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息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这节
2、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3、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提问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这是消息的性质决
4、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提问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问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抽生朗读,大家评议。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提问6: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
5、“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提问7: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学生激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我三十万大军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胜利南渡长江 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英勇善战(标题) 主体 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 进军迅速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渡过长江第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
6、构特点。(重点)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的特点。(难点)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奇闻趣事的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新闻,整体感知提问1:快速朗读新闻,整体
7、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提问2:再读新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三路大军横渡长江。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提问3:找出这则新闻的标题、电头、导语和主体,分清主体部分的层次,概括各
8、层层意。明确: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导语: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至“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从“二十日夜起”至课文最后。第一层(从“二十日夜起”至“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从“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至“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评价。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至课文最后):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研读思考提问4:分组讨论: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明确: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写。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敌军抵抗较为
9、顽强,所以中、西两路军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详写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提问5: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不仅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而且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目标导
10、学三: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提问6:请学生就语言的准确性,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例句:二十日夜起,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明确:“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如用“越过”则不准确,因为“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用“到达”则太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限明确,准确表现了神速的特点(如用“共”,则时限不明,一般化)。“至发电时止”,时间比“现在”更为确切。用“余部”这一军事术语比用“剩下的”更为准确得体。生乙:例句: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明确:用“歼灭”及“击溃”而不是笼统地说“消灭”和“打垮”;对“要
11、塞”用“控制”,说明江阴要塞已为我军所用;对“长江”用“封锁”,说明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线”用“切断”,说明我军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词语搭配准确有力,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生丙: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用词恰到好处。提问7:请学生就语言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特点,在课文中选例分析。生甲:“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程度,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料”
12、一词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生乙:“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路军首战告捷叙(略) 衔接紧密西路军所向披靡叙议结合(详) 过渡自然东路军遭遇抵抗较为顽强叙(详) 结构严谨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凝练、概括性强2.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教学反思】可取之处课堂中,落实了对新闻内容的概括,明确了“六要素”和新闻结构,强化了对导语的解析及新闻的语言品味,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合作、探究。
13、不足之处对于新闻这种文体,学生刚刚接触,特别是对新闻的结构特点,大多数学生不容易把握。而第1课时的节奏过快,不利于学生的理解。1、消息二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消息相关知识。认识消息体裁的特点。了解消息的六要素,把握消息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1、把握消息的内容及结构特点。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及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消息内容,把握战争的主题。2、把握消息的特点,重点把握消息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主体部分各层次间的关系【教法学法
14、】:讨论法,点拨法 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 导入图片展示 渡江战役图片 渡江战役示意图二、预习展示根据你的课外预习 ,说说你了解的消息的有关常识:1.定义 2.种类 3.特点 4.要素 5.结构三、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消息的特点、结构形式等有关知识。2、根据所学消息的知识理清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3、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四、消息的有关知识:(一)、消息的概念:消息是新闻的一种,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消息是一种报
15、纸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二)、消息的三个特点: 传播性 真实性 时效性(三)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1、标题(分为:正题、引题、副题)2、导语3、主体4、背景5、结语。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消息事实。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一般包括引题、主题、副题。正题(也叫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提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2、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本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导语的要求:
16、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3、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承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的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主要的、再写次要的。4、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5、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落或最后一句话。(四)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五、自主学习1.根据所学消息知识分析我三十万大军南渡长江的消息要素,结构及语言特点。2.感受学习人民解放军排
17、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六、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各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留给别组或老师。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它在文中的特点及作用。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特点:简洁,概括,把主要事件简明扼要的概括出来了。作用:为了尽快向读者报告重要的消息事实,吸引读者的注意。1、分析消息的结构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2、仔细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消息的要素:何时when 1949年4月20日何地where长江前线(芜湖安庆)何人w
18、ho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敌军何事what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何故why3、消息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4、“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属于消息的什么?在消息中起什么作用?答:是消息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5、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共同社(日本)6、试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败。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被打垮,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当。长江风平浪静,
19、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比喻平静无事。7、品析语言,领悟情感从理论上说,消息只是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事实,好像是中立的、纯客观的。但是,完全中立的,客观的,不带主观价值判断的“事实”是不可能存在的,请你判断记者倾向哪一方,从哪些倾向词句可以看出?这其中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学后怎么办?8、字斟句酌1)“南渡长江”,“南”怎么理解?(向南)2)、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写我方的有:“万船齐放” “突破敌阵” “占领”“进击”写敌方的有:“军无斗志” “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3)、导语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4)试找出“不到
20、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一句中表现我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的词语,并加以分析。5)、试分析下列红色词语的作用: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6)、据了解,渡江战役要有百万大军渡江,那么,标题中的“三十万大军”改为“百万大军”行不行?不行。因为消息必须具有真实性。7)、那么,等所有大军渡江胜利之后再写消息发表,不可以吗?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消息必须具有及时性。8、拓展阅读: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八句话: 最鼓舞人心的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1、 最豪迈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对派都是纸老虎。 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最谦虚的一句话-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最震撼人心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最充满信任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9、拓展:读消息,分析消息的结构篡改同学志愿考生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批捕2016年8月12日,胶州市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近日,备受关注的山东青岛胶州高三毕业生常升高考志愿被同学郭某某篡改一事有最新进展!2016年8月12日,胶州市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作出批
22、准逮捕决定。什么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286条规定的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零的突破!宫金杰钟天使夺中国自行车奥运首金凤凰体育讯 北京时间8月13日凌晨消息,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项目继续展开争夺,由钟天使和宫金杰组成的中国女队在女子团体竞速赛金牌争夺战中击败俄罗斯队获得金牌,中国军团也
23、夺得了自行车进入奥运会以来的首枚金牌,宫金杰也弥补了2012年奥运会因裁判判罚遗憾失金的遗憾!在此前的资格赛和晋级赛中,中国队已经展示了不可阻挡的夺金势头,两名女将先后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在决赛中,面对俄罗斯队的挑战,中国队显得霸气十足,从一开始就压制住老对手俄罗斯队,最终以32秒107的成绩打败俄罗斯队的32秒401夺得冠军(半决赛中,宫金杰/钟天使组成的中国队还以31秒92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分析消息的结构。中国8月15日前警告日政要勿参拜靖国神社参考消息网8月13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据悉,中国政府在8月11日之前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政府要求,日方内阁成员不要 参拜靖国神社。多位日
24、中有关人士证实了这一消息。中国方面特别点出了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的名字,表达了担忧。8月15日(日本二战投降纪念日)即将到来,中国对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警惕情绪逐渐高涨。据日本朝日新闻8月12日报道,一直以来,每当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都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抗议,但事先提出要求实属例外。从稻田朋美就任日本防卫大臣不久开始,中国国内的普遍认识就是“她具有右翼和军国主义倾向”。六、牛刀小试1.请你就校园内发生的事情拟写一则消息。第二课时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了解背景当时战争场面: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背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
25、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拟定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4月20日签字。但南京国民党政府却拒绝签字,人民解放军即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命令,于20日夜发起渡江作战。中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4、第25、第27、第21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冒着国民党军军舰和江防炮火的拦截,在100余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迅速攻占了鲫鱼洲等江心洲。接着,突破鲁港(芜湖西南)至铜陵段国民党军江防阵地,连续打退守军的多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尔后向纵深发展攻势,至21日,占领铜陵、繁昌、顺安等地。二、复习回顾消息的有关知识:1、广义新闻泛指消息、
26、通讯、报告文学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消息,是报纸常用的一种文章样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狭义新闻,即消息。2、消息的记叙要素: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和结果3、消息的结构要素标题 高度概括事件(迅速了解新闻主要内容,要看标题)导语 简洁明了的叙述事件。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较详细了解消息内容,要看导语)主体 导语后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详细地的了解消息内容,要看主体)结语 是消息的结尾,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 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从属部分,一般插在主体中,也插在“导语”或“结
27、语”中。4、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消息(消息)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特 点:1、让事实说话;(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3、简明扼要。(简明性)三、检查预习1、请给下面蓝色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阻遏( )芜湖( w )荻港( d )溃退( ku )歼灭( jin )绥靖( su )( jng)瑰宝( gu )负隅顽抗( y )高屋建瓴( lng )气势磅礴( png )( b)豫( y ) 鄂( ) 锐不可当( dng )2、请解析下面的词语: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无法阻挡的有利形势。“瓴”,古代一种盛水
28、的瓶子。负隅顽抗垂死挣扎,顽固抵抗。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阻遏阻止。溃退败退。“溃”,溃败。悍然蛮横的样子。四、朗读感知消息要求: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消息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消息的内容。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消息的内容。思 考 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消息的内容。读消息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消息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感知课文,完成表格:渡江区域地点时间战况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
29、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起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画渡江示意图:你能根据消息的主体部分绘出三路军渡江的示意图吗?五、课文分析:一、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并分析其作用: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这一部分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
30、功。语言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及时、准确的对事件进行了报道,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又总领了下文。二、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并加以分析:1、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2、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的?时间上:20日夜21日下午5点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渡江部队: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内容上:第二层与第一层 第三层与第二层 并列3、概括出该消息的背景和结语。背景: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
31、和平协议。结语:人民解放军于23日全体渡过长江。4、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么内容?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点。5、你能概括这则消息的中心吗?这篇消息,气势磅礴,全面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渡江战役,这是中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这一历史,让我们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六、问题探究(小组讨论)1、本文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是怎样衔接的?第二层开头“二十日下午五时起”与第一层开头“二十日夜起”紧相衔接;第三层开头“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我军突破了”一句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第二层与第三层衔接起来了。2、找出本文的议论句,看看它属消息结构
32、的哪个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此种情况都很泄气”。属“背景”部分。作用:分析了敌溃我胜的原因,突出了文章中心。七、质疑析疑1、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2、东路与西路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在消息的主体里,中路军和西路军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层次分明而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
33、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巧妙而自然地从“西面”转到“东面”。3、主体分述三路情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主体分述三路情况,三路三个层次,从上题的分析中可看到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八、小结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确精练,铿锵有力。九、拓展延伸请
34、找出下面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和主体。标题:联合国报告称中国因吸烟年损失3500亿 建议全国禁烟导语:【环球时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4日发表报告中国无法支付的账单。报告指出,烟草消费在中国不仅造成大量人口过早死亡,从长远看,将造成无法承受的经济代价。该报告建议中国提高烟草税,及实行全国禁烟令。主体:报告显示,与吸烟有关的疾病本世纪内在中国将一共造成2亿人死亡,并导致数千万人陷入贫困。据估计,在中国28%的成年人、50%的男性都是经常抽烟的“烟民”。报道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烟草业给政府提供了巨额税收。2015年,中国烟草业上报的利润总额为1.1万亿元人民币。
35、据估计,2014年,中国烟草消费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500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十倍。十、揣摩语言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
36、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封锁长江。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上句只交代了我军取得了胜利并占领了哪些区,下句用“整天激战”、“歼灭”、“击溃”等词突出战斗的艰巨,表现我军的英勇无畏,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了。“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
37、在二十日那一天”,只是一般交代了时间,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句“二十一日”重复。小结: 可见这则消息的语言用词准确精练,铿锵有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再打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妙处。十一、作业:写一则消息报道学校或班上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拟出恰当的标题。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要简明,以200字左右为好。十二、拓展阅读七 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特点:及时准确真实叙议结合导语:渡江概况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一、 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略写)主体: 二、 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详写)三 东路军渡江情况(较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