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它作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正式列入我校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程,经过理论的思考和初步的实践,特制定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一、课程实施的背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
2、识的能力。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2、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
3、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
4、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4)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了它的生成性。在周密计划的基础上,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昂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
5、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3、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
6、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这一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这一学习领域,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实
7、施原则(1)全员参与?全体师生要主动参与,不能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应秉持多元价值标准,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2)重情感驱动和自主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标志是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因此,活动实施应关注学习者的情感兴趣和直接经验,以此来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第一,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3)重主动实践和有效指导?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不能“教”,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8、。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指导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如: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甚至跨班、跨年级、跨学校等的合作探究方式。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防止浅尝辄止。(4)重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同时,随着活动的展开,学生在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
9、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又会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而学生从中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这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2、实施途径(1)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不仅关注“怎么学”,还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让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信息技术教育?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及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
10、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4)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3、实施目标A、总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和积极体验的丰富经验。(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B、分段目标三、四年级(1)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1、2)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目,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3)通过了解、接触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群,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奉献爱心。(4)了解环保知识,具有环保意识,参与环保活动。(5)增强生活自理的愿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简单的家务劳动。(6)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情况,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6)具有初步的法制观念,能明辨是非。(7)通过对生活中的废品进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从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8)通过创编节目、模拟表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五、六年级(1)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2)能合
12、理安排闲暇时间,会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3)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4)渗透环保意识,知道环保应从自己身边做起,让学生关注地球。(5)学会有关网络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应用信息。(6)了解科学研究的历程,感受并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6)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7)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小科技问题,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并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8)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表演,让学生感受艺术美,创造艺术美。4、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成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学习专项理论。召开教师会议,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方案
13、。进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生问卷调查,进行分析。以年级为单位,选择子课题内容,撰写年级、班级活动计划。对教师进行案例撰写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分析学情,确立主题,设计教案。(2)实施阶段制定学校实施计划,建立课程管理制度。分班或年级组按计划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收集记录学生体验、反应。定期召开综合实践老师碰头会,对活动进行交流、探讨,对案例进行反思和评价。课题组对各班的综合实践情况进行关注性测评,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困难及时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导、调整,促使活动顺利进行;开展学生评价指导、探索并制定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评价指导体系。(3)成果展示阶段积累资料
14、,创造性地编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完善机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四、课程评价、评价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地评价。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表现进行评定、鉴赏。2、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成果汇报
15、式、作品评价式、展示与交流式、技能比赛式、协商研讨式。3、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并方面的能力和实效。五、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成立综合活动领导小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协同教育。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组织网络,不定期开展讨论,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突出问题。2、计划保障以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学校课程教师学习计划保证课程实施有序进行。3、师资保障以教师培训为先导,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加强实施过程中的交流研讨活动,及时向市教研室的进行汇报工作进展,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同时引进社会专业人士加强师资力量。4、教材保障教材编写以课程实施计划为纲要,由学校课程任课教师编写,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听取各方意见,加以甄别、精选,结集成册。(5)制度保障制定管理、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上足课时,上好内容,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成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14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