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探究题汇编1.【2020东城期末18】(11分)阳极泥处理后的沉渣中含AgCl,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作浸取剂浸出回收。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已知:i25o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AgCl 1.9104 g;Ag2SO3 4.6104 g;Ag2SO40.84 g。ii25oC时,亚硫酸钠溶液酸化过中含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下图所示。. 浸出氯化银取AgCl固体,加入1 mol/L Na2SO3溶液作浸取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浸出液(pH=8),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 + Ag(SO3)23 + Cl。(1)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gCl溶解的原因是 。. 酸化沉银(2)经
2、检测,沉淀m为AgCl,则溶液m中含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3)探究沉淀n的成分。甲同学认为沉淀n一定不含Ag2SO4,其依据是 。乙同学认为沉淀n可能含Ag2SO3,进行实验验证。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Ag2SO3具有 性。ii. 乙同学观察到 ,得出结论“沉淀n不含Ag2SO3”。丙同学从溶液n的成分角度再次设计实验证明沉淀n不含Ag2SO3。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若沉淀n含Ag2SO3,则溶液n中含微粒的总物质的量(填“”、“”或“”)Cl物质的量。ii. 结合实验现象简述丙同学的推理过程: 。浸取剂再生(4)溶液m经处理后可再用于浸出AgCl,请简述该处理方法 。2.【201
3、9东城期末19】(13分)探究0.5 mol/L FeCl3溶液(pH = 1)与不同金属反应时的多样性的原因。(各组实验中:所用FeCl3溶液体积相同;金属过量;静置、不振荡)编号金属现象及产物检验镁条立即产生大量气体,金属表面变黑,该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液体颜色由棕黄色逐渐变为红褐色;片刻后气泡减少,金属表面覆盖有红褐色沉淀,此时取反应后的液体,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铜粉无气体产生,溶液逐渐变为蓝绿色;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1) 根据实验中的现象,推测红褐色液体为胶体,并用光束照射该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到 得以证实。(2)
4、已知:Fe和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 为了确定黑色固体的成分是否含有Fe与Fe3O4,重复实验,及时取少量镁条表面生成的黑色粉末,洗净后进行实验如下:该实验说明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结合现象写出判断的理由: 。 除上述结论外,分析实验的现象,可知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一定还有 。(3)实验、中现象的差异,与Fe3+、Mg2+、Fe2+、H+、Cu2+的氧化性强弱有关,其顺序是:Mg2+ Fe2+ 。(4)继续探究0.5 mol/L FeCl3溶液(pH = 1)与Fe的反应。编号金属现象及产物检验铁粉持续产生少量气体;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底部有红褐色沉淀,经检验,溶液pH = 4,含有Fe2
5、+,无Fe3+。铁丝无明显的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绿色,经检验,溶液pH = 2,含有Fe2+和Fe3+;Fe3+被还原的量多于实验。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已知:相同条件下,H+在溶液中的移动速率远大于Fe3+。结合实验、,由反应中金属表面离子浓度的变化,推测实验、现象差异的原因:。3.【2019东城一模28】(15分)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已知:物质BaSO4BaCO3AgIAgCl溶解度/g(20)2.410-41.410-33.010-71.510-4(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 实验操作:充分振荡后3滴0.1 mol
6、/L A溶液2 mL 0.1 mol/L B溶液1 mol/L C溶液充分振荡后,过滤,取洗净后的沉淀足量稀盐酸试剂A试剂B试剂C加入盐酸后的现象实验BaCl2Na2CO3Na2SO4实验Na2SO4Na2CO3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实验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 。 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实验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充分振荡后3滴0.1 mol/L乙溶液2 mL 0.1 mol/L甲溶液0.1 mol/L KI(aq)实验: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
7、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装置步骤电压表读数 .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a.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b.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 (s)c.重复,再向B中加入与等量NaCl(s)a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实验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 (填序号)。a. AgNO3溶液 b. NaCl溶液 c. KI溶液 实验的步骤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 结合信息,解释实验中ba的原
8、因: 。 实验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 。(3)综合实验,可得出结论: 。4.【2019东城二模28】(15分)某小组研究SCN-分别与Cu2+和Fe3+的反应。实验中:c(KSCN) = 0.1 mol/L;cFe2(SO4)3 = 0.025 mol/L;c(CuSO4) = 0.05 mol/L。. KSCN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实验如下。资料:. Cu2+可与SCN-反应生成CuSCN白色沉淀和(SCN)2。. (SCN)2称为“拟卤素”,在水溶液中呈黄色;(SCN)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可与水、碱等发生反应。(1)a中CuSO4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
9、表示)。(2)ab中试管内溶液pH减小,可能的原因是 。(3)bc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 同学们根据相同条件下氧化性:Fe3+Cu2+,预测Fe3+与SCN-也可发生类似a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如下实验。(4)向Fe2(SO4)3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观察到 ,表明发生了反应:Fe3+ + 3SCN- Fe(SCN)3。(5)基于(4)继续实验:用Fe2(SO4)3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该实验的目的是 。(6)查阅资料并讨论后得出:溶液中离子在反应时所表现的氧化性强弱与相应还原产物的价态和状态有关。由此分析a中反应发生的原因:生成
10、CuSCN沉淀使Cu2+的氧化性增强,并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补充的实验是 。(7)取(4)中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并且沉淀量逐渐增多。该实验结果与(5)中实验结果不一致,解释原因: 。(8)为进一步证实(7)中的解释,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其操作及现象是 。5.【2018东城期末19】(14分)某小组研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实验序号实验过程滴加10滴(约0.3mL)0.1mol/L Na2S溶液5mL 0.01mol/L酸性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滴加10滴(约0.3mL) 0.01mol/L酸性KMnO4
11、溶液(H2SO4酸化至pH=0)5mL 0.1mol/LNa2S溶液实验现象紫色变浅(pH”或“I2。(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分析原因:实验应有I2生成,但却生成了Agl沉淀,因此推测实验中I2的生成,与Cul沉淀有关,故不能确定氧化性:Cu2+I2,并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K闭合后,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 液均无明显变化。乙同学为了进一步判断Cu2+和I2 的氧化性强弱,将左侧电极改为Cu电极,并向右侧溶液中加入少量 _(填试剂),发现指针偏转,且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证明该条件下氧化性:Cu2+ I2(选填“”或“”)。(4)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认为,实验没有发生2Ag+ 2I-=2Ag
12、+I2的反应,原因是生成AgI沉淀,反应物浓度迅速降低,不利于该反应进行;请分析实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_。(5)小组同学反思实验,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7.【2018东城二模28】某兴趣小组利用电解装置,探究“铁作阳极”时发生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过程如下。I.KCl作电解质(1)一定电压下,按图-1装置电解,现象如下:石墨电极上迅速产生无色气体,铁电极上无气体生成,铁逐渐溶解。5min后U型管下部出现灰绿色固体,之后铁电极附近也出现灰绿色固体,10min后断开K。按图-2进行实验。 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确认灰绿色固体中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
13、。灼烧晶体X,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i中析出白色晶体”的原因是 。(2)其他条件不变时,用图-3装置重复实验,10min后铁电极附近溶液依然澄清,断开K。按图-4进行实验盐桥的作用是 。与实验I中vi、vii与iiv中的现象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两点): 。II.KOH作电解质(3)用图-1装置电解浓KOH溶液,观察到铁电极上立即有气体生成,附近溶液逐渐变为淡紫色(FeO42-),没有沉淀产生。铁电极上OH-能够放电的原因是 。阳极生成FeO42-的总电极反应式是 。某同学推测生成FeO42-的必要条件是浓碱环境,将图-5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证实推测
14、成立。8.【2017东城期末19】(13分)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FeCl3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复杂多样性。实验如下:(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 。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 (写一条);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 (写一条)。(3)对于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甲取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乙认为甲的实
15、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_。(4)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pH8的1mol/L 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向2 mL 0.2 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 mL1mol/L NaF溶液,溶液变无色。向2 mL 0.2 mol/L FeCl3溶液中滴入2 mL 蒸馏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实验目的是 。为探究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5)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 有关。9.【2017年东城一
16、模28】资料显示“O2的氧化性随溶液pH的增大逐渐减弱”。某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KI与O2的反应实验如下。装置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分钟后)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HCl溶液变蓝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KCl无明显变化2 mL1 mol/LKl溶液+5滴淀粉+2 mL0.2 mol/L CH3COOH溶液变蓝,颜色较浅(1)实验中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是 。(2)实验的目的是 。(3)实验比溶液颜色浅的原因是 。(4)为进一步探究KI与O2的反应,用上表中
17、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烧杯中的液体现象(5小时后)2 mLpH=8.5混有KOH的1mol/L KI溶液+5滴淀粉溶液才略变蓝2 mLpH=10混有KOH的1mol/L KI溶液+5滴淀粉无明显变化I对于实验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时O2不能氧化I-”,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i烧杯a中的溶液为 。ii实验结果表明,此猜想不成立。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通入O2后, 。乙同学向pH=10的KOH溶液(含淀粉)中滴加碘水,溶液先变蓝后迅速褪色经检测褪色后的溶液中含有IO3-,褪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该小组同学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整体反恩推测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18、 ;实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10.【2017年东城二模28】资料显示“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兴趣小组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实验如下。 I探究体现漂白性的主要微粒实验一:将SO2分别通入0.1%品红水溶液和0.1%品红乙醇溶液中,观察到前者褪色而后者不褪色。实验二:1滴品红2 mL溶液试管中的液体现象a0.1 mol/L SO2溶液(pH=2)溶液逐渐变浅,约90s后完全褪色b0.1 mol/L NaHSO3溶液(pH=5)溶液立即变浅,约15s后完全褪色c0.1 mol/L Na2SO 3溶液(pH=10)溶液立即褪色dpH=10 Na2CO3溶液红色溶液不变
19、色epH=2 H2SO4溶液红色溶液不变色(1)SO2水溶液中含的微粒有 。(2)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3)实验d的目的是 。(4)由实验一、二可知:该实验条件下,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粒是_。II探究褪色过程的可逆(5)甲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pH=10时,溶液颜色不变。 乙同学:向a实验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pH=10时,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填“甲”或“乙”),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是 。 (6)丙同学利用SO2的还原性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得出结论:该褪色过程可逆。 步骤
20、一: 步骤二: 步骤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将步骤二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按步骤一的形式呈现)。11.【2016东城期末19】(12分)过氧化氢(H2O2)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水溶液为无色透明液体,俗称双氧水,可以看作二元弱酸。(1)H2O2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2)H2O2常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原因是 。(3)向1 mol/L FeCl2溶液中滴加30%双氧水,除观察到双氧水分解产生的大量无色气泡外,还观察到浅绿色溶液逐渐变为红褐色,并测得其pH由反应前的3.69变为1.84。实验证明所得液体属于胶体,其方法是 ;上述Fe2+被氧化成红褐色胶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4)如图是一种用电
21、解原理来制备H2O2,并用产生的H2O2处理废氨水的装置。为了不影响H2O2的产量,需要向废氨水中加入适量HNO3调节溶液的pH约为5,则所得溶液中c(NH4+) c(NO3-)(填“”、“”或“=”)。Ir-Ru惰性电极吸附O2生成H2O2,其电极反应式是 。理论上电路中每转移3 mol e-,最多可以处理废氨水中溶质(以NH3计)的质量是 g。12.【2016东城一模28】(1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装置编号电极A溶液B操作及现象Fep
22、H=2的 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产生无色气泡;电压表指针偏转CupH=2的H2SO4连接装置后,石墨表面无明显现象;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a同学们认为实验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 。针对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 ;乙同学认为实验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O2氧化性因素。编号溶液B操作及现象经煮沸的pH=2的 H2SO4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bpH=2的H2SO4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
23、转,记录读数为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Na2SO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O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cpH=12的NaOH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O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d丙同学比较实验、的电压表读数为:cab,请解释原因是 。丁同学对、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 对O2氧化性的影响。实验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 。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右图装置对、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 ;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c、d,且c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3.【2016东城二模27】(13分)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电解食盐水,并对电解产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电解
24、质溶液实验现象5 mol/L NaCl溶液a极附近b极附近开始时,产生白色浑浊并逐渐增加,当沉入U形管底部时部分沉淀变为橙黄色;随后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变为橙黄色产生无色气泡资料显示: 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氢氧化亚铜(CuOH)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易脱水分解为红色的Cu2O; Cu+水溶液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歧化为Cu2+和Cu; 氢氧化铜可以溶于浓NaOH得到蓝色溶液。(1)经检验,b极产生的气体是H2,b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铜丝a应与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相连。(2)同学们分析a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则该极
25、的电极反应式是 。(3)橙黄色沉淀中含有Cu2O,则CuCl转化为Cu2O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结合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解释“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为橙黄色原因是 。(4)同学们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沉淀中含有:将橙黄色沉淀滤出洗涤后,滴加0.2 mol/L H2SO4至过量,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5)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提出猜想:电解时,Cu做阳极先被氧化为。为此,他们用Cu电极电解5 mol/L NaOH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附近溶液变蓝,未见预期的黄色沉淀。根据现象能否得出“该猜想不成立”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14.【2015东城一模28】(15分)某学生欲通过
26、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性质。(1)该同学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下表。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向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振荡试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变黄Fe2+NO+2H+ =Fe3+NO2+H2O 依照表中操作,该同学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变成深棕色的原因,该同学进行如下实验。(2) 向原新制FeSO4溶液和反应后溶液中均加入KSCN溶液,前者不变红色,后者变红。 该现象的结论是 。(3)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溶液的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溶液中Fe2+或Fe3+发生
27、反应而得到的。为此他利用如图装置(气密性已检验,尾气处理装置略)进行探究。.打开活塞a、关闭b,并使甲装置中反应开始后,观察到丙中溶液逐渐变为深棕色,而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打开活塞b、关闭a,一段时间后再停止甲中反应。.为与中实验进行对照,更换丙、丁后,使甲中反应继续,观察到的现象与步骤中相同。铜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乙的作用是 ;步骤的目的是 ;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该同学重新进行(1)中实验,观察到了预期现象,其实验操作是 。15.【2015东城二模28】(14分)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1)漂白性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
28、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中红色褪去、中无变化。甲同学作对照实验的目的是 。 足量碱石灰的作用是 。甲同学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还原性 乙同学将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SO2与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检验该反应所得含氧酸根离子的方法是 。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静置一段时间,变为浅绿色。 资料显示:红棕色为FeSO3(墨绿色难溶物)与FeCl3溶液形成的混合色。 则中红棕色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 。乙同学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硫可还原三氯化铁。【参考答案】1.【2020东城期末18】(11分)(1)AgCl(s)Ag+(aq)+ Cl-(aq) ,Ag
29、+与SO32- 结合生成Ag(SO3)23 ,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2)HSO3-(3)Ag2SO4的溶解度远大于AgCl或Ag2SO3,溶液中Ag+ 的浓度很小 i. 还原 ii. b中清液的颜色与c相同,均为浅紫色溶液。i. ii. 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知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4)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102.【2019东城期末19】(13分)(1)一条光亮的“通路”(2) Fe 滤纸上无明显现象,说明Fe3O4不能溶解产生Fe2+,所以滤
30、纸上粉末附近变蓝只能是Fe被氧化产生Fe2+ H2、Fe2+ (3) H+ Cu2+ Fe3+(4) Fe 2H+ = Fe2+ H2,Fe3+ 3H2O Fe(OH)3 3H+ ( Fe 2Fe3+ = 3Fe2+) 由I、可知,金属与Fe3+、H+反应速率快时,因H+移动速率大,其浓度在金属表面变化小,易被还原,促使Fe3+水解生成Fe(OH)3;中反应慢,Fe表面Fe3+能及时补充,且由知Fe3+的氧化性强,利于Fe3+还原 3.【2019东城一模28】(15分)(1) 沉淀不溶解或无明显现象 BaCO3 + 2H+ = Ba2+ + CO2+ H2O BaSO4在溶液中存在BaSO4(
31、s) Ba2+(aq) +SO42-(aq),当加入浓度较高的Na2CO3溶液,CO32-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2) b 2I- - 2e- = I2 由于生成AgI沉淀使B的溶液中c(I-)减小,I-还原性减弱 实验表明Cl-本身对该原电池电压无影响,则cb说明加入Cl-使c(I-)增大,证明发生了AgI + Cl- AgCl + I-(3)溶解度小的沉淀容易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反之则不易;溶解度差别越大,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沉淀越难实现4.【2019东城二模28】(15分)(1)Cu2+ + 2H2O Cu(OH)2 + 2H+(2)生成
32、(SCN)2与水反应所得HSCN为强酸,使溶液pH减小(3)NaOH与(SCN)2反应,使溶液中c(SCN-)增大,与Cu2+继续反应生成少量CuSCN(4)溶液变为红色 (5)在无Fe3+ + 3SCN- Fe(SCN)3干扰时,证明Fe3+能否将SCN-氧化(6)用CuSO4溶液、KSCN溶液与石墨电极、电压表、盐桥等组装成原电池(7)滴入K3Fe(CN)6溶液时,与Fe2+生成沉淀,使Fe3+的氧化性增强(8)在(5)的原电池中,向盛有Fe2(SO4)3溶液的容器中滴入少量K3Fe(CN)6溶液,指针发生明显偏转,且该侧电极为正极(合理答案均可)5.【2018东城期末19】(14分)(1
33、)还原 (2)溶液呈紫色,说明酸性KMnO4溶液过量,SO32-能被其继续氧化 因KMnO4溶液是用H2SO4酸化的,故溶液中出SO42-不一定是氧化新生成的 a. 0.01mol/L KMnO4溶液(H2SO4酸化至pH=0) b.取左侧烧杯中的溶液,用盐酸酸化后,滴加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3)2MnO4-+3Mn2+-+ 2H2O = 5MnO2+ 4H+ (4)将实验I中生成的MnO2分离洗涤后,加入0.1mol/L Na2S溶液,观察到有浅粉色沉淀,且溶液呈黄色,证明新生成的MnO2与过量的S2-反应,故没得到MnO2沉淀(5)浓度、用量、溶液中的酸碱性 67.【2018东城二模28】 (1)2H+ + 2e= H2(或2H2O + 2e = 2OH + H2) (2)试管iii中生成蓝色沉淀,试管v中没有蓝色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