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1.11KB ,
文档编号:5861774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86177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刘殿云)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5.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及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刘殿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1-老子四章》教学设计及导学案.docx

1、 5.1四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文章的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难点: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教学

2、过程】一、导入新课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二、写作背景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在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究底,对知识非常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老子经常观察日月星辰,思考天为何物,以致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这段经历,使老子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也使他远近闻

3、名。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三、作者介绍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聘,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四、题目解说四章选取了老子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五、层次结构第十一章: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

4、,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第二十四章:阐述“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第六十四章:告诉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六、全文分析1.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自矜者不长。”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明确: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2.第三十三章中的“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富”与“志”各有什么含义?明确:“

5、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的需求不高,也能相对富足。“志”即志向,志向只限于思想意识,不是“有志”;只有将志向付诸实践,并坚定不移,竭力实行,才是“有志”。3.如何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包含的意味?明确:这些语句中包含辩证意味,其表现及结果往往是对立统一的,贯串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求全”的处世哲学,但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要灵活运用。4.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应怎样理解“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明确:“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

6、”“自胜”更加重要。一个人倘若能审视自已、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执行,那他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5.老子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排比句式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曾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明确:观点一:相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强调只有从小处开始积累,才能完成大事。荀子劝学中“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也强调从小处积累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思想是相同的。观点二:不相同。两者的思想有某种继承关系,或者说荀子吸取了老子的部分观点。但

7、荀子与老子的结论是不同的,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强调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树立信心,坚定意志,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七、中心思想四章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有道之人不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了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的观点,并告诉人们依照自然规律,从小事做起,“无为而治”,这四章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观点。八、写作特点(1)说理形象。说理形象除了体现在老子对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还体现

8、在他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善于用辩证法来说理。比如,连举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车子、器皿和屋室说明世间万物无不存在“有”和“无”的对立与统一。“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2)善用逆向思维。善用逆向思维是指善于从常人思维的反面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正面领悟的效果,比如,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逆向思维的体现。(3)语言准确。本文行文简洁,警句居多,如歌如诗,显示出独特的魅力。语言上,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非常出色,使得文章说理准确严谨,层层推进,气势如虹。九、补充资料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

9、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分为81章,其中137章的道经在前,3881章的德经在后。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通广博。十、总结全文四章阐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和“有道者不会彰显自我”的道理。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强行”,加强自我修养。告诉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布置作业】四章中,老子关于“有”与“无”的论述,闪烁着深邃的辩证思想的光芒,至今仍值得我们反复思考。近些

10、年来,读书无用论大行其道,在一些人看来,没有能够立马见效的,就是无用功,也就没有必要去做。这是盛行的功利主义在作祟,表现为做每一件事,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只要能够奔向目标,过程并不重要。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有用”与“无用”呢?【课后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用大部分篇章带着读者认识天地、刍狗、器皿、车子、屋室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_。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_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11、。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_。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_出来。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屋室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器、室带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 ),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如果没有虛空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盛装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同理,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

12、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弄虚作假 实有 觉察 显现B.弄虚作假 实用 观察 展示C.故弄玄虚 实有 觉察 展示D.故弄玄虚 实用 观察 显现2.下列选项中的破折号与文中“有与无实在之物与虚空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阿然”他对着在海里冲浪的女朋友大喊道。B.“人生中总有些事悔不当初你看微博上那个热搜没有?”她对着同学悄声说道。C.迷雾散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的人苏伏跳了进来。D.“亲爱的罗曼罗兰,你不知道我多么爱你。还有你笔下的人物,约翰克利斯朵夫!”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车子无法载人运货,就是因为车子没有“无”

13、,无法行驶B.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载人运货,根源在于无法行驶C.车子无法行驶就是因为没有“无”,载人运货也就没法实现D.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B.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C.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D.房屋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人们就没

14、法出入、采光、使空气流通,可见房屋中的空的地方显而易见地发挥了作用。答案:1.C 2.C 3.D 4.B解析:1.故弄玄虚:故意玩弄使人迷惑的花招儿。弄虚作假:耍花招儿,欺骗人。根据语境,老子的学说不应该是“假”,应用“故弄玄虚”。实有:实际拥有。实用:实际使用。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根据后文“虚空的东西”可知,应用“实有”。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觉察:发觉;看出来。前者侧重强调过程,后者侧重强调结果。根据语境,应用“觉察”。显现:呈现;显露。展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后者更具有主动性。从前文的“他特别把”来看,应用“展示”。2.C项与题干中的破折号均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A项

15、,标示声音的延长。B项,标示话题的转换。D项,标示话题的中断或间隔。3.根据括号后“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应该从反面论证“无”的作用。由此排除A、C两项。比较B、D两项,D项体现了“无法行驶”与“无法载人运货”之间的逻辑关系,且其表述与后文的“也就”衔接紧密。因此选D。4.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该放在主语之前,应将“如果”调至“房屋”前;二是结构混乱,可删除“是显而易见的”。只有B项完全修改正确。5.1 四章导学案【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字音、字形、文言知识;2.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老子的相关知识,体会老子的哲学思想。【课前预

16、习】:1. 作者简介:老子,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字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被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他曾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蒙山著书立说,游历江南塞北,又西出陕关,不知所终。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老子的思想精髓: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17、,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作为一个史官,老子从历史中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霸主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灭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势。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但认为“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道”可以解释为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18、”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学习过程】一、 导入以动画老子说导入,体会老子的思想。二、阅读 三、反馈四、讨论1.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日余食赘行、其脆易泮、起于累土 古今异义:跨者不行、埏埴以为器、自见者不明、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词类活用:自是者不彰、其未兆易谋、常于几成而败之、是以圣人欲不欲、学不学、慎

19、终如始 特殊句式:宾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状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莫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 用一句话概括每一章的内容。(“有”之为利,“无”之为用;自矜自伐,道者不处;自知自胜,竭力实行;为与未有,慎终如始)3. 本文在语言表达与道理阐释方面有哪些鲜明的特点?(行文凝练畅达,采用大量排比和对偶,像诗,也像歌谣,语言简短精练又充满哲理,是格言。设喻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如,第十一章以“车”“器”“室”设喻,形象阐明了对切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无”的道理;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设喻,形象地阐明

20、了任何事情都要从小处积累才能成功的道理。)五、展示六、精讲1. 翻译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补全文言知识。2. 其中体现的老子的思想及其当今的价值。七、 检测翻译下列句子1.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3.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4.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八、 作业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21、则无不治矣。(老子第三章)(1)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张有什么不同?孔子主张先让百姓富裕起来再教育他们,而老子则主张让百姓无知无欲。【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孔子和老子的治民主张”,在选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如“富之”“教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等,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二者的不同即可。(2) 你赞成谁的主张?请简述理由。我赞成孔子的主张。孔子把教育问题放在了民生问题之后,突出教化的重要作用是让百姓各安其分,社会和谐有序。我赞成老子的主张。“无知无欲”并不是要剥夺人们的生存权利,而是要“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使百姓没有伪诈之心,没有争强之志;“实其腹”“强其骨”,就是使百姓生活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没有过多的欲求。这样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