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08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刘绍棠的相关知识;理顺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3.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领悟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重难点】 1.理顺小说情节,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人物性格。 2.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出示北运河风光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蒲柳人家就描绘了京东北运河两岸农民在这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土地上
2、乐观生活、英勇斗争的事迹。蒲柳人家发表于1980年,曾获得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可见这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常说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篇课文的哪个或哪些方面能够激发你的阅读兴趣?下面我们就随着作家刘绍棠一起走进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了解作者刘绍棠的相关知识;理顺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品味小说精彩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理解小说多样的艺术风格。 3.感受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领悟劳动人民淳厚朴实的人情美。 学生齐读 三、检查预习(ppt显示) 1.作者简介 刘绍棠:文坛奇人 (19361997) 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人
3、1949年(13岁)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51年(15岁)到河北文联工作。 1952年(16岁)发表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并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被称为“神童作家”。 1954年入北大中文系。 1956年入中国作家协会。 1957年划为“右派”, 中断写作22年。 1979年平反后发表大量作品: 蒲柳人家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峨眉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奖。 京门脸子获得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得首届中国大众文学优秀长篇小说奖。 黄花闺女池塘获得90年代优秀小说奖。 是孙犁之后“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刘绍棠的创作风格 刘绍棠深受孙犁的熏陶,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自称作品“为粗手大脚的爹娘
4、画像”,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独具风采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全部著作共60种,约700万字,被公认为是高产、优产、稳产作家。 (找学生回答,师适时补充。) 2.知识链接 蒲柳人家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望日莲与周檎顺利完婚。 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3.字词积累 (1)字
5、音识记 痱fi子 害臊 so 擀gn面 梆bng打 镯zhu子 戳chu穿 腌.z臜 捯do气 戏谑xu 唿h哨 咯k吧 驾驭y 呱呱g 拗ni不过 筵yn席 到了lio儿 墙垣yun 荣膺 yng 歇晌shng 名讳hu 坍tn塌 (2)词语释义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如坐针毡:形容心声不宁老生。 一脑门子官司: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影影绰绰:隐隐约约 。 荣膺:光荣地获得。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可耻。 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芒刺在背: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望眼欲穿:形
6、容盼望殷切。 (找学生回答,师生共同纠错) 四、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节选内容主要写了哪几个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明确】 主要人物:何满子、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时间:1936年 地点: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 2.概括两节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节: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第二节: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五、精读文本 本文主要有三个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其中何满子是贯穿文章始终的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则成为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请运用下面句式 分析人物形象: 从“ ”这句话看出她/他是一个 的人。 【交
7、流点拨】 1.何满子:很天真 极顽皮 奇聪明 从何满子“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可见他是个天真顽皮、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野孩子。 从何满子“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何满子跟着周檎学会了一大堆字儿”可见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 从他“恨透了老秀才”“整天跟这位洋学生形影不离”“对爷爷心怀不满”“心疼起爷爷来了”可见他是个爱憎分明、善良明白的孩子。 2.一丈青大娘:嗓门大 人泼辣 热心肠 外貌: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身强力壮,样样在行) 语言:“站住!” “都给我穿上裤子!” “不能叫你们腌臜了我们大
8、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小祖宗儿!” (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口苦心甜,溺爱孙儿) 动作: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手戳着他们的鼻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挥舞起来 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 (风风火火、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总结: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传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 3.何大学问:讲排场 摆阔气 重情义 为什么叫“何大
9、学问”( 在这个小村,数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象力,编起故事来,有技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外貌: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性格:像关公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关羽的一生,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叱咤风云,横扫千军,堪称英雄豪杰,令万民景仰。 动作:他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神态:但是,这一趟回来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了鸡蛋大的疙瘩。 语言:“
10、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一个朴实的农民的爱国情感) 为孙子请老师、与孙子同享天伦之乐、给孙子带吃食(疼爱孙子的慈祥的爷爷) 总结:作者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赞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热忱正直的感情,以及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六、赏析语言 1.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交流点拨】 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
11、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 他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 他这个人好说大话,自吹站在通州东门外的北运河头,抽一个响脆的鞭花,借着水音,天津海河边上都震耳朵。 文中也有一些书面色彩很浓的句子: (1)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 (2)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 这是为什么? 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2.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
12、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兼,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交流点拨】 有传统说唱艺术特点的句子: 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3.塑造人物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表现手法。这是刘绍棠的创作风格。(中国气派 民族风格 乡土题材 地方特色) 【交流点拨】 水浒传中宋江、吴用、李逵外号叫做“及时雨”“智多星”“黑旋风”。 课文中何满子的奶奶号称“一丈青大娘”,爷爷号称“何大学问”。 七、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
13、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幅风俗画,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和世态人情。赞扬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热情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八、布置作业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九、板书设计 一丈青大娘 嗓门大 人泼辣 热心肠 蒲柳人家(节选) 何满子 很天真 极顽皮 奇聪明 何大学问 讲排场 摆阔气 重情义 【课后反思】 本课的重难点:一是人物形象,二是语言特色。人物形象表面上看生动活泼,往深处读却是人性之美,性情之美。
14、这种“粗手粗脚”“粗野”“豪放”的性格在颜值当道的都市文学里是看不到的,学生的偶像情结里很容易被好看的皮囊所吸引,却不去深钻有趣的灵魂、有情有义的性格。本课不仅要知人论事,也要欣赏人物的风情风采。同学们对人物的理解很有见解,也很有个性。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不单一,一经调动打开思路,对乡土气息的人物和情节也是津津乐道。品读语言特色的环节,会不会流于形式热闹?课堂45分钟需要知识点,也需要兴奋点,否则如何吸引学生激励求知呢?陷于种种细节,授课者经历了各种纠结、比较、揣摩,经历了否定与肯定的交错,这一切只为了知识的精度与纯度,只为了快乐充实的45分钟。 【备课素材】 蒲柳人家赏析 刘绍棠是乡土文学的积极
15、倡导者。蒲柳人家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乡土小说多方面的特点。和20年代台静农、许杰创作的乡土小说一样,蒲柳人家对特定地域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 它写的是30年代京郊大运河边的乡村生活:何家那个杨、柳、榆、槐围绕着,篱笆上爬满豆角秧、房顶上长满大南瓜的小院;开着五颜六色花朵,长满芦苇、柳棵子的运河滩: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莲、郑整儿、荷妞童年时代的“拜花堂”游戏;柳罐斗为了养活姐姐和外甥终身不娶;何大学问夫妇不怕刁难、不惜财产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莲;这种描写生动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人文地理风貌和古朴善良的民性。 但是,和20年代的许多乡土小说较多隐含着“乡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鲜明的牧歌情调
16、和喜剧色彩。这主要的是由于作家把传奇小说的因素带入乡土小说,并自觉表现时代精神给乡村生活的巨大影响。小说叙述的故事,以及柳罐斗、一丈青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传奇性。柳罐斗被何大学问称作活赵云、赛平贵,他与董太师女儿的恋情,他的逃走与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后的还乡,他对蒋团长的忠诚,他与鼓书艺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节设美人计诱杀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奇。在对一丈青等人物的描写中,作家则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一丈青大高个儿,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实际上“一丈青”本来就是水浒传
17、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蒲柳人家对时代精神的注重集中体现在对周檎父子的描写上。20年代周方舟领导农民搞暴动,9年后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这类描写揭示了乡村社会的觉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扬的时代精神。 蒲柳人家的结构也非常巧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何大学问、柳罐斗、望日莲等许多人生动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这样一来小说实际在叙述着两个故事:正在进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动,何大学问、柳罐斗的设计除奸;过去发生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几个年轻主人公的童年生活。这二者交织起来,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正在进行的斗争统一起来,互相映衬,既照顾到
18、乡土性,又照顾到时代性。此外,蒲柳人家也体现了刘绍棠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满子最喜欢到河滩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捞虾米,掏螃蟹,摸小鱼儿;钻进苇塘里,搜寻红脖水鸡儿,驱赶红蜻蜓满天飞舞,更是有趣”。通俗流畅而又生动传神 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 孙犁的荷花淀久负盛名,新课标九下选编了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让我们再次走入水乡,领略大运河的风土人情。刘绍棠师承孙犁,继承并发扬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独具风光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
19、就是要专门“表现人的美,地区的美,风光景色的美”。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在自己最熟悉的乡土地上”打出的一口“深井”。教材虽是节选部分,我们亦可从中领略运河两岸二百八十里的蒲柳风光,这里有芦苇深处的莺燕啼,河叉纵横的光影水声,有篱笆上喇叭花挂着露珠的泥棚草舍,有洒脱粗犷、故意撒野的纤夫,有多情重义、爽朗豪放的好汉。这里地近京华,交通便利,农民并不困守土地。撑船摆渡,游方走马,卖艺保镖,啥活都干。作品让我们呼吸到瓜棚豆地的泥土气息,见识到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活习性。 蒲柳人家既是动态的风景画、风俗画,又是一曲乡村社会人情人性美的颂歌。节选部分以何满子的一段生活为线索,通过对满子的不同态度勾勒出一丈青
20、、何大学问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继承传统小说艺术手法,写人叙事有着我们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作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显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先看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大高个儿,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 文中详写了一丈青大娘横扫撒野纤夫的一个片断: 一丈青断喝一声:“站住”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转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几个纤夫唿哨而上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颗碗口粗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
21、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纭落水。 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中的女英雄“一丈青”,实际上她本来就是水浒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在对一丈青的描写中,作家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通过人物的行动显现了一丈青嫉恶如仇、刚烈正义的性格特征。 一丈青大娘对坏人张口敢骂,动手敢打,种地、撑船、打渔、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治红伤,行行里手,对穷人体贴入微,是一位本事超群的菩萨心肠而又性格刚强的婆婆;这样一位能镇八方的一丈青大娘对孙子何满子却无可奈何。 满子是母亲头一胎生下来的贵子,一丈青大娘一听见孙子呱呱坠地的啼声,喜泪如雨,洗三摆小宴,满月那天设大宴,还给满子缝百家衣、挂长命锁,
22、真是百般疼爱千般呵护;一丈青大娘把满子看成“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文中有一个颇具生活情趣的细节: 何满子等到天黑才回家去,奶奶抄起顶门杠子,要敲碎何满子的光葫芦头;何满子一动不动,眼皮眨也不眨,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回到屋里给孙子做好吃的去了。 这“一扔”扔掉了所有的担心和艾怨,这一“叫”叫出了积久等待的焦灼和盼望,这一细节充分地流露出奶奶对孙子的疼爱。这不正是传统文学中慈祥的老祖母的形象吗? 和一丈青大娘一样,作品对何大学问的描写也不乏喜剧色彩。写外貌,是“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
23、貌”“平日里骑一光背儿马,左肩挂一书囊,右肩挂一丈八尺长的大鞭”,三笔两笔白描便画出了一个可敬可爱而又几分好笑的大好人。何大学问“年轻的时候,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两肋插刀,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于是,他给牲口贩子赶马做保镖。他乐善好施,行侠仗义,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出一趟口外挣来的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他又有点儿虚荣心,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可以借一笔驴打滚宴大宾,为的是听他谈讲过五关斩六将,云山雾罩;可以礼聘老儒教满子,为的是满子将来有出息,可惜捉襟见肘再赶马。但作者又将时代精神与人物的刻画相结合。何大学问出口外被抓险些丢了命,回家之后他
24、与一丈青的吵架并不就是冲一丈青大娘的,更多的是对当时的侵略者的不满,充分表现这位受燕赵慷慨悲歌之气的熏染、义和团爱国精神陶冶的何大学问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节选部分对何满子的描写并不多,但是他的外貌,他的游戏,他天真幼稚、可爱可笑的动作和心理,都是农村儿童特有的。这方面的描写给小说提供了古朴纯真的情调和天真浪漫的童年气息,这也是乡土气息的一个侧面。 蒲柳人家中的人物,明显带有传统小说中某些人物的风采,“他们尽管性格不同,却都是好人。他们没有出人意外的新思想,却有传统美德的闪光。只要有他们,生活就充满美好的希望。”可以说京东北运河畔的普通农家、普通的农民,不仅传导出运河两岸人民的精神风采,也使我
25、国农民的美好品德和性格特征,得到了纵深、全面、立体的反映与表现。 蒲柳人家的结构也借鉴了传统小说的手法,作品依傍水浒,几乎每一节集中刻画一个人物,用足笔力,使人物性格鲜活。课文节选部分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一丈青、何大学问等生动有趣的往事和何家的过去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通过对满子的不同态度写出了一丈青、何大学问的不同性格;又以满子盼人搭救结束,结构上前后呼应,非常巧妙。 可以说,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不仅表现在对特定地域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也表现在小说所展现的乡村社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还表现在从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用传统笔墨写人叙事、结构全文,从而打上民族风格的烙
26、印。 漫评蒲柳人家 唐挚 刘绍棠同志,从被放逐的精神荒原上归来,便回到了他那充满了眷恋之情的运河两岸,这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热土,这抚育过他难忘的童年的乡亲,这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的运河滩,这铺满翠藤碧叶的瓜田,这蓬蒿茂草、蒲柳小屋,无处不牵动着他的种种思绪,缕缕诗情 于是,从运河的桨声开始,穿过曲折漫长的航道,现在又给我们送来了蒲柳人家。 童年的印象总是最新鲜的,犹如晨露新月。童年自然也是各式各样的,但即使有辛酸、苦难和眼泪,在回忆中,童年仿佛也总是被涂抹上了某种迷人的、天真的、无邪的色彩,动人魂魄。因此在作家的艺术世界里,童年似乎常常占有一席地位。何其芳同志曾诉说过:“说起故乡两字,总连带地想
27、起许多很可怀念的事物来,我的最美的梦,也就是我的幼年的故乡之梦了。”孙犁同志的铁木前传有一个散文诗般的开端,描摹着童年的一星欢乐,也透露着作者自己童年最深切的感受,甚至如今已七十高龄的他,不久前在和来访的记者谈话时还说:“现在想来,我最喜欢一篇题名光荣的小说。在这篇作品中,充满我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幻想。对于我,如果说也有幸福的年代,那就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岁月。” 啊,神奇的、迷人的童年的岁月! 读蒲柳人家,给我最强烈印象的就是这种渗透于全部构思中的、带着童年情趣的真率之情;就是这种赤子之心,真率之情,使我们时而怦然动心,时而莞尔而笑。我们分不出究竟是从小说中那个剃个葫芦头、光着屁股的小满子的眼睛
28、里,还是从作者的眼睛里,在三十年代充满物质贫困、精神苦难的简陋朴质的农村生活中,竟看到了这么多给人以希望的美好心灵,这么多给人以抚慰的巨大温暖。也许我们可以说,对于当时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思想感情上的冲突,作者观察得还不够深刻,揭示得还不够深入,但是,我们应该承认,作者满怀真率之情,十分真实地描画的这三十年代北方农村的生活和他们的悲欢,是有巨大的感染力的。雨果曾经精辟地指出:“真实的暗疾是渺小,伟大的暗疾是虚伪。”在作者笔下的这一角水乡,不仅一切都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同时渗透着率真美好之情。这些朴实的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匮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而这正是这
29、篇小说之所以具有艺术魅力之所在。清人袁枚说:“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对于绍棠同志这部真率之作,似也可作如是观。 有的同志认为这部中篇是一幅风俗画,这是真确的。在这里,作者对2世纪3年代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写得历历如绘,情致缠绵。像望日莲在七巧之夕,拜月乞巧,穿针引线的插曲就写得异常真切动人。按照古老的风习,七夕之夜,年已及笄的姑娘,半夜时分,要给垂挂中天的月芽儿焚香叩拜,然后引线穿针,如果一穿而中,便能跟自己心爱的人儿结成良缘。作者那支善于抒情的笔
30、,就从这风习的描绘中透露了这个受尽苦楚的闺女内心对于幸福的强烈渴求。而特别富于情趣的是,所有这一切,又都是通过何满子偷偷“听歌”发现的,并且因此,他真正听到了两颗年轻热情的心的互相倾诉,使这小小的插曲,喷洒上一层微妙的喜剧色彩,荡漾着诗情画意。又如在运河边上,何满子和周檎这叔侄俩,坐在柳荫下的沙地上,追忆周檎与望日莲在儿时玩“拜花堂”的往事时,小满子充满好奇心的追问和周檎动情的回答,把农村孩子按照古老婚俗玩的游戏,在一问一答中表露得情趣盎然,别具乡土风味。像这类人情世态的生动描写,在作品中比比皆是,诸如何大学问请老秀才教书,柳罐斗摆渡为生,引来沦落风尘的云遮月的传奇式的热恋,都是十分精彩的篇章
31、。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听到了北运河淙淙的流水声,呼吸到瓜棚豆地的泥土气息,饱览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的风光,而且也体察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作者对于自己所描写的对象,从生活风习到人物内心,都熟习得有如熟悉自己的指纹。而这正是因为作者本来就是从农村深处走来的一员,血管里流动着农民的血液,对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乡亲们有着刻骨铭心的热爱,所以他下笔有情,能把他们的心、他们的脉搏摸得那样准确,表达得这样贴切。 善于真切地再现人情世态、生活风习,把我们引入一个我们不完全了解的天地,当然会使我们觉得新鲜,饶有生趣,这不用说是一种可羡的艺术才能。但是,仅仅忠实
32、地描绘生活风习,却不一定能使我们引起感情的共鸣,不一定具有扣打人们心弦的强烈艺术力量。这里还应该有更深厚的社会内容,还应该有穿透那表面的生动现象,而表达出人民灵魂中的渴望与追求的更本质的东西,才能使我们进入更高一层的艺术境界。在蒲柳小屋的构思中,有一种使我们从感情上流连忘返的吸引力,有一种使我们为之动心的东西,那就是透过一幅幅往日的风俗画,处处洋溢着、浸润着蕴藏在朴实淳厚的劳动人民中间的纯真热忱的感情,那种赤诚相见,肝胆相照,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一丈青大娘嫉恶如仇,抢救望日莲;吉老秤莽撞戆直,痛打小管家;柳罐斗抚养亲人,终生不娶,却又传奇式地结交了风尘女子云遮月;何大学问为
33、望日莲、周檎完婚,慷慨割舍两亩祖传土地,都闪射出一种耀眼的、足以澡雪精神的光采。世世代代受压榨、受剥削,在惊人贫困的物质生活煎熬下的农民,积压着多么深重的苦难、哀伤、痛苦和叹息,但是深知这些质朴农民性格和内心的作者,却相信什么也扑灭不了他们精神上的火光,斩伤不了他们淳厚的美德,践踏不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作者的感受和发现下,他所刻画的老老少少的劳动者身上,都有着那么丰富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你不能不为蕴藏在劳动人民中间的无与伦比的精神美而感叹!这里面凝聚着他们朴素的爱憎感、是非观和道德力量。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力量支持着、伸张着一切善良的、正直的、美好的事物;而在非常的生活中,这种精神美
34、就会爆发为伟大的斗争力量,抗击一切来自旧世界,从陈腐的社会制度中滋生出来的种种不公正、残暴和邪恶。我以为,这就是这部小说令人动心、令人神往的地方。 当然,作者提炼自己的艺术构思,表现某种艺术上的追求,决不是说,作者在创造他的作品时,就是在专注于某种观念,或是通过某些生动的生活例证去注解或图解某种“思想”。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家的创作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观念的富裕。”某些按照所谓主题先行或从概念、从逻辑推理去炮制的艺术品,往往就是如此这般地违背了艺术的基本法则,丧失了艺术的生机而陷于失败。就艺术创作过程而言,常常是由于作者自己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敏感,而对于一些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35、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和震动,于是孕育于心头,缭绕于胸际,点燃起创造的激情,并且就在捕捉和把握,那饱含社会内容和典型意义的具体形象的同时,也捕捉到了思想从形象中、从形象的冲突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思想。由此可见,艺术创造终究要落脚于人的把握,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反映社会。正是人的命运和人的心灵世界,才是艺术家活动的领域,才是艺术家活跃的故乡。 蒲柳人家正是以独特的角度,通过充满稚气、机灵伶巧的何满子的眼睛,为我们勾勒出了几个世代栖息于北运河边上的农民的性格和命运。他们的义侠血性、慷慨豪宕和博大宽厚的灵魂,被写得情真意切、淋漓酣畅。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读了蒲柳人家,浮现于我们眼前的人物,不论是一丈青大
36、娘、何大学问、望日莲、周檎,还是吉老秤、柳罐斗,都那么热忱,那么浑朴,那么富于乡土色彩,那么独具丰姿。他们朴素,同时他们单纯;他们忠厚,同时他们刚强;他们爱得深沉细致,同时他们恨得果决分明。应该说,作为一部中篇,出场的人物也许过多了,也许还有些可有可无的枝蔓,但是作者似乎并不在意,他不刻意追求严谨的结构,不拘泥于完整的情节,通篇作品似乎只是在激情的推动下,任凭形象仓库中蜂涌而来的印象、感受、性格,行云流水般地自然发展。而作者勾勒性格特征,探测人物内心状态的本领,竟使他用寥寥几笔,就准确地刻绘出几个主要人物的音容笑貌,喜怒悲欢,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你看小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有
37、双长满老茧的大手,提得起放得下,直肠直性,是非分明。为了年轻纤夫不说理,她可以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为了花鞋杜四和那歹毒婆娘豆叶黄欺侮童养媳望日莲,她不惜跳过篱笆,抢救这可怜儿,而且干脆认了干闺女,担当起保护神的角色;她也有点迷信,为了小满子不肯穿那花花草草的花红兜肚,她气得咬牙切齿,但在她那威吓咒骂声里,却浸透着对孙子的一片爱心,因为她怕阎王爷来勾魂索命,夺走她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她也许不能识文断字,但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都透出了一股庄稼人的凛然正气。 再看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和一丈青大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他有个“
38、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的毛病,但他却是仗义轻财、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硬汉子,因此他不见容于地主,只得去口外赶马。口外的风云变幻,使他没有赶成马,却差点被当成共产党赔了性命。他个人命运的浮沉正是那多灾多难的时代的反映。而最出色的,是他为了干闺女望日莲和周檎的婚姻大事,和粗犷鲁莽的吉老秤一同去力斗花鞋杜四和豆叶黄的场面。在这里,几个人物性格真是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不同人物的神态,不同要求的心理,不同个性的语言,剑拔弩张的气氛,和为了夺回望日莲被控制的命运而形成的一场唇枪舌剑的斗争,犹如紧锣密鼓,环环相扣。作者仅仅通过这一个场面,竟把吉老秤的粗犷简单、义侠血性,何大学问的慷慨豁达、
39、博大胸怀,杜四的贪婪狠心,奸滑无耻,全部淋漓尽至、以一当十地凸现无遗。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艺术是以艺术家的感受感染广大群众的一种方法。”但要达到这种强大的感染力,不仅要有披肝沥胆的激情,而且还要有洞察人物性格特征、对人物心理情绪的戏剧性变化的精确把握。在这方面,作者不仅对几个主要人物,就是对柳罐斗、云遮月的勾勒也是轮廓分明、独具特色的。 作品所选取的这段生活的时代背景是1936年。 作者在作品的后半部分写到了党所领导的冀东抗日活动在农村中激起的反响,也生动地描写了周檎在党的领导下和几个乡亲秘密安排下计谋,依靠柳罐斗的水中绝技消灭了河防局的麻雷子,揭开了北运河农村抗日斗争的序幕,透露了人民中间
40、正在聚集着、运行着的地火。但人们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当时正是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风云变幻,山河易色,一场为夺取民族生存权的大搏斗迫在眉睫,作品既然在一些章节里点染了当时的气氛,却为什么不作更正面的描写,更深入地揭示出时代风云在农民内心深处所激起的矛盾变化,从而力求作品对于历史面貌作出更深刻的、更有分量的概括呢?我想,这或许可以说是作品的一个弱点,但同时我设想,这也有作者自己的理由。一方面这是因为任何作者都有自己生活体验的局限和自己经验感受的局限,作者只能扬长避短,写自己最熟悉、最激动、感受最深切的生活,并且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施展自己的才能。就目前作品所已达到的成就来看,作者从忠实于自己的感
41、受、忠实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出发,对于当时的时代气氛、特定环境以及人物性格的描绘和开掘,都还是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另一方面,从作者构思来看,作者不仅致力于劳动人民相互之间的人情美的抒发,而且也努力于揭示出深深植根在劳动人民内心中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美。这种精神美,不仅是我们这个绵延数千年的古老伟大民族迭遭侵凌而不屈的根基,也是我们在坎坷险阻的历史道路上,不折不挠、克敌制胜的源泉。“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面临深重的民族灾难的时刻,我们党正是依靠和组织千百万劳动人民,调动和激发起这种充满蓬勃生机的精神力量去战胜入侵的寇仇。从这个角度来看,作者虽然没有能正面去描写当时的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却从侧面真切地表达了这场民族斗争胜利的精神源泉。 蒲柳人家在刘绍棠同志的作品中是一部力作。在当前有些作者不从生活出发,不从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出发,却十分热衷于编造离奇的、矫饰的、不自然的情节,追逐那种决不能激起人们美好感情的陈腐的、庸俗的情调的时候,这部作品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使人神清目爽。作品的独特的艺术角度,富于诗意的抒情笔法,鲜明生动的人物个性,以及语言的性格化和浓郁的乡土气息,都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独具风格的优秀中篇小说。我在欣喜之余,写下了这拉杂的感受,恐怕也远远未能传达出它真正的妙谛之所在。 1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