,灾祸。 膨胀:由于温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体的长度增加或体积增长。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第三板块【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涉及了哪些领域? 明确:说明的对象是大陆,借用恐龙的移动说明了大陆漂移说。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地质学(板块理论)和
15、生物学(恐龙)。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明确: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 产生疑问: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 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研究价值:证明了地壳运动理论 3.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214):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 第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了主旨。 4.什么是“泛大陆”?“泛大陆”是怎么形成的? 明确:地壳是由一些紧密
16、拼合在一起但又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板块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就是“泛大陆”。 第四板块【再读课文 分析文本】 1.快速浏览第六、第十三、第十四自然段,小组合作讨论,找出段落描写中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语句。 明确:“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17、 【举例子】具体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的许多问题提供了答案,从而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作比较】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强调了极地的寒冷和南极动物命运的悲惨。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打比方】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想一想:作者把这两句放在开头有什么
18、作用? 开头突发议论,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用“紧密相连”“影响”等词语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五板块【小组合作 思考探究】 1.作者在文中加入了括号内的补充说明文字,联系上下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这些补充说明文字有何用处? 明确:“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人们对这两种生物非常熟悉。“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属同一个家族。举例帮助读者理解,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
19、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 2.怎样理解“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这句话? 明确:这句话在文中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体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把恐龙化石和南极大陆联系起来,引起作者思考恐龙在南极是如何生存的?接着作者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明“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把疑问推进了一步“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然后作者才对本文所阐述的问题作正面回答。层层递进,引发读者共鸣,跟着作者逐步解惑,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 3.小组讨
20、论,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试归纳出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从中我们明白的道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第六板块【板书设计 思维导图】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夯实基础】 课后作业 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请你也来一次大胆的猜测,写一篇小短文证明你的观点。 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的原因 撞击说 火山说 肯定“撞击说” 斯石英形成原理沙子受到巨大压力 斯石英出现地点 受巨大撞击的地方 原子弹爆炸的场地 否定“火山说” 火山携带的斯石英被转化 火山活动地区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得出结论 恐龙灭绝原因是撞击,不是火山活动 追本求源, 因果关系的 逻辑说明顺序 恐龙无处不有 科学发现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 产生疑问南极的恐龙来自哪里 追溯原因泛大陆分裂带走恐龙 研究价值支持了“板块构造”理论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