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陋室铭和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2学习两篇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高洁傲岸的节操。4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一、导入新课导入语:1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家,你会怎样设计呢?(学生自由发言)2唐朝刘禹锡却喜欢简陋的居室。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样?3.走近作者作品(1)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境内)。贞元进士
2、,曾官至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以后还当过夔州(今属四川省)、和州(今属安徽省)刺史。直到文宗永和元年(827)才回到长安,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著有刘梦得文集。(2)写作背景,刘禹锡写作陋室铭这篇文章时,唐王朝正在一天天地衰落。在宫中,妒贤嫉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3、。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达了他对那些过着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的官僚的鄙视。二、整体感知1掌握字、词、句。(1)字词认读馨(xn) 苔(ti)牍(d) 儒(r)(2)字形辨析读: 犊:牍: 渎:(3)词语释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调素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修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4)重点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为动词,“出名”的意思。惟吾德馨 馨:本义是指发
4、散很远的香,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声传播远。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则:连词,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代词,这。惟:只。(5)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闻名。苔痕上阶绿 上: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长、上。无案牍之劳形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6)重点句式宾语前置句: 何陋之有? 分析:属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之”复指宾语“何陋”,原句应为“有何陋”。2感知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但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在写法上,以比兴起首,用山、仙、
5、水、龙陪衬,烘云托月,引出了陋室,在绘景、咏人以及铺写志趣之余,再引古代名人名室作比,衬托出作者高洁的志行。文章夹叙夹议,在论证过程中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文章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了全文的主旨。三、局部探究(一)品析语言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品析:“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品析:“可以调素琴”,说明作者并非不喜欢听音乐,但为什么又说“无丝竹之乱耳”呢?“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联系后一
6、句“无案牍之劳形”,则可以看出“丝竹”之音在这里是特指官僚们寻欢作乐的腐朽糜烂的所谓闲适的生活。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的批判态度。 (二)疑难探究1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点拨: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四、总结拓展1文笔老到精炼全文仅八十一字,但作者却妙笔生花,把自己的志向表达得淋漓尽致。用一个“精”字来概括实在是恰当不过了。但更“精”的是,在这八十一字中作者还用上了譬喻、对比、白描、用典等各种写作技
7、法。由此可见,作者行文是十分的老到。例如: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对比映衬“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工整的对偶句就把陋室周围的环境作了十分确切的描写,这是白描手法的精彩运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是用典,等等。而且这些技巧很多是同步运用,更增添了文字的独特魅力。2富于韵律美这是由本文的文体特点所决定的。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得益于文章的韵律和谐。五、作业设计1.背诵默写课文。2.预习爱莲说,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并熟读成诵。六、板书设计陋室铭刘禹锡陋室德馨不陋自然环境(优美) 主人情趣(优雅
8、) 雅致淡泊、豁达乐观往来客人(脱俗)第二课时爱莲说一、导入新课 1.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很多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就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2.走近作者作品(1)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为避宋英宗之讳,改名敦颐,字茂叔,道县久佳乡楼田村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所著太极图说,被宋儒推为宇宙和人生的最精简的说明,后经朱熹发挥,遂成程朱理学的理论基础。其主要著作有通书。后人将其著作合编为周子全书。(2)写作背景,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所谓
9、“理学”就是糅合了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理论,三家合一,最后通过整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流派。那么周敦颐的思想里,佛教的因素也不少,莲花在佛教里是个常用的比喻物。周敦颐自己很强调人格修养,理学的核心就是强调人要把自己的心性通过自己的修养提升到一个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对于真理、对于道德,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于是他把他的这种哲学的、思想的观点和历史的传统相融合写成这篇爱莲说。二、整体感知1掌握字、词、句。(1)字词认读蕃(fn) 淤(y)濯(zhu) 涟(lin)亵(xi) 噫(y)(2)字形辨析濯:耀:(3)词语释义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
10、立的样子。植,立。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4)重点词语世人盛爱牡丹 盛:普遍、广泛。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陶后鲜有闻 鲜:很少。闻:听说。宜乎众矣 宜:应当。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连词,表转折。焉:助词。(5)词类活用不蔓不枝 蔓:名词活用为动词,生枝蔓;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节。(6)一词多义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之: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无义,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11、独立性。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复指宾语“何陋”。(7)重点句式判断句: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分析:属于“者也”类型的判断句。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表示判断。2感知课文内容。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脱。文章的内容同标题紧密关联,以作者独爱莲花的高洁不俗,来比喻自己道德情操的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同时以众人喜爱的牡丹,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三、局部探究(一)品析语言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品析:这里用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把莲花青春可爱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只说牡丹是“
12、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二)疑难探究1在爱莲说一文中,作者大量运用了衬托的写法。关于衬托的写法该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品析: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或正衬、反衬;有时则无法区分。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就很难说清。“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前一重意义来看,本文作者与之相反,他不赞成避世,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则“菊之爱”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据此,我们不妨说作
13、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避世者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2如何理解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品析:文中莲的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
14、,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四、总结拓展1惜墨如金爱莲说全文不过一百二十字,却是一篇完整的有主题、有内容、有思想的文章;而读者始终未觉其短,意犹未尽。由此可见作者行文之妙。真有所谓的“增之一分则太高,减之一分则太短”的恰到好处之美。2骈散结合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韵律美,即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这自然就涉及对句式的选择问题。一味地运用骈句或一味地运用散句都会出现句式死板单调的弊病,如果能把两者巧合地结合起来,文章就会显得灵动活泼。爱莲说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极好样板。文章在开头运用了散句,中间关于莲花的描写就用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的骈句。课堂小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更要学习作者那种高尚的品行和道德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可能随时受到各种诱惑,但请记住:我们一定要像两位作者一样,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品质!五、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爱莲说。 2仿写训练:选择你熟悉的植物,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怀,字数200字左右。六、板书设计爱莲说周敦颐 菊(正衬) 君 不慕名利 莲 牡丹(反衬) 子 洁身自好(以花喻人) (托物言志)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