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教学论期终考试试卷(L)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占1分)1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文本形式和实践形式。其中,实践形式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的划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 等五种类型。2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 三种学习方式。3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课程的类型有多种。其中,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 三种类型。4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面向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这
2、种发展应该是具有学生自身特征的个性化发展;第四,学生的发展还应当是在其原有基础上的一种 。5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内容分为物质、 、能量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设了较为具体的二级主题。6从建构主义学习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学习不是一个只强调外因条件,而忽略学习者这个内因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过程(SR),而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 、顺应和平衡,学习者把外界的刺激(S)最后同化(A)于自己的认知结构(T)之中,从而对外界的刺激(S)作出反应(R),用公式表示为S(AT)R。7从教学目的的侧重点来划分,学生分组实验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即:探索性实验、 、测定性实验和基本练习性实验。8学习目标编写的“ABC
3、D”模式中的A指教学的对象 ;B指外显的 ;C指产生的条件;D指评价的标准 。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个维度的课程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 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0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形式,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针对所教内容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面对评说者(教师或专家、领导),述说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效果及其理论依据的教学研究活动称为 。得分二、简述题(本题共30分,第1和第3小题各占8分,第2小题占14分)1案例: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教学一位老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一节课的引课时,用了一道习题,希望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公式来解答,这样就能
4、体现今天所要学习的公式的简便性,结果那位学生一上来就使用了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一下子就做完了题。该老师见这一情形,就只好问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结果大部分同学都说没有。于是,他叫了一位用其他方法做的同学在黑板上进行了展示,然后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才把课堂拉回了他想要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回归了“正道”。请结合生成性课程资源对这位教师的做法加以评论。2什么是物理规律?举例说明物理规律的种类(至少5种)COMNABDP1P2P3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一半圆形玻璃砖(图中实线部分)的折射率。在平铺的白纸上垂直纸面插大头针、确定入射光线,并让入射光线过圆心,在玻璃砖另一侧垂直纸面插大头针
5、,使挡住、的像,连接,图中为分界面。试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玻璃砖折射率的计算式。若该同学在插大头针前不小心将玻璃砖以为圆心顺时针转过一小角度,由此测得玻璃砖的折射率将“偏大”、“偏小”还是“不变”?为什么?得分三、解答物理创新题(本题共20分,第1小题占12分,第2小题占8分)1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质量,轻弹簧的倔强系数为,振子与水平面的静摩擦系数和滑动摩擦系数均为,满足,为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振子所在的位置,今将振子自弹簧伸长量的点由静止释放,求:(1)振子由图中点运动至最左端(设该点为)所需的时间(2)振子最后停在什么位置? 2某同学在用伏安法测一电阻的阻值之前先用欧姆表进
6、行了粗测,其阻值大约为1500 。然后用伏安法进行测量,现有如下仪器可供选择:A、电动势为9 V的电源;B、电流表(010 mA,40 );C、电流表(00.1 A,4 );D、电压表(03 V,2 k);E、电压表(015 V,15 k);F、滑动变阻器(010 ,0.1 A);G、滑动变阻器(050 ,0.2 A);H、导线、电键等。问:(1)通过计算说明用伏安法测电阻应选用以上提供的什么代号的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2)画出实验采用的电路图。(3)你设计的电路是限流还是分压?电流表采用的是内接法还是外接法?得分四、教学设计题(本题共4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上的“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教材内容,进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写出:(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假想);(3)教学目标(三维);(4)重点难点;(5)教学流程;(6)板书设计。并对“教学流程”的设计作出必要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