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明中国古代史重难点分析(3) 知识点与解题思路及做题时须注意的问题: 以下几个问题是5、6章中的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同学们在做问答题时,首先应将问题的要点列出,然后根据要点来一一回答,切忌死记硬背。为此,特将这些问题列出要点,给予解答;提供给同学作以后答题参考。1、简释唐律疏议。 提示:唐律承袭隋律,集汉魏以来诸朝法律之大成。唐律从唐高祖时开始制订,唐太宗时修订完成,唐高宗时又由长孙无忌等对律文做了统一解释,称为“律疏”与律文同具法律效力,律与疏统称为永徽律疏,后世称为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系统的一部封建法典,唐律的刑名分为笞、杖,徒,流,死五种,并沿袭隋律,将谋反、不孝等定为十恶不郝
2、之罪,同时还制定了八议”等条款,给贵族官僚以种种特权。 2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童义。 提示:唐朝的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字、明法、明算等科。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制举是由皇帝临时决定科目和时间的考试,不经常举行,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增加常举考试的主要有国子监和州县的生徒,以及自学并经州县考试合格的乡贡。制举考试平常人和现任官吏均可参加。诸科之中,惟进土科最为重要,主要考政论,诗赋等,须有才学,明经科主要考帖经,重在儒家经典的背诵记忆。考中以后,只是取得作官的资格。要正式作官,还必须经吏部考试合格,然后授官。吏部考试称为“释褐试”,即脱掉民服,改换官
3、服之意。制举考中以后,可以立即得官或升官。 唐代科举制度适应庶族地主兴起的历史趋势,为地主阶级各阶层通过考试参与政权开通道路,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台基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但本质上是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工具。揭示了科举制度的真实作用,3简述改土归流 提示:所谓改土归流,即把永久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明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即开始施行改土归流。清初对西南少数民族,沿袭元明以来的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酋长世袭当地土官。雍正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根据之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大规模地“改土归流”改土归流后,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这大大加强了西南
4、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西南边防的巩固。 4简述驻藏大臣 提示:清雍正年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统治,开始在西藏设驻藏大臣。乾隆年向,又进一步提高驻藏大臣的职权,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和他们一起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禅的继承人题,也必须由驻藏大臣监临决定。有关西藏的一切人事,财政经费、军事、外交等事宜,都由驻藏大臣负责审理。5、试述两税法产生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原因: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赋税征收中的混乱现象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内容: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其办法是沿袭过去抵税和户税的形式,按田亩的多少收地税,按户等的高低收户税。阴雨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意义:是一种比较适应当时情况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制度。也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这种统一的税制在一定的时期内,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使人民的负担有所减轻。此法规定官僚、贵族、客户、不定居的商人都要纳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赋税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不合理负担。此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钠物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