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0 ,大小:127.50KB ,
文档编号:5884214      下载积分:20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588421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财政学基础》教学大纲最新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财政学基础》教学大纲最新版.doc

1、财政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财政学基础是财经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财税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公共财政、财政的职能、公共支出、公共收入、税收制度、国债、政府预算与财政政策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财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财政税收理论和解决财税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财政税收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有关财税基本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机制的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财税体制体制改

2、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具体教学目标分以下三部分:(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财政、税收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趋势。2、理解公共财政、财政的职能、公共支出、公共收入、税收制度、国债、政府预算与财政政策等基本理论。3、掌握观察和分析财税问题的正确方法。(二)能力培养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学习财政、税收、预算管理知识的重要性。2、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对经济发展中的有关财税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利用已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分析最新的财税政策并能够按照经济发展环境评价财税政策的合理性和深化方向。3、会运用财税知识把握经济脉搏,正确分析财税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三)思

3、想教育目标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道德规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纪律等方面的提高与发展。三、教学时间章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课时实验教学课时总课时第一章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404第二章财政职能404第三章财政支出理论404第四章购买性支出617第五章转移性支出819第六章财政收入总论516第七章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10212第八章公债516第九章政府预算与管理516第十章政府间财政关系628第十一章财政政策516总计621072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

4、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掌握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概念及表现,重点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的内涵及任务。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3.政府职能;4.公共财政;5.民生财政。教学难点1.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3.公共财政教学内容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概述(一)市场经济的概念(二)市场经济的特征1.企业经营自主化2.竞争平等化3经济关系市场化4经济活动法制化5宏观调控间接化6经济生活开放化7政府职能规范化二、市场运行机制(一)价格机制1.什么是价格机制?2.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作用有哪些?(二)供求机

5、制1什么是供求机制?2.引起供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供求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三)竞争机制1.什么是竞争机制?2.竞争机制的作用有哪些?(四)风险机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要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机制结合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它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一般属性,又有受社会主义制度制约的特殊属性。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

6、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兼顾公平与效率,又对过高的收入进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一、市场失灵(一)公共产品(二)外部性(三)垄断(四)信息失灵(五)优效品二、市场缺陷(一)宏观经济失衡(二)收入分配不公(三)经济秩序失范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公共财政一、政府职能(一)政府职能的含义(二)政府职能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夜警政府”阶段。第二阶段为“全能政府”阶段。第三阶段为“有效政府”阶段。第四阶段为 “服务政府”阶段。(三)现

7、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1.由原来微观经济管理与调控转向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 2.由控制管理转向服务管理。 3.由原来政企不分到政企分开。4.由人治转向法治。政府主要以法律来引导与规范、约束与管理市场经济。(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政府职能1.经济调节职能 2.市场监管职能。3.社会管理职能。4.公共服务职能。(五)“十八大”提出政府职能1.政府在微观方面的管理职能要弱化,进一步放权给市场,打造服务型政府。2.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要强化,如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立社保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为市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3.政府宏观管理的效率要提高,积极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作

8、用。二、社会公共需要(一)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提问: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所谓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安全、公共秩序、公民基本权利的维护和经济发展的条件等公众共同利益的需要。(二)社会公共需要的划分三、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制度。公共财政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公共性。2.非盈利性。3.法治性。4效率性。5.调控的间接性。6.职能的有限性。(二)我国公共财政的使命和任务

9、1.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2.科学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3.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4加大收入调节力度5.转变理财理念和理财原则第二章 财政职能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财政职能,尤其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的含义及其各自职能内容、实现机制。教学重点1财政职能;2资源配置职能;3收入分配职能;4稳定经济职能;5监督管理职能。教学难点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教学内容第一节 财政职能概述一、对财政职能的一般认识西方财政理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我国财政理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监督管理财政职能是指财政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它是财政

10、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二、财政职能的发展变迁财政职能是财政作为一种现象或事物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具有的内在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财政发挥作用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财政的职能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们对财政职能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财政职能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对财政实践有着重大影响的政策问题。财政职能是历史的,也是相对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政策针对性。结合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我们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管理监督四大职能。第二节 资源配置职能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11、的含义(一)含义:广义: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就是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目的:促使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使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示:任何社会,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资源总是稀缺的。所以,高效地配置资源,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三)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其必要性主要表现:1.社会公共事务的客观存在。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主要手段。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

12、源的流向和流量,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功能。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资源的直接分配和对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宏观调节。(一)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二)调节资源在部门之间的配置(三)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之间的配置三、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机制(一)在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科学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收支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实现财政总规模控制和资源的战略性优先配置,提高总体配置和运作效率。 (二)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与结构,优化政府投资性支出的配

13、置效率。(三)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第三节 收入分配职能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1.初次分配:一是微观层次的市场分配环节(一般称为初次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分配是在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内部进行的分配,它以效率为准则,以各种要素的市场价格为依据,按照利益主体为社会提供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的多少进行的。2.再分配:宏观层次的社会分配环节(也可称为再分配)。由于人们在禀赋、所占有(或继承)资源的多少以及劳动能力、受教育机会、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导致由市场决定的初次收入分配结果必然会出现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这样,客观上就要求有一种有助于实现公平目标的再分配机制。

14、3.第三次分配:慈善事业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指国家财政以公平和公正为目标,通过其收支活动和政策运用,客观上具有对各社会集团及其成员拥有的国民收入、社会福利和个人财富发挥直接与间接的再分配和再调节,进而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功能。二、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一)调节企业利润水平(二)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三、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机制(一)通过税收对高收入水平进行调节。(二)通过转移支出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三)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四)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

15、理流动。第四节 经济稳定职能一、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一)充分就业。(二)物价稳定。(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四)国际收支平衡。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一)财政对总需求的影响。(二)财政对总供给的影响。(三)财政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实现机制(一)相机抉择政策。(二)自动稳定器政策。(三)在总供给方面。(四)在总需求方面。第五节 管理监督职能一、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含义二、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内容 (一)管理监督宏观经济的运行。 (二)管理监督微观经济的运行,规范经济秩序。(三)管理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四)管理监督财政部门自身的工作。三、财政管理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一

16、)提高财政管理监督的地位,提高法制化水平。(二)健全财政管理监督体系。重点是:各级人代会对本级政府的预决算进行监督;财政部门内部对日常业务进行事前、事中监督;审计部门进行事后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三)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的有效监控机制。(四)细化预算编制,夯实监督基础。(五)普及预算知识,提高监督水平。(六)加强预算监督配套制度建设。第三章 公共支出总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支出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规模;理解公共支出的一般构成;掌握公共支出的分类和结构;熟悉共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和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教学重点1.公共支出的范围及其界定原则;2.公共

17、支出增长的若干理论和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3.公共支出的分类和结构;4.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和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教学难点1. 公共支出的范围 2. 公共支出的分类和结构教学内容第一节 公共支出的范围一、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原则(一)私人部门办不到的事情1.公共物品。2.市场不完全。3.经济稳定。4.社会公平。(二)私人部门不愿办的事情1.“公地的悲剧”。2.风险和不确定性。(三)私人部门办不好的事情1.外部不经济。2.垄断或规模报酬递增。(四)相对和发展的原则二、科学界定政府公共支出范围(一)政权建设领域。(二)公益性事业发展领域。(三)再分配性转移支付领域。(四)公共投资支出领域。第二节 公共支

18、出的规模一、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一)公共支出规模的含义(二)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二、公共支出规模增长的若干理论(一)政府活动扩张论(二)梯度渐进增长论(三)经济发展阶段论(四)非均衡增长理论(五)官僚行为增长理论三、影响公共支出规模的因素(一)经济性因素1.经济发展要求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体制及分配体制的选择4.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6.财政收入规模5.价格水平(二)政治性因素1.政府的职能范围2.国际环境3.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社会性因素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结构一、公共支出结构的含义(一)从财政分配自身角度分析,(二)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分析,公共支出结构建立在一定的公共支出分类之上,只有

19、在一定的支出分类基础上,才能对因此而形成的各项支出数额及其所形成的关系做出分析研究。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质是各类财政支出的分类组合与配置比例。研究目的不同,分类组合的标准就不同,财政支出的结构也就不同。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一)国家的职能及政府活动范围 (二)政府的工作重心及发展目标(三)经济体制及资源配置的方式三、公共支出结构分类(一)按功能分类(二)按经济分类(三)按性质分类(四)按用途分类四、调整和优化我国公共支出结构(一)大力支持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二)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三)加大对公益性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四)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公共支出结构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

20、设,支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2.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要多渠道筹集并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和支持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同时,要支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5.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予以支持。6.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东西互动、东西双赢。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一、部门预算(一)部门预算的含义(二)我国部门预算存在的问题1.部门预算编制与政府工作计划在时间上的不同步,制约着

21、部门预算推进的进程。2.预算编制内容不够全面。3.编制政策、资料依据掌握不全不准。4.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滞后,致使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5.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尚未建立。6.人大对预算的监督流于形式。7.没有建立对部门预算编制质量和项目绩效的考核机制。(三)部门预算制度的完善1.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2.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建立健全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4.建立健全绩效控制机制5.增强部门预算的透明度6.积极实践参与式预算二、政府采购制度(一)政府采购的作用和特点政府采购与一般的采购行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采购活动的政策性。2.采购对象的广泛性。3.资金来源的

22、公共性。4.采购活动的公开性。5.采购活动的社会责任性。(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三)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1.总体规模、结构需进一步提高完善2.法律制度体系有待完善3.集中采购机构设置有待规范4.监督体制有待加强(四)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1.明确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和原则。2.完善立法,建立有效的异议、申诉和救济制度,健全政府采购管理模式。3.改进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涉及各预算单位、财政部门及商业银行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深层次改革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其存在的问题

23、也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各方面的阻力较大2.配套法规跟不上3.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建设不够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不够健全4.支付资金过程中存在的风险(1)财政直接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2)财政授权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3)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存在的资金风险。(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完善1.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级次和范围,实现所有中央预算单位和所有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2.健全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逐步将中央预算单位实有资金银行账户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并实施动态管理。3.深化公务卡改革,将改革推进到所有三级和具备条件

24、的三级以下预算单位,扩大结算范围,切实减少公务支出的现金使用。4.加强用款计划管理,不断提高用款计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推进财政授权支付网上银行试点工作。5.认真做好预算执行细化管理后国库集中支付年终结余资金的申报核定工作。6.进一步加强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往来资金、会计核算和资金安全等财务管理工作;7.完善各单位预算执行管理制度和预算支出责任制度,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并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支付资金。第五节 财政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一、财政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预算的经济

25、、社会效益为目的的管理活动。二、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一)加强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二)加强绩效管理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三)加强绩效管理,是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科学性、公平性的重要举措。(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缓解预算收支矛盾的有效途径。三、目前我国财政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一)法律依据问题。(二)绩效管理质量问题。(三)绩效结果应用问题。(四)绩效管理各环节衔接问题。(五)会计核算方法问题。(六)专业人员配备问题。四、建立完善的财政绩效管理模式完善的财政绩效管理模式应为: 绩效预算绩效评价绩效问责绩效审计四个环节。(一)绩效预算(二)

26、绩效评价(三)绩效问责(四)绩效审计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转移性购买性支出,理解购买性支出的具体形式: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学支出、财政基础设施投资支出、财政“三农”支出、财政扶贫支出等,理解购买性支出的必要性,掌握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1购买性支出的概念及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2购买性支出的主要内容;3. 财政投资性支出;4财政“三农”支出。教学难点1.财政投资性支出;2财政“三农”支出;教学内容第一节 购买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一、购买性支出的概念二、购买性支出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购买性支出对生产、就业和分配均有较强的经济影响:(一)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

27、(二)对流通的影响(三)对分配的影响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一、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含义行政管理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及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经费支出。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国防科研事业、军队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费用支出。二、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内容(一)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二)国防支出的内容第三节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一、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和意义二、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一)按部门分类(二)按用途分类三、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管理(一)定员定额管理(二)财务管理第四节 财政基础设施投资支出一、财政投资性支出的特点和内容社会总投资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

28、非政府部门投资两部分。和非政府部门投资相比较,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一)政府介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论依据1.基础设施消费中存在外部效益2.基础设施的生产与消费有着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点3.基础设施配置涉及社会公平问题(二)以财政投融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第五节 财政“三农”支出一、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的变化趋势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内容(一)财政支持“三农”

29、政策的主要种类1.支出方面2.税收方面(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具体内容1.农业生产支出2.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出3.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4.农产品储备费用和利息支出。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策缺乏宏观性(二)政策体系还不完善(三)支持“三农”的资金问题四、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一)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支持的主要目标(二)把农村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题(三)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四)完善“三农”财政政策体系(五)实施“三农”资金整合第六节 财政扶贫支出一、贫困的定义二、我国贫困的标准和分类(一)贫困标准的

30、确定(二)贫困的分类三、我国贫困的根源分析我国贫困地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造成贫困的经济和社会根源,对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搞好扶贫工作至关重要。归纳起来,贫困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条:(一)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二)思想观念陈旧,经济体制滞后(三)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四)教育落后,人才技术资源匮乏四、政府扶贫工作的制度创新(一)确定与国际贫困线接近的贫困人口标准制度(二)扶贫开发方式转型,从分散扶贫向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转变。(三)扶贫开发投入多元化,从财政单一渠道向社会资金多渠道转变。(四)财政扶贫资金整合,从资金“撒胡椒面”的分配方式向集中财力扶贫

31、攻坚转变。(五)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讲绩效,从简单粗放型向精细效益型转变。五、政府在扶贫中的作用(一)发挥财政政策在扶贫中的作用1.完善财政体制2.合理运用财政贴息政策3.保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连续性4.加快贫困地区小城镇建设(二)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1.集中管理,重点投放2.加强资金管理,防止挤占挪用3.完善项目管理,防止重复投资(三)多渠道融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转移性支出,理解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形式: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等。理解转移性支出的必要性,掌握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教学重点1.转移性支出的概念;2.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社会再生产的

32、影响;3.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4.社会保障。教学难点转移性支出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转移性支出的一般分析一、转移性支出的概念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补贴支出、税式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转移性支出中,不存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问题。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二、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转移性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表现在分配、生产、流通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预算约束等方面。(一)对分配的影响(二)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三)对经济主体活动的影响1.对政府的效益约束2.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第

33、二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特征所谓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在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伤残、疾病、失业、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从而使其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所形成的一种保障制度。它是一种非市场化的再分配方式和社会机制。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社会保险1.基本养老保险,2.基本医疗保险3.失业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6.住房公积金(二)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的一个类型,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

34、是全部费用由政府从财政资金中解决,接受者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二是受保人享受社会救助待遇需要接受一定形式的经济状况调查,国家向符合救助条件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救助。(三)社会福利这主要是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预算拨款。如社会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等。(四)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对革命军人及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对退役军人的安置,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抚,对烈属和残废军人的抚恤,以及对军人退休后的保障等内容。三、社保基金运作与管理(一)社保基金的财务管理制度1.现收现付制2.完全积累制3.部分积累制(二)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社

35、保基金的筹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解决历史遗留的欠债问题,即要通过多种渠道来消化、偿还社会保障制度转轨所形成的转制成本,以壮大社保基金的实力;二是要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社保基金征收到位。主要途径是:1.企业及其职工缴费(税),按照一定标准提取各种社会保障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2.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流通来消化部分转制成本补充社保基金。3.通过变现或划拨部分国有资产来消化部分转制成本,补充社保基金。4.通过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来消化部分转制成本,补充社保基金。5.通过发行特种长期国债来消化部分转制成本,补充社保基金。6.通过征收特种税,将税收所得用于消化部分转制成本,

36、补充社保基金。7.通过发行福利彩票筹集资金来消化部分转制成本,补充社保基金。(三)社保基金的筹集模式1.缴税制,2.缴费制,3.储蓄制(四)社保基金的投资渠道(五)社保基金的管理四、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一)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目标及其实现途径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状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2012年十八大报告指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社

37、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提出来,凸显了基本制度的重要性、权威性,使解决民生难题有了制度的支持和依托。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1)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2)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资源上的共享;(3)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更好地体现我国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相

38、结合的制度要求;(4)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持续、有序、合理增长;(5)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6)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7) 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8)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9)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第三节 财政补贴支出一、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一)财政补贴的性质

39、(二)财政补贴的特征1.政策性。2.可控性。3.特定性。4.灵活性。5.时效性。二、财政补贴的内容与作用(一)财政补贴的内容目前,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涉及面广,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对财政补贴可进行如下分类。1.按补贴的用途划分(1)用于城市人民生活方面的财政补贴。如供应粮油、副食品、煤炭、絮棉的补贴,供应日用品亏损补贴等;(2)用于农村人民生活方面的财政补贴,具体用途除上述外,还有边远山区收购农副产品运费及供应商品保护价补贴;(3)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补贴,如供应化肥、农药、农用机械、农用塑料薄膜、小型农具等补贴,按优待价供应柴油、电力的补贴,以及亏损企业的亏损补贴等;(4)用于工业生产方面的补贴

40、,如供应棉花、牛皮、猪皮、羊皮、工业用煤等补贴;有关计划亏损企业的亏损补贴等共计10多项;(5)用于其他方面的财政补贴,2.按补贴的环节划分3.按补贴的形式划分按补贴的形式分主要有价格补贴、政策性亏损补贴、财政贴息和税式支出四种。(二)财政补贴的作用财政补贴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许多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生产结构的调整2.有利于稳定市场物价,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和提高3.有利于调节财政收支和社会总供求关系,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三、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一)现行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问题1.财政补贴种类多,数额大,规模膨胀2.财政补贴具

41、有支出刚性,出现了补贴长期化的趋向3.财政补贴环节多、形式多4.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削弱,消极作用增加(二)财政补贴制度的改革1.根据“不可不补,不可多补”的原则制定补贴标准2.调整补贴环节,改变补贴方式3.进一步完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4.改革价格体制,完善市场体系5.重建微观经济基础,改革企业的内部机构6.改革工资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四节 税式支出一、税式支出的概念与特征(一)税式支出的概念税式支出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的税收法律条款,给予特定纳税人或纳税项目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以减少纳税人税收负担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支出。(二)税式支出的构成1.照顾性税式

42、支出2.刺激性税式支出(三)税式支出的特征1.法制性。2.宏观性。3.预算性。4.定量性。二、税式支出的原则(一)适度原则(二)贯彻国家政策原则(三)效益原则(四)遵从国际惯例原则三、税式支出的形式(一)税收豁免(二)纳税扣除(三)税收抵免(四)优惠税率(五)延期纳税(六)盈亏互抵(七)优惠退税(八)加速折旧(九)准备金制度四、税式支出的预算管理(一)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二)重点项目的预算控制(三)全面的预算管理第六章 公共收入总论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公共收入的概念;掌握公共收入的不同分类;了解公共收入的结构;理解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体系;掌握影响政府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43、。教学重点1.公共收入的概念;2.公共收入的分类和结构;3.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4.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教学难点1.公共收入分类;2.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教学内容第一节 公共收入的分类和结构一、公共收入的概念(一)公共收入是国家筹集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二)公共收入是公共支出的前提(三)公共收入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二、公共收入的分类(一)依据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2.非税收入(1)国有资产收益(2)公债收入(3)政府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二)依据管理权属分类(三)依据收入稳定程度分类(四)依据收入来源分类三、公共收入的结构(一)公共收入的价值结构1.C与公

44、共收入2.V与公共收入3.M与公共收入(二)公共收入的经济结构(三)公共收入的部门构成1.农业与公共收入2.工业与财政收入3.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与财政收入第二节 公共收入规模一、公共收入规模的衡量二、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二)技术创新和变迁的能力(三)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四)价格总水平(五)管理水平的影响(六)其他特殊因素第七章 税收原理与税收制度教学目的本章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税收的含义和特征;掌握税收的不同分类;理解税收原则;明确税收负担的计量方法;了解税负转嫁的形式和条件;明确掌握税制要素的要件;掌握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中的商品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行为课税的五个方向税负的优缺点、计算方法等。教学重点1.税收的不同分类;2.税收负担的计量方法;3.影响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4.税制要素的基本内容;5.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教学难点1.税收负担的计量方法;2.税制要素的基本内容;3.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 税收概述一、税收的含义与基本特征(一)税收的含义(二)税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