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课PPT气象灾害气象灾害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总结反思0102030405一、课标解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1.1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二、教材分析l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第六章自然灾害的第一节。本节教材以图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思考导入。接着教材以文字叙述、图片、活动与案例形式依次阐述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本节内容分为“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四个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表、视频等资料,结合自然实际教学。一洪涝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二干
2、旱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三台风、寒潮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教学目标核心素养n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n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示意图、视频等资料,归纳自然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培养读图、阅读、概括和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n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及图文资料,认识各地常见自然灾害的种类,掌握防灾减灾措施。能够运用本节课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指导特定区域的减灾防灾。n地理实践力:通过分析各种自然灾害现象,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地理读图、绘图能力,具备一定的运用
3、考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情分析一气象灾害这节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已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教学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已经掌握的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是肤浅、零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另外,高中学生以抽象思维能力大幅提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地理视频、虚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周边自然与社会资源支持教学。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教学重难点BA重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难点:洪涝、旱灾、台风、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4、三、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采取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学习方法一读图分析法:让学生重视图文转换,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并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二自主探究法: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l新课导入教师展示2021年9月份的山西暴雨图片及事件经过,由此提出问题:这样连续的强降雨会给山西带来怎样的危害?又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灾害的发生?除了洪涝灾害外,还有哪些气象灾害?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四、教学过程(一)洪涝灾害讲授新课一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探
5、究问题:什么是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哪里?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二学生小组内交流分享三师生共同总结:(1)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2)从气候的角度来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从地形的角度来看: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这些地区水流速度慢,排水不畅。(3)危害包括: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四链接生活: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
6、灾?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讲授新课(二)干旱灾害l 1、教师课件展示干旱图片,引入主题l 2、学生读课本p101、p102内容,思考探究问题:干旱是怎么引起的;干旱主要分布在哪里;干旱有多大的危害;我国旱灾情况分析。l 3、学生小组内交流问题。l 4、师生总结:(1)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2)干旱灾害分布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3)干旱灾害危害: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影响
7、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4)我国旱灾的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华北地区最频繁、影响最严重。l 5、联系实际生活: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三)台风灾害l 一、展示台风的照片,引入主题l 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台风灾害的概念、危害以及在我国的时空分布:(1
8、)台风灾害: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2)台风带来的危害: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3)在我国的时空分布: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3、联系实际生活: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会形成台风吗?不会。广阔的高温洋面是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般海水温度低于26.5 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发生。l 三、展示生活中遭受台风灾害的景观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讲授新课讲授新课(四)寒潮灾害l一、利用“2016年1月份的寒潮导致广州降
9、雪”的事件引入课题l二、引导学生去结合教材认识寒潮的基本概念、分布、危害以及防灾减灾的措施:(1)寒潮的概念: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 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2)思考冷空气和寒潮的区别:寒潮天气是冬半年里的一种剧烈降温现象。降温降到何等程度才算是寒潮,这是有一定标准的。中国气象局规定,由于强冷空气的入侵影响,凡能使气温在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的,就叫做“寒潮”。这个标准,是针对全国情况规定的。(3)分布: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4)影响我国的寒
10、潮时空分布特征: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34月和1012月是两个寒潮高峰期。自北向南影响到我国除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西南部以外的我国大部分地区。(5)寒潮的危害。(6)防灾减灾的措施:加强寒潮的监测与预报,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做好防寒潮准备,船只及时回港;对农作物和牧区牲畜采取防寒措施。l三、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判断正误课堂测试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2、洪涝只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其他气候区没有。()3、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的重灾区。()4、旱灾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受阻。()5、在台风眼地区,风力极大,能够摧毁房屋树木。()6、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往往受灾最严重。()7、寒潮在春季时往往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使农作物减产。()答案(1)(2)(3)(4)(5)(6)(7)板书设计一优点:1.教学结构条理清晰,紧密结合教材2.教学内容比较系统全面3.善于结合时政,联系生活二不足:1.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不够自然2.内容多,时间紧凑,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3.师生互动少五、总结反思谢谢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